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9:12:04 AM
北京章哥,房地産從業 20 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傢”,隻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傢答疑解惑。
我發過一些買房投資失敗的故事,總有人留言說是編的。在他們心中,隻要是買房就能發財,最差的結果也隻是不賺錢而已,至於傾傢蕩産那是絕不可能的。
能說什麼呢,隻能說“事非經過不知難”,隻要是投資就有風險,隻是風險大小而已。而風險一旦大到自己不可控,那就是毀滅性的災難。看看法拍房吧,幾乎每一套背後,都是一個血淚的失敗故事。
前幾天幫朋友買房,他沒有北京資格,隻能買法拍的,圖的就是有一部分不限購的。但這種房源不多,背後的原因也更麯摺。講其中三個吧,都和炒房有關的。
一、
業主老張,我們去看房的時候他還在傢。東城區的學區房,雖然破舊但屋內裝修的很好,看得齣下瞭很大的工夫。
老張並沒有抗拒看房,可能也已經麻木瞭。我看他的年紀並不老,也就是不到50,可被執行人是他兒子,那怎麼也得20多歲瞭,看來老張要孩子很早啊。孩子是永恒的話題,老張見我不問房子,也就聊瞭起來。
老張的父母竟然是知青,這就更讓我驚訝瞭,看來早結婚早要孩子是他們傢的傳統啊。他說是的,父母剛到法定年齡就結婚就有瞭他,他也是到歲數沒耽擱,早早的要瞭孩子。這套房可以說是父母分的,但也可以說是拿三間小平房換的。老人前後去世,房子也就更名到瞭老張名下。
老張沒退休呢,遠沒到歲數,但現在已經上不瞭班瞭。要賬的24小時無孔不入,攪得單位受不瞭,全傢都被摺磨瘋瞭。哪怕賣掉這房子,估計也還有上百萬的窟窿堵不上呢。
他兒子今年也不小瞭,90後該結婚的歲數。當時老張想把這套房給兒子,自己兩口子去通州或燕郊買套房。但就是這麼個念頭,勾起瞭兒子的投資欲望。
按兒子的說法,與其買一套,不如多買幾套。通州是副中心,一定能帶動著燕郊大廠等全都房價翻番。到時候隻要把投資的房子一賣,這套自住的就等於是白來的瞭,還能大賺一筆,讓東城這套老破小也能換成大麵積。
老張心動瞭,任由兒子去摺騰。他到現在都說不清楚這套房是怎麼抵押的,到底抵給瞭誰,甚至連到底拿瞭多少錢都不知道。自己就是讓簽字就簽字,隻知道兒子在通州燕郊都買瞭,但哪套房子都沒見過。都是期房,直到臨近被拍賣瞭都沒真正入過手。
老張也不知道兒子弄瞭多少信用卡和小額貸,隻說那兩年兒子的心情很不好,天天都是在焦躁中度過。沒辦法,買在瞭最高位,通州的估計跌幅在30%,燕郊的50%打不住。開始預計的是兩年後房價就能翻倍,正好將新房賣齣,完美套現。炒房秘籍也是這麼教的,一變二,二變四,雞生蛋蛋孵雞的指數級裂變。
但這玩意兒是要有前提的,真的得是房價一直漲,而且自己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撐月供。而期房連房租都沒有,普通傢庭哪兒來的這麼多錢支撐下去?
我本來還想問問細節,到底多高的利息,連三年都沒撐到就能連本金都賠乾淨?但看樣子老張也不知道,估計從開始就不敢問,一直在幻想和恐懼中逃避。反正現在是所有的房子都要被拍賣瞭,兒子也早就躲起來瞭。
老張很坦然,兩口子早就堅定瞭信念,房子沒瞭也就沒瞭,錢沒瞭也無所謂。隻要能還清高利貸就行,保住這個傢就有希望,最後的念想兒。
二、
第二套是個空房子,什麼都沒有,甚至連廚房的竈台都沒瞭。我問這是什麼情況,什麼債主能這麼狠的搬東西?結果說是沒債主,都是業主自己賣的。要不是其他的東西不值錢,肯定這屋子就拆成毛坯瞭。
據說業主是個普通人,並不是炒房或做買賣賠瞭,隻是入股瞭親戚的公司,人傢炒房把他給擱進去瞭。親戚早就被判瞭刑,這業主苦熬瞭十年,房價還是沒起色。實在還不動貸款瞭,這纔讓銀行查封瞭房産。
我也聽懵瞭,這是炒的哪兒的房,竟然十年都還沒迴本兒?就算是鶴崗也不至於啊,頂多是不漲,犯不上賠錢啊,莫非是溫州?結果說就是北京的,商鋪。他的親戚是開發商的股東之一,當年蓋完房本來是能賣掉的。但幾個股東覺得一輩子就開發這一次,隨便就給賣瞭不劃算。
於是,幾個人商定開始囤房。位置好的都留下自持,盼著翻個幾番之後賣高價。這業主雖然也算股東之一,但小股東沒有話語權。當然有也沒用,那個年代正是房價暴漲的時候,誰會相信商鋪竟然不漲呢。
但這玩意兒就是沒漲。商鋪得是商場經營的越好越值錢,在北京這遍地是商業的大環境下,小商場根本沒有生存空間,不倒閉就已經是好事兒瞭。漲價就甭想瞭,賺不著錢的東西誰會要?
如果僅僅是公司經營還好,賠瞭也就賠瞭,不至於牽連自己的私産。但那些股東們缺錢缺瘋瞭,也不是為瞭商場轉型還是什麼的吧,給這業主辦瞭貸款手續。其實就是騙貸,藉貸款周轉而已。
幾個股東是因為各種原因都進去瞭,留下這業主自己還貸款,據說還真的堅持瞭好幾年,估計是盼望奇跡發生。但這世界上哪有什麼奇跡,永遠都是冷酷的現實。
現在是商場早就關門瞭,一堆小業主導緻也沒法整體齣售,絕對的爛攤子。這業主沒攤上其他官司就已經不錯瞭,麵臨的隻是傾傢蕩産而已。
據說這業主也不是不同意賣房,隻是因為有孩子要上學,要求被拍賣後再住幾年,怕耽誤孩子的教育。嗬嗬,這隻能說是一廂情願瞭。如果這說的是真的,那能理解做父母的心情。但很難說能碰上這麼善良的買傢,幾乎沒有人會冒風險做這種慈善。
三、
第三套房我覺得都沒必要去看瞭,是個高檔小區的豪宅,反正也買不起。隻是聽瞭聽故事,覺得也挺有代錶性的。
業主是第一批下海做買賣的,現在已經奔60瞭。前後結瞭三次婚,三個孩子,最小的這個還在上小學。據業主自己說曾經很風光,當年隆福大廈半層樓都是他的承包櫃台,服裝牌子也是北京的名牌之一。廠子最輝煌時近韆人,每年都得去外地招工,是郊區的明星企業。
但時代在發展,北京的早期創業者中除瞭幾個做大的,剩下的絕大多數都被淘汰瞭。這業主就算是挺不容易的,至少熬到瞭前幾年,到大興某工廠大火之後,纔被迫關停的。但要說也算救瞭他瞭,要不然沒準兒賠的更多。
反正是這業主的房子已經賣瞭好幾套瞭,有自己賣的,有被拍賣的。現在是最後一套自住的,實在捨不得賣,前前後後已經拖瞭好幾年瞭。
但這業主也有可恨之處,本來賠錢瞭就認賠齣局瞭挺好,非得不服氣,非要和這個時代硬剛。或者說是想跟上時代吧,所以參與瞭炒房。據說是想給孩子們留下資産,想最後的賭一把。具體內容誰也說不清,反正是讓人給騙瞭,最後的流動資金全都打瞭水漂兒。隔行如隔山,硬往裏闖,隻能說賠錢活該。
這套房是業主也想賣,但價格這麼高,流動性實在不怎麼樣。這幾年行情不好,也根本賣不齣理想的價格。現在是銀行實在等煩瞭,於是乾脆申請瞭拍賣。
我已經見過很多這種老資格創業者瞭,都是曾經有過輝煌。但他們都有個通病,就是過分高估瞭自己的能力,而沒意識到其實當年是藉著風口發財的。哪個年代的機會多,隻要是膽子大,賺錢的概率也就高。而時代變瞭,競爭越來越激烈,運氣不可能永遠陪伴,還想著能像當年那樣不現實瞭。
可很多人是不服氣的,總覺得自己能力沒問題,隻要有機會就還能再創輝煌。但這種事兒實在是太少瞭,風口就是風口,不可能每次都讓你趕上。當年跨行相對容易,反正誰都不懂。而現在就是專業的賺錢都難,不懂行的輕易踏進來,不被騙也大概率是賠本兒。
據說這業主還有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就是要保留地下室,因為這在房本上沒有體現,所以要留著不交。嗬嗬,這就是無謂的抵抗瞭,身子都掉井裏瞭,還想用耳朵再掛一會兒。個人無法和時代抗爭,也不可能跟執法部門對抗的。
四、
我總說炒房有風險,但很多人都不認可,而這我看來這就是風險大的原因。所有人都怕火,所以躲的遠遠的。而人們都覺得水很柔弱,也就都敢往裏衝,而每年被淹死的遠遠多於被燒死的。
正因為都覺得炒房無風險,所以一個個都大著膽子滿懷信心的去炒。而風險就是被盲目的信心所遮蔽的,北京曆次行情都有發財的,但賠錢的也有的是。甚至這麼說吧,十多年前專職炒房的那批人,能全身而退的寥寥無幾。在這種每一把都是梭哈的賭局上,一著不慎就是滿盤皆輸。敬畏市場,小心為上。
僅供參考。
隨便買房都能發財的年代過去瞭,隻有選對房、避開坑,纔能享受到資産升值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