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7:15:14 AM
李世民的確有所反應瞭,李君羨就是因此而死。可惜李世民沒有找對那個真的“武王”,李君羨可以說是當瞭武則天的擋箭牌。
話說一代明君李世民在位期間,也曾發生過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那就是忽然在宮中、長安城中傳齣 “當有女武王者” 的聲音。這件事情又有一個當時最為權威的確認者,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大師”李淳風。
麵對這種“天象預言”,當時政治朝堂對“天象”之說十分重視,所以李世民顯然不可能百無禁忌,即便錶麵不在意,但實際上,還是放在瞭心上。
可是要說李世民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矛頭指嚮當時還不是武則天的武媚娘?
那顯然不可能,天下姓武的人數都數不過來,而武媚娘隻是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小纔人,還是李淵功臣武士�У呐�兒,李世民不可能通過一則“預言”就無緣無故大肆屠殺武姓之人,如果真的這樣做瞭,都不需要武主崛起,李世民自己就能把自己的江山毀瞭。
在《舊唐書》的記載中,貞觀年間,太史局的天文工作人員就從天象中看齣來:“女三昌”的跡象。這個跡象又是李世民最為敏感的天文現象:太白晝現。也就是大白天的,都可以看到太白金星,而這個天象,正是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前的天象。
貞觀初,太白頻晝見,太史占曰:“女三昌。”又有謠言:“當有女武王者。”太宗惡之。
本來“太白晝現”就讓人宮廷人心惶恐不安,不知不覺中,有人傳齣“當有女武王者”,這意思就是,有一位“女武王”,她會占據天下大統,再說得簡單點,那就是會有女武王當皇帝,把老李傢的江山給搶過來。但要注意,一開始都沒有說過,是姓武的女子搶奪江山,而是指會有“女武王”搶奪江山。
但是迷信這種事,總比不李世民的功績來得靠譜。李世民雖然不喜歡這種謠言,但是當時對比他在位的功績,事實上根本沒有人能夠動搖他的地位,他不是楊廣那種暴君,不僅不是,他還是一個極為得人心的皇帝,自古以來鮮有,試問誰會造李世民的反?所以李世民從來沒有刻意大範圍地清查此事。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個人撞到瞭槍口上,他就是李君羨。
李君羨,也是瓦崗寨齣身,早間跟著李世民南徵北戰,是個猛將。既然說瞭是個猛將,那麼就和李�蕖⒗罹傅戎怯濾�全的將軍有所不同,什麼不同?
猛將真的有造反的風險,因為頭腦簡單。
有一迴,李君羨和李世民在喝酒,喝到瞭開心的時候,李君羨頭腦發熱,什麼陳芝麻爛榖子事都往外和李世民說,其中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卻成為瞭李君羨“背鍋”的死因。
太宗因武官內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羨封邑及屬縣皆有“武”字,深惡之。
是的,李君羨活生生把自己和那個謠言關聯到瞭一起。李君羨本來就是在玄武門看門的,不可能不知道宮中所傳的謠言。在喝酒時,大傢各自說齣自己的小名,李君羨就說自己叫做“五娘子”。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相信當時大傢都濛瞭,心裏想著,找死也沒有這麼找死的,李君羨你腦子是怎麼想的?
但這都不算完,李世民裝作鎮定,繼續打著哈哈說瞭一句,哪有這麼威猛的女子。
李君羨真的是撞到槍口上的古今“第一人”,最重要的是,他一個堂堂大武將的小名字,叫做“五娘子”,如此巧閤,換誰都留不得他。後來李世民再仔細一想,給李君羨封的縣公,正是“武連縣公”,屬縣的名字裏又有“武字”,李世民是越想越不爽。
本來這件事,沒有這號人物,李世民肯定不會大動乾戈做些什麼。但是疑似“謠言的主角”齣現瞭,李世民不可能不杜絕後患。李世民當時的身體是越來越差瞭,氣疾反復發作,李世民自知天命。於是在貞觀二十二年,李世民下令誅殺李君羨,而且還比較殘忍,牽連李君羨一傢子。
會禦史奏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將為不軌,遂下詔誅之。
誅殺李君羨一事,可謂是李世民一輩子英明之中的一個大汙點。但是不可否認,極其迷信天象的隋唐皇族,對這種事情不可能無動於衷,而且李世民的確沒有“放過”,就是李君羨倒黴,讓李世民殺錯罷瞭。
李君羨死後,次年李世民也駕崩瞭。這件事情在李世民看來,他其實已經解決瞭“女武王”的隱患。但話又說迴來瞭,李淳風當年和李世民密聊,其實還聊到瞭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王者不死”。
所謂王者不死,那意思就是天命所歸,但如果不是你,你怎麼殺都殺不掉那個天命之人。
“天之所命,不可廢也。王者不死,雖求恐不可得。且據占已長成,復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四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更四十年,亦堪禦天下矣。”
其實李淳風這套邏輯,就是我國古代最讓人深惡痛絕的“天命觀”。
他的意思很簡單,上天要派人奪走李唐江山,那麼你太宗皇帝就算殺瞭也沒用。而這個“女武王”可能在你的後宮裏,受你的眷顧,現在打不過你,等你的子孫後代衰弱不堪瞭,那麼她就會齣來占領江山。你現在即便找到她把她殺瞭,她就會復活,四十年後,天下還是她的。
如果對“宿命論”熟悉的朋友看到這會有一種很清晰的感覺。李淳風的意思就是:
“你李世民乾啥也沒用,這天下遲早是屬於這個女武王的” 。
不知道李世民當年信不信李淳風這套理論,這套理論的背後,是對李世民一生功績的否定。即便你李世民再努力,上天派個人也能把你換掉,這種論點讓人聽起來就不舒服。但曆史證明,李世民沒把李淳風這些話當成很嚴重的事情,因為他終究是沒有把宮裏有可能和“女武王”沾邊的人都殺瞭。
“王者不死”論,其實已經把這個謠言上升為“不可改變”的扭麯地步。你殺都殺不死,殺瞭都還會復活,那還反抗個什麼勁兒?
但實際上,武則天後來登基做皇帝,這件事不怪什麼天命,要怪就怪李治自己失衡瞭,導緻江山易主。
李淳風有一段話還是說對瞭,這個女武王鬥不過李世民,但是她會鬥李世民的子孫。很顯然,晚年的李治就是被武則天所“裹挾”瞭,他隻是想利用武則天成為政治代理人,但是卻不知道武則天是真的會造反,會把章懷太子李賢給逼死。
李治死後,武則天也沒有登基。當時李顯、李旦也都還當瞭皇帝,最後武則天實在是沒必要再反復操控她倆兒子,纔自己改唐為周,當上瞭皇帝。
這件事讓李世民怎麼看都看不齣來,他不知道這個武則天會進步得這麼快,當年還是個“武媚娘”,後來就成為瞭則天大皇帝。他也沒想到,李治竟然會這麼天真,李顯、李旦會這麼懦弱。而李隆基纔是符閤老李傢的血性標準,殺伐果斷,再次搶迴瞭李唐的江山。
最後,該說的一點是,其實所謂“天命”這種事情,對李世民的“影響”並不大。李世民是個信自己的人,他既然能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話,就很顯然是個唯物主義者,他算是造反起傢,造隋朝的反,造老爹的反,要是信天命,他早就迴傢當一個閑暇的世子瞭,皇帝可能是竇建德、王世充,但卻不是他李世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世民深諳此道。
而李君羨隻能說是碰上瞭晚年的李世民,將死的李世民殺瞭他,也可能是李世民消除內心那一抹淡淡的隱慮罷瞭。
而女武王即便得瞭天下,十五載後,依舊要乖乖奉還給李唐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