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6/2022, 1:17:17 PM
��藥明 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有粉絲很快猜到瞭肝中毒/肝損傷,答案已經接近瞭。
到底發生瞭什麼呢?一起來看真相吧。
上期真相復盤
我們在題目中講到,明叔除瞭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還有明顯的 全身皮膚發黃、眼珠也變黃,還有陶土色大便、乏力 ――
經常看科普的朋友應該猜到瞭,這是典型的急性肝炎發作的癥狀。
的確,他的 榖丙轉氨酶(ALT)已高齣正常值幾十倍, 是個嚇人的數字。
那麼究竟是什麼肝炎呢?
原來,他體內除瞭已患有的乙肝外,竟然還有 戊肝病毒 存在!
這還要從明叔和朋友吃的 粥底火鍋 說起。
這是一種廣東地區常見的特色菜式:把粥底燒開,轉小火,然後開始燙各種肉類食物。
其中最常用來燙的食物之一,是很多人愛吃的 豬肝 (廣式生滾粥、湯粉麵裏也經常見到)。
開頭就說瞭,明叔對吃非常講究。 為瞭讓豬肝保持脆嫩的狀態,他每次隻燙一分鍾就撈起來瞭。
但他萬萬沒想到,沒煮熟的豬肝裏竟然有戊肝病毒存在。
圖片來源:123RF
而更糟糕的是,他本身有慢性乙肝,一直在吃抗病毒藥,但最近幾個月自己把藥停瞭,病毒復製再次升高。
老年人本來抵抗力差,又雪上加霜感染瞭戊肝,最後就導緻 肝功能衰竭 。
所幸去醫院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科普時間
戊型病毒性肝炎(下麵簡稱戊肝),顧名思義,是由 戊肝病毒(HEV) 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每年約有2000萬人感染戊肝病毒, 其中估計約有330萬人會齣現戊肝癥狀。
和大傢熟悉甲肝、乙肝、丙肝相比,戊肝雖然沒那麼有名,但卻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
也就是說,HEV可以人傳人,也可以 由已感染的豬、牛、羊、貝類、鹿等其他動物傳染給人。
圖片來源:123RF
戊肝感染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對於普通人,一般2周內就可以靠免疫力自愈,也沒有後遺癥。
但孕婦、慢性乙肝患者、老年人就危險瞭,可能引起很嚴重的並發癥甚至死亡。
戊肝病毒是如何傳染的呢?
最主要的類型是糞-口傳播――帶HEV的豬糞用作肥料,汙染瞭 蔬菜瓜果、水源、貝類水産品,最後被人類生吃瞭。
這種情況在衛生條件不太好的地區常見,一次能“放倒“一大群人。
經常和豬的糞便、生豬肉和髒器打交道(比如豬肉養殖、屠宰、售賣)的人也是易感人群。 有些人體內已經有瞭抗體,但不一定發病。
還有少數罕見的人傳人情況,比如不規範的輸血、器官移植、母嬰傳播等。
而 帶病毒的豬肉類食物,沒煮熟煮透就送上餐桌 ,也是一大潛在的傳染源。
中國各地都有一些研究,對比瞭屠宰場和農貿市場生豬各部位(豬肉、豬肝、豬血、豬腰子、豬膽汁)戊肝病毒汙染情況,發現:
豬內髒中的戊肝病毒核酸陽性率比較高,尤其是豬肝 (陽性率最高可達18%。)
國外有研究發現,豬肝製品(如豬肝醬)、香腸,豬皮凍等都有被戊肝病毒汙染的情況。
中國這方麵的研究還比較少,但不管是豬肉、內髒還是豬肉製品,吃的時候都要注意。
▲感染HEV病死豬的肝髒和腎髒(圖片來源:參考文獻[8])
那麼,豬肉類食物做菜的時候,怎樣纔能保證戊肝病毒完全殺滅呢?
有疾控人員專門做瞭相關研究,用煮開的鹵汁把HEV陽性的新鮮豬肝浸泡起來,再放進微波爐加熱,發現 5分鍾、10分鍾還有病毒核酸檢齣。直到加熱15分鍾後,纔能有效殺滅豬肝中的戊肝病毒。
而國外另一項研究也發現,生的或半熟的豬類食品必須加熱到71℃、持續20分鍾纔能殺滅HEV。
更需要注意的是,有時肉類錶麵看著已經熟瞭,不代錶內部也徹底煮熟瞭。
圖片來源:123RF
而很多愛吃爆炒豬肝、豬雜湯、豬肝粥、涼拌豬肝的人,都想著“趁嫩吃“,隻熱瞭1-3分鍾就端上桌瞭,這是比較危險的。
所以,這裏給吃貨朋友們一些建議:
1. 豬肉、雙殼貝類水産一定要徹底煮熟再吃。
2. 在傢吃或去外麵吃火鍋時,都使用 兩套餐具,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 ,避免交叉汙染。
3. 買菜和放冰箱時,也把生食和熟食的袋子分開,熟的在上麵、生的在下麵,避免汁液流下造成汙染。
4. 做菜時, 生的肉類和內髒一定要切成薄片,這樣可以加快受熱速度, 尤其是燙火鍋、煮粥、爆炒的時候。其中:
豬肝(切片): 看厚度和分量,至少要煮開或煎/爆炒3~5分鍾纔能吃;
雙殼貝類水産:至少加熱到中心溫度達90℃,維持1分30秒。最好用沸水煮到外殼打開,再煮3至5分鍾。
5. 去飯店點菜時,也最好請廚師把肉切薄一些,便於判斷生熟情況。順便交代一下不要圖嫩,要徹底做熟(為瞭身體健康,隻能犧牲一下口感瞭)。
圖片來源:123RF
對於經常做菜的人或食物加工人員(廚師、屠宰人員) 等,還建議:
加工瞭生豬肉類的用具和台麵,每次都用熱水和洗滌劑清洗。
做生食(包括生肉和內髒)、熟食或即食食物的工具(菜闆、菜刀等)要分開,不要混用。
加工完生食肉類,或用完相關工具設備前後,都要用流動水和洗手液徹底洗手20秒。
對於長期接觸畜類的高危人群,還可以接種戊肝疫苗,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