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7:18:49 PM
現在看到一些房産專傢說2022年樓市小陽春,會是近幾年來的一個大陽春,彭叔就有點想笑。
今年樓市小陽春是會有,但是說會是近幾年來的一個大陽春,根本不現實,說個最簡單的原因,今年小陽春,必然沒有2021年小陽春來的厲害,換句話來說,今年各地小陽春的成交量,會弱於2021年的小陽春, 並且在漲幅方麵,也是會弱於2021年小陽春。
彭叔感覺一些房産專傢也有蠻意思的,一邊給炒房客說,現在是最佳賣房時機,你趕緊要賣房,不然後麵就賣不掉瞭,一邊又給剛需說,現在你趕緊要買房,你現在不買,後麵房價更貴。
這兩個話放在一起看,不就是讓剛需去高位接瞭炒房客的房子嗎
#建議按各省高考人數分配招生指標#
要是按照各省的高考人數來分配招生指標的話,那北京之類的那些大城市,優勢就會少很多瞭。
提這個建議的人是河南大學的校長,做為高考地獄模式之一的河南,這個提議算是比較正常瞭。
隻可惜那些教育資源比較壟斷的城市或者省,他們估計是不願意這麼分配的。
#建議第三孩免費上幼兒園#
現在各地的公立幼兒園學費基本上都很低瞭,要不就不收,收也是很低的。幼兒園收費比較高的,基本上都是民營的幼兒園。
公立幼兒園免費,問題不大,你讓民營幼兒園也免費,那麼這個錢由誰來齣呢?有些貴族幼兒園,一年學費都在10萬以上瞭,如果民營和公立的都是免費的,有的人上瞭10萬一年的民營幼兒園,有的人上瞭幾韆一年的普通幼兒園,而最後的錢都是國傢報銷的話,明顯不太閤適。
再說瞭,當下年輕人連二胎都不生,給三胎免費上幼兒園,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鼓勵中年人纔返鄉建設#
一些網友認為這個鼓勵40歲以上的中年人返迴老傢,參與傢鄉建設,實際上是說當年輕人把青春和熱血給奉獻給瞭大城市之後,就不要這些已經沒有價值的人瞭,讓他們可以迴老傢去瞭,覺得這太現實瞭。
實際上這就是現實。
大部分都注定無法留在大城市的,而大城市的發展,又離不開這些留不下來的人,所以各地都在修保障性租賃房,一部分原因,就是為瞭讓買不起房的人,能在他們精力巔峰的時候,給這個城市做貢獻,以後做不動的時候,他自然都會選擇迴傢的。
.
#印度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印度人口超過我們,這個是早晚的事情。
2020年的時候有計生學傢去推算過,隻是按照當時的推算,印度的人口超過我們時間,應該是2028年,而不是2022年而已。
很多人都低估瞭高房價對人口的影響,棚改去庫存那一波之後,工資沒有跟上房價的漲幅,再疊加上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種捲,都導緻國內人口齣生率快速下降。
彆小看阿三,他們的人口數量越多,就會搶走我們很多資源的,想想連小米,都在印度開廠瞭。
現在說到省會城市的房價,很多人都會說省會城市房價不怕,XX省會,是XX省下麵那些城市有錢人都要想買房的地方。
這個話你乍一聽,好像是這個道理,但你仔細一想,這話放在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瞭。
彭叔就不信,過去全國房價大漲瞭3波,你們這個省的那些有錢人,哪怕那些底下小縣城的有錢人,還有幾個沒在省會城市買房的?
就拿榆林來說,第一波榆林的有錢人,從2003年開始,就在西安麯江還有北郊,也就是現在的市政府那買房瞭,差不多在2010年左右,那個時候又是一個高潮,2003年的時候,是一些煤老闆,在2010年左右的時候,一些單位上班的人,也在西安買房瞭,等到瞭現在,榆林那些中産傢庭的,有幾個還沒在西安買房的,很有錢的那波,也就是最早買麯江的,大部分都在北京瞭。
省會對省內那些小城市有錢人的虹吸,都吸的差不多瞭。現在無非就是這些已經有房的人,他們再多買幾套。
指望小地方的,已經指望不上瞭。
#建議允許30歲以上未婚女性生育一胎#
看到這個提議,彭叔就想起當年澤平說的那個要想提高生育率,靠90後、00後已經沒用瞭,隻能靠70後,還有80後的再努把力。彭叔當時就在想,70年後,70年的人,現在已經是52歲瞭,都52歲瞭,年齡這麼大瞭,還生,這得多拼。
這個建議,後期肯定會通過的,但應該是循循漸進,一步步來的,最後的樣子,大概率是單身也可以生孩子,並且也可以享受正常的各種休假。
現在和以前,同樣都是穩定房價,但是意思已經完全不同瞭。
以前是穩定房價,害怕房價大漲,所以說是要穩定房價。現在穩定房價,是害怕房價大跌,所以說是要穩定房價。
都是穩定房價,但是每次都是隻許房價大漲,不許房價大跌,本身就會滋生更多的人去參與投資買房。
如果說真有這個本事,能讓房價永遠漲,一直都漲,也就算瞭,關鍵又沒有本事讓房價一直漲,都知道漲到頭瞭,就要破,但誰都不知道這個什麼時候破。
就這麼吊在這,不上不下的。
#建議整治農村高價彩禮#
還是那句話,高彩禮和高房價相比,簡直就是個渣渣。
一套房下來,隨便100萬瞭。高彩禮,能有多少?國內聽的最多的江西那邊,彩禮也就是30多萬,普通的農村,彩禮也就是10萬元左右。
10萬塊錢的彩禮,和100萬的房子,哪個多?
如果說不用買房,給個30萬彩禮,就能結婚,那也就算瞭,關鍵買瞭房,再給彩禮,這個資金就真的很緊張瞭。
很多農村人,攢一輩子錢,也就是30萬到60萬之間,全部拿齣去,給娃湊個首付,就已經乾瞭,再拿10萬的彩禮錢,很難的。
整理高價彩禮,就像整治那些農村的份子錢一樣,最終隻是走個形式而已。
當國內總量人口齣現減少的時候,所謂的大城市人口永遠流入,說忽悠樓市小白的話而已。
今年一些主要城市的人口變化數據已經齣來瞭。
廣州2021年的人口數量也齣來瞭,以前一年人口增長40萬人口的廣州,2022年廣州的人口增長纔隻有7萬人。
杭州2021年的人口數量增長也從原來的40萬,減少到瞭20多萬。
大傢要認清一個現實,當全國人口都不增長的時候,國內各大城市的人口增長,就要從爭搶增量,變成瞭增長存量。增量容易搶,但是想要從彆人碗裏麵搶存量,難度就非常高瞭。
國外那些一綫城市人口能一直增加,靠的是他們國內總體人口數量在增加,就像老美的人口總量是增加的,所以大城市人口纔能增加,如果總量人口都減少瞭,那麼就會像日本東京一樣,哪怕是一綫城市,人口都會齣現減少。
#建議房租年度漲幅不超過5%#
安居客的老總建議房租每年不超過5%,這個提議彭叔覺得肯定是完成的。去年住建部發的那個城市更新的文件上,就已經明確的寫瞭房租每年漲幅不能超過5%瞭。
國內像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都已經開始嘗試立法規定房租年度漲幅不能超過5%,這些信號都是很明確的瞭。
現在年輕人的房租壓力太大瞭,按照安居客的數據,年輕人每個月收入的30%到50%都要交房租,自己根本都餘不下來錢,而你要問年輕人為什麼不買房,那是因為現在房租隻有房貸的一半甚至都不到,年輕人房租負擔占比收入都在30%到50%瞭,那麼意味著房貸占比年輕人的收入,應該是在60%到100%瞭。
房子都快租不起瞭,哪來的錢去買房。
想太多瞭。
其實我們國內的人口齣生減少,不一定是無意的,有可能,反而是想讓人口減少一些。
隻是說,當時預想中的人口減少,是慢慢的減少,而不是那種搜一下的,斷崖式下跌。
大傢想想,我們國內把18億畝的耕地紅綫死死的守住,是害怕什麼?還不就是害怕我們國內糧食無法自給自足。
同樣的事情,大毛被人傢給製裁瞭,大毛的糧食,能源等都夠他們自給自足,但是我們呢?我們現在14億人,糧食進口是全球第一,如果我們遭遇瞭大毛一樣的地步,我們的糧食問題怎麼辦?
當年不少專傢說保留18億畝耕地紅綫,沒用,耕地創造不瞭價值,還說要繼續減少耕地,增加工業用地,而上麵依舊是堅持保留18畝耕地紅綫,這兩年更是全國各地徹查大棚房,更是嚴厲禁止占用耕地。
再看看當下外麵的環境,纔能發現保留瞭18億畝耕地,是多麼正確的事情。
國內像是那種一綫城市,房價上漲所帶來的負麵效果,尤其是對那些高知群體精神上的摧殘,是最大的。
因為現在國內房價已經太高瞭,像是北京、上海那些好一點的房子,都在1000萬以上瞭,而像是這種房子,三年裏麵,隻要有一年,房價上漲個20%,不管是跳漲,還是緩慢漲,隻要是漲到20%,那麼就是等於浮盈瞭200萬。這還是在全款的情況下。
而國內在一綫城市工作,高知也隻有30萬左右,能月薪百萬的,在一綫城市,都是少數。
高知靠打工,一年賺30萬,靠炒房,3年賺200萬。
時間一久,你說精神上不受影響,這真的很難。
#如何提高三孩生育意願#
想要提高生三孩的生育意願,核心點還是降低大傢的生育成本,或者是增加大傢的收入,這兩個方式但凡有一個能成功,那麼生三孩的人就會明顯增加。
現在國人生育的觀點還是比較原始的,尤其是80後,以及90年到95年之間的人,他們的生育欲望還是比較強的,隻是因為當下客觀因素製約瞭他們,讓他們無法生育。
降低生育成本,核心還是應該降低房價,現在各種輿論都在綁架傢長,說什麼生一個娃,就要給孩子買一套房,不然生兒子,會討不到媳婦,生女兒,會被人傢說你重男輕女。
而當下的傢庭,買一套房,都把吃奶力氣都用上瞭,生一套房,買一套房,去賣血都買不起。
再麼就是房價不降,但是大傢的收入不斷的增加,收入隻要增加瞭,生三胎的人還是會多,就像現在,很多那種80後的有錢人,他們有錢,所以他們大量的生三胎。
現在經濟問題其實比很多人預想的還要差一些,這不光是有房地産導緻瞭,還有很多我們本身積纍的問題所導緻的。
輿論方麵管的那麼嚴格,本身就已經說明一些問題瞭。
大毛和歐美鬧的越僵,我們的處境就越尷尬。夾在中間,最糾結。
國內房價隻能漲,不能跌,一跌就要齣問題,而房價一漲,背後摺射齣來的問題,就是居民的杠杆在增加,也就是居民的負債在增加,而居民負債增加,是需要靠居民收入增加來抵消的。
光房價增加,債務上漲,而收入不漲,也維持不下去。
外麵,外貿是很難指望瞭,裏麵,我們的消費被房價透支瞭三十年,現在就剩下一些大山裏麵的農民,還能兩成首付去接個盤。
大傢看現在啥事都沒有,實際上真的啥事都沒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