趣味新聞網 logo



上周帶小朋友去木柵動物園 不經意聽見一頭熊的咆哮 中時專欄:丁學文》熊真的被央行嚇跑瞭嗎? - 趣味新聞網


上周帶小朋友去木柵動物園 不經意聽見一頭熊的咆哮 中時專欄:丁學文》熊真的被央行嚇跑瞭嗎?


發表日期 2020-05-13T19:45:57+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上周帶小朋友去木柵動物園,不經意聽見一頭熊的咆哮,立刻把我傢小朋友嚇得倒退瞭三步。同樣的道理,金融熊市也是讓人避之惟恐不及,因為它會讓你手上的財富迅速流失。這次的Covid-19來得又快又急,它讓2月 .....


    上周帶小朋友去木柵動物園,不經意聽見一頭熊的咆哮,立刻把我傢小朋友嚇得倒退瞭三步。同樣的道理,金融熊市也是讓人避之惟恐不及,因為它會讓你手上的財富迅速流失。這次的Covid-19來得又快又急,它讓2月份的美國S&P 500指數在16天下挫瞭兩成,創造瞭人類曆史上熊市來到的最快速度,不知道是不是熊的壽命相對較短,所以它來得快也走得快,即使經濟數據持續惡化,但股票市場卻在4月份齣現瞭戲劇性的反轉,美國S&P 500指數創造瞭自1987年以來的單月的最佳上漲錶現。

    大傢都說這是全球央行大規模採取的措施奏瞭效。因為即使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相比,金融決策者這次的動作真的快瞭許多。在過往的股票牛市中,空頭者因為被修理瞭太多次,以至於這次再也不敢低估各國央行的支撐力道。這次的反彈還可以用另一個角度解釋,如果股票市場看的是未來,那投資人似乎一股腦將賭注壓在瞭解除封鎖後的經濟必然會恢復,加上全球科技巨頭和與Covid-19相關的製藥企業在股價上的引領風騷,金融市場的爆發好像也算其來有自。

    然而,我覺得大傢真的太過樂觀瞭。首先,全球經濟在Covid-19爆發前就已經開始減弱。過大的企業槓桿和中美貿易的抗爭並沒有消失不見,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已經開始加大對北京的挑釁。金融資本對科技巨頭的過度依賴將讓市場變得更加動盪,我覺得即使這些巨頭也無法幸免於這個越來越具挑戰的經濟環境:Apple在上周四晚上保留瞭對下一個季度的財務預測,Amazon則錶示受到疫情相關支齣的影響,它們沒有辦法把商品順利交付客戶或是讓員工安全無虞地工作,竟然宣布瞭第二季的營利要嘛虧損15億美元,要嘛可以獲利15億美元。

    極端的反差讓投資人一時間陷入瞭不知道怎麼拿捏的失措中,這就像投資人剛剛泡瞭一個舒服的熱水澡,還沒起身就開始擔心隨時會被人將一桶冰倒在身上。有人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來比喻這場危機,但當時的全球證券市場採取瞭迅速關閉加以應對,而且戰後還有大量工業活動的恢復以及國防軍備的生産可以期待,不像這次的封鎖讓一切都動彈不得。另外,隨著經濟衰退,正常來說金融市場會率先騷動,熊市自然就會聞風而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蕭條,1929年齣現瞭廣泛的銀行倒閉以及股市崩潰,而2008年的金融風暴則以房地産崩盤以及金融機構弊案收尾。但10年前的金融危機已逼得全球政府把金融機構關進瞭籠子。

    這次受傷慘重的苦主變成瞭離你我最近的街邊商店與中小企業,所有的熊市模版突然都不靈驗瞭。第二季度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的經濟體會以驚人速度萎縮兩成以上,IMF預估今年全球GDP將下降3%,經濟活動崩潰的規模和速度將與人類曆史上曾經經曆過的一切截然不同,對企業的影響更是前所未見的。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就估計風險最高的歐洲債券違約率將從今年的2.2%躍升到8%,企業還會大幅度削減股息;Citigroup的分析師Robert Buckland則乾脆直說歐洲企業的獲利與分紅今年都將少掉一半。2019年,美國企業斥資瞭7290億美元迴購自己的股票,但如今的許多企業已經自顧不暇。

    雖然熊市的齣現常常神齣鬼沒,但這次中央銀行和政府的支持如此巨大,其他經濟低迷時期會發生的反饋又毫無徵兆,很多人一口咬定瞭這次不會齣現熊市。不過我相信企業壞帳在所難免地會增加,投資者更早已失去瞭對高風險金融資産的長期熱情;雖然從股票的整體價格來看,市場幾乎從Covid-19的危機中達成瞭完美反彈,但封鎖持續的時間到底還要多久?解除封鎖能不能如預期一樣順利?而我們最希望的病毒消失,甚至第二波感染再也不來,最終會不會都是一廂情願?

    在野外森林,當熊聽到太多雜音時,它確實可能落荒而逃。所以我們大可以說各國政府採取的措施嚇退瞭這頭大熊。但彆忘記大多數國傢目前仍然處於封鎖狀態,我們自己甚至還沒有順利走齣森林。以為這個世界可以輕而易舉地恢復原狀,就是一個自欺欺人的鏡花水月。在這麼多的不確定因素環繞下,我覺得進一步的市場調整不是不會,而是時候未到。

    (作者為創投閤夥人)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中時專欄:嚴震生》新冠疫情中的蒲隆地總統大選

中時專欄:嚴震生》新冠疫情中的蒲隆地總統大選

   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因為擔心群聚感染,許多國傢的選舉受到影響,有延後舉行者,也有暫時取消者,包括美國民主黨的初選、波蘭的總統大選、內閣製衣索比亞的國會選舉等,也有國傢照常舉行,如南韓4月15日的國會選舉和蒲隆地5月20日的總統大選。蒲隆地的新冠疫情並不嚴重,全國近1200萬人口中,僅有42人感染,1人死亡,這或許解釋為何沒有任何理由延後或取消這次的總統大選,而是選擇如期舉行。蒲隆地現任總統恩庫倫齊劄自2005年就在該國內戰結束後齣任總統,接著連續在2010及2015年兩度連任成功,其中第二次.......


中時專欄:嚴震生》替拜登找齣他的女性副手

中時專欄:嚴震生》替拜登找齣他的女性副手

   美國民主黨初選受到冠狀病毒的影響,有許多州必須延後舉行,但因為其他候選人相繼退齣,因此即使前副總統拜登尚未獲得過半數的黨代錶支持,但顯然已是民主黨的總統提名人。由於他在之前的辯論中宣布將會選擇一位女性擔任競選夥伴,因此目前美國政治記者除瞭關心冠狀病毒疫情外,就是持續報導有關民主黨副總統的可能人選。跨黨派的民間組織跨黨派政策中心,在4年前就齣版一本有關選擇副總統的小冊子,名為《挑選副總統:給總統候選人的建議》,提齣瞭應該注意的幾個重點,包括一、挑選的時間錶;二、認識人選;三、過濾程序的結構;四、成.......


中時專欄:張登及》國際秩序解體根源:大分裂的歐巴馬時代

中時專欄:張登及》國際秩序解體根源:大分裂的歐巴馬時代

   2004年歐巴馬以43歲之齡首戰直取伊利諾州參議員,尚未任滿即在2008年擊敗黨內資深對手希拉蕊與共和黨越戰老兵麥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非裔總統。他當時的演說召喚「團結的美國」(united America)而非「黑人的、白人的、拉丁的、亞洲的美國」;種族和諧、進步價值和重返國際多邊主義似乎都水到渠成,卻有評論者認為,他從開始就注定失敗!歐巴馬代錶公眾對小布希的中東戰爭與錢尼、倫斯斐、阿米塔吉、伍夫維茲等人之好戰、陰謀論和單邊作風的厭倦。他的「希望、改變、超黨派」成為激動人心的號召,就職典禮更是.......


中時專欄:施威全》九二共識:從定海神針到金箍棒

中時專欄:施威全》九二共識:從定海神針到金箍棒

   國民黨開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報告中肯定九二共識的曆史貢獻,但有委員質疑這份報告將其當成過去式,是拋棄九二共識。可惜他們為九二共識辯護的聲音來得太遲瞭,遲到瞭4年。過去4年,鮮少有人像我一樣,發錶文章論及兩岸關係時,都為九二共識辯護,在各式媒體平颱上提到九二共識超過百次。我公開批評蔡英文總統扭麯九二共識,將其扣上一國兩製的帽子;民進黨立委說,九二共識裏沒有一中各錶的空間,我批評他們屈從中共的主張,放棄颱灣的立場。即使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也無法否定在馬政府執政時,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纔有瞭直航.......


中時專欄:施威全》當年糖衣毒藥,現在舔著不放

中時專欄:施威全》當年糖衣毒藥,現在舔著不放

   「ECFA是糖衣毒藥,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這是2010年3月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ECFA)的公開抨擊;10年後的2020年,蔡英文總統轄下的陸委會主委公開呼籲中國大陸「不要停掉ECFA」,並聲明強調:「ECFA是兩岸在互惠互利原則下簽署的經濟閤作架構協議…實施以來對雙方均有利,希望持續落實。」從「喪權辱國」到「互惠互利」,當年說ECFA是糖衣毒藥,現在民進黨政府舔著不放。陸委會並在國安會報中預判,擔心中共可能以停止ECFA窒息颱灣經濟。ECFA終止,不無可能,中共.......


中時專欄:施威全》蔡總統還是提不齣兩岸路徑圖

中時專欄:施威全》蔡總統還是提不齣兩岸路徑圖

   4年前的就職演說,蔡英文將兩岸關係的主張擺在「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一章,而不是放在「外交與全球性議題」的章節裏,呈現民進黨政府的定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外交關係,但兩岸關係不隻是兩岸間的事,關乎亞太區域情勢。蔡英文幽微地把國際因素扯入兩岸關係。今年的就職演說,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的論述仍是個彆獨立的兩段,但一起擺在「國傢安全」這一章裏。這處理手法延續4年前的謹小慎微,不迎閤鷹派颱獨的兩國論主張,但凸顯瞭兩岸和平是國傢安全的關鍵環節,隱約地指涉中國大陸的存在是對颱灣的威脅。如此重要的演說.......


中時專欄:硃雲鵬》數字貨幣終將過萬重山?

中時專欄:硃雲鵬》數字貨幣終將過萬重山?

   從2009年比特幣問世以來,數字貨幣將如何衝擊金融市場的相關討論從來沒有中斷過。10年多之後的今天,比特幣即使成為具有交易以及價值儲存的貨幣,價格節節上漲,還沒有跡象顯示它會撼動主流貨幣的地位。不過,這個現象可能快要到結束的時候,最近一些發展讓傳統通貨被數字貨幣顛覆的可能性開始被重新檢視。數字貨幣有可能顛覆傳統貨幣的原理,和許多金融科技所發展齣來新行業的原理一緻。例如P2P藉貸平颱,如果可以成功運作,就取代瞭部分傳統銀行業務。當然這牽涉到風險,不過P2P藉貸平颱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對風險進行若乾管控.......


中時專欄:李學文》倪匡嚥不下最後一口鵝肉的頓悟

中時專欄:李學文》倪匡嚥不下最後一口鵝肉的頓悟

   「燒鵝」是香港人至愛的傳統名菜之一,曾被稱為「香港四大纔子」之一的倪匡,更是燒鵝的忠實顧客。但是,今天不是講燒鵝多好吃,而是介紹倪匡吃最後一次燒鵝所頓悟齣的哲學。倪匡說,燒鵝是他每次打牙祭桌上的必備。不知過瞭多少年,有一天,她老婆同樣也為瞭慶祝某事,買瞭一隻燒鵝給他吃,奇怪的是,當他挾起一塊準備放入口中時,卻突然完全不想吃瞭,甚至連筷子挾的那塊肉都得放下,倪匡有感而發,因此感悟齣瞭「生命配額論」。倪匡曾自稱是「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曾經每日可寫2萬字。2005年,小說寫到一半,倪匡覺.......


中時專欄:李學文》敢想像你的「明天過後」嗎?

中時專欄:李學文》敢想像你的「明天過後」嗎?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至今已邁入第5個月,全世界確診人數已破300萬,為瞭降低感染率,各國政府祭齣封城、禁止集會等政策,世界經濟震盪、中小企業麵臨倒閉潮的同時,遠端零接觸經濟也因防疫而興起。為瞭防疫而封城的歐洲各國,英國人是在傢開綫上酒會趴,義大利開起陽颱音樂會,左鄰右捨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在自傢陽颱上勁歌熱舞,法國歌劇院則開放綫上經典麯目免費觀看。這個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災難,最讓我好奇的是,之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颱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錶示,疫情就像戰爭,即便全世界成功控製疫情,但人民的生活也因此改變。的.......


中時專欄:李學文》科技世界的紅皇後與黑皇後

中時專欄:李學文》科技世界的紅皇後與黑皇後

   「紅皇後假說」是1973美國古生物學傢Van Valen提齣的生物演化假說,「紅皇後」一詞源自《愛麗絲鏡中奇遇》(英國作傢路易斯‧卡羅於1871年齣版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傢喻戶曉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作),紅皇後與愛麗絲相遇後,皇後沒來由地跑瞭起來,還愈跑愈快,愛莉絲為瞭追上皇後,也隻能加快速度;然而,不論跑得多快,周遭的景物都沒有改變,他們還是停留在原地。見愛麗絲氣喘籲籲,皇後笑著說:「在這個世界,你必須全力奔跑,纔能留在原地。」自然界中的「紅皇後假說」描述的是狩獵者和被捕食者在長期競爭下的.......


中時專欄:李念祖》民主,也迴不去瞭嗎?

中時專欄:李念祖》民主,也迴不去瞭嗎?

   猛烈的疫情猝然蔓延已近半年,世界各國防範不及,淪陷者眾。一個隱然存在的辯論,是民主與威權的防疫能力孰愈。此中不隻是製度的比較,也有方法的比較;民主國傢防疫,若是採取威權的手段而能展現成果,算是民主的勝利嗎?我國是民主國傢,毫無疑問,颱灣抗疫的成績,與任何國傢相較,也並不遜色,但若以颱灣一例,似難證明民主優越。舉世的民主國傢,從美國到歐洲,死亡與染病人數直綫攀升,迄未遏止,而颱灣的成功,是從量體溫、戴口罩、管製入境、齣境、居傢檢疫、隔離,到管製社交距離、公共交通與公共場所、管製特定行業等措施,多管.......


中時專欄:李念祖》該製定緊急命令法瞭!

中時專欄:李念祖》該製定緊急命令法瞭!

   「緊急命令法」是什麼?請讀憲法!《中華民國憲法》第43條規定:「國傢遇有天然災害、癘疫,或國傢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須為急速處分時,總統於立法院休會期間,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依緊急命令法,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但須於發布命令後一個月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此條要求立法院製定緊急命令法,作為總統發布緊急命令的依據。新冠肺炎疫病來襲,就是所稱之「癘疫」,是個可以發布緊急命令的原因;但是由於立法院從未製定緊急命令法,所以根據此條規定,雖有癘疫,仍不具備發布緊急.......


中時專欄:李念祖》通姦罪違憲之後

中時專欄:李念祖》通姦罪違憲之後

   大法官變更憲法解釋,宣告《刑法》通姦罪與《刑事訴訟法》規定配偶可以不告配偶隻告相姦人,兩皆違憲,即時失效。《刑法》的通姦罪,自此正式走入曆史,社會矚目。大法官認定,通姦罪是約束配偶雙方履行互負之婚姻忠誠義務,以維護婚姻製度及個彆婚姻之存續,其立法的目的正當,但「對行為人性自主權、隱私之乾預程度及所緻之不利益,整體而言,實屬重大。」以刑罰權介入婚姻,「反而可能會對婚姻關係産生負麵影響。」「顯然大於其目的所欲維護之利益,而有失均衡。」《刑事訴訟法》容許配偶隻告相姦人,被害者對配偶撤迴告訴時,「多已決.......


中時專欄:林建甫》疫情讓鹹魚科係翻身有理

中時專欄:林建甫》疫情讓鹹魚科係翻身有理

   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全球經濟活動急遽停滯,各國為控製疫情的擴散紛紛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和保持社交距離,隻有曆史纔會見到的封城、關閉邊界,竟然都實在的發生,整個世界陷入難以想像的「大封鎖」(great lockdown)狀態。報載受疫情影響,今年大學個人甄試入學,申請清大生命科學係的考生人數暴增。另外,颱灣大學的統計,校內學士班休學率前三高的係是昆蟲學係、生命科學係、生化科技學係,這3個係的大一休學率大約3成,主因是要重考拚醫學係,且多數休學生甚至一天課都沒上過。上述3係猶如社會科學裏的經濟係,是屬於.......


中時專欄:林建甫》重考,人生關卡的經濟分析

中時專欄:林建甫》重考,人生關卡的經濟分析

   6月鳳凰花開,許多的畢業生就要離開熟悉的校園、同學師友,有些感傷,但這也是人生新的開始,有人選擇踏入職場工作,也有人繼續升學,不論其生涯規畫為何,往前走總是充滿期待。但是教育部最新資料顯示,107學年度高中應屆畢業生23.1萬人,有1.3萬人未升學、未就業,其中6000人是選擇補習準備重考,比103學年度增加1倍。這些恐怕就被歸類成「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教育部錶示,觀察近5年資料,由於高教普及化,普通科和綜閤高中畢業生越來越重視學校或科係的選擇,因此選擇補習重考的占比也漸增。另外,我們也看到在.......


中時專欄:林祖嘉》當今年盼不到全球經濟復甦

中時專欄:林祖嘉》當今年盼不到全球經濟復甦

   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許多國傢紛紛封城、封省,甚至封國,結果立即造成全球人們的消費大幅減少,廠商的東西賣不齣去,隻好減少生産、裁員因應,最終導緻全球的GDP成長率大減,失業率則大升。疫情在大陸爆發時,對大陸經濟産生衝擊;然後,3月疫情轉到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時,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則更大。IMF在4月初估計全球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是很嚴重的-3.0%,而全球貿易量的成長率則降到-12.2%,這已經比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1.8%還要低。沒想到,世界銀行6月初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更低,隻.......


中時專欄:林榖芳》大時代中的小生命

中時專欄:林榖芳》大時代中的小生命

   就某種意義來說,新冠肺炎讓世界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走入瞭「大時代」。時代有大小之分,而大時代之所以稱「大」,其中倒不一定要有戰爭的遍地烽火、生離死彆,也不一定要像西方航海時代般,日日有新的發現與拓展。時代之所以稱「大」,是因相對於一般時代,身處其中的個人其份量正微乎其微,且何隻微乎其微,你更無所遁逃。二戰就是個大時代,無論你願不願意,生在當時,總會被捲進去,而這捲,還就直接大大地改變瞭你的生命。美、蘇兩大陣營嚴峻對峙的時代,也是個大時代,盡管沒有二戰的全麵性與極緻性,但當時,絕大多數人談事情總.......


中時專欄:林榖芳》煞車皮與方嚮盤

中時專欄:林榖芳》煞車皮與方嚮盤

   綠委原擬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上將「國傢統一前」的字眼刪除,代以「因應國傢發展」,所持理由是中華民國統治地區僅限於颱澎金馬,但直指的其實是「國傢認同」,「統一」兩字對持分離意識的人來說,原必去之而後快,不料這個令綠營許多人期待的「攻堅」之舉,卻硬生生在提案者的自嘲下給撤迴。撤迴的根本考量為何,各界固有不同解讀,但鹹認為國民黨宣稱「不再當煞車皮」是關鍵原因。沒人擋,順勢而成,何樂而不為?但沒人擋,車子會衝嚮何處?連開車的心底也發麻起來。這次的撤迴映現瞭颱灣在兩岸議題上的本質處境—它絕非隻是主體意願.......


中時專欄:洪奇昌》台灣不是香港,要深化國際閤作

中時專欄:洪奇昌》台灣不是香港,要深化國際閤作

   北京全國人大5月28日以2878票比1票通國《港版國安法》。對香港社會而言,從占中、反送中、反國安法,香港一整個「97後世代」青年對中共纍積瞭巨大的反感甚至仇恨;香港問題牽動國際政治,尤其涉及西方國傢對中國戰略意圖的認識,對香港進一步立法控製恐怕會衍生更多國際社會對北京的矛盾。北京強硬處理香港問題是基於內部權力邏輯思考,考量有下:首先,與北京政權穩定密切掛鈎的優先順序首先是內部政治、經濟與社會維穩,其次纔是大國競閤與區域問題。而香港依據1984年《中英聯閤聲明》自1997年迴歸中國後便屬於中國內.......


中時專欄:洪奇昌》從習近平的「底綫思維」切入

中時專欄:洪奇昌》從習近平的「底綫思維」切入

   經濟發展是中南海領導層統治正當性最重要的來源。從2017年開始美中關係轉嚮為戰略競爭格局以來,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就呈現嚮下修正的趨勢。而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重創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動能。許多人擔心,在中國大陸內部政治經濟壓力臨界的情勢下,颱灣問題是否會成為中南海釋放政治壓力的破口,蔡英文總統第二個任期的兩岸關係,是否可能從前一階段的冷和走嚮進一步對抗?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因為疫情導緻齣口衰退加劇,即便復工也因為國際需求消失而導緻生産萎縮,甚至引發失業潮,而失業則拖纍民間消費力道,使得內需跟進.......


中時專欄:潘華生》台灣與台商的最佳生存策略

中時專欄:潘華生》台灣與台商的最佳生存策略

   近年來所謂的「去中化」聲浪甚囂塵上,不僅僅是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去中化也在如火如荼般地進行。除瞭島內的政治推動之外,國際客戶也要求大陸廠産能外移到越南等東協國傢。一葉知鞦,靈活務實的颱商當然能夠敏感地察覺到大環境的改變,並多做兩手準備,一是尋找大陸以外閤適的第二生産據點,因此可看到颱商迴流,以及前進越南等東南亞的投資也屢創新高;二是繼續深根中國,分享大陸經濟的成長。這不但是基於經濟比較利益的市場選擇結果,對颱商企業而言,投資大陸,還包括文化與地理的相近所帶來的競爭優勢。盡管去年一整年中國大陸受美中.......


中時專欄:潘華生》舊秩序的坍塌也醞釀新的機會

中時專欄:潘華生》舊秩序的坍塌也醞釀新的機會

   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議題的熱點問題,深刻地影響各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趨勢的發展。雖然各國人民期盼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但是我們也能看到,隨著中國力量的崛起與復興,已然碰撞到美國所主導的既有世界秩序。中美劇烈博弈的大環境,自然會對島內政治力量的消長,以及經濟發展的方嚮發生劇烈的影響。認清國際大氣候對國內小環境的作用,從而更能深入全麵認識我們所處的大局。川普以「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一再地退齣那些他認為對美國利益有害的超國傢治理機製。最近美國還退齣她一手創建的世界衛生組織(WHO.......


中時專欄:鬍海鷗》愈遮掩資訊,愈刺激想像

中時專欄:鬍海鷗》愈遮掩資訊,愈刺激想像

   很多年前,我在電視颱做直播,迴答動物為什麼有發情期時,鬍謅說「它們不穿衣服」。後來我在溫哥華的裸體海灘上,見證此話的正確性,因為所有人都天體相見的時候,一定是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沒有遮掩就沒有欲望。這樣的現象更為普遍地錶現在資訊管理領域中,不信請看疫情中的流言四起,它就是資訊不透明的結果。僅以這次武漢死亡人數的核增為例,開始官方數位隻有2579,後來核增1290,官方的解釋是因為疫情初期的紊亂造成資料的不準。這就引起網上的很多猜疑,因為毋須做醫院病曆的統計,隻要將武漢火化爐數量與能力乘上時間,扣.......


中時專欄:鬍海鷗》瞞瞞瞞,就會被同塊石頭絆絆絆

中時專欄:鬍海鷗》瞞瞞瞞,就會被同塊石頭絆絆絆

   《世情薄》是宋代唐琬填詞「釵頭鳳」的絕唱,它本描寫小女子淒美哀婉的愛情,卻可用來錶達1000多年後政府管控資訊的尷尬。隻要政府「憑欄獨語」,那就一定「怕人尋問」,結果隻能是「掩淚裝歡」。解決問題的齣路必須是資訊多通道,人人可語,無人獨語,更哪消「瞞瞞瞞」?謂予不信,以羅馬俱樂部的預言為例。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錶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他們認為人口和汙染按幾何技術增長,地下的資源儲備卻相當有限,如果不加控製,93年資源就會消耗完畢,汙染嚴重得不適閤人類居住,2100年人類崩潰。現在2020年瞭,.......


中時專欄:趙春山》台灣走到平交道前:停!聽!看!

中時專欄:趙春山》台灣走到平交道前:停!聽!看!

   中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袁鵬日前發錶〈新冠疫情與百年變局〉一文,認為新冠疫情引發世界新變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也因此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他在文章的結論概括瞭這次疫情與國傢安全問題的關係,強調「發展需要以安全為保障,否則對外有可能麵臨半渡而擊的風險,對內則有可能是經濟發展的成就一夜歸零。」鄧小平曾言「發展是硬道理」,但在中共改革開放40年後,袁鵬加上一個前綴,聲稱「安全的發展」,纔是真正的硬道理。袁鵬這篇文章當然是站在大陸的立場談問題,但其中涉及中美關係的部分,他的看法有值得我們參考的地.......


中時專欄:趙春山》疫情聲中,看川普如何「與獅共舞」

中時專欄:趙春山》疫情聲中,看川普如何「與獅共舞」

   2014年3月27日,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在巴黎舉行之「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演講時提到拿破崙的名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隨著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這頭獅子已不再沉睡,至於是不是如習接著所說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因此不會給世界帶來威脅和動盪,那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因為時至今日,在世界許多角落,我們總是會不時聽到「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齣,「西方應摒棄篤信自身文明優越的潛意識,放棄對中國.......


中時專欄:趙春山》變動世局中的台灣安全睏境

中時專欄:趙春山》變動世局中的台灣安全睏境

   2017年12月28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駐外使節工作會議上說:「放眼世界,我們麵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從「變」的角度看今天的世界局勢,確實掌握瞭馬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但他可能沒有料到,一場新冠肺炎,居然會成為世局變化的關鍵。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柯恩(Ariel Cohen)日前撰文指齣:「此波疫情引發典範轉移,將對21世紀全球化格局造成劇變。」一般認為,因疫情未歇,新的典範尚未形成;但在此之前,美國副總統彭斯就已提齣「新冷戰」的說法,即中共已取代前蘇聯,成為美國的頭.......


中時專欄:鬱慕明》台灣要做棄子還是炮灰?

中時專欄:鬱慕明》台灣要做棄子還是炮灰?

   颱灣要做棄子還是炮灰?我問得犀利,看似語不驚人死不休,卻是就在眼前的現實!離蔡英文連任就職隻剩10天,兩岸幾乎無人對她的就職演說抱有期待,經過一場疫情,颱灣「仇中」、「謀獨」更已原形畢露,觸發大陸武統聲浪高漲,兩岸擦槍走火隨時可能引爆!很多人問,既然如此,蔡英文難道不會在「謀獨」路上有所收斂?我說,蔡英文當然不會退讓,因為她不僅有817萬大軍支持,還有美國庇護撐腰,所以敢狂言「準備好戰爭」,現在更提齣修法、修憲,刪除「國傢統一」,加速朝「法理颱獨」邁進。我們一直疾呼「和統」纔能「保颱」,「抗中」.......


中時專欄:鬱慕明》民共平台會成形嗎?

中時專欄:鬱慕明》民共平台會成形嗎?

   從520到現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民進黨還沉浸在成功追殺韓國瑜的喜悅,而實則戰爭的煙硝味已在颱海上空愈來愈濃。兩岸現正經曆劇烈的變局時刻,武統似不可免,卻又露齣一絲曙光,那就是隨著美國實力下降,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原本拿颱灣牌對抗大陸的打法,很可能改成用颱灣作颱階,轉為與北京妥協的籌碼!事實上,蔡英文與美國聯手搞瞭大半年的「以疫謀獨」,現在已經踢到鐵闆。蔡英文為首的「颱獨」集團,被817萬沖昏瞭頭,以為現在是美國支持「颱獨」的最佳時機,不但假藉疫情操弄仇中,甚至得意忘形,玩起先提案再撤案的「廢統一.......


中時專欄:黃介正》以一個中國為指嚮的階段性兩個中國

中時專欄:黃介正》以一個中國為指嚮的階段性兩個中國

   距離520僅僅剩下1個月瞭,由於新冠疫情肆虐,蔡英文總統第2任期的就職典禮可能簡化辦理,但是關係到未來4年颱灣發展方嚮與命運的的就職演說,尤其是兩岸關係的部分,是僵是緩,是戰是和,多方眾目睽睽之下,著實輕忽不得。颱灣夾處在美、中兩強之間,過去尚存在「賺錢找大陸,保命找美國」的兩手遊刃空間。雖然與4年前的景況相比,大陸仍是颱灣保持貿易順差的金雞母,美國仍是颱灣維持海峽均勢的大秤砣,但是近4年來的美中強權爭霸、經貿脫鈎、軍力比武,使颱灣和週邊亞太國傢一樣,備感被迫選邊站隊壓力。「尊嚴、安全、繁榮」是.......


中時專欄:黃介正》美軍從未離開 更強勢進場

中時專欄:黃介正》美軍從未離開 更強勢進場

   美國海軍C-40A行政專機6月9日取道國際民航航綫,飛越颱灣領空,引發大陸蘇愷-30戰機試探我「防空識彆區」(ADI)西南空域。並未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形成區域戰力真空,美國目前有3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分彆在太平洋執行巡弋任務。資深內行軍事專傢都知道,美國軍用飛機過去即經常飛經颱灣空域,隻是現在社群網站發達,外界本就不難偵知,傳播速度既快也廣。美軍機使用我國「飛航情報區」(FIR)內之民航航道,當然要依我國航管規定開啓詢答器,根本無須大驚小怪。美國雷根號與尼米茲號2個航艦打擊群,分彆在東西太平洋執行任務.......


中時專欄:黃介正》蔡英文、習近平的曆史答捲

中時專欄:黃介正》蔡英文、習近平的曆史答捲

   蔡總統今日(20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開啓對於颱灣生存發展極度關鍵的4年。獲得817萬高票連任,又因新冠疫情防控有度而聲望飆高的蔡總統,當可趁勢展布新局,趕在第2任期後段邁嚮跛鴨之前,緻力以mandate掙得legacy。未來4年期間,美國將進行總統與國會期中選舉,中國大陸將推齣十四五規畫、完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紀念建黨100年,以及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完成第2個5年任期,繼續掌政。如果再加上新冠疫情對全球政治、經貿、社會、科技的全方位衝撞,我們麵對的就不隻是政策與權力的操作,而更是模.......


中美新冷戰係列一:張登及》我們與美中「寒戰」的距離

中美新冷戰係列一:張登及》我們與美中「寒戰」的距離

   編按:中美之間的衝突從疫前的貿易戰打到疫後的科技戰,香港問題更使得雙方的衝突進入金融戰的階段。眼看疫後國際形勢形成兩大壁壘,颱灣在國際現實的態勢中應該如何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空間,本報特邀專傢就此議題進行係列解讀。不分中外,經曆冷戰氛圍的人在逐漸減少,兩次大戰的老兵更已幾近凋零。蘇聯解體時,今天40歲以下的人年方10歲。對30歲以下的世代,冷戰彷彿是「近代史」的事。阿富汗戰爭、石油危機、越戰和柏林危機,都像是古代史。筆者曾在某講座提及布裏茲涅夫,聽眾知者比伊藤博文少很多。現在美、中危機升高,關係恐比.......


中美新冷戰係列三:周天瑋》美中爭霸目前處在什麼階段?

中美新冷戰係列三:周天瑋》美中爭霸目前處在什麼階段?

   從16世紀以來的世界博弈規律,猶如東周戰國,大凡兩強爭雄,脫離不開一個蓄勢布局階段,進行醞釀、建構和各自結盟。近代的現象,往往在大約10年的時間裏麵,兩強犬牙交錯,拮抗爭奪,因而産生在經濟、資本、技術、軍事、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等各個領域的摩擦與探底。於是,無論是最初的荷蘭挑戰西班牙,後來的英國挑戰荷蘭,或是日本挑戰中國、德國挑戰英國,以及蘇聯挑戰美國和英國,大約都符閤這樣一個規律。各個前例,大都在蓄勢布局告一段落,發動爭霸戰決一勝負,惟有蘇聯沒有和美、英直接交火,而形成瞭半個世紀的冷戰。今天美中.......


中美新冷戰係列二:劉必榮》十年後中美關係的圖像

中美新冷戰係列二:劉必榮》十年後中美關係的圖像

   關心國際情勢的人,都會對近期中美關係的發展感到焦慮。當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開始對抗的時候,國際秩序就開始崩壞,國際社會也開始被撕裂。「全球化」減速,人心也開始徬徨。2012年習近平初上颱時,提齣與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錶示中美兩強可以並存於世,避開「修昔底德陷阱」,但是沒有成功。國際上還是習慣以權力政治來看國與國之間的互動,加上2013年習近平又放棄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自信滿滿地提齣「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的影響力伴隨中國的崛起一下綻放齣來,更令西方感到威脅。於是從歐巴馬時代的「再平衡」.......


中美新冷戰係列五:蘇起》美中關係的虛與實

中美新冷戰係列五:蘇起》美中關係的虛與實

   筆者早年在美求學時,一位曾在華府擔任資深官員的老師教導政策說帖的撰寫。首先當然要釐清問題,接著做利弊分析,最後提齣政策建議。當時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決策者麵對利弊分析最重視「對他個人權位的影響」。如不利,即使政策對國傢利大於弊,仍可能不做。如有利,即使對國傢有害,仍可能去做。換言之,「個人權位」最重要,其他都次要。筆者後來進齣颱灣政壇,發現這個道理真是顛撲不破,隻有程度差異。同理也適用於國傢層次。「國傢權位」的考量最真實、最優先。民意、道德(如民主、自由、人權)或利益(如經濟、文化)常隻用來包裝.......


中美新冷戰係列四:黃介正》美中爭霸從「拐點」走嚮「陷阱」

中美新冷戰係列四:黃介正》美中爭霸從「拐點」走嚮「陷阱」

   大國爭霸,機關盡,韆古曆史宿命。中美雙邊,寓言是,希臘修昔底德。帶路印太,驚濤斷鏈,捲起選邊潮。天下如晦,愁煞多少豪傑。遙想峰會當年,龍鷹會麵瞭,雄姿英發。莊園故宮,談笑間,互利飛灰湮滅。史冊神遊,先賢應笑我,纔遜江郎。世局如夢,一樽恍惚案頭。無論是否刻意選在520當天發錶,也不論是否為美國挺颱的機動戰術,白宮新齣爐的《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途徑》,雖是僅僅16頁的精簡文字,道盡瞭美國針對21世紀中國快速崛起的「認知總結」與「應對方針」,明示美國對中的「戰略移轉」正式到位。美國正麵臨一次世界.......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劉誌斌誤判大陸戰略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劉誌斌誤判大陸戰略

   敦睦艦隊群聚疫情發生之後,一直神隱的海軍司令劉誌斌終於在壓力之下站齣來嚮外界緻歉,不過他隨後話鋒一轉,將重點集中到對大陸的嗆聲,他聲稱「我們的敵人中共正在大肆宣傳國軍遭受重挫,也期待我們産生戰力的罅隙。」這種話術的目的,當然是繼續煽動仇中抗中情緒,試圖從既有壓力中解套,但其危害性也是顯而易見。一則這完全不符閤事實,二來也直接導緻颱灣對大陸戰略意圖的誤判。劉誌斌所聲稱的大陸正在大肆宣傳,並不存在,恰恰相反,大陸媒體並沒有過多關注颱灣內部的防疫問題,包括這次磐石艦群聚感染事件,也隻是進行事實性報導,.......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川普的破壞性角色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川普的破壞性角色

   曾經多次精準預測美國大選結果的牛津經濟研究院,最近針對今年美國大選提齣預測結果,認為美國經濟如果不能盡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川普將遭遇曆史性慘敗。該預測進一步提齣,川普將僅得到35%得票率,而民主黨的拜登則可以拿到65%的選票,進而拜登可以獲得328張選舉人票,超過獲得210票的川普。迴顧2016年美國大選,川普雖然贏得大選但其實在總得票數上落後於希拉蕊,換言之,川普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過多數美國人的支持。雖然他上任之後迎閤中小企業、藍領工人特彆是保守派選民的意識形態和經濟需要,幫助他鞏固乃至擴充瞭.......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筆尖雖小 能成緻命武器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筆尖雖小 能成緻命武器

   美國前國傢安全顧問波頓齣新書,提到川普將颱灣比喻成筆尖,而將大陸視為大型辦公桌,進而得齣川普輕視颱灣的結論,這一說法迅速引起海峽兩岸輿論的廣泛興趣。川普本質上不重視颱灣,而是將之視為對抗大陸的棋子,這本是常識,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新聞,颱灣的有識之士也早已無數次提齣警告,那些所謂美颱關係史上最好的說法,不過是民進黨政府的「大內宣」洗腦說辭而已,本就不為方傢所認可。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大陸輿論的反應,大陸報導此事時,除瞭重申兩岸實力對比早已今非昔比以外,也不免流露齣「衊颱」情緒,認為波頓的爆料證明瞭川普不.......




傳藝中心駐團演訓計畫「育成聯閤展演」 當代傳奇劇場打頭陣

WHO命名去中國化 我國仍沿用簡稱武漢肺炎

陳裕璋:將組IFRS服務團 元大、遠東:有助國際募資

供應過剩沒完沒瞭 油價再陷熊市

口罩實名製前夕 蔡英文視察口罩工廠


前一篇新聞
中時專欄:丁學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危與機
后一篇新聞
中時專欄:嚴震生》新冠疫情中的蒲隆地總統大選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