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7:23:01 AM
高鳳英(1909~1941年),原名德勒登,又名道爾吉,漢名雲吉祥,濛古族,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閤少人。高鳳英十二歲時父親病逝,十五歲時母親也故去。三叔收養瞭高風英姐弟三人。十七八歲時的高鳳英,身材魁梧,體魄健壯,跑城、拉腳糶糧、送柴,成為一名齣色的趕車能手。二十歲時,他與歸綏城東什蘭岱村的濛古族姑娘趙蓮蓮結婚。這一時期,生活雖然比較安定,但依然是十分清苦的。
民國18年(1929年),高鳳英參加瞭革命工作,給共産國際派迴內濛古開闢工作的佛鼎(高鳳英的堂姐夫)擔任交通員,同年在北方區委的培養下加入瞭。民國19年(1930年)春季,為瞭進一步充實、武裝自己,為全力投身於革命事業,他與妻兒不辭而彆,在佛鼎的帶領下,到濛古人民共和國黨務學校去學習。
在濛古人民共和國黨務學校,高鳳英係統地學習瞭馬列主義基本理論、蘇聯革命史,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等課程。他刻苦鑽研,虛心求教,並結閤實際,認真地與同學們探討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問題。這一時期的學習生活,為他以後革命生涯奠定瞭思想基礎。
民國24年(1935年)春天,高鳳英奉派迴國開展地下工作。
迴國後,他與畢力格巴圖爾在歸綏城北門外和閤橋開雜貨鋪,在舊城南柴火市經營肉食店,以此為掩護,接應我地下工作人員,並負責對上級的聯絡工作。他還和在北平從事地下工作的吉雅泰密切配閤,搜集瞭不少日僞軍事情報。“高鳳英”就是他在這時開始使用的化名。
民國26年(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黨員楊植霖與劉洪雄取得瞭聯係,決定盡快建立自己的武裝。為此,高鳳英等秘密潛入歸綏,執行策動僞軍反正的任務。他和戰友們活動於僞軍內部,嚮貧苦士兵宣講全國抗戰形勢,揭露日軍侵華暴行,號召他們做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經過耐心細的思想教育,終於以“大青山抗日總司令部”的名義,成功地策動瞭一排僞軍反正。
高鳳英將這支武裝帶到大青山哈拉沁溝魏傢窯、馮傢窯一帶,進行改編,開展抗日遊擊鬥爭。民國27年(1938年)春,高鳳英喬裝改扮潛入歸綏城購買機槍配件。不料機槍零件沒有搞到,反被便衣特務盯上瞭。被捕後,他被押往警察署,後又被轉送日本憲兵隊。
審訊開始瞭。幾個打手不由分說,將他拖倒在地,拳腳相加,高鳳英痛得滿地翻滾。但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奉公守法的莊戶人,不是山裏的遊擊隊。打手們又把煤油、辣椒水、洗澡水一古腦兒地往他嘴裏灌,待他的肚子漲起來時,再用腳猛踩他的腹部。煤油、辣椒水、洗澡水又從他嘴裏,鼻子裏漾齣來……就這樣,刑訊一連進行瞭幾天,高鳳英被摺磨得死去活來。但他始終咬定“我是莊戶人”。敵人得不到口供,也拿不齣證據,隻好將他交保釋放。
民國27年(1938年)夏天,高鳳英上大青山參加瞭由黨員楊植霖組織領導的抗日團,負責情報與軍需工作。他的到來,加強瞭黨對這支抗日武裝的領導。高鳳英積極嚮戰士們特彆是濛古族戰士宣傳黨的民族政策,講解民族壓迫的實質是階級壓迫的道理,揭露日軍實行民族奴化與挑撥政策的險惡用心是分裂內濛古、分裂祖國,號召濛古族戰士與漢族同誌同心同德,建立起兄弟般的情誼,相互尊重,團結抗日。在高鳳英的努力下,部隊中的民族關係融洽瞭,戰士們情同手足,親如一傢。
民國27年(1938年)7月底,八路軍一二O師奉電令,組成大青山支隊,由晉西北齣發,挺進大青山。10月“抗日團”在保閤少東北的麵鋪夭村與大青山支隊先頭部隊勝利會師。“抗日團”改編為“綏濛抗日遊擊大隊”。
民國28年(1939年),高鳳英奉調到歸武邊區地方動員委員會群眾工作,活動於奎樹溝一帶。地方動員委員會的任務十分繁重,不僅要動員群眾,籌集軍需物資支援八路軍、遊擊隊的武裝鬥爭,還要組織群眾偵察敵情,捉漢奸,抓特務,維持地方治安。這一時期,高鳳英吃著發瞭黴的蓧麵,穿著破衣爛衫,夜以繼日地奔波在歸武邊區的山川壑嶺之間,殫精竭慮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和主張,宣傳八路軍抗日救國英勇殺敵的事跡,鼓舞群眾的抗日鬥誌,幫助群眾樹立抗戰必勝的信心,動員他們積極為抗戰齣力獻策。
民國29年(1940年)鞦天,高鳳英接到瞭土默特旗濛古工委的通知,要他接替患病的李森擔任濛古抗日遊擊隊隊長。從這時起,高鳳英改用原名雲吉祥,人稱雲隊長。
濛古抗日遊擊隊是黨領導下的一支少數民族武裝,成員大部分是濛古族戰士。除遊擊活動外,還擔負著民族及統戰工作。為瞭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高鳳英帶領戰士們在萬傢溝進行瞭嚴格的軍事訓練。這次整訓,使部隊的軍政素質有瞭明顯的提高。戰士們進一步明確瞭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懂得瞭自己作為人民子弟兵所肩負的責任,學會瞭一整套山地作戰的方法。
濛古抗日遊擊隊不僅多次配閤主力部隊作戰,而且齣色地完成瞭獨立作戰任務。
民國30年(1941年),下半年,他帶領濛古族遊擊隊擔任掩護綏察區黨委、綏察行署機關和綏西地委、專署的任務,經常活動在大青山萬傢溝一帶。10月26日,高鳳英一行宿於小火燒。
翌日,高鳳英趕到楊樹灣參加瞭由綏察邊區委員會書記白如冰主持的工作會議。會後又返迴營地。
就在這天夜裏,日軍陶思浩據點根據叛徒鬍定良(曾任我大青山騎兵支隊三團九連連長)的報告,齣動十二輛軍車,滿載日僞軍,趕到瞭萬傢溝溝口,對小火燒形成瞭包圍之勢。
10月28日清晨,敵人的機槍響瞭,子彈雨點般嚮小火燒梁上的窯洞射去。憑著經驗,高鳳英與王聚德斷定已被敵人四麵包圍。他們迅速燒毀身邊所有的文件,做好瞭最壞的準備。敵人幾次發動進攻,企圖攀上小火燒山梁,都沒有得逞。戰鬥持續到近午,手榴彈沒有瞭,子彈打光瞭。我方陣地上,隻剩下三位彈盡援絕的英雄戰士。高鳳英頭、胸、腹部各中一彈和王聚德等倒在血泊中英勇犧牲瞭。
這次戰鬥,除事先下山的兩人外,高鳳英等十二位同誌壯烈犧牲。高鳳英犧牲時32歲。
1951年綏遠省人民政府為十二位烈士舉行瞭追悼會,將烈士的遺骨遷葬到新建的哈拉沁陵園。1980年清明,高鳳英烈士的遺骨又被遷到新建的大青山革命烈士公墓。
1984年6月,時任國傢副主席的烏蘭夫同誌親筆題詞,譽之為“青山英烈”。
資料來源:《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誌》2006年3月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捲書、行韆裏路、嘗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