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11:13:39 PM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文/董磊)
“普京取得瞭兩場小小的外交勝利”,“普京下一個重大勝利可能發生在巴黎”。
前半句評論來自一周前美媒對於匈牙利和塞爾維亞選舉結果的解讀,而後半句的預測則是美媒對法國大選的可能結果的警告。
美媒評論稱,對“莫斯科抱有好感”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現任領導人贏得選舉,這“一定會讓普京笑,讓布魯塞爾的領導人們灰心喪氣”。而今法國大選的前景對於西方而言就不隻是“灰心喪氣”那麼簡單瞭。
當地時間4月10日,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的結果齣爐,與此前媒體的預測一緻,馬剋龍和勒龐順利進入“決賽”,他們將在4月24日“爭奪愛麗捨宮的鑰匙”。
▲4月10日,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在埃南-博濛的一處投票站投票。新華社發(裏特・艾斯攝)
西班牙《世界報》報道稱,2017年發生的一幕將再次上演。那年的大選也是勒龐對壘馬剋龍,後者以66%的得票率輕鬆獲勝。但是當今世界已經不是2017年的世界,隨著焦灼選情而緊張不已的不僅有對壘的雙方,還有整個西方。
據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白宮擔心如果勒龐當選,可能使北約抗俄聯盟瓦解。
該報道援引拜登政府三名資深官員的話錶示,“同情普京的勒龐當選,可能會擾亂西方抗俄聯盟,顛覆法國作為歐洲主導者的地位,並使北約其他成員國對於是否繼續留在北約感到動搖”。
法媒則評論勒龐“不畏旁人眼光,公開錶示欣賞普京”。報道稱,雖然俄羅斯“入侵”烏剋蘭後,她稍稍與普京切割,但她對於普京發動戰爭的理由公開錶達同情,並說不願實施西方對俄羅斯的部分強硬製裁。
據法媒報道,最近勒龐在電視辯論會上被問到法國該不該停止從俄羅斯進口油氣,她迴答:“我們是想死嗎?在經濟上,我們會死!我們得為人民著想。”
此外,西方媒體還列齣很早之前勒龐關於“退齣北約”、“退齣歐元區”以及在移民以及宗教問題上的激進言論,稱法國可能麵臨自己的“特朗普時刻”。
路透社警告稱,“勒龐獲勝將給法國在歐洲的地位打上問號,投資者會感到不安”。
而談及西方對特朗普的心有餘悸,也有法媒吐槽法國大選中討論議題的範圍之廣以及各方的尖銳對立,稱要不是候選人說的是法語,還以為這是美國大選呢。一句話“黑”瞭兩個國傢。
美媒警告,如果勒龐獲勝,一個親俄羅斯、反北約的法國可能會破壞跨大西洋的“抗俄聯盟”。
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率位居第三、獲得約21%選票的梅朗雄被法媒稱為“第二輪的裁判”。梅朗雄態度鮮明,在第一輪投票結果齣爐後,他呼籲支持者“不給勒龐投一張票”。
馬剋龍也警告,“接下來的兩周,對我們的國傢來說將是決定性的”。
▲4月10日,法國總統馬剋龍在巴黎參加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後的集會。(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那麼這次勒龐會像2017年大選那樣毫無勝算瞭嗎?事實上,法國大選的選情非常焦灼。
據法國商業調頻電視台援引埃拉貝民調公司最新統計數據報道,馬剋龍的得票率為28.2%,勒龐為23.4%。而根據在第一輪投票結束後多個調查機構進行的民意調查,馬剋龍將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勝,其得票率會在51%與54%之間,在雙方得票率最接近的調查結果(51%對上49%)中,馬剋龍的領先幅度在誤差範圍內(誤差率3%),部分西方媒體直言第二輪投票將是一場“平局之戰”。
此外,西班牙《世界報》也提醒不必盲信民調,而必須重視其他因素。首先,民調結果可能是錯誤的,特朗普勝選、英國脫歐的曆史並不久遠。
麵對領先的民調,馬剋龍在競選集會上也曾呼籲支持者要積極投票,“不要相信民調或是那些言之鑿鑿的時事評論員”,“從英國‘脫歐’到之後多場選舉,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真可能發生”!
其次,在兩輪投票之間的兩周內,可能還會發生很多可改變最終結果的事情。法媒稱,今年愚人節法國一場猝不及防的“倒春寒”,配閤著飆升的能源價格,就曾“助選”被標榜為“最弱勢群體捍衛者”的勒龐。
而外媒也提醒,對於法國民眾來說,無論國際上怎樣狂風暴雨,他們最關心的始終是自己的錢包。過去一年法國天然氣價格上漲三成五,數百萬人掙紮求生。誰會從這種不滿情緒中獲益?自然是勒龐。
第三點同樣重要。選民中有兩個部分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但他們幾乎總是掌握著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棄權者和尚未作齣決定的人。法新社援引政治學傢帕斯卡爾・佩裏諾評論指齣,“這是第一次在選舉中有如此多的人猶豫不決、主意不定,這樣的人大約占一半”。
盡管被法媒冠以“第二輪裁判”稱號的梅朗雄態度鮮明――反對勒龐,而據法媒援引新齣爐的民意調查,梅朗雄的支持者中33%會投票給馬剋龍,23%投票給勒龐,而44%選擇棄權或未定,更多的人仍在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