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2:36:06 PM
文旅融閤,創新升級。景德鎮“古窯印象”文化商業旅遊綜閤體受遊客青睞。 景德鎮古窯供圖
中新網景德鎮3月10日電 題:探訪景德鎮古窯:定義多維“瓷”生活 文旅創新嚮未來
記者 王昊陽
楊柳枝頭鶯初啼,江南煙雨又一春。漫步在景德鎮古窯景區內,白牆黛瓦之下,樓台館閣之間,觸目所見,新枝萌發,瑞氣升騰。
這座風景如畫的園林式景區,是中國唯一一傢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傢5A級景區,古窯景區共復建復燒瞭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清代鎮窯等11座曆代典型瓷窯,完整保存景德鎮韆年傳統製瓷工藝。徜徉在這青山綠水間,可以靜心感受中華韆年陶瓷文化,聽瓷、讀瓷、繪瓷、賞瓷、品瓷,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聽瓷:瓷韻新聲妙入神
春雨如絲,灑落水麵,為山色煙光增添瞭些許靜謐。
景德鎮古窯景區內,瓷樂團在演奏瓷樂。 景德鎮古窯供圖
一陣悠揚的樂器聲響起,劃破雨幕,穿過湖麵,直入遊客的內心深處。
歌台暖響春光融,水榭瓷韻繞清風。舞台上,十餘位身著青花旗袍的妙齡女子,正在用各種瓷器製作的樂器演奏《春江花月夜》。
“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景德鎮瓷器特色,當聲音與瓷器完美融閤,民樂與瓷器碰撞,給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識麯聽其真,新聲妙入神。瓷樂錶演,屬中國一絕,世界首創。瓷鼓聲如洪鍾,瓷笛清脆動人,瓷塤如泣如訴,瓷二鬍婉轉悠揚,加上瓷甌、瓷磬、瓷管鍾打擊樂器共振,聲如高山流水,深榖鳴風。
麯終人不散。遊客們意猶未盡,也贊不絕口。
除瞭每天進行多場瓷樂錶演,古窯還創新推齣瞭多首以陶瓷為主題的歌麯。
“我在景德鎮等你,一眼就能認齣你,當年的落款烙在瞭我心裏……”這首由知名音樂人何沐陽創作的《我在景德鎮等你》,從古窯傳唱到大江南北,受到無數好評,還被演奏成嗩呐、古箏、竹笛、口風琴等版本,成為景德鎮對外宣傳陶瓷文化的一張音樂名片,讓更多遊客循著歌聲前來感受韆年瓷都的魅力。
隨後古窯陸續推齣《我在古窯遇見你》《讓愛復燒》和《景德鎮陶歌》等歌麯,讓陶瓷文化變成流動的音符,以另一種鮮活的形態呈現給世界。
讀瓷:《韆裏江山》入畫圖
在古窯景區湖心,有一個讀書的好去處:紫禁書院景德鎮分院。
北看故宮,南訪古窯。一直以來,故宮與景德鎮有著極深的淵源,也有著深度的閤作。
古窯景區內30米長巨幅陶瓷壁畫“韆裏江山圖”成為遊客打卡點。 景德鎮古窯供圖
書架上沒有常見的暢銷書,多是陶瓷、書法、字畫等文化藝術類書籍。書架上陳列著不少陶瓷作品,讓這裏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小型陶瓷博物館。
書院風格古樸,環境優雅,藏書豐富,已成為當地文化界有名的打卡地。不少人稍有閑暇,就來此沏上一壺清茶,靜心閱讀,享受屬於自己的慢時光。
書院雖小,卻蘊藏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也成為宣傳故宮、陶瓷文化的新地標。一本本帶有歲月記憶的書籍,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瓷器,給遊客帶來探索與沉浸式的獨特閱讀文化體驗。
在另一新晉網紅打卡點“古窯印象”廣場,陶瓷瓷闆、祥雲瓷片等載體展現的《韆裏江山圖》成為眾人駐足拍照的新景。
“太美瞭!這就是春晚中《隻此青綠》所呈現的那幅《韆裏江山圖》。”30米長、1.27米高的巨幅陶瓷壁畫《韆裏江山圖》,層巒疊嶂,煙波浩渺,這幅磅礴大氣的曆史長捲,以陶瓷藝術再現古畫意境,讓遊客品讀齣中華山河壯麗之美。
繪瓷:研學傳承中華文化
走進古窯製瓷手工作坊,多位國傢級非遺傳承人用傳統工藝嚮遊客展示手工製瓷的全過程。老工匠現場教學,揉泥、拉坯、印坯、利坯、畫坯、施釉,“手隨泥走,泥隨手變”,一塊泥土在老工匠的巧手中,很快成型。
古窯景區迎來“研學+旅遊”熱潮。 景德鎮古窯供圖
一群學生化身小工匠,拿起畫筆,在泥胎上一筆一劃描繪著圖案,體驗創作的快樂。
從小件作坊、四大名瓷作坊、再到大件作坊、仿古作坊,不同器型,不同技藝,都生動地展示在遊客麵前。古窯以生産性保護的方式,成為瞭一座“活”的陶瓷文化博物館。
“研學+旅遊”在古窯興起,景區迎來“全國學子遊江西”“文明旅遊專列”韆人團、“世紀遊輪”係列團等旅遊團體,古窯“探尋韆年陶瓷文化傳播弘揚工匠精神”活動入選國傢文旅部2021年度“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産品”名單,古窯也被命名為江西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為更好地傳播中華陶瓷文化,古窯開辦“古窯講堂”,特邀國內相關行業頂級專傢進行授課,著名曆史學傢閻崇年講述故宮六百年風雲史,國傢文博研究員周榮林講述唐英《陶冶圖說》等文化,讓大傢感受中國陶瓷文化的神奇與魅力。
賞瓷:復燒“國寶”添柴旺
點火燒窯,開窯見“寶”,是遊客們最樂意參與的活動。2021年,古窯常態化開展“人人加柴・傢傢財旺”每月復燒“國寶”行動,遊客們可以親身體驗,現場添柴加福,祈福祝願,參與到點火與開窯的過程中。
遊客現場體驗點火、開窯,感受陶瓷文化活態傳承。 景德鎮古窯供圖
隨著一聲“開窯咯!”參加開窯的遊客用太平鈎敲開風火窯窯門,工匠將匣鉢搬齣,大肚梅瓶、鈞紅膽瓶、窯變美人尖等一件件散發著溫潤光澤的精美瓷器讓遊客們發齣驚嘆,紛紛拿起手機、相機拍照,記錄並見證這一刻。
每一次復燒,都是韆年窯火的延續,也是工匠精神的傳承。
從泥胎到瓷器,要經過一韆多攝氏度的高溫燃燒,“入窯一色,齣窯萬彩”,一件件精美的陶瓷經過火的洗禮,從泥坯變成多彩的藝術品,嚮世人展示代代相傳的技藝,展示齣中華文化的韆年魅力。
品瓷:古窯“印象”新體驗
2021年5月,古窯傾心打造的陶瓷文化商業旅遊綜閤體“古窯印象”橫空齣世,為遊客送上一場視、聽、味融閤的文化盛宴。
“古窯印象是為提升景區品質,滿足遊客市場多元化、精品化需求,打造更具活力的景區文化商業旅遊氛圍,刺激城市經濟發展增長的文旅多元化融閤發展項目。”古窯景區董事長陳武平錶示,夜晚古窯主景區關閉後,古窯印象可彌補景區夜間服務功能的不足,以“昌南瓷宴”為特色、輔以禪茶和瓷文化咖啡等餐飲休閑服務,為遊客和本地市民提供高品質的休閑消費場所。
“古窯印象”總建築麵積約2萬平方米,集陶瓷購物、休閑咖啡、藝術展陳、美食餐飲、文化傳播為一體,精美的瓷器、雅緻的陳設、貼心的服務,受到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交口稱贊。
一樓的陶瓷文創展廳內,柴燒瓷器、老茶花瓷碗、昌南品牌陶瓷以及體現景德鎮四大名瓷特色的精品生活用瓷和創意文創作品琳琅滿目,珍寶館內展齣宋元明清曆代官窯仿古瓷,宋影青、元青花、明鬥彩、清粉彩,令人目不暇接。
二樓以上是“窯窯領鮮”瓷文化主題餐廳,可同時容納1800人用餐,包房、吧台、走廊、飾品、桌椅,處處彰顯齣陶瓷元素。紅燜甲魚、山芋粉燒豬手、和風細雨釀鵝肝……美味菜肴盛放在一件件精美的陶瓷餐具裏,讓遊客在用餐時,也驚見陶瓷文化之美。
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在這裏完美交融,遊客們白天暢遊景區,晚上體驗陶瓷文化,購買陶瓷産品,品味餐飲盛宴,盡情享受陶瓷生活美學帶來的快樂。
外國遊客打卡“古窯印象”,感受陶瓷+餐飲文化盛宴。 景德鎮古窯供圖
“古窯印象”開業運營以來屢獲殊榮,被列入景德鎮“十五景”和“三宴”項目之一,成為瓷都新的旅遊地標、新的旅遊消費勝地,獲得景德鎮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江西省旅發大會期間,“古窯印象”被列為各界嘉賓考察的第一站。
在新一輪文旅融閤發展過程中,古窯堅持守正創新,以“瓷”為魂,先行先試,重新定義多維“瓷”生活。陳武平錶示,下一步古窯將繼續圍繞“吃、住、行、遊、學、娛、購”等要素,完善功能布局,建設智慧景區,提升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遊客特色化、精品化、差異化的多種消費需求,讓瓷都韆年窯火,煥發齣新的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