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最近 大連一男子海中潛水 潛水第一步:準備好潛水設備;第二步:看看氧氣瓶有沒有氣 - 趣味新聞網


最近 大連一男子海中潛水 潛水第一步:準備好潛水設備;第二步:看看氧氣瓶有沒有氣


發表日期 5/14/2022, 9:34:28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最近,大連一男子海中潛水,因裝備不規範而不幸溺亡。關於事故原因,報道顯示,是因為男子在沒戴呼吸器和浮力裝備的情況下,背一個空氧氣瓶直接下海,並且身上綁瞭三塊重達18斤的腰鉛,沒辦法調節浮力而溺亡。這… .....


    

最近,大連一男子海中潛水,因裝備不規範而不幸溺亡。

關於事故原因,報道顯示,是因為男子在沒戴呼吸器和浮力裝備的情況下,背一個空氧氣瓶直接下海,並且身上綁瞭三塊重達18斤的腰鉛,沒辦法調節浮力而溺亡。這場悲劇給我們敲響瞭警鍾,潛水本身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活動,具備專業知識且裝備齊全纔能保證潛水人的生命安全,普通愛好者下水一定要慎之又慎!

生命的保障――水下呼吸器

什麼樣的潛水裝備纔是安全且規範呢?水下呼吸器的發明使潛水者能更加靈活地探索海洋,這些裝置主要包括呼吸設備、浮力控製裝置以及保暖裝置。

圖片來源 百度百科 呼吸設備 呼吸設備包括一隻氣瓶、一個調節器、一級和二級接頭以及其他附件。氣瓶一般由鋁製成,空瓶大約14公斤重,可盛放超過2000升空氣,壓強為204個大氣壓,裏麵的氣體大約重3.2公斤。

使用休閑型水下呼吸器的普通潛水者呼吸的是 壓縮空氣 (和空氣成分一樣,含78%的氮氣和21%的氧氣,但是氣壓要大)或者一種富氧的 氮氧混閤物 (含32%-36%的氧氣)。為什麼氣瓶中不直接裝滿壓縮氧氣,而是混閤氣體呢?氣瓶中的空氣不能直接提供給潛水者(氣壓太高會傷害肺部),因而氣瓶上配備著一個 調節器 。調節器有兩個作用,一是將氣瓶中的空氣壓力降低到適閤吸入的安全水平,二是可以根據潛水者的需要提供適量的空氣。為瞭實現調節器的這兩個作用,調節器上有兩個接頭: 一級頭和二級頭

其中,一級頭和氣瓶相連接,能將氣瓶中的空氣壓力從204atm降為9.5atm左右的 中間壓力 (atm為atmosphere的縮寫,指一個標準大氣壓);二級頭通過軟管和一級接頭相連,將中間 壓力降低 到與環境水壓相等。當潛水者吸氣時,二級頭供應空氣。

呼吸設備還包括用來 盛放 緊急或備用氣源的附件,如小型氣瓶、備用空氣單元和呼吸管等。其中,呼吸管是一根小型的J型呼吸管道,很輕,一端有一個咬嘴,接在麵罩上,當潛水者在水麵上臉朝下遊泳時,可以通過呼吸管呼吸外部空氣。 浮力控製裝置 在水下,潛水者將自己所處的位置控製在潛水計劃中的 預定深度 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潛水者必須要能控製自己的浮力。潛水者通常使用浮力控製裝置(BCD,也稱為“浮力補償器”)來控製浮力。BCD是一個 帶有塗層橡膠氣囊的背心 ,帶有一套背包型的索具,用來固定氣瓶,而且上麵有幾隻口袋,可以用來安插配重。新型BCD本身帶有 配重帶 ,幫助潛水者控製浮力。

保暖裝置 潛水者采用的保暖裝置是隔離型的潛水服,如 濕式潛水服 乾式潛水服 。濕式潛水服在隔離橡膠和潛水者身體之間 存留一層薄薄的水 ,潛水者體溫使水變熱,水隨後供潛水者取暖。

乾式潛水服使用一種雙層材料製成,兩層之間有 與外界隔離的空氣 ,具有保暖作用,而且乾式潛水服還可以穿貼身的衣物。選擇濕式還是乾式潛水服,取決於潛水期間的 水溫 ,總體來說溫度較高適閤濕式潛水服,溫度低(22攝氏度及以下)則適閤乾式潛水服。當潛水者擁有相關的專業技能、並做好萬全的下水準備後,這些潛水設備纔是最必不可少的,它們纔是人類探索海洋時最有力的 生命保障

圖片來源 hippopx其實,最早的潛水裝置並沒有這麼專業,它曾叫做“水肺”。

水肺的發明史

1903年,隨著熱氣球的發明,美國的萊特兄弟實現瞭人類“上天”的夢想,但“下海”依然睏難重重。雖然19世紀30年代,人們就已經發明瞭 潛水麵罩 ,但潛水麵罩隻能將人們送到10米深的地方,可停留的時間也非常短暫。

圖片來源 cubadiving-phuket

於是,很多研究人員不斷投身於人類能在海麵下自由活動的嘗試,有人甚至在試驗中獻齣瞭生命。隨著研究的不斷進步,在1942年,世界大戰中兩位實力和創新兼備的人相遇,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個現代 水下呼吸器 誕生瞭!這兩位便是法國的海軍中尉雅剋-伊夫・庫斯托,和液化空氣工程師埃米爾・加尼安。庫斯托是法國非常著名的海洋探險傢之一,他的一生都在探求在海洋中遨遊的方式,並成功 解鎖 瞭水肺潛水和水下的原始拍攝。

庫斯托,圖片來源wikipedia

1942年,軍中服役的庫斯托遇到瞭液化空氣工程師加尼安,剛好加尼安擁有便攜式氣體發生器,庫斯托請加尼安按照他的需求改造一種新的 調節器 ,可以用於潛水。他們一起改裝瞭一個 閥門 ,將這個閥門改裝成呼吸控製閥,按潛水員在水下的呼吸需求給予適當壓力的空氣,並在馬恩河上用一罐濃縮空氣進行瞭實驗。就這樣,可以幫助潛水員潛入 水下40米 深處的現代呼吸器應運而生!

就是這樣的裝置啦,圖片來源 scubadiving-phuket

這個水下呼吸器使潛水員不再受到母船送氣的限製,大大加深瞭潛水的深度,擴展瞭潛水作業的範圍。兩位發明者為其申請瞭專利。

圖片來源scubadiving-phuket

而後,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於1946年成立瞭 水下呼吸器公司 ,並且推齣瞭第一款商業化的現代呼吸器,命名為“Aqua-Lung”(水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下呼吸器或 自攜式 水下呼吸裝置。

正在潛水的庫斯托,圖片來源scubadiving-phuket

此後,水肺不斷發展更新。1955年4月,法國庫斯托的公司推齣瞭另一款成本更低、水下呼吸更容易的Mistral水下呼吸裝置。除此以外,二戰期間,美國軍方的一位軍醫設計瞭一款戰時 “蛙人” 使用的呼吸器,名為SCUBA,促進瞭潛水裝備的進一步發展。戰爭結束,和平時期人們發現水下呼吸器不僅能在 軍事 中應用,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幫助大傢 探索水下 的奧秘。直到今天,水下呼吸器纔變成瞭我們所熟知的樣子,現在的潛水裝備不僅更加先進,價格也更為親民。如果你也嚮往大海的話,在下水之前,一定要掌握專業知識,並準備一套專業的潛水裝備哦~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讓人驚奇,我們的飛船是外星人的文物,這是真的嗎?

讓人驚奇,我們的飛船是外星人的文物,這是真的嗎?

    藝術傢繪製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離太陽係的概念圖。 無論是新視野號,還是旅行者2號,抑或先鋒2號飛船,都未嚮著附近的其他恒星係前進。 哈佛天文學傢思考外星人 目前隻有5艘宇宙飛船正在駛離我們的太陽係,沒有一艘是飛嚮其他星係的。即使是,它們也隻能在數萬年或數十萬年之後纔能到達。 阿維・洛布(Avi Loeb)是哈佛的天文學傢,他對外星文明持有一些觀點。他提齣,“奧陌陌,一個在2017年掠過我們太陽係的星際物體,可能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他一直在琢磨,是否是外星人在一個實驗室裏麵創造瞭我們的宇宙。.......


1920年齣生,如今她還“活”在世上的各個角落

1920年齣生,如今她還“活”在世上的各個角落

    無論是誰都有死亡的一天,生命的消逝是人生的終點,而海拉生命的消逝卻是她永生的起點。 誰是海拉,何為永生? 海拉全名是Henrietta Lacks(海瑞塔・拉剋絲),1920年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個農民傢庭中齣生,她的祖輩是從非洲被販奴運到美國的,因而,她是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黑皮膚女性。 1951年,31歲的她已經是5個孩子的母親瞭,而這時子宮疼痛和下身齣血讓她不得不去醫院嚮醫生求助,在當時唯一能為她醫治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進行治療。 醫生從她的子宮頸上觀察到瞭一塊硬幣大小、錶麵平.......


2008年,NASA火星軌道器曾拍到一排排“樹木”,它究竟是什麼?

2008年,NASA火星軌道器曾拍到一排排“樹木”,它究竟是什麼?

    看到眼前的這張景觀照片,你一定會以為是在地球沙漠上取景吧,碰巧被路過的攝影師用無人機拍到的,要知道地球沙漠幾乎寸草不生,但這張照片上顯示的沙漠影景觀卻讓人好奇,紅棕色的沙丘上竟然長齣瞭一排排“樹木”。 其實,照片上顯示的沙漠並不在地球上,而是在與我們相距上億公裏遠的火星上,這就更讓人感到好奇瞭,美國NASA的多輛火星車對火星探索瞭幾十年,並沒有發現什麼青山綠水,那麼火星沙丘上的一排排“樹木”是怎麼形成的? 這很容易讓人懷疑照片本身的真實性,難道是被大神PS過的?要知道齣自PS大神之手的照片.......


一聲異響後,印度三個村子突降三個大鐵球!村民紛紛前來圍觀

一聲異響後,印度三個村子突降三個大鐵球!村民紛紛前來圍觀

    這是怎麼迴事?當地時間5月12日下午5時左右,印度古吉拉特邦阿南德地區的三個村子Khambholaj、Bhalej 和 Rampura突降三個大鐵球,聽到一聲巨大的異響後,村民們驚恐地衝齣傢門,看到大鐵球後,紛紛前來圍觀。 據瞭解,三個大鐵球都重約5~6公斤,地麵已經被砸齣瞭一個大坑,顯然是從天而降,驚魂未定的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瞭起來,大傢很想知道的幾個疑問,它究竟是個啥玩意兒?到底值不值錢?會不會有毒? 從照片上看去,這三個鐵球都呈非常規則的球狀,外錶非常光滑,並且沒有被燒黑,當然.......


無需進化,便在氣候多變的地球上活瞭5億年,海蜘蛛怎麼做到的?

無需進化,便在氣候多變的地球上活瞭5億年,海蜘蛛怎麼做到的?

    從30多億年以前,第一個生命在地球上誕生,至今曾經齣現在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數不勝數,但現在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已經消失在瞭曆史長河之中。 為什麼呢?因為地球的氣候是多變的,最為典型的就是冰河期和間冰期的交替齣現。當冰河期到來時,陸地上就會齣現常年不化的永久性冰川和冰蓋,而到瞭間冰期,這些冰川和冰蓋又會全部融化。當然,地球氣候的變化並不僅僅是冷與熱的交替,大氣成分、濕度、氧氣含量等都在不斷發生改變,有時還會齣現長時間的極端氣候。生物要想在如此氣候多變的地球上存活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生物會在.......


看人不順眼?可能是因為你失眠瞭|一周科技

看人不順眼?可能是因為你失眠瞭|一周科技

    5.14知識分子The Intellectual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王爍 油麥菜 卡那黴素 責編 | 攸淇 ●  ●  ● 1 看人不順眼?可能是因為你失眠瞭 圖片來源:pixabay睡得好不好,除瞭會影響健康,還可能影響到其他人在你眼中的形象。烏普薩拉大學最新一項研究錶明,當你看很多人不順眼時,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極度缺覺。研究人員邀請瞭45名28歲以下的成人,並.......


9032米!我國科學傢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9032米!我國科學傢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前方指揮部瞭解到,5月15日淩晨1點26分,我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海拔4300米的科考營地順利升空,以平均每分鍾30米的速度上升,淩晨4點26分升空超過9000米,4點40分達到9032米,超過珠峰8848.86米的高度,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浮空艇綜閤科考團隊是16支科考小組中人數最多的,有64名隊員,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長春光機所組成。 浮空艇體積9060立方米,總重量.......


樹木生長由什麼決定?最新《科學》:我們可能一直弄錯瞭

樹木生長由什麼決定?最新《科學》:我們可能一直弄錯瞭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這個變暖的世界裏,全世界的森林會發生什麼?因為大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而生長得更加高大?又或者因為極端溫度和降水,生長受到抑製?這一切都取決於光閤作用和樹木細胞生長這兩個樹木生長限製因素中,哪個占據主導地位。這是樹木生物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但長久以來,答案卻不太清楚。 在本周的《科學》雜誌上,由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真正限製樹木生長的通常不是光閤作用,而是細胞生長。這錶明在氣候變化中,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預測森林生長的方式:未來的森林可能無法像我們想象的那樣.......


死亡二十年後竟然又當爹瞭?這項研究的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死亡二十年後竟然又當爹瞭?這項研究的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即便在生活條件良好的實驗室裏,大鼠通常也隻能活三年左右。然而,將雄性大鼠的睾丸組織冷凍保存,二十多年以後,這些大鼠仍然有機會用自己的精子産生後代。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錶瞭這樣一項實驗結果。 ▲研究論文發錶在開放獲取期刊PLOS Biology 研究人員解凍瞭實驗室中至少凍存瞭23年的大鼠睾丸組織,分離齣精原乾細胞(SCC)。精原乾細胞就像精子的“種子”,是雄性生殖的基礎,正常情況下經過分化産生.......


把地球挖穿一個洞真的能到美國嗎?你很可能會陷入滅頂之災!

把地球挖穿一個洞真的能到美國嗎?你很可能會陷入滅頂之災!

    如果你有一把可愛的小洋鍬,它非常地神奇,可以挖穿地球。你用這把小洋鍬對直挖下去,齣來的時候你會到地球的哪個地方? 相信99%的人都會說:美國。 因為長久以來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夜晚的時候,美國是白天,因為他們在對正我們的地球那一邊。 真好,要是每個人都有一把小洋鍬,咱就不用漂洋過海,隻需挖穿12000多公裏,就可到地球的另一邊,開展友好交流和閤作瞭。 然而,想象雖然讓人頗感舒適和快慰,故事卻從來不是這樣寫的,事實是,不管你在中國的哪個地方,你要對著地心挖下去,一直挖到地球的另一邊,你從地裏鑽.......


技術不濟?美飛船16小時抵空間站,稱是最快紀錄,神舟13號7小時

技術不濟?美飛船16小時抵空間站,稱是最快紀錄,神舟13號7小時

    世界上的國傢雖然多達197個,但僅有三個國傢纔真正打造瞭載人飛船,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中國有神舟飛船,俄羅斯有聯盟飛船,美國有載人龍飛船,如果要問哪國飛船最先進,這實在是無法迴答,因為各有各的優勢。 不過近日,美國飛船的一次載人飛行,暴露齣美國載人飛船的交匯對接技術有可能真的就不如我國載人飛船的快速交匯對接技術。 美飛船16小時後抵達空間站 相信大傢都知道這條航天消息瞭,UTC時間2022年4月27日07:52,一艘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升空,這是美國恢復載人發射以來,從美國本土起飛的.......


時間確定!俄羅斯計劃退齣國際空間站項目,NASA:我不相信

時間確定!俄羅斯計劃退齣國際空間站項目,NASA:我不相信

    最近兩年是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關鍵時期,隨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成功,三名航天員乘組翟誌剛、王亞平和葉光富返迴地球,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結束,將正式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 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傢加入到中國空間站的的實驗項目中,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空間站建造結束正式進入運營階段後,將會有外國的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 這邊風景獨好,國際空間站最近卻消息挺多,4月份SpaceX的龍飛船兩次齣發,把四名太空遊客和四名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四名遊客在太空待瞭兩個多星期目前已經返迴地球,而執.......


想要理解波到底是什麼?你隻需懂得函數的概念就夠瞭!

想要理解波到底是什麼?你隻需懂得函數的概念就夠瞭!

    不少人覺得,波與其他的物理內容不同,看起來很抽象。這一點從它在物理課中的歸屬就可以看齣,波既不屬於力學,也不屬於光學和電磁學,但卻幾乎和所有的物理分支都有關。 與振動研究物理量的周期變化不同,波描述的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的運動,這個東西是振動狀態。廣義的波是關於物理量的振動狀態在空間中的如何傳播的學問。 打個比方,你開始發奮學習瞭,你的捨友也開始受到影響,然後隔壁宿捨也跟著開始發奮瞭,隔壁的隔壁後來也受到影響。這種“發奮學習”的狀態由你開始,影響很多同學。這種現象就是一種類似於“波”的傳播現象.......


如果我們加熱火星核心,那會怎樣?答案撲朔迷離

如果我們加熱火星核心,那會怎樣?答案撲朔迷離

    遠在人類第一次抬頭仰望熒惑以前,火星就已是荒蕪的不毛之地,一片冰冷的生命禁區。火星的大氣稀薄且劇毒,幾乎完全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的,火星錶麵的重力隻有地球的38%,無法長期穩定地存留液態水,。但火星並非一直是一片荒蕪,她也曾擁有過溫暖的氣候、厚實的大氣層以及廣袤的海洋,或許有朝一日我們可以重見火星的舊日榮光。 今天,一切謎底都將揭曉,我將為您解答那個特彆的問題;如果我們加熱火星地核會如何?你是否為未知之事而感到心癢?你會同我一道尋求真相嗎? 一份來自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2003年的.......


“慢遞”裏的食物已變質,卻傳遞著傢的溫暖……

“慢遞”裏的食物已變質,卻傳遞著傢的溫暖……

    “慢遞”捎來的溫暖 ■楊季鑫 月亮從枝頭升起,火箭軍某旅通信營上士鄧輝已經在軍營中度過瞭9個中鞦節。 堅守在大山深處,每逢節日,戰友們心裏最牽掛的便是傢人。 幾周前,鄧輝收到瞭一件來自老傢的快遞,是戰友特意從山下捎來的。 說是快遞,其實一點也不“快”。就像戰友們說的,“一個包裹幾經輾轉被送上山,快遞往往變‘慢遞’。” 快遞的寄件人是鄧輝的祖父,包裹裏隻有一個瓶子,裏麵裝滿傢的味道――油炸“知瞭猴”(蟬的幼蟲)。 這是鄧輝小時候最愛吃的傢鄉美味。此刻,他迫不及待地擰開瓶蓋,一股味道躥齣來――原本.......


活性物質:湧現於交叉學科的新方嚮

活性物質:湧現於交叉學科的新方嚮

    活性物質是一類由自驅動個體組成的非平衡係統,存在於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尺度,典型例子包括動物群落、細胞組織、微納米機器、分子馬達等。活性物質的組成個體可以通過消耗局域存儲的自由能打破細緻平衡、實現自驅動運動,同時通過相互作用形成眾多的集體行為,比如自發流動、無序―有序相變、運動的拓撲缺陷等。文章聚焦活性物質的集體行為,從理論和實驗的角度揭示這些行為的形成機製和非平衡特徵,並討論活性物質研究在生物、數學和工程等學科中的影響和可能應用。 撰文 | 張何朋(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 自然科學研究.......


太空將增加一座空間站?俄退齣國際空間站日期已確定,或獨立運營

太空將增加一座空間站?俄退齣國際空間站日期已確定,或獨立運營

    地球外太空最大的航天器――國際空間站恐怕真的要進入退役倒計時瞭,從目前的情況看其至少是前途未蔔的。 據來自中新網等媒體的消息,今年的4月30日,俄羅斯航天局局長羅戈津宣稱俄將中止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工作,退齣的日期已經做齣,隻是還不便嚮外界宣布,他的發言代錶著俄羅斯已經決定退齣國際空間站,連退齣日期都已經定好瞭。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俄、日、加以及歐盟多國共同打造的空間科研平颱,參與國一共16個,有5傢國傢級航天機構,從1998年開始打造,至今已20多年,目前重量約430噸,平均軌道高度.......


意義重大!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將在珠峰架設

意義重大!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將在珠峰架設

    “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閤科學考察研究” 於近日在珠峰地區開展 這是2017年青藏高原綜閤科學考察活動啓動以來 學科覆蓋麵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閤性科考 此次科考的重要項目之一 就是在珠峰北坡搭建海拔梯度氣象站 據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珠峰梯度氣象站任務負責人趙華標介紹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聯閤西藏登山隊 把每個50公斤重的自動氣象站 運往極寒缺氧的珠峰高坡 逐個搭建起來 並實現數據自動傳輸 目前 珠峰已經建立 從海拔5200米至海.......


“火藥雕刻師”徐立平:為國鑄“箭” 行走在生死邊緣

“火藥雕刻師”徐立平:為國鑄“箭” 行走在生死邊緣

    他所在的工廠,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工廠之一。而他的職業,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不為人所知,他就是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7416廠固體火箭發動機藥麵整形工――徐立平。 “藥麵整形工”具體負責什麼工作?這份工作和這位勞動者,又有著怎樣不尋常的經曆,我們一起走進大山深處,去看看徐立平的故事。 地處大山深處的這座工廠,被一道又一道的掩體隔絕,遠離人煙。不僅因為産品的神秘,更是因為它的危險。由高效能火藥製作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就齣自這裏。 徐立平每天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工作間的每一道門,掛好每一個風.......


GPU 計算和深度學習在藥物發現中的轉型作用

GPU 計算和深度學習在藥物發現中的轉型作用

    編輯/綠蘿 深度學習(DL)幾乎顛覆瞭所有研究領域,包括藥物發現。這場革命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高度可並行化的圖形處理單元(GPU)的空前進步和支持 GPU 的算法的發展。 近日,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英偉達的研究人員閤作發錶題為《The transformational role of GPU computing and deep learning in drug discovery》(GPU 計算和深度學習在藥物發現中的轉型作用)的綜述文章。 在綜述中,研究人員全.......


中國空間站轉入建造階段,卻招來差評,NASA局長:中國航天不透明

中國空間站轉入建造階段,卻招來差評,NASA局長:中國航天不透明

    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徹底完成建設工作!2021年4月29日長徵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空間站的到來。 4月29日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一周年的紀念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也在這一天完成瞭《空間站任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評估報告》的評審會,意味著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完美結束,工程各係統也準備完畢,中國空間站任務將全麵轉入建造階段。 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 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隻能說是“穩紮穩打”,中國的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一共完成.......


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將在珠峰架設

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將在珠峰架設

    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5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拉薩5月2日電(記者林建楊、白少波、李鍵)一架重達50公斤的自動氣象站,即將在珠峰海拔8800米處架設。它將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獲取的實測數據將填補珠峰極高海拔氣象記錄空白。 “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閤科學考察研究”正在積極推進此項工作。這個氣象站一旦建成,將超越英美科學傢2019年在珠峰南坡搭建的自動氣象站,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珠峰梯度氣象觀測體係初步建成,對高海.......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完成校準:細節更完善、對焦更精準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完成校準:細節更完善、對焦更精準

    IT之傢 5 月 2 日消息,NASA 的詹姆斯 韋伯空間望遠鏡已於 4 月 28 日完成瞭校準,經過全麵的審查後,韋布空間望遠鏡的四颱科學儀器能夠拍攝到銳利、聚焦良好的圖像。 詹姆斯 韋伯空間望遠鏡即將進行科學儀器的調試,這個過程大約需要 2 個月,之後將開始科學運行。 首先,韋伯空間望遠鏡完成“完全校準”意味著每颱儀器現在開始可以從太空收集到更多的光。 在這幅圖中,每一幅工程圖都展示瞭韋伯的一個儀器與望遠鏡實現“完全對齊並對焦”。當然,我們從圖中看到的其實是大麥哲倫星雲的一部分,這隻是.......


5月12日全球將聯閤發布一項有關我們銀河係的重磅研究成果

5月12日全球將聯閤發布一項有關我們銀河係的重磅研究成果

    重磅消息――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閤作組織宣布將舉行全球聯閤新聞發布會宣布最新重大研究成果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閤作組織日前在其網站上公布消息,2022年5月12日世界時間13:00,北京時間21:00,將聯閤美國國傢科學基金會(USA NFS)、歐洲南方天文颱(ESO)、阿爾瑪聯閤天文颱(ALMA Observatory)及其他資助機構和科研機構聯閤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有關銀河係的重大研究成果”。 EHT組織新聞消息(來源:EHT).......


5月12日,有一項事關我們銀河係的重磅研究成果要發布

5月12日,有一項事關我們銀河係的重磅研究成果要發布

    重磅消息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閤作組織宣布將舉行全球聯閤新聞發布會宣布最新重大研究成果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閤作組織日前在其網站上公布消息,2022年5月12日世界時間13:00,北京時間21:00,將聯閤美國國傢科學基金會(USA NFS)、歐洲南方天文颱(ESO)、阿爾瑪聯閤天文颱(ALMA Observatory)及其他資助機構和科研機構聯閤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有關銀河係的重大研究成果”。 2019年4月10日晚,我們共同見證瞭人類.......


“我有一個好爸爸!”

“我有一個好爸爸!”

    “我告訴你們個秘密 我爸爸說,他要造個‘宇宙飛船’!” 近日,河南商丘 一對父子用70斤的廢舊紙箱 做齣長4米、寬2.5米、高1米的 中國空間站模型 網友紛紛直呼“太硬核”! △ 來源:小央視頻 3天時間,70斤廢舊紙箱 父子倆製作齣空間站模型 視頻中的爸爸名叫劉錦 是一名90後 他嚮總颱記者介紹 兒子宇軒今年六歲 “正是對身邊事物 充滿好奇的階段” △ 劉錦父子 今年4月16日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返迴地球 宇軒興奮地嚮爸爸 提齣一連串的問題: “什麼是核心艙?”“機械臂有什麼用?” .......


新華全媒+丨他們在世界之巔給冰川做“體檢”

新華全媒+丨他們在世界之巔給冰川做“體檢”

    冰川是地球的年輪 記錄瞭時光的奧秘 而冰芯則是打開奧秘的鑰匙 這是珠峰腳下的絨布冰川(2020年5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冰芯中不僅保留著曆史上自然氣候環境變化的信息 還記錄著人類活動對於氣候環境的影響 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是5月1日拍攝的珠峰登山大本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近日 “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閤科學考察研究” 正在西藏珠峰地區開展 這是冰川與汙染物科考小組部分成員(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


《自然》深度:人工智能預測蛋白結構,這一革命性技術將走嚮何方?

《自然》深度:人工智能預測蛋白結構,這一革命性技術將走嚮何方?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去年7月,DeepMind公司在《自然》雜誌上發錶瞭人工智能(AI)係統AlphaFold根據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研究。研究人員同時發布瞭AI係統的源代碼,讓這一技術能夠為廣大科學傢和研究人員使用。自從文章發錶以來,AlphaFold在生命科學領域掀起瞭前所未有的熱潮。很多人將它稱為改變遊戲規則的科學突破。近日,《自然》雜誌的一篇深度文章對AlphaFold對生命科學領域的變革性影響和未來進行瞭闡述。在今天這篇文章裏,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讀者分享文章的精彩內.......


全球連綫|在世界之巔給冰川做“體檢”

全球連綫|在世界之巔給冰川做“體檢”

    冰川是地球的年輪 裏麵記錄瞭時光的奧秘 而冰芯則是打開奧秘的那把鑰匙 這是珠峰腳下的絨布冰川(2020年5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冰芯中不僅保留著曆史上自然氣候環境變化的信息 還記錄著人類活動對於氣候環境的影響 因而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是珠峰登山大本營(5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巔峰使命――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閤科學考察研究” 正在西藏珠峰地區開展 這是冰川與汙染物科考小組部分成員(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


如果地球遭遇瞭來自外星的流行病,會怎樣?科學傢該如何應對

如果地球遭遇瞭來自外星的流行病,會怎樣?科學傢該如何應對

    各種各樣的疾病始終對人類健康構成著威脅,隨著病毒、細菌的不斷變異和成長,新型病原體層齣不窮,使得對抗它們成為瞭一場無休止的戰爭。你是否想過,如果一個前所未見的,來自外太空的病毒來到我們生存的星球,會怎樣?問題的神秘麵紗已經被揭開,今天我們就將探究這個非凡的課題。如果地球遭遇瞭來自外星的流行病,會怎樣?你是一個對未解之謎癡狂的人嗎?你有一顆保持好奇的心嗎? 至今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在地球之外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但同樣,這也不證明地球之外沒有智慧生命。宇宙是如此之大,大到想用閤理的速度抵達其他行星所.......


在413光年外,有一個曾經的“太陽”,還有一個曾經的“地球”

在413光年外,有一個曾經的“太陽”,還有一個曾經的“地球”

    放眼我們身邊的世界,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更迭的四季、繁復的生物、人文與科學、科技與文明,誰也不會想到在數十億年之後,這一切都將歸於虛無,宇宙間沒有太陽,也沒有地球,沒有誰還記得這裏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這聽起來讓人的心中五味雜陳,但卻又無可避免。對於人類而言,地球就是一切,但對於宇宙而言,星辰的誕生與消亡都隻是平常之事,每一秒鍾都有數之不盡的恒星和行星誕生,同時也有數之不盡的恒星和行星消亡。想知道50億年以後的太陽和地球是個什麼樣子嗎?讓我們將目光移嚮413光年之外吧,那裏就有一個曾經的“太陽”和.......


有瞭它,塑料 24 小時就能降解

有瞭它,塑料 24 小時就能降解

    從二十世紀開始齣現的各式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提供瞭不少便利,但也因為難降解等特性,給我們身處的環境造成瞭巨大的負擔。 占全球所有廢物的 12% 的 PET 塑料(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就需要上百年的時間纔能自然降解,如今的微塑料汙染更是已經侵入人體,解決塑料汙染已經迫在眉睫。 ▲圖片來自:Unsplash 於是,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想辦法「消滅」這些廢棄的塑料製品。雖然迴收利用是減少塑料垃圾最明顯的方式,但全球隻有不到 10% 的塑料能被迴收,其他的廢塑料不是被扔進填埋場,就是被燃燒。.......


這纔是“天團”!那些與量子“糾纏”的青年科學傢

這纔是“天團”!那些與量子“糾纏”的青年科學傢

    新華社閤肥5月3日電題:這纔是“天團”!那些與量子“糾纏”的青年科學傢 新華社記者戴威、曹嘉�h 1900年,德國。42歲的普朗剋首次提齣“量子論”,曾經堅不可摧的牛頓力學大廈,被一束來自微觀世界的光探齣罅隙。 100多年後,中國。“墨子號”“九章”“祖衝之號”……站在“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新起點,我國量子科技捷報頻傳,已成為國際量子科研版圖上的重要力量。 這些成績背後,是一群心懷“國之大者”的青年科學傢,他們用青春砥礪報國之誌、勇攀科技高峰,成為我國量子研究領域的“天團”。 “搞科研,失敗是傢.......


我國啓動小行星防禦係統計劃,技術綫路和美國的小行星重定嚮一樣

我國啓動小行星防禦係統計劃,技術綫路和美國的小行星重定嚮一樣

    最近,我國著手建設小行星防禦係統的事情上瞭熱搜,讓很多航天迷非常興奮,認為這是我國繼空間站之後的大手筆。令人期待。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抗”Spacex星座的利器,令人哭笑不得。 我國將著手建設小行星防禦係統 所謂小行星防禦係統,從字麵上就可以看齣是對天外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的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人類生存最大的威脅,這已經成為全球太空及航天專傢的共識,一旦發生,對人類將是巨大災難。 遠的不說,2023年3月就有一顆叫做2005 ED224的小行星將飛掠地球,預計有50萬分之一的幾率撞嚮地球.......


美國上空傳來不明巨響,巨型火球從天而降,速度達每秒24韆米

美國上空傳來不明巨響,巨型火球從天而降,速度達每秒24韆米

    據外媒報道,前不久的美國當地時間4月27日上午8時左右,美國南部的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阿肯色州,當地許多人聽到瞭天空中傳來的不明巨響,並且還伴隨齣現瞭一個巨大的火球。這個火球在天空中快速劃過,很快就消失不見瞭。 那這個火球究竟是啥東西呢?是航天器墜毀瞭,還是彆的什麼天外來物? 據NASA(美國宇航局)介紹,這並不是人造物體,而是火流星。 據美國宇航局科學傢的估計,此次在美國上空劃過的火流星的直徑大約為30厘米,質量大約40韆剋。調查顯示,人們最初發現這顆火流星時,它距離地麵大約87公.......


研究錶明新西蘭海平麵正加速上升,比預估的更快

研究錶明新西蘭海平麵正加速上升,比預估的更快

    2021年6月30日,新西蘭首都惠靈頓南部的海浪。新華社2022年5月2日發 新華社惠靈頓5月2日電 一個由新西蘭政府資助、30名科學傢組成的5年研究項目“新西蘭海平麵上升”5月2日發布數據稱,由於全球海平麵上升和新西蘭地麵沉降的雙重作用,新西蘭海平麵上升速度比預估的更快。 數據錶明,到2100年,全球海平麵可能平均上升約0.6米。而新西蘭大部分地區由於同時存在明顯的地麵沉降,同期海平麵上升可能超過1米。 “新西蘭海平麵上升”旨在監測氣候變化,記錄海平麵上升數據並分析原因,為政府未來環.......


圖靈機、人工智能以及我們的世界

圖靈機、人工智能以及我們的世界

    撰文 | 顧森 最近讀完瞭The Annotated Turing一書,第一次完整地閱讀瞭圖靈最經典的那篇論文,理解瞭圖靈機提齣的動機和由此帶來的一係列結論。不過,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則是讓我開始重新認識和思考這個世界。在這裏,我想把我以前積纍的哲學觀點和最近一些新的思考記下來,與大傢一同分享。 1928年,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提齣瞭一個著名的問題:是否存在一係列有限的步驟,它能判定任意一個給定的數學命題的真假?這個問題就叫做Entscheidungsprobl.......


我們能看到多遠的宇宙?如果觀測距離不夠,那該怎麼辦?

我們能看到多遠的宇宙?如果觀測距離不夠,那該怎麼辦?

    為什麼說計算機技術在天文學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要觀察發現宇宙第一批恒星的形成是非常睏難的,為瞭瞭解宇宙第一批恒星的形成,佐治亞理工學院相對論天體物理學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瞭模擬,展示瞭第一批恒星的形成過程。 對天文學傢、天體物理學傢和宇宙學傢來說,總是沒有能力發現我們宇宙中形成的初代恒星。一方麵,我們現存的望遠鏡和天文颱有限製,隻能看到這麼遠,到目前為止,我們觀測到的最遠天體是MACS 1149-JD星係,此星係距離地球132億光年,在哈勃極深空(Hubble eXtreme D.......


《張朝陽的物理課》探討飛輪的進動

《張朝陽的物理課》探討飛輪的進動

    地球引力對空間站裏的宇航員有影響嗎?飛輪受到重力為什麼不會掉下來?5月1日12時,《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五十期開播,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坐鎮搜狐視頻直播間,類比上節課計算太陽引力對地月相對運動的影響,計算瞭地球引力對空間站裏兩位宇航員相對運動的影響,並指齣兩者的區彆與聯係。最後迴到角動量定理的應用上,介紹瞭飛輪進動的原理,並說明瞭為什麼陀螺儀可以用來定位方嚮。 上節課計算瞭地月相對運動方程中太陽引力的影響,利用相同的方法,張朝陽研究瞭地球對空間站中兩位宇航員的相對運動的影響。.......




電動床走火遇氧氣瓶 爆炸恐釀嚴重災情

潛水第一步:準備好潛水設備;第二步:看看氧氣瓶有沒有氣


前一篇新聞
二戰時瘋狂的日本婦女
后一篇新聞
溥儀去世之後,清王朝已滅亡55年,最後為什麼還被允許葬入皇陵?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