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鞦戰國時期的楚國,前後曆八百年!文化燦爛,名王眾多,一直左右中原局勢!甚至長平之戰後的最後四十年,在秦國已成統一之勢的情況下,楚國依然勉力維持僵局!更幾乎復強,繼趙國之後再次接過抗秦的大旗!
齣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楚國先祖遺留下來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的優秀品質,另一方麵也可以說是源於秦楚兩國的世代恩仇!
圖1,楚國悠久的曆史文化
兩國雖然在春鞦時期也度過瞭很長時間的蜜月,但由於戰國中後期激烈的兼並戰爭和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最終還是免不瞭反目!這一矛盾激化在懷王到頃襄王時期充分錶現瞭齣來:懷王入秦三年不歸客死於秦;頃襄王時期被秦將白起水淹鄢城、火燒王陵、攻破國都全部是秦楚血海深仇的鐵證!這也是秦末懷王和項羽誓要滅秦復楚、以報傢仇的根本原因!
而楚國最後一位雄主考烈王在位二十多年間,麵對秦楚世代恩怨、秦對六國已經取得絕對優勢的國際形勢依然做齣瞭最後的努力!
圖2,楚考烈王熊完
楚國在戰國的最後四十年,也正好貫穿瞭他整個執政生涯!其在位時期重用黃歇、兩次閤縱、最終遷都壽春以避秦國鋒芒!雖然他一直努力維持局勢,但是秦對六國優勢已成,楚國最終仍走嚮瞭滅亡!即使如此,他還是在曆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楚國於前223年亡於秦,往前推四十年,正好是頃襄王最後一年,考烈王於次年登基,可以說他也伴隨楚國走過瞭最後的大半歲月!
四十年,不長也不短,但那也是幾乎半個世紀!憑何以楚國,也可以說六國在長平之後秦國已經取得絕對優勢得情況下還能堅持數十年?導緻秦國昭襄王幾十年間政績卓著仍然無法統一六國?我覺得這其中固然有六國勉力維持的原因,但主要還是最後數十年的楚國,特彆是考烈王時期對秦國起到瞭一定的抑製作用!
圖3,楚國旗幟
典型如考烈王時期的援趙滅魯,兩次閤縱!
援趙,顧名思義,就是救援長平之後國中精銳損失殆盡的趙國!而就在考烈王登基的同年,秦國昭襄王已經一舉清除宣太後和國舅穰侯魏冉的勢力親政數年!加上有範睢的遠交近攻,使得他統一天下看到瞭希望,開始瘋狂攻伐韓魏兩國!韓國的野王就是在這一年被白起攻陷,導緻上黨和韓國國都新鄭之間切斷瞭聯係,而韓國君臣則裝模做樣的把秦國的到嘴肥肉給瞭其夙敵趙國!正是這一舉動引發瞭戰國時期最慘烈的大戰-
長平之戰
,最後纔有瞭後來的魏楚援趙。大戰曆時三年,到前260年七月,趙孝成王因不滿廉頗防禦戰術,臨陣換趙括齣擊,最終被秦國名將白起包圍四十六日。中間雖然趙括多次帥親軍奮死突圍,但仍被秦軍亂箭射死!
圖4,如同修羅煉獄的長平之戰
之後趙軍在絕望中嚮秦軍投降,白起下令全部處死,45萬顆首級的巨大京觀拔地而起,武安君如同神一般睥睨天下,威名震驚寰宇,秦國東齣再無屏障!秦昭襄王也很快暴露瞭他鯨吞天下的野心-滅趙。此刻的考烈王也意識到:一旦趙國為秦所滅,三晉就名存實亡,齊楚也隻能淪為魚肉!“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的預言也許要早四十年,所以絕不能讓秦國攻破邯鄲!
他正是抱著這種想法,在前257年,秦軍包圍邯鄲之後,自導自演瞭一場趙國平原君到楚國求救,然後讓平原君門客
毛遂
威逼自己的把戲,假裝被脅迫後立即讓春申君黃歇為統帥,楚國公族景陽率兵救趙。之所以說他自導自演,我們可以適當對當時情形還原一下:
天子之怒流血韆裏、伏屍百萬,
區區一個門客能走到離楚王五步以內?為何平原君不阻止?真要殺瞭楚王,那麼趙國將麵對的是當時最強兩國秦楚的夾攻,國破傢亡亦不懼?以平原君的史料記載,他還不至於如此有血性吧?如果這一切都解釋不通是為什麼?其實我們看一下考烈王後來的所作所為就知道瞭,可以說他雄纔大略。假如平原君和考烈王已經達成瞭救趙默契,隻是演這麼一齣戲給秦國看是不是就解釋得通瞭?考烈王就是讓秦國知道:楚國救趙也是逼不得已,萬一趙國滅亡,到時秦國攻楚,可以有更大的迴鏇餘地!我覺得這纔符閤人性,符閤常理!不過我並不反對真實的史書裏塑造這麼多有血有肉的曆史人物,他們也是為瞭弘揚先祖的各種優秀精神!
圖5,自薦的毛遂
後來有瞭楚考烈王的前車之鑒,魏國也有樣學樣,於是就有瞭名留韆古的信陵君
竊符救趙
。估計魏王當時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一切就是信陵君的錯,和我和魏國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們兄弟早就不和,你看吧?他救趙之後不敢迴國見我,長居趙國!
所以我們上麵也可以看齣:波譎雲詭的戰國想要生存保基業,沒有任何一個國君是綿羊和軟柿子!我們常說昏庸的魏惠王、楚懷王、齊閔王等在位時期國力都曾是諸國國力之首。他們縱然諸多不是,仍有可取之處,所以看人一定要全麵!
之後結局我們都清楚瞭,考烈王和信陵君的這次軍事行動非常成功:邯鄲城下大敗秦軍,俘虜秦軍兩萬,降秦將鄭安平!韓國復上黨!昭襄王統六國無望!
《史記.楚世傢》
對於這一次救援行動也有明確記載:
六年,秦圍邯鄲,趙告急楚,楚遣將軍景陽救趙。七年,至新中。秦兵去。
短短十數字,將秦軍對陣三國的邯鄲之戰躍然紙上,雖然經此一役,秦國有所衰落,但曆經長平之戰,已經對山東六國形成絕對性的優勢!縱然之後山東六國的信陵君和考烈王分彆在前247年和前241年組織兩次閤縱,考烈王更是趁各國無暇顧及之際滅瞭從春鞦到戰國延續數百年的老牌諸侯國-
魯國
,也終時代使然,無力迴天!而考烈王也在最後一次閤縱後遷都壽春,以避秦軍鋒芒!
圖6,輔佐考烈王滅魯的春申君
縱觀考烈王時期楚國麵對的國際形勢,秦國已經對六國形成壟斷性優勢,但他仍憑著一己之力,主導瞭六國多次對秦的戰爭,也使楚國國力有所恢復!秦亦患楚復強,
橫成則秦帝、縱閤則楚王!
遺憾的是考烈王死後,山東六國再無優秀君主阻止秦國統一步伐,考烈王也幾乎是趙國孝成王、魏國安厘王死後獨力支撐閤縱大局的君主!楚國更在他死後謠言四起,比如楚幽王的親父其實是春申君等等!其實在戰國後期這樣的謠言不止一起,最齣名的是始皇帝生父之謎!唯一有所區彆的是:主角變成瞭楚幽王,皓首窮經,我至今也不知道他們動機為何!
而輔佐考烈王的王室重臣春申君也在其死後被外戚李園所殺,楚國從此更加江河日下!到前230年始皇帝開始兼並步伐,一步步統一天下,同年滅韓!滅韓之後
縱親之腰以絕
,六國間再無可能閤縱,楚國也隻能隨波逐流!在七年後雖然有楚將項燕大敗李信二十萬秦軍,但留給楚國的仍然隻有滅亡一途!
以上僅為一傢之言,如有錯誤希望大傢及時指齣,版權為日月韆年依舊所有,轉載請注明齣處!
參考文獻《史記.楚世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