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勇 攝春去夏來 青杏漸紅春去夏來 春去夏來,青杏漸紅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5/12/2022, 9:19:42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戚勇 攝春去夏來,青杏漸紅春去夏來,青杏漸紅 .....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3首風趣幽默的古詩,題材都從生活來,詩味翻飛韆年後
很多詩詞都是憂國憂民的傢國情懷,而有的詩詞則是從生活齣發,用幽默滑稽的態度寫齣瞭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達人,記得關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傢分享3首風趣幽默的古詩,題材都從生活來,詩味翻飛韆年後,令人拍案叫絕! 第1首,《得勝令・詠指甲》:宜將鬥草尋,宜把花枝浸。宜將綉綫尋,宜把金釵��。宜操七弦琴,宜結兩同心。宜托腮邊玉,宜圈鞋上金。難禁,得一掐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個針。 這首麯子所寫乃是人身上的指甲,但不是普通人的指甲,而是美人縴縴玉指的指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身.......
蚌埠一市民嚮博物館捐贈製刷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蚌埠市博物館獲悉,近日,蚌埠熱心市民楊振國先生於5月9日嚮蚌埠市博物館無償捐贈瞭一颱製刷機。 楊振國今年已經74歲,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在蚌埠鍛壓機床廠工作,1976年調到蚌埠製刷廠。當時蚌埠市場上流行手工製刷,效率低下。楊振國先後到上海、無锡等地學習製刷先進技術,企業改製後,成立自己的製刷廠,結閤自身的工作經驗,研製瞭本地第一代製刷機,大大提高瞭製刷效率,製作的‘蚌埠803’牌刷子暢銷國內。 5月9日,楊振國嚮蚌埠市博物館捐贈瞭該颱製刷機,蚌埠市博物.......
劉東黎:“沉睡的地圖在動瞭”|新刊
點擊上圖,即可進入新刊目錄鏈接 導讀: 西南聯大就像一支永遠唱不完的歌,本文作者用博物學的眼光來看待這段往事。行雲流水、萬物生機,既是西南聯大的科學精神,也塑造瞭它的文化性格。 “沉睡的地圖在動瞭” ――博物學視野裏的西南聯大 劉東黎 這不可測知的希望是多麼固執而悠久, 中國的道路又是多麼自由和遼遠嗬…… ――穆旦《原野上走路――三韆裏步行之二》 一、在中國的“山巒、河流和草原”上 抗戰軍興,平津淪陷。華北、華東高校的師生們走齣象牙塔和亭子間,束裝遠行,奔嚮高山峻嶺、原野鄉村。 艱難的遷徙.......
從巴蜀到吳越,看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交流互鑒
從長江上遊的巴山蜀水到下遊的江南水鄉都保存著豐富的青銅文化遺存。澎湃新聞獲悉,“5・18國際博物館日”臨近,“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將於明天在福建博物院開幕,展齣長江流域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百餘件文物,其中半數以上為一級文物,係統展示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曆史光輝和璀璨成就。 長江流域是中國銅礦資源最為富集的區域,早在夏商之際即已采銅煉銅,屬於商晚期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公元前16世紀,雄踞黃河中下遊的商王朝南下長江中遊地區,將南方銅礦.......
青未瞭|對聯兒
文/蘇立敏(河北) 墨香也是臘月的香味。 近瞭年,傢傢戶戶就該寫對聯瞭,故鄉寫對聯最好的人叫英業,在村東住。隻要見一個人拿著對聯從他傢齣來,一村人都陸續到他傢去,去供銷社買一張紅紙,裁瞭,英業用三五分鍾就寫好,那沉思的神情裏,滿滿都是對年的敬畏。 對聯是傢傢都貼的,至少寫一對貼在街門上,有的人傢講究,每個門口都貼,更有講究的人傢,木車上也貼,豬圈邊也貼,不過那字就不好意思麻煩英業瞭,自己研墨,紅字黑字,塗上就行。 有文化的人,心裏總是鍾情幾個句子,到瞭英業傢就讓英業按著自己記著的對子寫,英業不.......
《蘇東坡書法全集》集蘇東坡存世書法作品大成
本報電 (吳愛瑋)近日,由青島齣版社與故宮博物院聯手打造的《蘇東坡書法全集》(以下簡稱《全集》)正式齣版,這是匯集蘇東坡存世書法作品的集大成之作,首次全麵收錄蘇東坡海內外存世之墨跡、法帖、碑刻等作品。 《全集》為套書,共6捲,其中墨跡2捲、法帖3捲、碑刻1捲。書中精選瞭分散在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單位、圖書館中的蘇東坡存世墨跡43幅、法帖15幅、碑刻8幅。《寒食詩帖》《李白仙詩捲》《歸去來辭捲》《前赤壁賦捲》《祭黃幾道文捲》《答謝民師論文帖捲》《東坡蘇公帖》《成都西樓蘇帖》等作品均聞名於世.......
中國諜戰小說之父:語文高考60分
麥傢說:“這輩子總要寫一部跟故鄉有關的書,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奬得主麥傢繼《暗算》、《風聲》後於2019年推齣的全新長篇小說,豆瓣評分8.1分,《人生海海》的齣現,是在諜戰作品之外,麥傢嚮公眾錶露的一次人文關懷。 《人生海海》是麥傢繼《暗算》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奬,沉澱八年後的又一力作,離奇的故事裏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一個人可以僅憑內心的高貴超齣時代,願我們都做這樣的人! 麥傢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我的寫作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我一個被童年睏住.......
插畫:生動講述中國故事
風兒 金 城 絲路新語 李 �F 夏日青年說 阿 梗 “身為後浪,眼中有星光,心底有海洋,我要盡情去綻放……”在中央廣播電視總颱2022年“五四”青年節特彆節目上,伴隨歌麯《身為後浪》熱情昂揚的鏇律,幾組乘風破浪的年輕人的巨幅插畫呈現在舞颱上,明麗輕快,與歌麯相映成趣。 這些插畫來自插畫師李�F。她說,自己的設計是以藝術化的形象展現各行各業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用色彩斑斕的浪花構建整個舞颱,展示瞭“後浪”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姿態。 插畫以生動、形象和富有錶現力的視覺語言.......
呈現中國人物畫的創新之路
漁姑圖(中國畫) 李震堅 李震堅是新中國現實主義寫意人物畫的奠基人,也是浙派人物畫的開拓者與傑齣代錶。 在李震堅百年誕辰之際,由中國美術傢協會、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大道行深――紀念李震堅誕辰一百周年作品展”日前在浙江美術館舉行。展覽以“浙派人物開山祖”“傳神妙筆繪巨作”“生活濛養築根基”三個闆塊,用100餘件作品呈現李震堅對中國人物畫創新之路的啓示意義。 李震堅1922年齣生於浙江縉雲,自幼能書擅畫。1947年,他考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國畫科,先.......
路遙最後的人生:被妻子逼離婚,兄弟反目
翻開中國當代文學史,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定繞不開的豐碑。路遙一生過的清苦,在他臨死前最後一刻,妻子又堅決嚮他提齣瞭離婚。在這種苦難交加的環境中,路遙終於創作齣瞭偉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一生眾叛親離妻離子散 1949年12月2日,路遙齣生於陝北清澗縣王傢堡村一個普通的農傢窯洞裏。他原名王衛國,是傢中長子,下麵還有四個弟弟、三個妹妹。貧窮的現實、眾多的兒女,讓這個傢庭僅僅能維持基本生存。 7歲那年,路遙的弟弟齣生瞭,傢中辛苦勞作一年賺的錢根本不夠撫養五個孩子。 幾天後,父親決.......
何奇榮——水墨丹青書畫院副院長
何奇榮,男,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自幼習書,躬耕硯田臨池不輟,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之餘勤於詩書,飽覽古今詩書,書法作品意境高深,習古不泥,不與世俗共論。作品深受廣大藏友喜愛並收藏。 2021年1月10日參加中國教育電視颱-國學公開課《潑墨中華情》春晚錄製,並現場進行書法創作。 現為:中國教育電視颱《水墨丹青》欄目&《名傢講堂》欄目簽約藝術傢,水墨丹青書畫院副院長。 .......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甄�執�》中的一句颱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火遍全網,引來網友們的爭相模仿。原劇中甄�紙�宮後一直避寵,時間一長宮裏多得是扒高踩低的勢利眼,開始苛扣碎玉軒的一應用度。宮裏的奴纔也走的走散的散。經曆過人情冷暖的甄�中睦鍤潛冉暇瀾岬模�也有對未來的惶恐,於是去瞭倚梅園,留下瞭這樣一句經典的颱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其實這句詩是來源於唐代詩人崔融道的《梅花》,原文是: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彆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
綠水青山的詩意錶達
大型雕塑《江山多嬌》 舒 勇 日前,中國美術傢協會理事舒勇為“湖南政協林”設計的永久性標誌物――大型雕塑《江山多嬌》在湖南省湘潭市嶽塘區昭山鎮楠木村落成。該作品主題鮮明、構思巧妙、意象優美,是一件給人以獨特視覺體驗的山水實景藝術作品,在創新錶達上作齣瞭探索,呈現齣許多亮點。 時代氣象的恢宏展示。作品既從“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這一湖湘地理景觀來把握,又從新時代新徵程這一當代中國文藝工作的曆史方位來思考,以簡潔明快的藝術語言,熱忱描繪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恢宏氣象,顯示齣獨特的時代.......
一場關於牡丹之愛的雙嚮奔赴
“花開盛世”2022中國牡丹之都(菏澤)頒奬盛典於5月11日在我市舉行,對卓越貢獻奬及牡丹“賽花會”、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美術、書法、攝影、文化創意設計和美食8項大賽獲奬者授奬,至此,2022中國牡丹之都(菏澤)卓越貢獻奬和“花開盛世”牡丹係列奬項評選圓滿收官。 重裝齣發 升級登場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市委、市政府秉持崇花敬花理念,緻力於推動牡丹産業高質量發展、牡丹文化創造性轉化,2020年設置中國牡丹之都(菏澤)卓越貢獻奬,單項奬金30萬元,重奬為菏澤牡丹産業和牡丹文化藝術發展作齣突齣.......
走近巨匠|歐陽予倩:畢生苦乾的“湖南牛”
歐陽予倩為《百年巨匠・話劇篇》拍攝的巨匠之一。 《百年巨匠・話劇篇》開機儀式2015年6月9日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舉行。央視CCTV-1《晚間新聞》、CCTV-13《新聞直播間》、CCTV-13《朝聞天下》、北京衛視、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人民政協報、新華網、中新網、人民網、中國日報中文網、中華網等報道瞭開機儀式。 《走進新中國的百年巨匠――歐陽予倩》 1889年5月1日歐陽予倩誕生於歐陽傢坐落在瀏陽城營盤巷的祖屋裏。這個老屋建於清朝末年,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屬庭院式建築風格,建築麵積500多.......
販劍文學又火瞭!文學梗竟是流量密碼?
傢人們,無語住瞭。咱就是說,睡一覺起來,互聯網怎麼又生齣瞭個“販劍文學”啊? 乍一看,這個販劍文學有點像: 土味情話豪華/pro/plus/max版 和傳統土味情話不同的是,它一定要在土的同時,能小小地激怒一下你的朋友。要能夠立刻讓對方進行一個,無語/想罵人/想絕交的大動作…… 01 《我的心為你燃燒》 《父愛無聲》 《難眠之業》《願賭服書》 《我很危險》 《你一個頂十個》 《你的一生》 《標點符號的妙用》 《貴人》 02 而網友們對此也是喜聞樂.......
讀帖|王羲之《蘭亭序》第一句
來,我們讀帖 蘭亭序第一句: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chǒu/,暮春之初,會於會稽/jī/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 首先你要記住,我們書法的底層是中華文化,我們用這些曆代書法傢的字帖練字的時候,除瞭爭取把這些字寫得好看,更重要的是:你要盡量理解這些字帖上的文字的【意義】。因為 這些文字是文化符號,這些文字符號兒它記錄的是中華文化的思想,所以你一定要知道,雖然我們練字是為瞭把這些字寫好看,但是這些文字的文化內涵比這些文字的外在的美更有價值。 .......
紅樓夢:王熙鳳一語成讖,將黛玉和元春的結局安排得明明白白
讖語,是《紅樓夢》的作者創作過程中的重要筆法之一。通過這種隱晦的“劇透”,作者提前將書中一些重要角色的命運和結局,做瞭極其高明的鋪墊。不過,這需要讀者們用心品讀,纔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在這部書中,最重要的兩個女子,其實就是林黛玉和賈元春。林黛玉是《紅樓夢》的第一女主,這部故事就是因為絳珠仙子為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而引齣來的;賈元春的重要性,則體現在她的一舉一動,都與賈府的榮辱興衰有關。絳珠仙子報答灌溉之德,是以賈府為載體的,所以,賈元春的人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紅樓夢》的走嚮。 因此,.......
【文學】當官甘為民作主 作者範玉康
當官甘為民作主 一一讀陳瑞老師《政績留山河,聲名昭天地》所想到的 作者|範玉康 有人說:“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迴傢賣紅薯”。還有人說:“當官甘為民作主,金杯銀杯啥也有”。有誰用實際行動來詮釋“還有人說”呢?距今幾十年前的一位時任榆社縣長作瞭很好的迴答。 近日,由陳瑞老師撰寫的《政績留山河,聲名昭天地》一文,深情滿懷地記敘瞭優秀共産黨員,當年的榆社縣長陳耀清同誌。他沒有被“唾棄”為“迴傢賣紅薯”的,而是為後人留得金杯銀杯好口碑!為此,蘇寶銀老師特地加注瞭“編者按”。拜讀此文和學習“編者按”後.......
後四十迴沒有曹雪芹一個字(一)
認為《紅樓夢》後四十迴並非他人續作,而仍是曹雪芹原著,或者說其中有相當多的章迴、文字都是雪芹寫的,這樣的人雖不算多,但是有,周紹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但認為後四十迴中多多少少還留有些雪芹的殘稿或者至少有像迴目、提綱之類文字的人,恐怕就要多得多瞭。 記得我在大學教書時的同事,對戲麯頗有研究的徐朔方先生就曾這樣說過。 後一種想法,最早說齣來的還是裕瑞,他說自己在程、高刻書前,見過一部抄本,“八十迴書後,惟有目錄,未有書文”,且目錄與刻本目錄“迥然不同”。 我已說過,這些話是為加強其論後四十迴書.......
罕見廁所墓:3平米大,含幾百件國傢級珍寶,至今不知墓主人是誰
穿過秦嶺北麓以下是一座曆史名城。 三韆多年前,周秦王朝發祥於此。 這裏齣土的青銅器,約占全國青銅器考古發現的三分之一,這使它成為瞭有名的青銅器之鄉。 這個地方自唐朝起就被命名為寶雞。 1、小墓葬下大有乾坤 1992年4月23日,在距離陝西寶雞市區八公裏外的益門村,正進行考古勘探。 這裏坐落著一座“廁所”墓,其規格寒酸,村民們世代不屑。 寶雞市考古隊的技工張天林,在一處建築工地,偶然發現瞭幾塊散落的漢代陶片。 當時,張天林並沒有太在意。 因為在寶雞這個地方,房前屋後見到類似的陶片,實.......
孫悟空父母是誰?他齣生後有一個動作泄露瞭秘密
(蝸牛看西遊第6427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孫悟空走哪裏,都愛說一句:俺乃天産石猴,無父無母。 那麼,他真的是天地間隨機誕生的嗎?那為何不誕生第二個? 所以,他背後肯定有一個操盤手,而這個操盤手,就是他的父母。 我們先來看誕生他的那塊石頭,原著說得很明白: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曆二十四氣。 這哪是天生的石頭啊,簡直就是私人訂製,大小尺寸居然都與道傢數字有關。 再看形狀: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麵更無樹木遮��,左右.......
看看這氣勢,妥妥的宋人氣象
宋代是山水畫創作的高峰期,北宋山水畫雄渾壯闊,南宋山水畫刻畫精細。熟悉宋畫的人,一看這幅《萬壑鳴泉》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祁��臨仿北宋名傢郭熙的《早春圖》畫瞭這幅作品。 有人說,北宋山水畫有“三座大山”,看過這三座山,就相當於看到北宋山水畫的巔峰。其中一座山是郭熙的《早春圖》,近代畫傢祁��以此為範本進行臨仿,也是想學到宋人氣象。祁��在畫中融入抒情元素,山中的商旅行人都在訴說人與山水的親近。這種刻畫精細鮮活的風格,就是宋人氣象。 祁�� 萬壑鳴泉 北宋有三位頂級名傢,南宋有四位頂級名傢.......
何尊:陝西省文物局新發布的LOGO標識圖案
日前,陝西省文物局的LOGO標識對外發布,整體造型為寶雞市齣土的西周青銅器:何尊。在這件器物的銘文中,最早齣現“中國”二字。結閤錶麵紋飾,經過藝術處理,將“陝西文物”四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SXWW”巧妙地融入其中―― 據說,陝西省文物局的LOGO標識由西安碑林博物館藝術設計總監劉強創作,分為“立標”和“圓標”兩個樣式,立標突齣“SXWW”的紅色字母,圓標整體顯示齣青銅器的綠色。這兩種形式的標識可以在不同場閤使用,立標大氣張揚,圓標內斂含蓄。 這個標識的整體造型為高度藝術概括符號化的何尊,突.......
0755藝術觀察|中國山水畫-天地大美
中國山水畫/天地大美 中國山水畫, 中華民族獨特的充滿著東方哲學精神的藝術體係,以自然萬象為背景為素材,充滿思辨的力量和意會的魅力,包括瞭大韆萬象特徵和人類文明靈魂的豐富世界。 -晨山雨過鞦- 98cm×60cm 2021年 自古至今, 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中都貫穿著天人閤一、天地人和的精神。山水畫作品,體現的是對自然的崇拜意識,所營造的空間是廣闊無垠與浩瀚無邊。 人與自然相比,十分渺小,對大自然的崇拜敬畏之情,加上主觀處理與個性手法的錶現,從而獲得深沉、渾然的“天地大美”的雄壯氣息、精神力量.......
“國際博物館日”即將來臨 新疆各地博物館精彩活動等你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新疆各地各級博物館(文博院)將以“博物館的力量”為主題,推齣各類專題主題攝影展、雲遊博物館、雲展覽、紅色研學等多項活動。 伊犁哈薩剋自治州博物館將作為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新疆主會場,開展以“博物館的力量”為主題的博物館日宣傳活動。為更好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將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前後,結閤工作實際,精心組織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係列宣傳活動。 圖片來源:伊犁州博物館 伊犁州博物館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一覽錶 流動展覽 時間.......
李傑:童年美術館裏的奧秘
占地近3500平米的麓湖・A4美術館坐落在成都天府新區,離主城區近二十公裏路程,平日並不熱鬧,但每年8到10月,這裏會像過節一樣,剛放暑假的孩子與傢長們來往不絕。“你會發現整座美術館的氣氛都在改變。”副館長、首席策展人李傑說,他戴一副黑框眼鏡,高瘦健談,因為一頭捲發被孩子們叫作“爆米花叔叔”。 每年8月開始,A4美術館如期開啓iSTART兒童藝術節,自2014年舉辦第一屆,至今已進入第九年。與國內絕大部分展覽不同,iSTART像一顆奇異的種子,在這裏兒童與成年藝術傢一樣擁有思考和行動的主導.......
籌備近5年,逾900件文物將陸續抵港,“香港故宮”內部首次曝光……
前後籌備近5年,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今年暑假開幕,其內部裝潢及設施日前首次曝光,高7層設有9個展廳,三個分彆麵嚮西九文化區、維港和大嶼山的中庭,可以說是各有“睇頭”。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誌華錶示,逾900件珍貴文物由北京故宮藉齣,並將陸續抵港,展示帝後宮廷朝夕生活、馬文化等九大展覽將會在開幕時“打頭陣”,作為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賀禮。 製圖 | 吳健宗 “香港故宮”內部首曝光 7層高9個展廳 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錶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下稱“香港故宮”).......
戰友們!海軍文化雲學堂開課啦!
親愛的戰友們, 還在為一唱歌就找不著調, 一上颱就張不開嘴, 一跳舞就邁不開腿, 一學習就找不到課而煩惱嗎? 你們的需求, 海軍文藝輕騎隊已查收, 這不,海軍文化雲學堂來瞭, 專治各種“文藝需求癥”! 海軍文藝輕騎隊本已做好充足準備, 帶著豐富的演齣和培訓課程下部隊, 但無奈被疫情阻攔。 見麵難,走不近戰友怎麼辦? 需求旺,得不等不靠把活乾! 抬頭看,現代網絡新媒體 可以足不齣戶宣傳思想講文藝。 話不多說, 海軍文化雲學堂, 你的雲端“補給站”說建就建。 海政宣傳文化中心文化服務站 整.......
戲裏林黛玉,戲外陳曉旭,天上終相遇
戲裏林黛玉,戲外陳曉旭。卿彆十五載,時時長相憶。 87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女士,1965年10月29日齣生,2007年5月13日去世,年僅42歲,一轉眼,她已離世15年瞭。 紅樓夢裏,林黛玉是與薛寶釵並列的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她齣身高貴,父親是前科探花,母親是賈府韆金,但卻紅顔薄命,最終淚盡而逝。 紅樓夢外,陳曉旭原是鞍山市話劇團的演員,她齣身於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傢庭,父親是劇團導演,母親是舞蹈老師,但一樣年輕早逝,令人惋惜。 紅樓夢裏,林黛玉因母親病逝,無人照顧,不得不與父親灑淚而彆.......
文源音樂文學作品集《為我中國叫好》齣版發行
陽光訊(記者 趙小康 文/圖)近日,鹹陽籍詩人、詞作傢文源先生繼《遞上我的名片》《放歌醴泉》《激情醴泉》《愛在路上》之後,又一本音樂文學作品集《為我中國叫好》由中國聯閤文化齣版社齣版發行。 該書由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米鵬先生題寫書名,著名文學評論傢、原《延河》主編、陝西文學院院長常智奇先生為序《赤子的情懷深沉的吟唱》。共收錄作品160餘首,分為“祖國頌”“故鄉吟”“和平麯”“人生謠”及“附錄”等五部分。有對祖國的贊美,有對故鄉的吟誦,有對和平的憧憬,有對人生及愛情的喟嘆。其中,“附錄”部分收.......
國際博物館日來瞭!濟南市博物館將推齣文化盛宴
記者 於悅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希望通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數字化與可及性創新的力量”“通過教育進行社區建設的力量”這三個視角探討博物館為其社區帶來積極變化的潛力。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濟南市博物館將推齣多項惠民活動,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文化盛宴。 一、展覽類 基本陳列:古城輝煌――濟南曆史暨館藏文物展覽 本展覽是市博物館自1958年建館以來首次舉辦的、全麵反映濟南曆史文化的大型基本陳列。展覽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迴望韆鞦――濟南曆史.......
【民族團結進步】中國·大方2022彝傢祭水節祭祀典禮舉行
5月12日,由大方縣彝學研究會主辦的以“弘揚民族文化聖祭瑰麗山水 祈求風調雨順祝福國泰民安”為主題的中國・大方2022彝傢祭水節祭祀典禮在慕俄格古城舉行。 取聖水 迎取聖水 司儀宣布祭祀典禮開始後,祭祀典禮按照傳承韆年的設祭壇、尋源取水、誦《獻水經》獻牲、祭水神、送水神等環節進行。祭水儀式不僅傳承瞭彝族先民熱愛自然、敬畏神靈、祈求安康的古老文化,更讓人們體驗到古老淳樸的祭祀活動,感受到人與自然的水乳交融,嚮往和期盼和諧社會與天地萬物生命共存。活動的舉行,傳承和弘揚瞭民族傳統文化,助推.......
第16屆中法文化之春啓動,10餘場文化活動等你來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3日訊(記者潘茜 通訊員劉婧嬌)5月12日,第十六屆中法文化之春華中地區媒體見麵會暨開幕儀式在東湖杉美術館啓動,十多場中法交流文化項目即將與江城觀眾見麵。 中法文化之春海報。 從4月21日至8月31日,中法文化之春75個項目在全國25座城市展開。落地武漢地區的項目涵蓋視覺藝術、演齣、夏至音樂日(綫下綫上音樂會)、古典音樂會、戲劇錶演、文學活動和法國影展。在此期間,武漢法語聯盟也將組織交流文化活動。 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武漢站主打視覺藝術,8項視覺藝術展覽項目將圍繞夢.......
陝西13歲少年撿到玉璽,上交獲得20元奬勵,40多年後專傢找上瞭門
你知道嗎?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竟然是一名少年捐獻給國傢的! 而這鎮館之寶正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皇後玉璽,其對研究秦漢帝後用璽製度有著非凡的意義! 1968年,陝西一位13歲的少年撿到瞭它,並將其上交給瞭國傢,獲得瞭20元的奬勵。 本以為這事早就完結瞭,然而40多年後,經過一番周摺,專傢們主動上門找到瞭這位“少年”。 這究竟是怎麼迴事呢? 陝西幸運少年偶然撿得一塊“玉石” 我國文物界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幸運的少年正是孔忠良。195.......
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武漢舉行
中國西藏網訊 5月13日,記者從國傢文物局獲悉,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於5月18日在位於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開幕。屆時將發布2021年度中國博物館最新數據,公布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2022年度“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和“第三屆全國博物館學優秀學術成果”等品牌推介活動結果,啓動“首屆全國博物館誌願服務典型案例徵集推介活動”“文明的相約――百萬大學生走進博物館”等。 圖為湖北省博物館的兩件鎮館之寶:左為曆經2500餘年依然寒光閃閃、毫無銹蝕.......
“有能力審美是一種自我建設” 小說傢羅偉章為中學生上“閱讀和寫作課”
封麵新聞記者 張傑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作協“紅色文學輕騎兵 百場講座進基層”走進成都高新區中和中學,省作協副主席、四川文學雜誌社社長、主編,小說傢羅偉章作為主講嘉賓,為在場的中學生進行瞭一場有關“閱讀與寫作”的文學專題講座。在講座開講之前,現場還舉行瞭四川省青少年作傢協會嚮中和中學授予“閱讀與寫作基地校”的授牌儀式。 在專職寫作之前,羅偉章曾擔任過中學教師。近些年來,羅偉章在文學創作尤其是小說寫作方麵,穩紮穩打,其推齣的《聲音史》《寂靜史》《隱秘史》《誰在敲門》等作品,深受業內好評。對.......
(圖文互動)澳門書畫聯展揭幕 展示傳統與創新的碰撞火花
(配本社同題文字稿) 5月13日,市民在“澳門書畫聯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5月13日,市民在“澳門書畫聯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5月13日,市民在“澳門書畫聯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
博物館的力量丨明清女性繪畫展即將亮相濾州市博物館
封麵新聞記者 曾潔 圖據濾州市博物館 中國繪畫經曆瞭幾韆年的發展,曆朝曆代名傢輩齣,隻是女性畫傢的作品少有人關注。尤其是在明代以前,無論畫史記載還是作品流傳,女性畫傢都鳳毛麟角。 “娉婷語――明清女性繪畫展”精品臨展 5月13日,封麵新聞記者從濾州市博物館獲悉,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娉婷語――明清女性繪畫展”精品臨展將亮相,讓觀眾一窺明清女性躍然紙上的細膩情懷。 展覽在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敘永縣木雕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大力支持下,馬守真、吳綃、柳如是、黃媛介、李因、蔡含、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