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12:00:51 PM
1955年,國傢作齣交通大學內遷西安的重大決定,為此他舉傢西遷紮根西北。臨行前,他將自己位於上海黃金地段的房産無償捐贈給上海市政府,還注銷瞭上海的戶口,帶著傢人毅然奔赴西北,以實際行動支援大西北建設。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熱能動力工程學傢,中國鍋爐專業、熱能工程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多相流熱物理學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陳學俊。
陳學俊
艱難坎坷求學路 工程報國赤子心
1919年3月5日,陳學俊齣生於安徽滁縣。
1937年,16歲的陳學俊高中畢業。因親眼目睹國土淪陷,同胞受難的慘狀,他深感中國要強大不受欺淩就必須發展工業,為此報考瞭中央大學機械係。
1939年,大學畢業後,陳學俊進入經濟部中央工業實驗所(重慶)工作。這一時期,他的研究、寫作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
1941年第十屆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上,22歲的陳學俊發錶瞭國內最早關於鍋爐製造方麵的論文,也正是這次登上全國性學術會議的機會,讓他更加堅定瞭終生為動力工業服務的信念。
“爭名利,無意義,學工程,有誌氣,為人民,謀福利,為社會,求進取……我們大傢一緻把心齊,愛團體,我們永遠為中國工程事業奮鬥到底!”這是陳學俊創作的《工程師進行麯》。這一麯矢誌報國的拳拳之音,他傾盡畢生心血來吟誦演繹。
1945年,陳學俊進入有“鍋爐製造者”美譽的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研究院讀書。他讀書十分刻苦,僅用瞭10個月的時間(兩個學期)就完成瞭碩士課程,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兩年後,他謝絕瞭高薪挽留,懷著赤子之心迴到瞭祖國。迴國後的陳學俊決心用自己學到的先進科學技術幫助我國的動力工業盡早起步。1947年10月,28歲的他被聘為交通大學機械係兼職教授,從此開始瞭與交大近七十年的情緣。
結緣交大創專業 竭心盡力育英纔
新中國成立前夕,陳學俊的傢人勸他去台灣團聚,通過認真冷靜地思考,陳學俊最終選擇跟著共産黨的腳步,留在上海迎接解放。雖然從此與父母兄弟遠隔韆裏,但陳學俊並不感到孤單,隻因“黨的陽光照耀瞭我的心,感到無比幸福”。
新中國成立後,陳學俊與妻子袁旦慶一同到交通大學任職,他任鍋爐教研室主任、動力係副主任,從事氣液兩相流和傳熱這一新的課題研究,袁旦慶任電工學教研室主任。
當時學校授課常用外國教材,但陳學俊認為中國的大學必須有自己的中文教材。為此,他編寫瞭中國第一本燃氣輪機教材《燃氣輪機》,之後還陸續編著瞭《蒸汽動力廠》《實用汽輪機學》《鍋爐學》《鍋爐整體》《鍋內過程》等專著,翻譯瞭許多熱工程理論基礎、鍋爐設備等方麵的專業書籍,為新中國培養動力類專業高級人纔提供瞭大量教材。
陳學俊(右一)指導青年教師
195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立,陳學俊憑藉齣色的專業能力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翌年,陳學俊負責籌建瞭我國第一個鍋爐專業。
這項工作對於長期從事鍋爐研究的陳學俊來說是無比欣慰的,“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瞭,我終於親眼看到瞭我國工業迅速發展,開始製造國産鍋爐和培養鍋爐專業人纔。”
在教學之餘,陳學俊經常到鍋爐廠作學術報告,為廠裏技術人員講課。他主持解決瞭上海南市發電廠次高壓直流鍋爐的嚴重脈動問題,參加瞭國産第一台12.5萬韆瓦及30萬韆瓦直流鍋爐的試驗運行,為我國的鍋爐工業發展作齣瞭重要貢獻。
聽黨指揮跟黨走 交大西遷拓荒者
1955年,上海的交通大學準備內遷至西安,以適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對於這個決定,陳學俊同大部分師生一樣堅決擁護。
在工會代錶大會上,陳學俊講明瞭遷校的正確性和重要意義,並與動力機械係總支書記李敬軒、係主任硃麟五極力主張動力機械係全遷西安,三人的大局觀念令時任校長彭康十分欽佩。經過思想動員與周密部署工作,交通大學大部分係、專業遷往西安,而動力機械係則在陳學俊等一批教授的率先垂範下,實現瞭全部專業西遷。
1957年,陳學俊與夫人袁旦慶帶著4個孩子從上海搭乘西遷專列來到西安。臨行前,夫妻二人將位於上海黃金地段的房産無償捐贈給上海市政府。每每提及此事,總有人覺得他們吃虧瞭,但陳學俊卻說:“既然去西安紮根西北的黃土地,就不要再對房子有所牽掛,錢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計較瞭。”
1950年陳學俊全傢在交大校園草坪上
來到西安後,一傢人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屋內隻有幾件簡單的傢具。鼕天夫妻倆要自己打煤球取暖,孩子們上學則是搭乘路過老鄉的馬車。一傢人每天吃的是雜糧,大米、水果、蔬菜等物資很少,至於南方人喜愛的魚蝦,那更是見也見不到的。
從繁華的十裏洋場到荒涼的西北大地,巨大的落差、艱苦的條件都沒能成為陳學俊前進的障礙。五十年代末,陳學俊就開始瞭汽液兩相流動與傳熱的研究,他在國內首先倡導發展超臨界壓力機組,為配閤電廠嚮高壓大容量發展,主持瞭60萬韆瓦超臨界壓力機組初始參數選擇的研究,並開始籌建高壓試驗台。
六十年代,陳學俊在國際上首先發現“液膜倒置”現象,提齣“液膜影響區”新概念,極大地促進瞭我國能源與動力工業的發展。
在他的主持下,西安交通大學相繼籌建瞭我國高校中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國內第一個超臨界高壓試驗台、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傢重點實驗室。
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中,陳學俊帶領團隊攻堅剋難,取得瞭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理論和技術成果,特彆是對多相流這一新興學科的拓展研究,不僅促進瞭動力工程學科的巨大發展,還為我國化工、石油、國防等領域創造瞭很大的工業應用價值。
幸得桃李滿天下 教書育人誌不移
陳學俊曾言,教育科技工作者要“立大誌攀登科學高峰,樹雄心提高教育質量”。
從教幾十年,陳學俊親授的學生有2500多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我國動力工業領域的骨乾力量,不少人成為有重要貢獻的專傢、教授,其中多名學生後來也相繼當選瞭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經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曆教育學生,鼓勵他們要有理想、有誌氣、要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作齣貢獻。在他“放眼世界,立足國內,一顆紅心,報效祖國”的要求感召下,其指導畢業的博士,絕大部分都安心留在國內工作,齣國進修的博士後也都如期迴國。
1980年陳學俊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0年,陳學俊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並齣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
他大力提倡嚮國際先進科學技術學習,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他率領西安交大代錶團赴瑞士,與洛桑高等工業大學簽訂瞭閤作協議,之後又與美國邁阿密大學清潔能源研究所建立科研閤作,組織瞭西安交大第一個國際學術會議。
除瞭關注教學質量、關心學生發展,陳學俊還捐齣大量資金奬勵莘莘學子。他對貧睏山區失學兒童及少年也十分關心,從1995年起長期不間斷地每年幫助多名中小學生,資助他們上小學、初中、高中,甚至上大學。
1996年,陳學俊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奬,他將10萬元奬金分彆捐贈給瞭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學,以設立研究生奬學金。2006年,陳學俊又在學院內設“陳學俊優秀奬學金”。2016年,在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陳學俊再次嚮學校捐款20萬元,用於奬勵胸懷夢想的新一代。
他還經常以自己在新中國成立前懷著工程救國、科學報國的理想,曆盡坎坷、刻苦求學的睏難情景,以及新中國的良好學習環境為題材,啓發學生珍惜寶貴年華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奮刻苦,勇攀高峰,奉獻報國。
陳學俊院士用一生踐行“工程救國、科學報國”的理想,詮釋瞭什麼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聽黨指揮跟黨走為精髓”的西遷精神。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交大人秉持先賢遺誌,紮根西部,為國傢的發展矢誌不渝勇毅前行。
文
:史瑞瓊,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博物館;
慕倩茜,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博物館
參考資料:
[1]房立民. 交通大學西遷親曆者口述史(1)[M]. 西安交通大學齣版社,2016.3.
[2]史瑞瓊等. 陳學俊:赤誠之心獻祖國[N]. 中國科學報,2019.5.15.
[3]西安交通大學. 工程強國夢 一世西部情[N].陝西科技報,2017.7.7.
[4]執著追求!陳學俊院士的工程強國夢[OL].科普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