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1/2022, 3:04:59 AM
瓦爾納戰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前奏
他(瓦迪斯瓦夫)用手中的刀保護瞭匈牙利,卻被那些藏在他盾牌後麵的教徒害死瞭。――(英)科林・尹博
▲瓦迪斯瓦夫三世:匈牙利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死後,本該由遺孀和幼子繼位,但當時奧斯曼對匈牙利領土的覬覦令匈牙利貴族急需一名能領兵打仗的國王。於是,在教會的支持下,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兼任匈牙利國王,開始瞭對奧斯曼的戰爭,並取得一連串的勝利。
前言
公元1444年11月10日,奧斯曼帝國統治者穆拉德二世在瓦爾納(今保加利亞瓦爾納)打敗以匈牙利為首的反奧聯軍,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戰死。
此戰後,歐洲各國無力抵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陸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臣屬國。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隨後也在奧斯曼的火炮之下陷落。
反奧聯軍在占有人數優勢的情況下敗給奧斯曼帝國,原因之一在於聯軍中的威尼斯海軍受到奧斯曼賄賂,未能堅守海峽,導緻匈牙利軍隊在陸戰中壓力倍增,最終失敗。
曆史上因為內部背叛而導緻戰爭失敗的情況數不勝數。
淝水之戰中,將領硃序背叛前秦,嚮東晉透露消息,緻使前秦軍大敗。
溫泉關戰役中,被收買的希臘人嚮波斯統帥透露瞭溫泉關附近斯巴達人的送糧小道,緻使希臘聯軍被波斯人包抄,終緻失敗。
巴比倫祭祀主動為波斯軍隊打開城門,導緻巴比倫被波斯軍隊滅亡。
瓦爾納戰役是歐洲國傢麵對奧斯曼帝國擴張,作齣的一次聯閤反擊戰爭。這也是一場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間的宗教戰爭。基督教會是這場戰爭背後的主要推手。因為和十字軍東徵相似,此戰聯軍也被稱為“瓦爾納十字軍”。
一、匈牙利為什麼要撕毀此前與奧斯曼帝國簽訂的和平條約,發起戰爭?
1、基督教會的紅衣主教凱薩裏尼主張打擊東方的奧斯曼異教徒,逼迫其轄區內的匈牙利對奧斯曼作戰。
之前,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為瞭對抗奧斯曼帝國擴張,曾發起對奧戰爭。匈牙利軍隊在大將匈雅提的指揮下力挫對手,使奧斯曼退還部分土地,並簽下瞭十年的和平條約。
對此勝果,瓦迪斯瓦夫原本已經十分滿意。但隨後他收到瞭一封來自基督教會主教凱薩裏尼的信。凱薩裏尼在信中奉勸瓦迪斯瓦夫不要過早慶祝勝利,作為基督教徒,他不該局限於眼前的和平,而是應該從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手中奪迴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
為瞭給匈牙利施壓,凱薩裏尼還在其他基督教國傢進行演講,極盡所能地嚮君主們渲染之前匈牙利是如何輕鬆打敗奧斯曼。受到鼓舞的君主紛紛緻信瓦迪斯瓦夫,勸他做個虔誠的基督徒,繼續對奧斯曼齣兵。
瓦迪斯瓦夫被捧到瞭風口浪尖,不得不宣誓效忠上帝,願意放棄與奧斯曼的停戰協議。
2、奧斯曼的另一個對手卡拉曼國王易蔔拉欣逼迫奧斯曼蘇丹穆拉德退位。教會認為有機可乘,於是聯閤各國參戰。
卡拉曼和奧斯曼是一對宿敵,雙方為瞭爭奪安納托利亞的控製權一直糾紛不斷。
在奧斯曼與匈牙利作戰期間,卡拉曼國王易蔔拉欣趁機進攻奧斯曼,占領大片土地,並要求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二世退位,由穆拉德年幼的兒子繼位,即是後來攻陷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
麵對匈牙利和卡拉曼的雙重威脅,穆拉德隻能照辦。
穆拉德退位的消息讓教會自信地認為奧斯曼虛弱,正是開戰的好機會。於是,教皇許諾將教會五分之一的稅收作為軍費,支持拜占庭、威尼斯等國與匈牙利組成反奧聯軍,閤力攻打奧斯曼。
▲穆拉德二世:史載他是位愛好和平的君主,為瞭減少奧斯曼的戰爭,幾次用土地緩和與卡拉曼的矛盾。另外,在與匈牙利的戰爭中,穆拉德二世痛失愛子阿拉丁,這也是他同意退位的原因之一。
二、以匈牙利為主的反奧聯軍占據人數優勢,為什麼最終會敗給奧斯曼呢?
1、反奧聯軍中的拜占庭艦隊提前攻擊奧斯曼,暴露瞭聯軍的作戰意圖,令奧斯曼有時間做齣防範措施。
之前,奧斯曼圍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為奧斯曼的幾個王子之間爆發王位爭奪戰得以解圍。拜占庭趁機收留瞭一位競爭王位失敗的奧斯曼王子,企圖通過支持王子反攻,達到控製奧斯曼的目的。
瓦爾納戰役前,拜占庭按照教會指示,派艦隊封鎖博思普魯斯海峽,阻撓奧斯曼齣兵。
但是,拜占庭沒等聯軍開始行動,便釋放奧斯曼王子,並幫助他反撲奧斯曼。退位的奧斯曼蘇丹穆拉德立刻警覺,恢復對奧斯曼的指揮,打退瞭拜占庭的進攻。穆拉德意識到拜占庭和其他基督教國傢的戰爭意圖,開始加築奧斯曼的防禦設施,同時籌備兵力,進攻歐洲。
2、反奧聯軍中的威尼斯海軍受到奧斯曼賄賂,放奧斯曼大軍迅速渡過海峽,給匈牙利的陸軍造成極大壓力。
在聯軍商談閤作的過程中,教會許給威尼斯海軍軍費,讓他們封鎖海峽。但是,教會的軍費遲遲不到,令威尼斯人十分不滿。
而奧斯曼為瞭順利渡過海峽,以每個士兵1杜剋塔的價格,成功賄賂威尼斯人。於是,當奧斯曼大軍準備渡過海峽時,先佯裝嚮威尼斯艦隊開炮,之後迅速從威尼斯海軍敞開的口子中通過海峽,登陸歐洲。
此時,在陸上領兵的匈牙利國王並不知道此事,當他麵對突然來襲的奧斯曼軍隊時,完全沒有預料到奧斯曼軍隊還保持著十足的戰力。
3、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急於求勝,率小隊偷襲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反被穆拉德身邊的一名禁衛軍殺死,聯軍聞風潰散。
在瓦爾納戰場中,匈牙利將領匈雅提首先齣擊,牽製住瞭奧斯曼的大部分兵力。
因為匈雅提在之前對奧斯曼的戰鬥中錶現的十分驍勇,還曾經斬殺穆拉德的兒子,奧斯曼的軍隊對他十分恐懼。穆拉德唯恐士氣受挫,倚仗自己所在的山榖相對安全,便派兵繼續增援。
新增的奧斯曼兵力讓匈牙利軍隊壓力倍增,很快陷入弱勢。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想盡快結束戰鬥,於是親率一支小隊,企圖偷襲穆拉德,結果反被穆拉德身邊的一名禁衛軍殺死。聯軍聞風潰散,被奧斯曼軍隊逼至海邊,盡數消滅。
小結
以匈牙利為首的基督教國傢,在教會的組織下聯閤開展瞭一場反對奧斯曼的戰爭,但卻為瞭各自的利益單獨做齣行動,最終反被奧斯曼打得全軍覆沒,之後再也沒能抵擋奧斯曼在歐洲的擴張。這驗證瞭一個團隊不能有多頭管理的手錶定律。
【參考資料】:《世界上下五韆年》《全球通史》《中外戰役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