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7/2022, 11:16:54 PM
從4月底以來,坊間莫名傳齣“西安將解綁限購政策”的消息,然而在渡過所謂的預言節點後,靴子始終未落地。
傳聞能在不小的範圍內流傳,自然有著存在的基礎。今年以來,房地産救市之聲不絕於耳,各地政策從謹小慎微到大踏步邁進,“一行兩會”(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也在近日專題會議中均提及瞭房地産行業,並給齣支持措施。
這波解綁樓市限購的浪潮,西安會不會跟?
XI' AN
兩極分化的西安樓市
自去年以來,西安樓市的兩極分化之勢愈發明顯,“每盤必搖”的熱鬧早已不復存在,購房者緊盯的是具備性價比和與周邊二手房倒掛之差大的樓盤。
整個4月西安登記瞭14個項目,共2723套房,纍計有69414個傢庭登記。
整體數據讓市場看似火熱,實際拆分來看,近七萬的登記人數中,“4萬+”的華潤置地未來城市和“1萬+”中國鐵建萬科翡翠國際,就占據瞭登記人數的94%。
14個項目中,需要搖號的僅有5個,其餘9個樓盤無需搖號。
造成這種情況看似是房源供應量減少,上市樓盤不多,登記購房傢庭卻在不斷增加。但不可否認的是四月登記數高漲的背後主要是兩大“萬人搖”項目的吸引力。
倒掛盤帶來的熱鬧景象是最容易讓大眾迷惑的,看似人人都在搶房,購房需求極速拉升,但其他樓盤少人問津的冷淡景象,又貼閤著樓市整體現況。
這也嚮開發商提齣瞭疑問,如果上市你的項目能夠這麼火爆麼?
還是如不搖號的平銷樓盤一樣,用特價房、工抵房等優惠政策來充當噱頭,吸引購房者。
2022年4月全國30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麵積(單位:萬平方米) 數據來源:CRIC中國房地産決策谘詢係統
實際上,從持續走低的去化率來看,購房者對現階段購房始終是充滿疑慮的。
首先是,疫情以來消費降級趨勢已現,儲蓄為王的觀念再度占據上風,不少急需住房的剛需購房者也在考慮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如果自己拿齣積蓄背上房貸,未來會不會齣現“斷供”的情況?
其次是房企暴雷頻現,延期交房已成為買房者“心魔”,層齣不窮的挪用資金和停工新聞,讓購房者模糊瞭對開發商的信心,誰也不敢賭自己想買的樓盤會不會齣現這種情況。
最後則是市場選擇的不同,疫情前的大趨勢是,品牌房企判斷上升趨勢中的西安,購房者會對樓盤品質拔高要求,改善盤和高端盤市場將會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的是,西安90�O以下剛需房源正逐漸減少,或者嚮新區分布。
然而,疫情和房地産行業下行的大環境下,換房需求還會持續強烈嗎?
XI' AN
多城解綁“四限”政策
不可否認,房地産投資和住房消費仍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産如果失速,穩增長的難度會非常大,因為房地産行業作為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産業鏈長,對上下遊的拉動作用明顯,影響到經濟的很多方麵,可以說今年“穩地産”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
從1月起小城市低調救市,到4月高層釋放信號,各城市發布政策也從降首付、發放購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或者放寬銀行對房企的限製等這樣不太直白的方式,到為限購、限售、限貸、限價這“四限”政策正大光明的鬆綁。
據中國證券報,今年以來,已有約80個城市開展“因城施策”,尤其是4月之後,已齣台房地産寬鬆政策近90條。
且這一波調控,解綁城市由下行壓力較大的二綫城市及三四綫城市擴展至熱點一二綫城市,從一二月放鬆城市主要以玉林、保定、贛州、亳州、菏澤、遂寜等三四綫城市為主,至三四月,鄭州、哈爾濱、福州、蘭州、蘇州、南京、上海等一二綫城市也相繼加入瞭調控寬鬆城市行列。
可以看齣地方政府樓市扶持力度在進一步加大。
3月1日,鄭州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包含18條樓市紓睏政策,從支持閤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供給、加大信貸融資支持、推進安置房建設和轉化、優化房地産市場環境等多個方麵對樓市進行調節。
3月23日,哈爾濱取消主城區6區三年限售政策。
3月30日,福州放開限購,外地戶籍可在主城區購房。
5月1日,無锡明確無锡市區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免徵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
還有寜波、蘇州、中山、東莞、廊坊、湖州、惠州等城市,都選擇從限購政策上鬆綁,降低購房者門檻。衢州更是全國首個限售和限購政策同時取消的城市。
顯然,放寬限購條件、降低置業門檻成為優化調整樓市政策的重要方嚮之一。
與各地因城施策齣台措施相呼應,中央層麵也在持續釋放穩地産的信息。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
對於房地産行業,會議強調,要有效管控重點風險,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綫。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齣發完善房地産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而近日央行、銀保監會以及證監會等多部門召開的專題會議也在持續釋放支持信號。
多位專傢在接受采訪時錶示,此次會議標誌著自上而下房地産政策目標的統一,嚮行業釋放瞭更明確更積極的政策信號,各地結閤當地實際情況,優化房地産政策的空間已開啓。
毫無疑問,接下來,我們會看到更多城市解綁“四限”政策。
XI' AN
西安跟不跟?
那麼問題來瞭,如今樓市兩極分化的西安,會選擇跟進解綁“四限”政策麼?
其實,4月份流傳的一份西安隱而不發的“救市十條”《支持房地産業發展十條措施》中,西安在“四限”政策的邊緣對樓市進行瞭政策更新,力度上確實不如蘇州、鄭州等城市。
尤其是,近年來,西安不斷為“四限”政策加碼,最近一次是去年將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高橋街道、馬王街道納入限購、限售範圍;且落戶滿3年,方可在限購區域購買第2套商品住房......
如今距離政策加碼剛過半年,在房價依然堅挺,去化率卻持續走低,現有購房者隻對高性價比樓盤感興趣的樓市環境下,西安跟進解綁的概率隻能說存在,且可能力度並不會大到一步到位。
就現階段解綁效果來看,先是取消瞭認房認貸的購房限製,隨後又放開棚改貨幣化安置的鄭州,兩個月來,無論從數據上還是信心上都並不立竿見影的成效,顯然大眾還是在觀望途中。
對於習慣摸著石頭過河的西安來說,目前還未看到解綁帶來的利好,反而要考慮到開發商的現有實力能否支撐住過往項目的完成,以及竭力控製的房價不會因解綁而再次上天。
對於這一點,西安可能會將今年第一次集中供地的結果用作評判標準之一,畢竟西安已經在土拍上有所讓步,從去年的“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改為“限房價、限地價”,房地聯動取消,自持的比例也沒有體現。
另一方麵,西安可供解綁的政策,其實餘地也並沒有想象中多。
要麼是解禁小部分限購區域,嘗試效果;要麼在首付上做做文章,降低一部分購房門檻,尤其是現階段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鎖死瞭不少有著改善需求的購房者。
畢竟在“穩地産”之上,依舊是“房住不炒”的基調。同時“因城施策”的靈活性,也決定瞭西安不大可能大踏步的去解綁“四限”政策。
至於靴子落地何時落地,依舊還是未知數......
主筆:解革
審核:Lyna
監製:號稱嬉皮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