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4:38:55 PM
大清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駕崩,嘉慶帝在當天便下旨讓和�|在宮中總理喪事,並且讓其與死黨福長安晝夜輪守梓宮殯殿,看似是相當重用,但到瞭初八日,和�|就被革職下獄問罪,到瞭十五日,和�|被定瞭20條大罪,被勒令自盡,至此和�|這位清朝中葉的權臣就這麼被嘉慶帝鞦風掃落葉一般迅速除掉。
那麼嘉慶帝為什麼這麼著急除掉和�|呢,怎麼說和�|也是他父親乾隆帝的第一號寵臣,乾隆帝屍骨還未寒,駕崩還沒有半個月,他就急匆匆將和�|除掉,這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國庫空虛嗎?
畢竟和�|有錢是眾所周知的,而當時
鎮壓白蓮教起義用兵纔三年,已是耗銀七韆萬兩
,國庫自然是空虛。
國庫雖然空虛,而且白蓮教起義還是如荼如火之際,打仗就是燒錢,需要大量銀兩支撐,但其實這並非關鍵原因,畢竟國庫再空虛,也還是有的,還不至於到瞭讓嘉慶帝殺大臣抄傢來彌補。
關鍵原因在於,嘉慶帝不快速殺死和�|,他這個“兒皇帝”哪怕熬死瞭父親乾隆帝,也根本去不掉“兒”這個字,根本“轉正”不瞭,很可能還會被架空,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況和�|這個權臣擁有的權力太大瞭。
首先以財政大權來說,和�|擔任和兼任的諸多關鍵職務之中,其中一個就是兼管戶部,而他的二十條大罪之七就是他
兼管戶部報銷,竟將戶部事務一人把持,變更成例,不許部臣參議
!
這說明戶部就是和�|的一言堂,在財政上來說,和�|有著絕對的大權。
再以人事權來說,和�|利用乾隆帝對他的寵信,是大肆收取賄賂,誰給的錢多誰就可以齣任要職,在乾隆晚期甚至形成瞭“
和相專權,補者皆以貲進
”的局麵,
可以說當時大部分內九卿,外督撫,乃至司、道官員,不是和�|的親朋好友,就是嚮和�|賄賂孝敬過
,除卻這兩類和�|自己人以外,一般人齣任要職沒點能力或者背景,很可能會被和�|整下去。
像嘉慶帝的老師硃��,嘉慶帝即位時,他在外擔任巡撫,乾隆帝打算將硃��召進京城做大學士,應該是打算為嘉慶帝提前培養班底,但是和�|害怕硃��威脅到自己地位,所以嘉慶帝寫詩嚮硃��錶示祝賀時,和�|立刻跑到乾隆帝麵前藉題發揮的告狀,說嘉慶帝是在籠絡人心,潛意思是嘉慶帝這個兒皇帝不服你這個太上皇管教,要慢慢起用自己人瞭。
乾隆帝聽瞭很生氣,差點波及到嘉慶帝,幸好軍機大臣董誥苦諫說道:“聖主無過言”。乾隆帝這纔作罷,但硃��也因此沒有被調進京,直到乾隆帝死後,纔被嘉慶帝召迴京城任職。
而這件事足以說明和�|在人事權上的巨大影響,可以令得帝師硃��都在原地踏步,調入不瞭京城,更不用說其他人瞭,這也說明在乾隆帝身為太上皇訓政期間,和�|這個“二皇帝”與嘉慶帝這個“兒皇帝”的巨大矛盾,可以說是皇權(乾隆帝)和儲權(嘉慶帝,即使登基為帝,但乾隆帝隻要在一天,他沒有實權,實際上就是個儲君)的天然對立之延續,畢竟和�|代錶的是皇權。
可能有人疑惑瞭皇權和儲權怎麼會天然對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天無二日土無二主,雖然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是皇帝的兒子,但也是皇帝的潛在威脅,
不說權力分配問題,就說因為太子是下一任皇帝來說,就會吸引很多人主動嚮太子靠攏,進而形成一個勢力集團
,擁有著很大權力,這自然是皇帝不願見到的,因此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就這麼産生瞭。
再看看
曆史上那些在儲位時間長的太子,大多都是下場都不好
,因為時間越長矛盾越容易激化,遠的像漢武帝與衛太子劉據,劉據當瞭31年太子,被漢武帝身邊佞臣誣陷,不能自證,於是起兵殺佞臣,更與漢武帝是兵戎相見,最後兵敗逃亡,再以自殺收場,近的像康熙帝和廢太子胤�i,太子胤�i在儲位近40年,最後落得兩立兩廢的下場,所以皇權和儲位是天然對立的,時間越長越容易齣現問題。
和�|這個人精不是沒有想過嚮嘉慶帝靠攏,最著名的就是在乾隆六十年乾隆帝打算冊立嘉慶帝為皇太子的前一日,和�|“
先遞如意
”泄露機密,以嚮嘉慶帝示好。
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和�|被打上乾隆帝寵臣的標簽,注定不是那麼好清洗,不是那麼好讓嘉慶帝信任的,更何況乾隆帝禪位以後,依舊訓政牢牢把持朝政,
而年事已高的乾隆帝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就以寵臣和�|為代理人替其控製朝政,等於和�|就是乾隆帝架空嘉慶帝的急先鋒
,更是激化瞭嘉慶帝與和�|的矛盾。
雖然嘉慶帝錶麵功夫做得好,但是心裏肯定恨死和�|瞭,而和�|這個人精也知道嘉慶帝對自己看似信任,實則拒人韆裏的意思,既然已經靠攏不瞭嘉慶帝,所以也就不怕得罪嘉慶帝瞭,是想盡辦法不讓硃��進京。
雖說和�|這個權臣不能與曹操那種權臣相提並論,諸如他在人事權上的巨大權力,隻是靠著乾隆帝對他的寵信,纔能狐假虎威的安插自己人或者是聽從自己的官員,並不等於這些官員會死心塌地的效忠於他,但對於嘉慶帝來說這也是一種巨大威脅。
可以說即使乾隆帝駕崩,但是有著和�|這麼一座大山,嘉慶帝也不會真正順利親政,甚至可能矛盾明顯化,所以嘉慶帝自然要快刀斬亂麻,以鞦風掃落葉一般快速除掉和�|。
雖然嘉慶帝這位守成之君治國理政水平一般,但就除掉和�|一事來看,做的還是很不錯的,是相當果斷,趁其不備直接將其除掉,如果不在當時迅速除掉,那麼之後再想除掉,就很麻煩瞭,甚至稍有不慎,就是一場巨大的人禍。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傢原創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