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2:53:58 PM
其實,一個團隊或一個人,其最終的成就,往往是格局造就的。這點在《水滸傳》中的宋江身上,體現得最明顯。由於他一直想招安得富貴,因此被宋江重用的人纔,自然也要符閤這一格局。故而造成瞭梁山108中,人纔的浪費。
比如這兩位梁山好漢,堪稱梁山兩大奇纔,若一位被宋江重用,梁山108將也就不會結局那麼慘瞭!
其一:梁山上真正的謀略奇纔 蕭讓
梁山上的軍師是誰?正是吳用。可吳用卻根本不具備軍師的纔德!他最拿手的是坑人!如,硃仝、盧俊義等,這幾乎都是被吳用坑上梁山的。至於行軍打仗,他還不如另外一位軍師硃武!
可想而知,一個團隊的軍師,相當於大腦瞭,若以坑人為看傢本領,低級到這種地步,這個團隊能有良好的未來纔怪呢。那麼梁山上就沒有軍師瞭嗎?有!可惜卻遭到瞭宋江的恥笑,此人便是蕭讓。
蕭讓是吳用的好友,是梁山上第一書法傢。也許這個特長太突齣,使得人們都忽略瞭他。但他卻貢獻齣瞭《水滸傳》中最精彩的計謀,把軍師風采詮釋得淋灕盡緻。
那是宋江大戰王慶時,王慶手下將領見正麵硬抗不過,便來瞭個奇襲宛州城。當時宛州一片驚慌。因為 “城中隻有宣贊、郝思文二將,兵馬雖有一萬,大半是老弱”。這時蕭讓卻鎮定異常,對朝廷大員陳安撫獻齣瞭一個水滸版的空城計!
打開四門,讓朝廷大員陳安撫等人在城頭上喝酒,命“宣贊、郝思文挑選強壯軍士五韆,伏於西門內,待賊退兵,方可齣擊”。
果然王慶大軍殺到後,認為必有埋伏連忙撤退。宣贊、郝思文趁機追殺,一舉 “斬首萬餘”,兩位主將也被梁山大軍所殺!可當捷報傳給宋江後,宋江卻大怒瞭,喝道:“倘被賊人識破,奈何?終是秀纔見識。”
分析:剿滅方臘時,梁山好漢為何損失那麼慘重?其中一條主要原因就是,軍師無謀!因為吳用的主要謀略,都是針對個人的,如他幾次齣謀,活捉呼延灼、關勝等,迫使其投降。
可一旦麵對方臘這種組織嚴密,上下齊心的集團時,他就抓瞎瞭!全程就隻剩下勸導宋江,什麼生死有命,哥哥不可過於傷心!一個真正的軍師,越是艱難情況下,就越需要拿齣可行方略。如,蕭讓空城計不但退敵,還反敗為勝,這纔是軍師的作用。
可惜宋江卻完全忽略蕭讓,依舊死死抱著吳用!以至於齣徵方臘前,蕭讓被蔡京一索要,宋江立刻拱手奉上,把蕭讓當成瞭禮物一般。
因而,蕭讓纔是梁山真正的軍師,是一大奇纔,已奇謀為長,卻遭宋江冷落!緻使梁山大戰方臘時,梁山108將隻能以命相搏,於是大批好漢戰死。若軍師能起作用,何至於此?
其二:梁山上的真正的技術奇纔 淩振
梁山有兩大“黑科技”,一個是公孫勝的法術,一個是淩振的大炮。公孫勝是宋江用不起,故而不能怪宋江。但淩振呢?顯然對淩振的重視上,宋江還不如呼延灼。
因為是呼延灼提拔起的淩振,點名要他協助剿滅梁山,並立刻展現齣恐怖威力,嚇得整個梁山好漢都大驚失色,差一點就滅掉瞭梁山!可哪料,當淩振成為梁山好漢後,卻完全被宋江拋棄。
於是,對陣方臘時,在軍師無能的情況下,此刻最能打破僵局的其實便是技術的力量――用火炮轟擊,不比靠梁山好漢肉搏,效果更好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鬆。在武鬆被包道乙的飛劍砍斷胳膊後,正是淩振一炮轟死瞭包道乙,替武鬆報仇!
結果卻依然沒有引起宋江的注意。最終還是靠梁山108將們去血拼,緻使又死掉瞭許多兄弟。
分析:技術可改變世界,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淩振的火炮,代錶著當時的最高科技水平,卻遭到宋江的遺棄,哪怕替武鬆報仇,都未能喚醒。這隻能說,宋江根本就不是一位閤格的統帥和老大,大缺乏應變能力!因而造成瞭水滸108將,無謂傷亡。
淩振是梁山技術奇纔,前有幾炮險滅梁山,後有一炮為武鬆報仇,如此利器就擺在宋江眼前卻不用!由此可見,一個不注重技術的老大,格局必小,不足以成大事。梁山108將,就攤上瞭這樣一位大哥,焉能不結局悲慘!
其三:總論
宋江之所以對這兩大梁山奇纔放置不用,追根溯源就是其格局造成!也就是說,他的眼界中,隻有招安這一條路。但當時的情況卻是,隻要宋江熬過一段時間,等王慶、方臘和田虎造反後,那麼此刻梁山真就隻有招安這一條路瞭嗎?
因而宋江重用的人纔,不是無腦順從者,如李逵,花榮等,就是如吳用這般缺乏大智慧,卻隻有小聰明的人。
所以,觀察一個團隊或一個人是否有前途,隻要看看老大重用什麼樣的人,或此人身邊是什麼樣的朋友,基本上就能斷定其最終的發展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