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9/2022, 3:03:43 PM
如果你對於考古內容比較瞭解或者感興趣的話,那麼我們國傢著名的馬王堆女屍一定是你的“心頭好”,因為馬王堆女屍實在太讓人迷惑瞭,就是因為這個女屍的發現,直接引爆瞭世界考古界。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下,一個女屍竟然被保存地如此完好,實在讓人很是驚訝。
而且我們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完全研究透徹,裏麵潛藏著的謎團還在不斷誘惑全世界的考古人去探尋和思考。
馬王堆女屍
每一次古屍的發現都會引發民眾無數的臆想,這使得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的確是太強大瞭。
接下來筆者就要給大傢介紹除開馬王堆的辛追夫人之外的神奇“古屍”,雖然說這個古屍並沒有西漢的辛追夫人那麼久遠,可是這個古屍同樣也有很大的價值要重視,因為這個古屍也經曆瞭700多年卻沒腐爛。
而更為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在考古過程之中,這個古屍身上完全就沒發現一點點有如防腐液功效的東西,另外陵墓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很蹊蹺的事情,比如湖南的馬王堆漢墓,在當時人們打開棺材的時候,女屍的肚子竟然瞬間變大瞭。
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這個同樣的事情又一次復刻在瞭這一次陵墓中。
這使得考古學傢完全失去瞭對於這個古屍的基本判斷,隻能繼續探究這個具體現實結閤當時的曆史尋找答案!
這座墓葬來自於元代,被發現的地點是湖南的西北部沅陵縣。
偶見玉簪引發的古墓探尋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天,生活在鄉村,需要依靠土地謀生的湖南懷化雙橋鎮的農民張鞦民如往常一般帶著鋤頭去山上挖紅薯,這樣的“農業活動”對於他來說完全不在話下,每一次他都可以收獲滿滿,然而非常奇怪的是這一天在翻地的過程中卻很不順利。
本來是可以非常快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在當天推進過程中卻很是睏難,鏟瞭半天都沒有見到紅薯的影子,反倒是讓自己愈發疲憊不堪。
於是,張鞦民隻能沮喪地坐在一邊大口喘氣休息。但是就在他要打盹的時候,突然一個亮光照著他完全睜不開眼睛。
這時候他立即站起身來走嚮那個“發光體”開始扒拉,沒一會兒一隻玉簪齣現在瞭他的眼前,他立即把東西撿瞭起來,用嘴吹瞭吹、用衣服擦瞭擦。
玉簪
晃過神來之後,張鞦民意識到自己今天撿到瞭“大寶貝”瞭,於是便收瞭鋤頭,帶著玉簪迴瞭傢。
晚上在傢,張鞦民把玉簪拿齣來認真研究,意識到這個玉簪可能是國傢的珍貴文物,雖然這個東西可能價值連城,但是對於國傢的文化遺産價值來說會更為重要。
所以張鞦民在思前想後之後,還是做齣決定把玉簪子上交給瞭當地的博物館。
而事實上,就算張鞦民把玉簪賣掉也不會有人知道,但是張鞦民現在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有著更崇高的規範體係,他知道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不該做。這一點真的讓人很是動容。
後來,這個玉簪被送到瞭沅陵縣博物館的館長夏湘軍的手中,夏館長在一看到這個玉簪就知道這玩意兒瞭不得,並錶示自己對此事十分看重,要去當地探求真相。
玉簪
當地的文物部門聞訊後立即就齣動去原地看看情況,夏湘軍和陳勇兩位考古專傢連夜趕到瞭沅陵縣,因為他們知道文物被發現之後,保護性發掘則是重中之重,絕對不能被破壞,絲毫不能怠慢,要搶分奪秒纔行。
果不其然,文物部門在趕往現場之後,就發現那裏的確就是一個古墓,而且古墓外層密封的石棺已經暴露,這對於保護性挖掘行動來說十分嚴峻。
當時是七月酷暑天氣,溫度達到瞭三十九度,這無疑是給挖掘工作增加瞭難度,在墓地的挖掘過程中,墓地裏不斷流齣腐爛的味道。
古墓的挖掘工作
古墓的挖掘工作很是睏難,除瞭讓人崩潰的腐爛的味道之外還有這個古墓所處的位置也很是特殊,位於紅沙岩層,土質非常堅硬,挖掘非常睏難。
平常的挖掘工作根本就無法進行,所以在之後隻能動用電錘工作。
在挖掘過程之中,發現瞭一個盜洞,這不同於我們在電視裏麵看的,盜墓者在陵墓探索過程之中會在盜洞裏遭遇接連的機關暗算,而現實中齣現瞭盜洞隻能說明這個墓可能已經被人“破壞”或者“偷走”瞭。這讓挖掘工作者們心裏充滿著擔憂。
在之前考古學傢們在看到這個精緻的玉簪之後,在粗略的分析與猜測之後,都認定這個古墓的主人一定是非富即貴,這肯定可以使得考古研究得到很大一步的進展。
而如果盜墓者成功盜墓成功,裏麵的文物又會剩下多少呢?剩下的陪葬品的研究價值還會有多少呢,這些都讓考古學傢們很是擔心。
古墓的挖掘工作
而隨著挖掘工作的擴大,村莊開始變得更加熱鬧,現場裏裏外外圍瞭至少5000人。
人們都在期待著這個古墓究竟會齣現什麼稀世珍寶。
而在挖掘工作的推進下,墓穴慢慢地顯現,而之前被考古學傢們擔心的盜洞也“不攻自破”,因為這個盜洞隻有二十厘米,可能是因為紅沙岩土土質太硬,盜賊根本就沒有辦法打開這個盜洞。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墓穴應該還是保存完整的。
又經過後來一段時間的挖掘努力之後,墓穴開始完全顯露,考古學傢們又一次被驚訝到,這個墓穴竟然有兩個棺槨!
兩個棺槨彩繪龍鳳圖案,保存完好!
這個棺槨很是特彆,內棺外麵還有多層石棺。
夏館長介紹說:“這種石棺的材質和現在的水泥是類似的,而內棺外側這一層層石棺的製作方法也和現在的混凝土整體澆築的方法很像。”
顯而易見的是這個棺槨的製作方法非常耗時、耗力、耗材,那麼如此是否就意味著這個墓主的身份是尊貴的呢?
然而我們從另外一麵來看,如果他是有高貴身份的,那麼為什麼埋藏深度這麼淺而且形式單一,並且這個墓完全沒有任何的防盜措施,夏館長說:“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會導緻這樣的棺槨安排的原因也是各有不同,想要揭秘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棺槨給打開。”
棺槨
而隨著棺木的打開,離奇事件發生瞭,裏麵一隻新鮮的桃樹枝齣現在墓主人的手邊,沒錯就是新鮮地如同纔采摘一般!這讓當場看到的人無不驚嘆不已!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一幕並沒有被攝影記錄下來,因為很快空氣的湧入,這個還萌發著綠芽的桃木迅速枯萎,從新鮮的枝葉瞬間變為瞭黑團。
沒有辦法去挽救桃樹枝,於是考古隊伍隻好把注意力都放在女屍身上。
而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的有大發現哩。
這個女屍竟然沒有完全腐爛。對於當時看到女屍的場景,夏館長後來如此描述:“棺內基本上都是棺液,也就是水。女屍和陪葬品都浸泡在棕紅色的棺液中。女屍已經開始呈現齣腐敗的特徵。棺裏都是渾濁的屍液。”
而這其實是考古學傢們能夠想到的,因為經過漫長時間的消耗下,一個女屍是不可能那麼完好的。
遇到這樣的情況遠遠好過於隻有白骨,所以在考古學傢們快速商討之後立即就開始對棺內的隨葬品進行搶救性發掘。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之後,一百多件陪葬品被挖掘齣來,如果我們就從數量上來說,這個女屍生前一定是大戶人傢瞭!
然而緊接著發生的事情無不讓人覺得驚恐,在開棺之後,這具女屍的腹部迅速膨脹,如一個氣球的鼓脹過程一般。
隻是沒過一會兒,就又迅速乾癟,而且是超快速度的腐爛,和之前的那個桃樹枝一樣變為黑團。而這一係列的變化著實把挖掘人員嚇得不輕。
腐爛的古墓屍體
另外讓人覺得吊詭的是這個女屍之後還“伸齣”瞭舌頭,考古學傢雖然見多識廣,但是看到這樣的情景還真的很少,如此突發的現象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為瞭徹底搞清楚女屍的真相,考古的隊員們請來瞭醫學專傢李艷春,李艷春對女屍“身體動”以及“吐舌頭”的動作做齣瞭解釋,她認為這是下葬時防腐處理不到位導緻的,由此産生瞭寄生菌。
這個産氣杆菌去腐蝕屍體的時候釋放瞭很多的氣體,由此導緻這個女屍的體內有大量的氣體保存!
而在棺蓋被打開之後,本來密封得很好的環境被打破,並且由此還會産生巨大的壓強,使得女屍的肚子變得膨脹起來順便也把女屍的舌頭給衝齣來瞭。
本來因為漫長歲月的腐蝕,這個女屍的身體已經變得非常脆弱瞭。這下氣體還外泄瞭齣去,腐化就會急劇加快!
隨葬品
而到瞭這裏,即使有一些遺憾,但是考古學傢們在“女屍”身上找尋證據就告一段落瞭,而這隻是這個墓葬的前菜。
如果真的想要洞穿這遙遠的真相,隻有這個墓葬的主人纔會給齣答案!
同穴不同樣,墓葬主的身世之謎
在女屍的棺內發現“至元通行寶鈔”紙幣7片,分為“貳拾文”、“伍拾文”、“叁佰文”幾種,保存較好。
另有用土紙印刷的“廣告”包裝紙兩張,係元代潭州(今長沙)一傢生産銀硃的店鋪為推銷自傢産品而印刷的。
盡管說這個墓葬規模並不能算大,但是隻是依照陪葬品來判斷的話,這個墓主人肯定是上流階層齣身。
當時在女屍墓齣土的一塊槨闆來看,上麵寫著“譚氏夫人”的字樣,這可以說明這個女屍是“譚氏”。
但是這就有一些霧裏看花瞭,在古代的時候女性的地位很低,就算去找尋史書文獻的相關記載,也多半是不知所終的。
而除瞭這個槨闆綫索之外,考古學者們沒有在女屍的棺槨之中找到任何墓主人綫索的信息。
由此關於這個墓葬的主要信息隻能來源於另外的棺槨瞭。
於是負責考古的專傢們非常小心地打開瞭第二個棺槨的蓋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漂浮在棺木中一塊楠木製作的靈牌,這對於探尋墓主人的信息至關重要。
這個靈牌通俗地來說就是人死後去往地府的一個“房産證”,按照當地的說法,隻要人死瞭之後有這個“房産證”,這個墓主人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
於是乎,考古學傢們的注意力開始都放在瞭這個墓主身上。
根據後來夏館長的迴憶,在纔看到這個墓主人的屍體的時候,真的感覺很是�}得慌,看著樣子顯得非常可怕。
墓主人的屍體
墓主人的屍體並不像另外一個女屍一般已經腐爛不堪,墓主人的屍體看起來非常完整而且還富有光澤,四肢還都可以活動。
一個目光掃過去看起來就像是纔下葬的人一般,完全不像七八百年的古屍,簡直和睡著的活人一樣。
這個墓主人身長1.78米,年齡78歲。
隨葬物133件,主要是絲織品,有完好的衣、褥、鞋、襪、被等40餘件及成幅的絹、錦、綾及刺綉,此外還有金、銀、銅、漆、木、瓷等類器物。
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屍讓考古學傢們都很興奮,好似大傢又看到瞭另外一座“辛追夫人墓”。為瞭防止墓主人和女屍一樣腐化,專傢們對墓主人的屍體做瞭迅速的防腐。
隻是有個問題真的很是讓人費解,明明旁邊的女屍“譚氏夫人”也是來自於一個墓葬,而且棺槨也沒有遭到什麼明顯破壞,為什麼女屍在打開之後迅速腐化瞭。
而這個墓主人,還留有相對比較多的時間給專傢們去注入防腐劑,這是為何?
那麼這個是否意味著旁邊的“譚氏夫人”因為是古代女性,地位比較低,由此導緻她的屍體在當時安放的時候更加“粗糙”,導緻更加容易被侵害和威脅。
對此李艷春醫生給齣瞭解答:“實際上兩個棺槨是一樣的,隻是說細菌寄生的條件不一樣,因為女性皮下脂肪更加厚一些,由此體內的水分也更多一點,相比於男性細菌的滋生也更容易一些,因為可以提供給細菌充足的水分和營養。這也就是為什麼“譚氏夫人”會腐爛,“墓主人”卻如同睡著的活人一般的重要原因。”
而且這個墓主人78歲去世,已經年事已高,本來就沒有什麼脂肪瞭,所以也就更利於保存。
在考古學傢們處理完屍體和隨葬品之後,接下來他們要探究的就是,這個古墓究竟是哪一個朝代的,距今有多少年,這個墓主人究竟是什麼身份這些問題。
墓葬
如果我們按照外形來看,這個墓葬的確是夠普通,沒有任何的特殊之處,也沒有什麼朝代的明顯痕跡,由此考古學傢們也犯瞭難。
但是好在那個靈牌被解讀破解之後給齣瞭答案,“大元國,江南湖北道,辰州路沅陵縣,東關景和坊,分居士者黃澄存”。也就是說,這個墓主人叫做黃澄存,旁邊的女屍“譚氏夫人”是他的夫人。
除此之外,在靈牌上還記載瞭墓主人生於南宋,死於元大德九年,也就是1305年下的葬,距今已經717年。
之後專傢們就開始在當時元朝的史料裏麵搜查黃澄存的身份。
後來確認,黃澄存是元朝分管沅陵縣的知州,換作我們現在就是當地的市長。
嚮考古專傢們緻敬!
這一次沅陵元墓的發掘工作對於我國考古來說是有重要進步意義的,我們在發現墓主人之後就立馬進行瞭保護,沒有給屍體創造更多腐爛和損壞的風險,這不同於之前辛追夫人齣土時未被保護而被暴露一年的慘痛教訓。
除此之外,這個墓葬齣土瞭一批完好的服飾和成幅絲織物,包括紙鈔和廣告,這對於研究元代的絲織業、印刷業以及商業和貨幣發展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而且從這些也可以看齣當時長沙地區經濟的繁華程度,好像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就可以沉浸和觸及到瞭當時人們的生活。
而這些也都是考古的意義,考古工作是我們重要的一項文化事業,考古可以揭示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曆史脈絡,展示中華文明重大貢獻,還可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而黃澄存在1985年齣土後,在1987年奉調前往北京進行展齣和文化交流,引起瞭全世界考古界的轟動!如今,黃澄存被保存在沅陵縣文物展覽園內,雖然說沒有纔齣土那樣精緻,可是前往觀看的人無不驚嘆於這個古屍保存得完整!
隻是稍微有點遺憾的是,譚氏夫人並沒有和黃澄存一樣被成功保存下來,要不然考古學界“期待已久”的夫妻不腐濕屍就要齣現瞭。
但是不用擔心,隻要有我國齣色的考古學傢們的不懈努力,古墓、古文化、古遺跡的神秘麵紗都會一一揭開,這是必然的曆史規律。嚮考古專傢們緻敬!
參考文獻:
《考古工作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
《黃澄存夫婦閤葬墓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