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編者按:如何理解和確定曆史上的中國及其疆域範圍是一個長期聚訟紛紜的問題。自從班固編纂成第一部斷代史以後 傳統的史書都是以中央王朝或某一政權為體係的 譚其驤:何為“中國”? - 趣味新聞網


編者按:如何理解和確定曆史上的中國及其疆域範圍是一個長期聚訟紛紜的問題。自從班固編纂成第一部斷代史以後 傳統的史書都是以中央王朝或某一政權為體係的 譚其驤:何為“中國”?


發表日期 2/25/2022, 1:25:08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編者按:如何理解和確定曆史上的中國及其疆域範圍是一個長期聚訟紛紜的問題。自從班固編纂成第一部斷代史以後,傳統的史書都是以中央王朝或某一政權為體係的,反映在地圖繪製上也是如此。直到清末民初,楊守敬編繪… .....


    

編者按:如何理解和確定曆史上的中國及其疆域範圍是一個長期聚訟紛紜的問題。自從班固編纂成第一部斷代史以後,傳統的史書都是以中央王朝或某一政權為體係的,反映在地圖繪製上也是如此。直到清末民初,楊守敬編繪齣版《曆代輿地圖》,也隻反映曆代中原王朝,而不包括邊疆地區的非漢族政權,盡管這些地區早已是清朝版圖的一部分。《中國曆史地圖集》是如何處理曆史上的中國的範圍以及在此範圍內的各個政權、民族的關係的?這篇是圖集主編譚其驤先生在1981年5月"中國民族關係史研究學術座談會"上的講話稿,談如何看待曆史上的中國疆域問題。

何為“中國”?

文/譚其驤

翁獨健同誌要我在這次會議期間在大會上講一通。我說,我不是民族史專傢,有什麼好說的?"他說:不要你講彆的,隻要你講一講你們在編繪《中國曆史地圖集》時是怎樣劃定各個曆史時期的中國的範圍的;也就是說,對曆史上同時存在的許多國傢地區和民族,你們是如何區彆中外的?哪些算中國,哪些不算,標準是什麼?"

他既然提瞭這樣具體的要求,我作為《中國曆史地圖集》的主編,就不便推辭瞭。所以今天下午我在此嚮諸位匯報一下我們在這套圖集裏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諸位聽瞭如果認為我們的處理辦法有不閤理、不妥當之處,歡迎在明天小組會上提齣來大傢展開討論。

《中國曆史地圖集》的編繪工作開始於1955年春。開始隻要求把楊守敬的《曆代輿地圖》予以"重編改繪",範圍準備一仍楊圖之舊,那時還沒有接觸到曆史上中國的範圍這個問題。

楊圖各時代都隻畫中原王朝的直轄版圖,除前漢一冊附有一幅西域圖外,其餘各冊連王朝的羈縻地區都不畫,更不要說與中原王朝同時並立的各邊區民族政權的疆域瞭。所以楊守敬所謂《曆代輿地圖》,起春鞦訖明代,基本上都隻畫清代所謂內地18省範圍以內的建置,不包括新疆、青、藏、吉、黑、內濛古等邊區。

編繪工作開始沒多久,我們就感覺到以楊圖範圍為我們的圖的範圍這種想法是不行的。新中國的曆史學者,不能再學楊守敬的樣兒僅僅以中原王朝的版圖作為曆史上中國的範圍。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各族人民包括邊區各族所共同締造的,不能把曆史上的中國同中原王朝等同起來。我們需要畫齣全中國即整個中國曆史的地圖來,不應隻畫秦、漢、隋、唐、宋、元、明等中原王朝。

隨後我們就作齣決定:圖名改為《中國曆史地圖集》,範圍要包括各個曆史時期的全中國。怎樣確定各個時期的全中國範圍,從此便成為我們不得不反復慎重考慮的一個首要問題。

我們是如何處理曆史上的中國這個問題呢?我們是拿清朝完成統一以後,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前的清朝版圖,具體說,就是從18世紀5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前這個時期的中國版圖作為我們曆史時期的中國的範圍。所謂曆史時期的中國,就以此為範圍。

不管是幾百年也好,幾韆年也好,在這個範圍之內活動的民族,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民族;在這個範圍之內所建立的政權,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政權。簡單的迴答就是這樣。超齣瞭這個範圍,那就不是中國的民族瞭,也不是中國的政權瞭。

西漢地圖

為什麼作齣這樣的決定?我們的理由是這樣:

首先,我們是現代的中國人,我們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國"作為中國的範圍。我們知道,唐朝人心目中的中國,宋朝人心目中的中國,是不是這個範圍?不是的。這是很清楚的。但是我們不是唐朝人,不是宋朝人,我們不能以唐朝人心目中的中國為中國,宋朝人心目中的中國為中國,所以我們要拿這個範圍作為中國。

這還要從"中國"兩個字的意義講起。"中國"這兩個字的含義,本來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且不提《詩經》等古籍中的"中國"是什麼意思,簡單說起來,拿"中國"兩個字錶示我們國傢的主權所達到的範圍,這個觀念是鴉片戰爭之後纔形成的。

在這以前的"中國"二字,在各種場閤有各種樣子的用法。遠的我們不講,鴉片戰爭以後的初期,這個觀念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舉一個例子,魏源寫《聖武記》所用的"中國",有時候是符閤現在的概念的,譬如他講到濛古,把濛古算中國,俄國算外國;講到西藏,把西藏算中國,印度算外國。

但有的時候,他還采用一種老觀念,把18省同新疆、西藏、濛古對立起來,隻把18省叫中國。有的明清著作中,甚而至於因為作者本人跑到西南的貴州、廣西少數民族地區,他作筆記就把貴州、廣西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不看作中國,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內地看作中國。

三國地圖

"中國"兩個字,按照現在的用法,形成是很晚的。鴉片戰爭以後的初期還沒有完全形成,基本上到晚清時候纔形成。講到"中國"就是錶示我們國傢的主權所達到的範圍,這是鴉片戰爭後經過瞭幾十年纔逐漸形成的。

我們再迴頭來講,我們是現代人,我們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這不是說我們學習瞭馬列主義纔這樣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後一時期就不能拿前一個時期的"中國"為中國。

舉幾個例子:春鞦時候,黃河中下遊的周王朝、晉、鄭、齊、魯、宋、衛等,這些國傢他們自認為是中國,他們把秦、楚、吳、越看成夷狄,不是中國。這就是春鞦時期的所謂"中國"。但是這個概念到秦漢時候就推翻瞭,秦漢時候人所謂"中國",不再是這樣,他們是把秦楚之地也看作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是後一個時期推翻瞭前一個時期的看法。

到瞭晉室南渡,東晉人把十六國看作夷狄,看成外國。到瞭南北朝,南朝把北朝罵成索虜,北朝把南朝罵成島夷,雙方都以中國自居。這都是事實。但唐朝人已經不是這樣瞭,唐朝人把他們看成南北朝,李延壽修南北史,一視同仁,雙方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東晉十六國地圖

同樣,在宋朝也把遼、金、夏都看成是外國,看成夷狄。但是元朝人已經不這樣瞭,已經把遼、金、夏跟宋朝一樣看成"中國"。元朝人已經不用宋朝的看法瞭,難道我們還要作宋朝人?所以我們說現代人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

後一代的人把前一代的人的概念否定,不采用前一代人的概念,這是由來已久,自古而然的,沒有什麼奇怪。我們現在當然不應該再以東晉人自居,再以宋代人自居。總而言之,我們是現代人,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

第二個問題。我們既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曆史上的中國,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國範圍來限定我們曆史上的中國範圍。我們應該采用整個曆史時期,整個幾韆年來曆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國為曆史上的中國。我們認為18世紀中葉以後,1840年以前的中國範圍是我們幾韆年來曆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國,這就是我們曆史上的中國。

至於現在的中國疆域,已經不是曆史上自然形成的那個範圍瞭,而是這一百多年來資本主義列強、帝國主義侵略宰割瞭我們的部分領土的結果,所以不能代錶我們曆史上的中國的疆域瞭。為什麼說清朝的版圖是曆史發展自然形成的呢?而不是說清帝國擴張侵略的結果?因為曆史事實的確是這樣,清朝的版圖的確是曆史發展自然形成的。

我們跟沙俄不同,沙俄在16世紀以前,和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中亞細亞沒有什麼關係,16世紀以後嚮東侵略、擴張,纔形成現在這麼大的版圖。但是清朝以前,我們中原地區跟各個邊疆地區關係長期以來就很密切瞭,不但經濟、文化方麵很密切,並且在政治上曾經幾度和中原地區在一個政權統治之下。

東北地區在唐朝時候已經建立瞭若乾羈縻都督府、羈縻州。到遼、金時代版圖已東至日本海,北至外興安嶺,經過元朝直到明朝的奴爾乾都司,都是如此。北方也是如此,濛古高原上的匈奴在西漢時跟漢朝打得很熱鬧,最後匈奴還是投降瞭漢朝,甚而至於到東漢初年還入居漢王朝的版圖之內。

唐朝,從唐太宗滅瞭突厥頡利可汗、滅瞭薛延陀、滅瞭車鼻可汗之後,一度統治整個濛古高原,遠達西伯利亞南部,幾十年之後突厥纔復國。元前的時候,濛古高原是元朝的嶺北行省。在西北方麵也是如此,西漢設西域都護府,唐設安西、北庭都護府,元曾經置阿力麻裏、彆失八裏行中書省、宣慰司等等。

唐代地圖

雖然一般都不是連續的,但斷斷續續好幾次,都跟中原地區在政治上屬於一個政權。至於經濟、文化關係,那就更緊密。這個長期的經濟、文化、政治的關係,逐漸發展下來,越來越密切。

我們很贊成前幾天翁獨健同誌講的一段話,我們曆史上中原王朝跟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到底是什麼關係?主流是什麼?是和平共處?還是打仗?我們看不必去深究它,確實有的時期是很好的,和平共處,有的時期是打仗,有的時期打仗還打得很凶。但是,總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我看這點是誰也不能否定的。

隨著曆史的發展,邊區各族和中原漢族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瞭,形成瞭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光是經濟文化的交流關係不夠瞭,光是每一個邊區和中原的閤並也不夠瞭,到瞭17世紀、18世紀,曆史的發展使中國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把中原地區和各個邊區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而清朝正是順應瞭曆史發展的趨勢,完成瞭這個統一任務。

17世紀、18世紀清朝之所以能夠在這麼大的範圍之內完成統一,這決不是單純的由於那時的清朝在軍事上很強,在軍事上取得一係列的勝利所能夠做到的。單純的、一時軍事上的勝利和軍事徵服要是沒有社會、經濟基礎來維持的話,統一是不能持久的。

但是清朝在完成統一之後,鞏固下來瞭,穩定下來瞭,到瞭19世紀中葉以後遭遇帝國主義從東南西北各方麵入侵,給他們侵占瞭一部分土地去瞭,但基本上還是維持下來瞭。這是為什麼?主要的原因是中原需要邊區,邊區更需要中原,需要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這對中原人民有利,對邊區人民更有利。

五代十國地圖

我們知道,清朝的統一,實際上是先統一瞭滿族的地區,即廣義的滿洲;再統一漢族的地區,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統一濛族地區和濛族所統治的維藏等族地區。主要是滿、濛、漢三區的統一。

漢族地區指原來的明朝的地方,除漢族外也包括許多南方的少數民族,濛族地區在內外濛古以外,還包括青海、西藏以及南疆的維吾爾地區。這些地區本來都在厄魯特濛古統治之下,都在準噶爾統治之下。

當時的準噶爾疆域,不僅是天山北路的準噶爾本部,還包括南路的維吾爾地區,青海、西藏、套西厄魯特,都是在準噶爾統治之下。噶爾丹還進一步侵占瞭喀爾喀濛古,即外濛古。隻有內濛古在清朝入關之前早已納入清朝版圖。後來準噶爾又進一步要從外濛古入侵內濛古,這就爆發瞭清朝和準噶爾之間的戰爭。

雙方經過康熙、雍正、乾隆70年的鬥爭,清朝終於取得瞭勝利。清朝不僅把準噶爾本部收入版圖,也把原來在準噶爾統治之下的青海、西藏、"迴疆",即天山南路,也納入瞭版圖。所以清朝統一基本上就是統一滿、漢、濛三區。

濛區實際上包括維吾爾地區及藏區。這三區統一完成之時是在乾隆中葉,即18世紀50年代。而由滿,濛、漢三族人民組成這個王朝,實際上還遠遠在清朝入關以前。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把國號大金改為大清,臣下所進呈的勸進錶就是由滿、濛、漢三種文字寫成的,充分錶明這個王朝是由滿、濛、漢三種人組成的。

據我來看,這是順應曆史潮流的。因為到瞭16世紀、17世紀時,漢滿濛等中國各民族已經迫切需要統一。這一點,我們從明朝與女真部族即後來的後金打的交道,明朝跟濛古打的交道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個時候中原的明朝和東北的滿洲、北方的濛古,時而打仗,兵戎相見;時而通過和談規定明朝歲贈女真、濛古多少物資,並進行互市。打也好,和也好,目的無非是女真人要拿人參、貂皮來換中原地區的緞布、糧食和農具,濛古人要拿他們的馬來換中原布帛、粟豆和茶葉。

歲贈互市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時,就打進來掠奪。一邊進行掠奪,一邊要挾舉行新的和議,增加歲贈。這說明邊區發展到16世紀、17世紀時迫切需要中原地區的農産品和手工業品。當然,中原地區也需要邊區的人參、貂皮、馬匹等等。但是比較起來說,邊區更需要中原的物資。所以說,通過互市,通過戰爭,最後需要統一。

因為統一之後,隻要中原能用布匹、糧食等物資滿足邊區的需要,就可以平安無事,統一就可以鞏固下來。所以我說清朝之所以能造成大統一的局麵並且鞏固下來,是順應瞭曆史的潮流。是曆史的發展自然形成的。有人說,清朝這樣大的版圖完全是內外擴張的結果,這是不符閤曆史事實的。

北宋地圖

清朝對於濛古用兵不能算是窮兵黷武,就象漢武帝對匈奴用兵不能算窮共黷武一樣。漢武帝對付朝鮮、東越、南越,可以責備他是侵略,對付匈奴就不能算是侵略。他不對付匈奴,匈奴要打進來。唐太宗對付突厥也不能算窮兵黷武。同樣清朝對付準噶爾也是不得不然。

在那時候,準噶爾氣勢洶洶,占領瞭整個新疆、青海、西藏、外濛,矛頭指嚮清帝國統治下的內濛,如果不把噶爾丹打敗的話那還得瞭?那就可能再次齣現邊疆民族入主中原,即厄魯特入主中原,再來一次改朝換代。要改朝換代可不是容易的。從當時情況看起來清朝還是比準噶爾進步點,讓清朝統治中原地區比讓準噶爾統治中原還是要有利一點吧。

所以說清朝打敗準噶爾,不能說他是窮兵黷武。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清朝把準噶爾統治的地區一一收入版圖,這是為瞭徹底打垮準噶爾而必須要采取的措施,不是存心要去徵服這些地方。清朝那時候並不是擴張主義者。

我們知道,清朝打敗準噶爾之後,阿富汗、浩罕、巴達剋山等中亞的一些小國,曾經一度要加入清朝,但清朝拒絕瞭,僅僅把這些國傢列為藩屬,以當時清朝的兵勢、兵威所加,要進一步嚮中亞擴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清朝並沒有這樣做。可見清朝之所以有這樣的版圖,決不能說他是擴張主義者,這是順應曆史潮流。

所以說清朝在18世紀時形成的這個版圖是中國曆史發展的結果,拿這個版圖來作為曆史上中國的範圍應該是恰當的。有人主張拿今天的國土作為曆史上中國的範圍,我們認為那是不恰當、不應該的。要是那樣的話,豈不等於承認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的烏蘇裏江以東、黑龍江以北的地方,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地方嗎?

事實上在清朝以前,烏蘇裏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已有幾百年是在中原王朝直接統治之下的。再如大漠以北的濛古高原,現在屬於濛古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傢是不是曆史自然發展形成的呢?不是。1911年、1921年兩次濛古獨立,都是後麵有第三者插手的,要是沒有第三者插手的話,它不會脫離中國。

曆史發展的自然趨勢是濛古地區不論漠南漠北部應該和中原地區聯係在一起的。到瞭20世紀,到瞭1911年、1921年,由於第三者的插手,結果分裂齣去瞭。這不是自然發展的結果,這是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能說曆史上的中國隻包括漠南的內濛古而不包括漠北的外濛古,盡管我們現在是承認濛古人民共和國的。

曆史上所有的北方民族,匈奴也好,鮮卑也好,樓蘭也好,突厥也好,迴紇也好,全都是同時分布在漠南和漠北的。要是我們以今國界為依據處理曆史上的民族,那該怎麼辦?同一個政權統治之下的一個民族,漠北的不算中國,漠南的纔算中國,這就沒法辦瞭。

但我們要是采用1840年以前的清朝版圖為曆史上中國範圍就好辦。齣現在漠南漠北的濛古以及曆史上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不能因為今天在濛古人民共和國之內就不算曆史上中國的民族。當然,我們講中國史的時候應當把這些民族作為中國史上的民族。但我們也不反對濛古人民共和國在寫它的曆史的時候把這些古代民族寫成它的先民。

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版圖

有一點要補充一下,就是1840年以前有些跨國界的政權或民族或部族怎麼辦?這個問題最明顯的事例就是高麗。我們現在是這樣辦的:我們認為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的中朝國界,這是曆史自然形成發展的結果,沒有什麼帝國主義插手。

曆史上的高麗最早全在鴨綠江以北,有相當長一個時期是在鴨綠江、圖們江南北的,後來又發展為全在鴨綠江以南。當它在鴨綠江以北的時候,我們是把它作為中國境內一個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國傢的,這就是始建於西漢末年,到東漢時強盛起來的高句麗,等於我們看待匈奴、突厥、南詔、大理、渤海一樣。

當它建都鴨綠江北岸今天的集安縣境內,疆域跨有鴨綠江兩岸時,我們把它的全境都作為當時中國的疆域處理。但是等到5世紀時它把首都搬到瞭平壤以後,就不能再把它看作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政權瞭,就得把它作為鄰國處理。不僅它鴨綠江以南的領土,就是它的鴨綠江以北遼水以東的領土,也得作為鄰國的領土。

我們處理曆史上的中國的標準就這一條,並沒有第二條。當初我們討論的時候,正如昨天小組會上好幾位同誌的意見一樣,有些同誌總覺得隻有這麼一條不夠,總想找到第二條、第三條,想要加一兩條跟中原王朝的關係,總覺得應該跟中原王朝有一點什麼關係,如果沒有關係,怎麼能說是曆史上的中國?什麼關係呢?最好有過郡縣。

但是有的邊區從來沒設過郡縣,那麼羈縻州縣也算郡縣。這也是過去學術界不實事求是之風造成的。那時曆史學界諱言"羈縻州","羈縻"兩個字不許提,硬要把"羈縻"都督府、羈縻州的"羈縻"兩個字去掉,變成某某州,要把它看成正式的地方行政區劃一樣。

我們知道,府、州的長官是流官,是中央政府可以隨時調動的。府、州秉承中央政府的政令進行統治,嚮中央繳賦稅,服徭役。但羈縻府、州隻是給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一個都督或刺史的名義,實際上是當地基本上自主的統治者,他的地位是世襲的。王朝動不瞭它,它隻是歸附而已,你要動他他就會舉兵叛亂。羈縻府州和正式府州完全是兩迴事。

因為正式的找不齣來,所以硬要把羈縻府州算正式府州。這在實際上是違反曆史事實的。有些地區連羈縻府州也沒有設置過,這些同誌就去找稱臣納貢的關係,隻要稱過臣、納過貢,就算是歸入中原正朝的版圖瞭。或者是曾經接受過中原王朝封贈的爵位,中原王朝曾經封過這一部族的首領什麼王,什麼侯,或者是曾經授予一點什麼官銜,那就把它說成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納入中國的版圖瞭。

搞來搞去無非就是要跟中原王朝拉上一點關係,好象隻有跟中原正朝扯上關係以後纔能算中國,否則就不能算中國。這是講不通的。我們知道,朝鮮、越南是曆代嚮中原正朝稱臣納貢,接受中原王朝的封爵的,但我們能把朝鮮、越南算作中國的一部分嗎?不行。

它們跟明朝和清朝的關係隻是小國與大國的關係、藩屬國和宗主國的關係,它們不是明朝的地方、清朝的地方。尤其明顯的是日本有一顆被奉為國寶的印,叫做漢倭奴國王印,按照這些同誌的說法,日本已接受瞭中國給他的這顆印,豈不是日本也要算中國的瞭嗎?可見把有沒有封爵納貢這種關係看作在不在曆史上的中國範圍以內這種說法,是絕對講不通的。

元代地圖

尤其突齣的是,一定要把跟中原王朝拉上一點關係纔算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處理台灣問題就難瞭。台灣在明朝以前,既沒有設過羈縻府州,也沒有設過羈縻衛所,島上的部落首領沒有嚮大陸王朝進過貢、稱過巨,中原王朝更沒有在台灣島上設官置守。

過去我們曆史學界也受瞭"左"的影響,把"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句話麯解瞭。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一點沒有錯的,但是你不能把這句話解釋為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這是完全違反曆史事實,明以前曆代中原王朝都管不到台灣。

有人要把台灣納入中國從三國時算起,理由是三國時候孫權曾經派軍隊到過台灣,但曆史事實是"軍士萬人徵夷州(即台灣),軍行經歲,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隻俘虜瞭幾韆人迴來,"得不償失"。

我們根據這條史料,就說台灣從三國時候起就是大陸王朝的領土,不是笑話嗎?派瞭一支軍隊去,俘虜瞭幾韆人迴來,這塊土地就是孫吳的瞭?孫吳之後西晉南朝隋唐五代兩宋都繼承瞭所有權?有人也感到這樣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又提齣瞭所謂台澎一體論,這也是絕對講不通的。

我們知道,南宋時澎湖在福建泉州同安縣轄境之內,元朝在島上設立瞭巡檢司,這是大陸王朝在澎湖島上設立政權之始,這是靠得住的。有些同誌主張"台澎一體"論,說是既然在澎湖設立瞭巡檢司,可見元朝已管到瞭台灣,這怎麼說得通?在那麼小的澎湖列島上設瞭巡檢司,就會管到那麼大的台灣?

宋元明清時,一個縣可以設立幾個巡檢司,這等於現在的公安分局或者是派齣所。設在澎湖島上的巡檢司,它就能管轄整個台灣瞭?有什麼根據呢?相反,我們有好多證據證明是管不到的。因此,你假如說一定要與中原正朝發生聯係纔算中國的一部分,那明朝以前台灣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行嗎?不行。

台灣當然是中國的,自古以來是中國的。為什麼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因為曆史演變的結果,到瞭清朝台灣是清帝國疆域的一部分。所以台灣島上的土著民族――高山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對台灣我們應該這樣理解,在明朝以前,台灣島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成員之一高山族居住著的,他們自己管理自己,中原王朝管不到。

明代地圖

到瞭明朝後期,纔有大陸上的漢人跑到台灣島的西海岸建立瞭漢人的政權,這就是顔恩齊、鄭芝龍一夥人。後來荷蘭侵略者把漢人政權趕走瞭,再後來鄭成功又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復瞭。但是,我們知道,鄭成功於1661年收復台灣,那時大陸上已經是清朝瞭,而鄭成功則奉明朝正朔,用永曆年號,清朝還管不到台灣。

一直到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平定台灣,台灣纔開始同大陸屬於一個政權,所以一定要說某一地區同中原正朝屬於同一政權,中原王朝管到瞭纔算是中國的話,那末,台灣就隻能從1683年算起,1683年前不算中國,這行嗎?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為什麼是中國的?因為高山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台灣自古以來是高山族的地方,不是日本的地方,也不是菲律賓的地方,更不是美國的地方、蘇聯的地方,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地方。

但不是屬於中原王朝,是屬於高山族的,到1683年以後中原王朝纔管到,這樣我們覺得就可以講通瞭。一定要找齣邊疆地區同中原王朝的關係來,好像同中原王朝沒有關係就不能算中國的一部分,實際上,很對不起,還是大漢族主義。這個思想一定要堅決打破。

我們自己思想中如果認為一定跟漢族王朝有關係纔算中國,那就不好辦瞭。國外有人說,中國的西界到甘肅為止,新疆從來不是中國的。這個論點大傢都知道是鬍說。但是,為什麼是鬍說呢?

台灣高山族

很多人就會這樣講瞭:因為新疆在漢朝就統治到瞭,唐朝也統治到瞭。漢朝設過西域都護府,唐朝設過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但是我們的曆史很長,西漢對西域統治多少時間?也不過50年吧。東漢的統治更差。唐朝比較長一點,也不過7世紀到8世紀100多年吧。我們有幾韆年的曆史,除瞭唐漢一二百年統治瞭新疆之外,其他的時代怎麼樣?

有些人隻願意談漢唐,不願意談其他時代,因為一想到除漢朝、唐朝、清朝之外,中原王朝的確管不到新疆。那怎麼辦呢?好像理虧似的,於是有的同誌就去找其他的關係。說是雖然不能直接管到,但在宋朝、明朝新疆的地方政權嚮中原王朝進過貢。朝鮮、越南都不算中國的一部分,為什麼新疆地區的政權嚮中原王朝進過貢,就算是中國的一部分呢?

這是講不通的。宋朝和明朝,新疆地區政權同中原王朝的關係實在是很可憐的,西州迴鶻、於田、黑汗王朝跟宋朝怎麼說得上有什麼臣屬、隸屬關係?怎麼能說是嚮宋朝稱臣納貢呢?不過是來往一二次而已,不用說不在宋朝的版圖內,連藩屬也談不上。到明朝更可憐瞭,明朝中葉以後,嘉峪關打不開瞭,嘉峪關之外都是一些與明朝沒有什麼關係的政權。

所以一定要與中原王朝有關係纔算中國的一部分的話,那新疆在宋朝、明朝根本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能這樣講,不能說一定要與中原王朝有關係纔算中國的一部分。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漢族是漢族,中國是中國,中原王朝是中原王朝,這是不同的概念。

在1840年以前,中國版圖之內的所有民族,在曆史時期是中國的一部分。就是這麼一條,沒有其他標準。新疆在宋朝的時候,是西州迴鶻、於田、黑汗等等。在明朝的時候,在察閤台後王封建割據之下,分成好多政權,這是不是就不是中國瞭?是中國,不過它與中原王朝分裂瞭。

分裂與統一,在中國曆史上是經常齣現的,每一次由分而閤,一般說來是擴大一次。中國曆史上第一次統一是在秦漢時期,秦統一時北至秦長城,西邊隻到黃河,根本沒有挨上青藏高原。漢朝的統一,西邊到瞭玉門關,到瞭青藏高原的湟水流域。比秦有所擴大。隋唐的統一又擴大一步,但是都趕不上清朝的統一。

一次一次統一,一次一次的擴大,到清朝的統一,版圖最大。而這個範圍並不反映清朝用兵的結果,而是幾韆年來曆史發展的結果,是幾韆年來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各民族之間經濟、政治各方麵密切關係所自然形成的。不過,我們說,經濟文化的密切關係,還需要政治統一來加以鞏固的。

所以講到這點,我們不得不特彆強調一下,我們中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這一句話並不是泛泛而談的,少數民族對我們的貢獻確實是很大的,除瞭經濟文化方麵我們暫且不談之外,就是我們形成這麼大的一個中國,少數民族特彆是濛古族、滿族對我們的貢獻太大瞭。

我們設想一下,在12世紀我們這個中國分成七八塊,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是南宋,東北和黃河流域是金,寜夏、甘肅的河西和鄂爾多斯這一帶是西夏,雲南是大理,新疆是西遼,西藏是吐蕃,分裂成許多部落的濛古高原上是濛古各部、突厥各部,整個中國分成七八塊,每一塊中間還不統一。

由於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祖孫三代的經營,纔齣現瞭一個大統一的局麵,這個大統一的局麵多麼珍貴啊!譬如雲南,雖然漢晉時代是中原王朝統治所及,但是南朝後期就脫離瞭中原王朝。到瞭隋唐時候,是中原王朝的羈縻地區,不是直轄地區。這個羈縻局麵也不能維持很久,到瞭8世紀中葉以後,南詔依附吐蕃反唐,根本就脫離瞭唐王朝。

南詔之後是大理。總的來說,從6世紀脫離中原王朝,經過瞭差不多700年,到13世紀纔由元朝徵服大理,雲南地區又成為中原王朝統治所及。又如新疆地區,從8世紀後期起就脫離瞭唐王朝,唐朝人被吐蕃又趕齣來瞭,後來吐蕃人也站不住瞭,維吾爾人進入新疆建立瞭幾個政權。

總而言之,經過瞭400多年,纔由濛古族徵服西遼使新疆地區和中原地區又同屬於一個政權。元朝的統治使中國各地區之間長期分裂又閤在一起。沒有濛古的話,怎麼能形成這樣大的統一?這樣分裂局麵繼續下去的話,那就不可想象。

同樣,在明朝時候,中國又進入一個分裂時代。明朝對東北遼東邊牆以外,對青藏高原的統治是很薄弱的,隻是一種羈縻關係而已,真正的統治是談不上的。我們要說老實話,現在把明朝對西藏關係來比之於元朝對西藏的關係,清朝對西藏的關係,這是不行的,是遠遠趕不上的。明朝對東北邊牆以外女真各部的關係也不能和元朝清朝相提並論。

長城以外的韃靼、瓦剌,長期處於敵對狀態。所以明朝的時候中國又分成好幾塊瞭。沒有清朝起來,這個分裂局麵不知又要延續到什麼時候。明朝對新疆的關係更談不上,根本管不上,連新疆發生什麼變化都不曉得。要是沒有清朝從努爾哈赤、皇太極,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6代二百多年的經營,就不會齣現18世紀的大統一局麵。

所以我們說中國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我們今天還能夠繼承下來這麼大的一個中國(雖然被帝國主義宰割瞭一部分,侵占去瞭好多地方),包括這麼多的少數民族在內,不能不歸功於清朝。所以我們絕不能把中國看成漢族的中國,我們中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中國。

很多少數民族對我們中國曆史發揮瞭很大的作用,沒有元朝,沒有清朝,今天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我們怎麼能把中國看成漢族一傢的?王朝跟中國不能等同起來,應該分開,整個曆史時期隻有清朝等於全中國,清朝以外沒有彆的中國政權。清朝以前任何曆史時期,中國都包括兩個以上的政權,我們絕不能說這個政權是中國的,那個政權不是中國的,不能這樣分,要分也分不清。

曆史上同時存在兩個以上的中國政權時,那就得承認事實上當時幾個國傢並峙,誰也管不到誰,不能硬說中原王朝管到瞭邊區民族政權。有些同誌要把吐蕃說成是唐朝的一部分,這是違反曆史事實的。唐和吐蕃敵對戰爭時多,和親通好時少。就是在和親通好時,唐朝也完全管不瞭吐蕃。漢朝和匈奴,唐朝和突厥、迴紇的關係,基本上也是如此。我們隻能認為吐蕃、匈奴、突厥、迴紇是曆史上中國的一部分,但不能說它們是漢唐王朝的一部分。

曆史上的中國政權有時管到瞭曆史上中國範圍以外的地方,我們也得承認這些地方雖然不在曆史上的中國範圍之內,但確在幾個中國王朝版圖之內。例如,漢晉間曾在朝鮮西北部設置過樂浪、帶方等郡,漢唐間曾在越南北部設置過交趾、九真、日南等郡,這些設郡縣的地方,當然是漢晉唐等王朝疆域的一部分。

所以朝鮮、越南雖然不在曆史上的中國範圍之內,但曆史上的樂浪、交趾等郡,則為漢、唐等王朝的領土,那是無可諱言的。以郭老名義齣版的《中國史稿》第一版(後來的版本改動過沒有,我不知道),把漢朝同交趾、九真、日南的關係說成是對外關係,我看是很難講得通的。這三郡明明在漢王朝的統治之下、版圖之內,漢朝其他地區對這三郡的關係隻能說是內地或中原對邊區的關係,怎麼能說成是對外關係呢?這是違反曆史事實的。

我們對內提倡民族團結,對外提倡尊重鄰國,特彆是比較弱小的鄰國,這是對的。但不應該,也不需要為瞭要尊重鄰國,就抹殺或歪麯曆史事實。交趾、九真、日南等郡確在漢唐王朝疆域之內,不能因為在今天是越南的國土,便硬說漢唐跟這幾郡的關係是"對外"。五代以後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建國,那我們就該尊重其獨立,不能因為它曾經嚮宋、元、明、清等朝稱過臣、納過貢,而不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鄰國看待。

1988年1月26日,參加《國傢曆史地圖集》編委會閤影,前排右二為譚其驤

在我們的圖上,我們沒有把秦朝的象郡按我國的傳統說法劃在越南境內。有些同誌認為我們在畫秦圖時是在與越南友好的時候,所以就不敢把象郡畫在越南。我們是把象郡畫在廣西、貴州一帶的。他們說,我們現在要修訂這套圖,應該可以把象郡畫到越南去瞭。實際把曆史上的郡縣畫在哪兒,這是不能以對某個鄰國友好與不友好來決定的。

我們當初沒有把象郡畫到越南去,我們是根據史料認真地作瞭分析,覺得還是不把象郡畫到越南去更妥當一些。我們也知道把象郡放到越南去也有一定的史料根據,《漢書・地理誌》、《水經注》都說秦朝的象郡在越南。但是我們沒有采用這種說法而主張象郡是在廣西、貴州,我們覺得這種主張的根據更堅強一些。

因為《漢書・地理誌》趕不上《漢書・本紀》可靠,而《漢書・本紀》的材料證明象郡應該在廣西。《水經注》的材料雖然可貴,但《山海經》的材料比《水經注》更早一點。《山海經》的材料說明象郡應該在貴州。因此,我們是老老實實根據曆史資料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以後纔下結論的。我們決不能今天與這個國傢友好瞭,就這樣畫,不友好瞭,就那樣畫。

嘉慶二十五年地圖(1820年)

有的同誌說如果我們把曆史邊疆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看成是曆史上的中國,那是不是就沒有民族英雄,就沒有漢奸、賣國賊瞭。是不是宋遼之間、宋金之間的戰爭都是內戰瞭?這顯然也是不對的。

我們講曆史上的中國是應該站在今天中國的立場上的,但講曆史上中國境內國與國之間的鬥爭,宋朝就是宋朝,金朝就是金朝,宋金之間的鬥爭當然還是國與國之間的鬥爭,那末,當然應該有民族英雄,有賣國賊,嶽飛當然是民族英雄,秦檜當然是賣國賊,這怎麼推翻得瞭呢?

任何人都應該忠於自己的祖國,怎麼可以說把宋朝齣賣給金朝而不是賣國賊?宋朝方麵有漢族的民族英雄,金朝方麵當然也會有女真族的民族英雄。我看完顔阿骨打起兵抗遼,就應該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所以嶽飛還是應該頌揚的,秦檜還是應該譴責的。

不過今天漢人與滿人都已經是一傢人瞭,寫曆史的時候雖然應該按曆史事實寫,但在今天已沒有必要把這段曆史大事宣揚,不需要宣揚並不等於否定,不等於否定民族英雄。我們要宣揚愛國主義的話,應該宣揚近一百幾十年來在抗英、抗法、抗俄、抗日鬥爭中間的民族英雄,豈不是更好嗎?何必過分宣揚曆史上的?

同樣,我們肯定元朝、清朝對中國曆史作齣瞭偉大的貢獻,但是不等於說要否定文天祥、陸秀夫,不承認他們是民族英雄、愛國主義者,也不等於說洪承疇、吳三桂不是賣國賊,因為曆史是發展的,我們不能拿後來的關係看當時的關係。假如認為後來已成為一傢,當時何必抵抗呢?

《中國曆史地圖集》上的秦全圖

那麼從秦漢以後秦、楚也都是一傢,在屈原的時代,豈不是他也無需站在楚國的立場上,抵抗秦朝的侵略瞭?假如說後來已成為一傢,當時就可以不抵抗的話,那麼將來世界總有一天要進入共産主義的,國傢總是要消滅的,那麼將來講起曆史來豈不就得認為曆史時期被侵略者、反抗侵略都是無聊的?要這樣講起來,那我們的抗日戰爭豈不也是多餘的?

所以曆史發展到今天,我們全國各個民族是在一個大傢庭裏,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抗擊外來的侵略,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瞭社會主義祖國的四個現代化而奮鬥。

今天我們寫中國史,當然應該把各族人民的曆史都當成中國曆史的一部分,因為這個中國是我們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而不是漢族一傢的中國。我們今天的命運是相同的,興旺就是大傢的興旺,衰落就是大傢的衰落,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鬥爭。

原載於《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本文為作者在1981年5月下旬召開的"中國民族關係史研究學術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曆史地圖集》

▲《長水集》

譚其驤(1911-1992)字季龍,筆名禾子、譚禾子。浙江嘉興人。我國著名曆史學傢、曆史地理學傢。

1930年畢業於暨南大學曆史係。1932年起任北平圖書館館員。1934年與顧頡剛發起成立禹貢學會並任理事。同年發起成立中國地理學會,曆任理事、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940年至1950年在浙江大學史地係任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任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還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等職。主要著作有:《長水集》、《長水集續編》、《中國曆史地圖集》等。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硃元璋給硃棣剝桔子,馬皇後得知後大喊:快跑,你爹要殺你

硃元璋給硃棣剝桔子,馬皇後得知後大喊:快跑,你爹要殺你

    眾所周知,奪嫡之路都會浸滿鮮血,兄弟相殘、十有八九。在古代的宮廷之中,光是皇子之間的鬥爭就不在少數。 其中還包含大臣謀朝篡位的可能,所以總的來說,皇位最後的擁有者,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直言錶明。 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便對於猜忌、想要謀朝篡位的大臣進行一係列的格殺,幾近病態。 因為其中格殺的緣由過於虛幻,硃元璋擔心誰會謀朝篡位,所以誰就會以死來抵消硃元璋的疑慮,甚至於到最後還懷疑到自己兒子身上。 曾經,硃元璋給兒子剝橘子,馬皇後慌張的大喊:你爹要殺你,你快跑。這其中究竟發生瞭何事,讓硃元璋竟然.......


硃元璋殺死瞭無數功臣,他的報應是百萬子孫被殺光

硃元璋殺死瞭無數功臣,他的報應是百萬子孫被殺光

    硃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和曆史上的其他皇帝不同,齣生於一個窮苦的百姓傢,從小就吃瞭不少的苦,所以他對待他的子孫們,他更是大肆封王,並賜予瞭大量的土地和傢産。 按照《明史》記載,硃元璋名下共有26個兒子。明朝建國之初,硃元璋分彆封賞自己傳有後代的兒子23人,加上他的其他旁係子孫,在明朝建國初期,他“初封親郡王、將軍纔四十九位”,然而經過一百多年繁衍,到瞭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僅僅明朝皇傢檔案玉牒上收錄的皇族子孫,就達到瞭19611人。 到瞭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這個數字快速擴大到瞭.......


彆再迷信什麼白手起傢!草根皇帝劉邦、硃元璋的背景其實非常強大

彆再迷信什麼白手起傢!草根皇帝劉邦、硃元璋的背景其實非常強大

    中國封建兩韆多年的封建曆史,400多位皇帝,然而真正靠著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傢的,建立大一統的王朝,隻有劉邦和硃元璋瞭。然而重讀史書,你會發現劉邦和硃元璋並非白手起傢,他們都找到瞭自己的“靠山”,而且背景非常強大。 縣城地頭蛇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對劉邦的評價不多好:“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傢人生産作業。”當時劉邦的父親,還給劉邦開玩笑說:“我看看你和劉仲誰創下的傢業大?”但是劉邦還是我行我素。 劉邦雖然不乾活,但是他已經開始為自己找“政治靠山”瞭,劉邦第一個找的是信陵君,.......


浙江一農民自稱是硃元璋的後人,為證明身份,還拿齣瞭“龍椅”

浙江一農民自稱是硃元璋的後人,為證明身份,還拿齣瞭“龍椅”

    大傢都知道,硃元璋是一位草根皇帝,他齣生於普通人傢,從小吃不飽,穿不暖,在成為明朝開國皇帝前,他受盡苦難,因為災難,父母哥哥有的病死,有的餓死。從硃元璋一生經曆來看,還是很勵誌的。畢竟在古代社會,普通人能夠逆襲成為天子的人屈指可數。 曆經曆史的風雲變化,明朝也早已經成為曆史。而浙江後篷村,當地有一個叫硃國棟的村民,自稱是硃元璋的後人。外人卻不以為然,畢竟話不能亂說,你需要拿齣有力的證據纔行。無論是誰,都很難相信硃國棟所說的話。為瞭證明自己沒說謊,他拿齣瞭族譜,給大傢講起瞭傢族祖先的故事。 .......


硃元璋滅元後,給濛古女子下瞭一道詔書,此後濛古再無力抵抗

硃元璋滅元後,給濛古女子下瞭一道詔書,此後濛古再無力抵抗

    元朝末年朝廷麵臨著重重考驗,朝廷內部猜忌腐敗,朝廷外部又齣現瞭多支起義軍隊,就連老天爺也沒放過元朝政府,大片的乾旱讓百姓們民不聊生,流離失所。可就是這樣元朝政府也沒有減免百姓們的賦稅,這更加劇瞭百姓與朝廷之間的隔閡,反元朝的呼聲,一聲高於一聲。 從前硃元璋隻是元朝百姓中十分普通的一個,可是因為乾旱造成的飢荒讓他的傢人們一個又一個離他而去,而當時的硃元璋兩手空空。就連安葬親人們的錢都湊不齣來,原以為好好乾活就能生活很好的硃元璋,一切夢想都破滅瞭。 全傢隻剩他一人活命,最初他為瞭討口吃的去寺廟.......


硃元璋的嶽父進宮探望瞭一次女兒,硃元璋為何一定要處死他?

硃元璋的嶽父進宮探望瞭一次女兒,硃元璋為何一定要處死他?

    硃元璋在建立明朝的過程中,無數武將和謀士為此建功立業。在這些人中,能夠得以善終的,屈指可數。大多數功臣的最終結局都是非常淒慘的,也包括硃元璋的一位嶽父。 硃元璋的這位嶽父叫鬍美。鬍美是湖北沔陽人,本名鬍廷瑞。最初,鬍美原本是陳友諒手下的一位名將,在陳友諒手下立過許多奇功。在陳友諒自稱為王以後,鬍美也得到瞭一定的官職,被派到南昌駐守。 後來硃元璋攻打陳友諒,知道瞭鬍美的能力。劉伯溫建議硃元璋勸降鬍美,把鬍美的軍隊變成自己的勢力。 鬍美是個非常識時務的人,他知道陳友諒注定要失敗,很快就決定嚮硃.......


硃元璋和丞相的恩怨情仇,除瞭徐達之外,其餘之人下場都極慘

硃元璋和丞相的恩怨情仇,除瞭徐達之外,其餘之人下場都極慘

    硃元璋和丞相的恩怨情仇,除瞭徐達之外,其餘之人下場都極慘! 明太祖硃元璋對官製的改革,尤以廢除丞相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而被封丞相之人,除瞭徐達隻是掛名之外,“其從容丞弼任者,李善長、汪廣洋、鬍惟庸三人而已。”而在這其中,尤以鬍惟庸案影響最廣,前後蔓延十餘年,株連之人多達三萬餘人。 等到洪武十三年,鬍惟庸伏誅後,硃元璋罷中書省,定製不設丞相。在此,終結瞭韆餘年中書柄政的局麵。“以後嗣君,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請者,置之重典。”所以明、清兩代,自硃元璋以後,都有內閣而無丞相,其影響五百餘年。.......


元朝政權結束,10萬濛古女性的命運如何?硃元璋的3道命令很睿智

元朝政權結束,10萬濛古女性的命運如何?硃元璋的3道命令很睿智

    他是一個貧窮人傢的放牛孩子,卻能夠開創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他究竟經曆瞭什麼,為何能夠在短短15年的時間踏上帝王之路,他就是名留青史的明太祖硃元璋。那麼,在元朝戰敗之後,10萬濛古姑娘的命運又是如何?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今天的紀錄片,瞭解這些濛古姑娘背後的結局。 硃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但是他並不是生於權貴之傢,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候硃元璋的傢庭十分貧窮,父母幾乎無法養活幾位兄弟姐妹,年幼的硃元璋為瞭緩解父母的負擔,選擇去給地主放牛混口飯吃。硃元璋其實並不是明太祖的原名,這個名字是他.......


硃元璋稱帝後修傢譜,大臣建議他認硃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硃元璋稱帝後修傢譜,大臣建議他認硃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外國人總說我們中國人不信宗教,是沒有信仰的人,其實大錯特錯,我們不信宗教並不代錶沒有信仰,我們的信仰就是祖宗,是宗族,是留下的祖訓。特有的傢族文化讓中華民族傳承韆年而不斷,並一直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傢族勢力在曆史上各個朝代層齣不窮,凡是大戶之傢都會修有傢譜,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傳統,傢裏有錢,有地位瞭,要修一個傢譜,將自己的齣身、先世都要寫得清清楚楚。目的是為瞭聯絡宗族,聯絡親情,聯絡感情、壯大自己的傢族勢力。硃元璋當瞭皇帝以後修傢譜,大臣說要給他找一個很有光彩的祖先。這個祖先,找來找去.......


硃元璋怎麼也沒想到,他給子孫取的名字,竟為元素周期錶做瞭貢獻

硃元璋怎麼也沒想到,他給子孫取的名字,竟為元素周期錶做瞭貢獻

    化學元素周期錶,想必大部分人都接觸過。錶格中很多元素的中文名是個生僻字,或者說是專用字,一看就是知道是化學元素,比如“鐳”“鈷”“鈮”等等。 這些形象又整齊的名字是怎麼選定的?這還得感謝硃元璋老爺子。 01 1896年,清朝科學傢徐壽從西方引進瞭元素周期錶,在翻譯元素名字的時候碰到瞭問題:既要發音上接近,又要能體現性質狀態,還要規整好記,從哪去找這麼多閤適的漢字呢? 於是他開始翻閱古籍,希望從中獲取靈感。當他翻到硃元璋的族譜時有瞭一個驚奇的發現――硃元璋的子孫後代的名字很有規律,有很多人的.......


硃高煦:被硃元璋討厭,受硃棣誆騙,遭親兄長捧殺,後被侄子烤死

硃高煦:被硃元璋討厭,受硃棣誆騙,遭親兄長捧殺,後被侄子烤死

    明明是少年將軍,數次在危難之際救下成祖硃棣,卻為何落得“被祖父討厭,被父親誆騙,被兄弟捧殺,被侄子活活烤死”的悲慘下場。 他是最像硃棣的兒子,驍勇善戰手段狠辣,卻為何敵不過肥胖病弱的兄長。走進這段曆史你就會發現,漢王硃高煦是怎樣一步步走入萬丈深淵的。 少年時期 品行不端 被祖父討厭 漢王硃高煦,是明成祖硃棣和許皇後生的第二個兒子。親哥哥是仁宗皇帝硃高熾,親弟弟是趙王硃高燧。雖都是許皇後的親子,也都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但皇位隻有一個。 今天的主角硃高煦在洪武年間和秦、晉、燕、周四王世子被明太祖.......


劉伯溫被硃元璋毒死?這三點,或證實瞭硃元璋的清白

劉伯溫被硃元璋毒死?這三點,或證實瞭硃元璋的清白

    21世紀最開始那幾年,韓國的一名學者拿齣一封600年前的傢信,留書者叫陳寜,生前是鬍惟庸的心腹,傢信中說起鬍惟庸探視劉伯溫以前,特地詢問瞭硃元璋對於劉伯溫的存亡。使人驚悚的是,硃元璋居然讓鬍惟庸在劉伯溫湯藥內下毒,由此毒死瞭劉伯溫,而陳寜介入瞭下毒之事。因為這件事的重要性陳寜害怕整個傢族遭殃,把一本書信留給瞭一個兒子,並把它送到瞭朝鮮,從而保留瞭一條血脈。 這封書信的內容可靠嗎?從史料上看,涵括《明史・劉基傳》、《明實錄・劉基傳》、黃伯生《行狀》、張時徹《神道碑銘》等記錄,劉伯溫是被鬍惟庸.......


硃元璋吃老婆婆的豆腐,贊不絕口,走後不久命人殺瞭她

硃元璋吃老婆婆的豆腐,贊不絕口,走後不久命人殺瞭她

    硃元璋吃過老婆婆的豆腐,贊不絕口,剛齣門就讓人把她殺掉瞭。為什麼自己一邊贊不絕口,還要命人把她殺掉,看看硃元璋吃老婆婆豆腐,老婆婆說瞭什麼,怪不得硃元璋如此惱怒。 說起硃元璋,用現代來說就是活生生的�潘磕嫦�記。硃元璋本來隻是一個地主傢的放牛娃,後來機緣巧閤竟然一步步成為瞭大明的開國皇帝,真的是不敢想象,但是曆史就是這樣的讓人不可思議。 硃元璋齣生在一個貧苦百姓之傢,傢族排行老八,又叫硃重八。從小因為傢庭貧苦,不得不給地主放牛為生,還能勉強度日。可是遇上天災,旱災過後,又是蝗災瘟疫,自己的.......


硃元璋拜佛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方丈一句話救全寺人性命

硃元璋拜佛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方丈一句話救全寺人性命

    眾所周知,硃元璋齣身貧寒,是一個草根皇帝,但是硃元璋稱帝之後,他的各種手段,實在是太狠毒。硃元璋小時候生活非常貧苦,為瞭生存,他不僅給地主傢放過牛,還當過和尚。因為瘟疫,他的雙親都走瞭,他和二哥連個棺材都買不起,最後還是鄰居幫助他們,這纔將傢人下葬,之後兩兄弟就分道揚鑣瞭。 後來硃元璋在收到發小的一封信之後,他的人生開始改變瞭,從此開始瞭軍旅生涯。因為他的種種作為,在當時地位也非常高,直到後來建立明朝,成為瞭開國皇帝。硃元璋成為皇帝之後,有一次去寺廟拜佛,方丈在得知之後,立馬上前迎接,將硃.......


明太祖硃元璋的後代子孫在明末清初的遭遇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明太祖硃元璋的後代子孫在明末清初的遭遇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明太祖硃元璋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以貧苦下層人民身份開始發跡,最終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帝王。明太祖在位期間,對貪汙腐敗嚴懲力度是曆史之最,所殺腐敗官員無數。但明太祖對自己的子孫後代卻給予瞭極其優厚的待遇和特權,結果導緻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硃明皇族付齣瞭慘重的代價,這到底是怎麼迴事呢?接下來和大傢好好聊聊這方麵曆史。 明太祖 硃元璋 明太祖對貪汙腐敗懲治力度之強和對子孫後代待遇之優成鮮明對比 明太祖幼年時期,由於傢境貧寒,父母和哥哥早亡,曾經為彆人放牛為生,也曾經進入寺廟當過和尚,長期的下層老百.......


硃元璋不僅誅殺功臣,連後宮女性也不放過,六宮之首也一樣被殺瞭

硃元璋不僅誅殺功臣,連後宮女性也不放過,六宮之首也一樣被殺瞭

    硃元璋被不少學者稱為屠夫皇帝,他的殘忍和狠毒在曆史上也是齣瞭名的,在他掌權和統治時期,不僅對功臣展開瞭大肆殺戮,而且連後宮女性也沒有逃脫他的殘害。 自他登基之後,先後有三次大規模的的封爵。第一次洪武三年,開國酬勛,封六公,二十九侯;第二次洪武十二年,為平定西部邊境奬功,封十二候;第三次是平定雲南賞功,封有四侯。 三次相加共封瞭九年公爵,五十四個侯爵。但是這些人後來怎麼樣瞭呢?在洪武二十三年,藉鬍惟庸、李善長黨獄,大殺勛臣武將,一次就處死瞭公侯十一人。再加上此前已經病死的、殺死的,先後共有三.......


硃元璋火燒慶功樓燒死哪些人,揭硃元璋殺功臣背後真相

硃元璋火燒慶功樓燒死哪些人,揭硃元璋殺功臣背後真相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這是《水滸傳》中的一句頗讓人傷感的話,道盡瞭曆史上那些帝王們,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殘酷現實。若論起屠殺功臣最知名的皇帝,那非明太祖硃元璋莫屬。這大概是齣身愈低,其對權力就愈加貪戀,就愈怕失去到手的皇位,以緻變得神經質,而將其認為能夠威脅到自身皇位安全的功臣們都除去。 民間傳說,硃元璋自從做瞭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膽,生怕誰來害瞭他的性命,奪瞭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誰有這樣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當初隨他徵戰打江山的開國功臣們,就成瞭他的心中刺,眼中釘。 一天,硃.......


硃元璋鑄造的洪武通寶主要版彆!

硃元璋鑄造的洪武通寶主要版彆!

    吳二年(1368年)正月,硃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開鑄''洪武通寶''錢,仍繼大中錢式,行五等錢。其製五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餘遞降至一錢止。''錢文真書,直讀。當十大錢一般徑4.6厘米,重34.4~37剋;當一徑2.45厘米,重3.4~3.6剋。洪武通寶主要版彆為記值版、記重版、光背版、京局版、浙局版、豫局版、鄂局版、桂局版、廣局版、北平局版、濟局版、福局版。 下麵小編為大傢一一介紹: 洪武通寶記值版 背三、背五、背十 洪武通寶記重版 背一錢、.......


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會敗在硃元璋手裏,隻因他的誌嚮太小

深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何會敗在硃元璋手裏,隻因他的誌嚮太小

    元末明初,是一個紛亂的時代,也是漢民族不斷崛起的時代,遊牧民族雖然掌控中原近百年,但已經是盡顯頹態,中華大地上也是梟雄四起,經過不斷的戰爭和兼並,最後形成瞭3股最大的起義勢力,陳友諒,張士誠和硃元璋,但最後卻是最初實力最弱的硃元璋卻奪得瞭天下,占據江南富庶地區,而且深受人民愛戴的張士誠卻敗的一塌塗地,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張士誠 張士誠的野望 張士誠,是他起義成功後的名字,其原名為張九四與硃元璋的硃重八有異麯同工之妙,但張士誠的童年卻比硃元璋幸福得多,雖然也很清苦,但在傢人和兄弟姐妹的陪伴下.......


硃元璋誅殺開國功臣,隻有湯和1人全身而退

硃元璋誅殺開國功臣,隻有湯和1人全身而退

    看過明代曆史都應該知道,明朝時期發生瞭很多有趣的事,尤其是宮廷裏麵的奇聞趣事,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是有關於明太祖硃元璋的事。 硃元璋(1328--1398),1368年登基,改國號為“明”,建元“洪武”,在位期間,勤奮治國,整肅吏治,這些都對國傢的統一和發展起瞭積極的作用,但是他大興文字獄,尤其是誅殺開國功臣,對官民實行殘暴的專製統治。這讓很多人無法理解。最終導緻明末宦官專權,民亂紛起。 今天要說的,就是硃元璋誅殺開國功臣之事。硃元璋在平定天下,奪取北方,就開始瞭對那些開國功臣、那些齣生入.......


硃元璋早知硃棣有不臣之心,早有意謀反,為何不殺掉他?

硃元璋早知硃棣有不臣之心,早有意謀反,為何不殺掉他?

    硃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是世人有口皆碑的智慧與謀略集大成者,可他在晚年卻犯瞭一個看似最不該犯的失誤,那便是沒有替大明後繼新帝除掉硃棣這個禍害。 硃元璋逝世後僅幾年之內,明朝格局便天翻地覆。硃棣篡位,建文帝下落不明,滿朝建文舊臣被數盡殺光。硃元璋苦心孤詣安排的後事,全部毀於一旦。聰明如硃元璋,難道真的沒有料到這種結局嗎?難道他在世的時候,對自己殺戮成性的兒子從沒有一點防備之心嗎? 一、硃棣與父親關係 硃棣從小和父親並不親近。他齣生在元末戰亂年間,當時硃元璋在前綫忙著率兵打仗,兒子齣生後連名字都.......


硃元璋:我負瞭天下人,卻從未負過你

硃元璋:我負瞭天下人,卻從未負過你

    洪武十五年,硃元璋坐在空蕩的大殿上,他呆呆地看著殿外的黃昏,思緒飄嚮瞭初見她的那個日子。 公元1352年的一天,一個叫做硃元璋的年輕人從濠州前來投奔郭子興統帥的義軍。郭子興看到硃元璋善於作戰,於是起瞭愛纔之心,將硃元璋收為親衛,頗為重用。在多次試探之後,郭子興認為這個年輕人可以作為自己的麾下,輔佐自己奪得大業。於是就將他的養女馬氏嫁給瞭硃元璋。此時急於做齣事業的硃元璋自然不會拒絕郭子興的賞識,於是他和她相遇瞭。 初見她時,硃元璋莫不在意,但相處久瞭,他發現這個看似沉默的女子有一種溫婉的.......


硃元璋請大臣吃蘿蔔和韭菜,為什麼劉伯溫卻看齣瞭其中的殺機

硃元璋請大臣吃蘿蔔和韭菜,為什麼劉伯溫卻看齣瞭其中的殺機

    火燒慶功樓這個故事齣自於民間,後被編入評書《英烈傳》中,話說硃元璋稱帝之後,對曾經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越來越擔心,害怕他們權力過大,飛揚跋扈,對日後江山的安穩不利,於是就想著將他們一鍋端掉。 硃元璋在南京城南處起瞭一座恢宏巨大的高樓,稱為“慶功樓”,顧名思義就是要和老朋友、老部下們一起慶功之用,某日,硃元璋宣布慶功樓正式啓用,邀請瞭幾乎大明朝所有的開國功臣,包括徐達、劉伯溫等人,一起到慶功樓歡聚。 可在這一片和平安詳的環境之下,掩藏的卻是冷酷肅殺的氣氛,早在慶功樓開始動工的那一刻,硃元璋.......


硃元璋為啥把藍玉淩遲?看看他做的這幾件事,就知道他死的不冤

硃元璋為啥把藍玉淩遲?看看他做的這幾件事,就知道他死的不冤

    藍玉,明朝開國第一名將,曾在開國公常遇春手下當兵。由於臨敵勇敢屢立戰功,藍玉被封為永昌侯,其女被冊封為蜀王妃。 藍玉最著名的軍功是洪武二十年,作為左副將軍隨大將軍馮勝齣塞,降服北元悍將納哈齣;洪武二十一年,作為大將軍齣塞,徵討北元四軍脫古思帖木兒,直打到捕魚兒海大勝而還,捕魚兒海也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 藍玉因此被晉升為梁國公,是繼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之後明朝悍將,硃元璋在第一波老臣,名將被誅殺後,著重培養藍玉,可以說是想將留給後代皇帝的。因為,早在鬍惟庸謀反案件的時候,就有人供齣來,鬍.......


硃元璋為什麼將老婆與忠臣區彆對待,能共苦不能同甘的秘密是什麼

硃元璋為什麼將老婆與忠臣區彆對待,能共苦不能同甘的秘密是什麼

    硃元璋有很多妃嬪,總共為他生下瞭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但是在眾多妃嬪中,他最敬重的還是結發妻子馬氏。有道是“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硃元璋玉馬氏的感情非常好,關於大腳馬皇後的各種傳說也是一直在民間流傳。她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賢後之一,當之無愧的賢內助楷模,如果沒有她的事事關心玉幫助,硃元璋的功業肯定要受到很大的影響。 當硃元璋還在郭子興軍隊裏的時候,由於戰功越積越多,聲望也日漸高漲,結果經常受到郭子興的猜忌,有戰事的時候依靠他帶兵打仗,安定下來以後就開始找他麻煩,有一次甚至把他.......


徐達為硃元璋立下大功,他的兒子惹瞭皇帝,被皇帝親手用劍劈死

徐達為硃元璋立下大功,他的兒子惹瞭皇帝,被皇帝親手用劍劈死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齣將入相,纔兼文武世無雙”。這是硃元璋對於手下大將徐達的評價,也是明朝開國功臣得到的最高贊譽。在明初開國名將中,劉伯溫、硃升等人以謀略見長,常遇春、傅友德等人以勇武見長,而徐達則完美綜閤瞭他們的優點,正如硃元璋所說,徐達謀勇絕倫,齣將入相,是惟一一個兼有將相之纔的傑齣人物。 在明朝開國戰爭中,徐達長期獨當一麵,統領大軍南徵北戰,如果說硃元璋是董事長,徐達就是個忠心耿耿、纔乾超群的總經理,有這樣的屬下,堪稱硃元璋的福氣。最為難得之處在於,徐達不僅纔能無與倫比,個人.......


劉伯溫死前,為何要送一筐魚給硃元璋?17年後硃元璋纔想明白

劉伯溫死前,為何要送一筐魚給硃元璋?17年後硃元璋纔想明白

    古代的皇帝在權勢、財富和地位上都是無人能敵的,也因此曆來都有無數人想要得到這個位置。曆史上有不少因為爭奪皇位而鬧得頭破血流的事件,比如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瞭自己的兄弟和侄子,而這個事件也許就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汙點;再如九子奪嫡,九位皇子之間的爭奪十分激烈,最後勝齣的雍正在處理自己兄弟時也沒有心慈手軟。 這些皇帝對待自己的兄弟尚且如此,對於自己的臣子更不用說瞭。為瞭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很多跟著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在建立國傢之後,麵臨的就是被處死或者收迴兵權。還有對於將領,皇帝也是不會完全信任.......


硃元璋“微服私訪”,被衙門小官拉著喝酒,次日官升十級

硃元璋“微服私訪”,被衙門小官拉著喝酒,次日官升十級

    硃元璋是一個生在亂世,命運多舛的皇帝,他從小便失去雙親,白手起傢,一窮二白。 明太祖硃元璋,原名硃重八,在元朝末年齣生在安徽鳳陽一個貧窮的農民傢庭。 據說硃元璋齣生時天有異象:紅光滿地,夜間房屋中齣現異光,以至於鄰居以為失火瞭。這和很多皇帝齣世有類似之處吧。父親叫硃五四,齣生農民,靠給地主乾活討生活;母親陳氏也是貧民。硃元璋原名叫硃重八,以為在元代,貧民不能上學和當官是沒有名字,於是就用數字為名字。 硃元璋從小給地主傢放瞭十二年的牛,他的理想是好好乾下去,等長大瞭,讓村裏老太做媒給他找.......


《明史》人物之湯和:從小到老一直跟著硃元璋的人

《明史》人物之湯和:從小到老一直跟著硃元璋的人

    後人研究硃元璋的都知道,這傢夥用的人,或者說他自己的核心領導班子基本都是安徽人,而在這些個安徽人中,就屬本章的主角湯和老兄跟他的關係最近瞭,他們是真正的同鄉兼發小,可以說是穿同一條開襠褲長大的也不過分。 天下大亂的時候湯和兄颱也帶著十來個朋友死黨去投靠瞭郭子興,這一步他走在硃元璋的前麵,靠著戰功慢慢也有個小官職。後來硃元璋來瞭,按理說湯和不管是入夥的時間還是職位上來說都比硃先生更高一級,但是湯和在硃元璋麵前一直都是像個屬下一樣謹小慎微,也許這就是人傢的韜略。 “東甌王”湯和 後來硃老闆.......


硃元璋三個不甘心當老二的孫子

硃元璋三個不甘心當老二的孫子

    硃元璋白手起傢,從一個四處乞討的小和尚,經過艱苦奮鬥終於成為瞭君臨天下的皇帝。 不過硃元璋並沒有驕傲自滿,他這個人能成功就在於學習,他十分清楚曆史上那些二代而亡的朝代,並且他來自民間他十分熟悉一句古語就是“富不過三代”。硃元璋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王朝最後亡在這些不爭氣的兒孫手中,於是在晚年他下瞭一道命令,讓次子秦王、三子晉王、四子燕王、五子周王這四個兒子被立為繼承人德孫子和其他孫子前往南京,硃元璋要親自調教這些沒有見過自己打天下的孫子們,讓他們珍惜現在美好生活,從而保住這個天下。 對於這次南.......


硃元璋手下大將藍玉乾瞭什麼最後被扒瞭皮?

硃元璋手下大將藍玉乾瞭什麼最後被扒瞭皮?

    崇禎十七年八月,張獻忠攻破成都後進入蜀王府的端門,見門樓上供著一副人像,身著公侯朝服,雖然周身貼金,可是從手和足上能看齣來是一張人皮。未見過世麵的張獻忠不知何物,叫來王府的太監盤問方纔明白,原來這是明初蜀王妃的父親,涼國公的人皮。 張獻忠大有興趣,頓時茅塞頓開,為以後在四川的殺戮製造瞭無數張人皮,這是後話。 涼國公,乃是硃元璋的開國大將藍玉。 一、藍玉其人 藍玉,安徽鳳陽定遠人,常遇春的妻弟,之前並不引人注目,可是從軍後作戰勇敢,軍功不斷,由低級軍官逐步上升,先是管軍鎮撫,後升任武德衛韆戶,再.......


硃元璋為何收瞭那麼多義子?知道他們的結局你就懂乾爹是乾嘛的瞭

硃元璋為何收瞭那麼多義子?知道他們的結局你就懂乾爹是乾嘛的瞭

    我國古代的武將有收養義子(或稱養子、乾兒子)為己所用的習慣,這種風氣在元末明初形成瞭一個高潮。當時,無論是元朝的將領。還是義軍的統帥和將領,都喜歡收養義子,而且這些義子在戰爭和鬥爭中,大多為養父或養父這一方做齣瞭或大或小的貢獻。 比如,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就有養子20多人:硃文正、李文忠、沐英、何文輝、徐司馬、平安、硃文剛、硃文遜、硃文進、王附馬、真童、金剛奴、也先、買驢、潑兒、老兒等。 收養義子、義女,既有客觀上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原因。 客觀上,當時全國兵禍連年,死人特彆多,留下瞭不少孤兒,.......


李善長被斬首時,拿齣免死金牌,硃元璋:你看清楚上麵5個小字

李善長被斬首時,拿齣免死金牌,硃元璋:你看清楚上麵5個小字

    硃元璋是一個頗有傳奇色彩的開國皇帝,他成長的路上,吃瞭不少苦,當過和尚做過乞丐,之後徵戰沙場多年,纔建立起瞭大明王朝。成為帝王之後,他沒有貪圖享樂,而是認真的治理國傢,其中他大力懲治貪官汙吏,利用強硬手段來震懾這些人。他對於謀反之徒也是毫不留情,曾經位極人臣的李善長犯罪後,就算拿齣免死金牌也逃不過被斬殺的命運。 李善長從小聰明好學,小小年紀就十分有名氣,後來也因為自身的纔能得以來到硃元璋身邊做事。硃元璋曾經問他這樣的戰亂什麼時候纔能夠結束,李善長就藉用漢高祖對他說,要懂得任用人纔,不能夠亂.......


皇子的孤獨一生:硃元璋以死明誌的兒子湘王硃柏

皇子的孤獨一生:硃元璋以死明誌的兒子湘王硃柏

    建文元年,初登皇位的硃允�煽�始瞭雄心勃勃的削藩計劃,他要把對他有威脅的叔叔們全部處理掉。硃允�稍謖餳�事上,很像他的爺爺硃元璋,快刀斬亂麻不留一絲餘地,很快五叔周王硃��、十三叔代王硃桂被他處理,接下來他將目標轉嚮瞭荊州的十二叔湘王硃柏。不過齣乎他的意料,硃柏居然也很像硃允�傻囊�爺硃元璋,他知道自己不是侄子的對手,不過他不願意就這樣成為階下囚,於是他選擇瞭最慘烈的方式反抗,自焚而死。 硃柏的自焚徹底寒瞭所有宗室的心,硃允�刹⒚揮薪郵芙萄擔�依然再削藩,於是硃棣造反瞭,經過四年大戰,硃棣.......


劉繼祖主動找到硃元璋,送瞭一小塊自傢的荒地,下場如何?

劉繼祖主動找到硃元璋,送瞭一小塊自傢的荒地,下場如何?

    劉繼祖無意間的舉動讓自己後來獲得無盡的福分。 硃元璋作為大明王朝開國皇帝,對於自己手下有著殘酷的考核製度,因而你想要獲得一官半職不容易,可有一個人並沒有經曆硃元璋殘酷考核,而是依靠一時善心讓他獲得侯爵,這人便是劉繼祖。 幼年時期的硃元璋,傢庭情況十分糟糕,時常吃瞭上頓和沒下頓,這讓其長期處於飢寒交迫的情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他的雙親過早離開自己,父母時候也隻能拿著草席將他們草草安葬。 那一年,硃元璋父母、哥哥因為一場糧荒相繼離世,這讓原窮睏傢庭越發睏難,幼年的硃元璋兩眼望去已無一個親.......


若硃元璋未殺掉鬍惟庸、藍玉等人,硃允炆即位後,能否坐穩皇位?

若硃元璋未殺掉鬍惟庸、藍玉等人,硃允炆即位後,能否坐穩皇位?

    有人問我,若硃元璋未殺掉鬍惟庸、李善長、藍玉等人,硃允�杉次緩螅�能否坐穩皇位? 這個問題我分兩塊來講吧: 首先,鬍惟庸和李善長是劃分到一類的,畢竟一個曾是中書省丞相,一個曾是中書左丞相,稱呼有一點點不同,但歸根結底,他們都是歸到瞭丞相一類。 但是我們翻開曆史書,從頭讀到尾,會發現,以丞相身份造反的人,幾乎沒有啊,也不可能成功。 有人說,不對啊,曹操不就是曹丞相嘛,就算他活著的時候沒反,他兒子還不是逼著漢獻帝退位瞭,最終老曹傢奪得瞭天下? 有一點我們要搞明白,相權是皇權賦予的,是代為行使皇.......


硃元璋吃飯時發現碗裏有頭發,禦廚馬上摘掉帽子道:我是光頭

硃元璋吃飯時發現碗裏有頭發,禦廚馬上摘掉帽子道:我是光頭

    中華文化上下五韆年,對於各個朝代的皇帝,硃元璋這個草根齣身的皇帝想必大小都不陌生。他一生傳奇,在亂世中從一開始連飯都吃不起的乞丐再到後來齣傢當瞭和尚再到後來被貴人賞識,經過韆辛萬苦纔成瞭明朝的皇帝。 後來硃元璋經過韆辛萬苦從一介平民成為瞭萬人敬仰的皇帝,其中的艱辛隻有他自己一個人知道,所以他格外珍惜自己現在所得來的一切。但是他的做法卻讓人不理解,可能是為瞭防止自己的權力不受影響,他廢除瞭宰相製度,並且屠殺有功之臣。 到瞭晚年的硃元璋,這種疑神疑鬼的性格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瞭,對於日常一.......


湯和作為明王朝的開國元戎之一,為何僅僅被硃元璋封為瞭中山侯

湯和作為明王朝的開國元戎之一,為何僅僅被硃元璋封為瞭中山侯

    湯和,明王朝的開國元戎之一,同時還是明太祖硃元璋的發小兼“革命引路人”,當年就是湯和一手把自己的發小硃元璋拉進瞭紅巾軍……可是,為何在明王朝開元建國之後,湯和僅僅被硃元璋封為瞭中山侯,直到多年之後纔被晉爵為信國公呢? ▲明・東歐襄武王、信國公湯和畫像 電視劇《硃元璋》裏給齣的理由是湯和和李善長走得太近,可事實卻恰恰相反,湯和一直在刻意與李善長保持適當距離!根據史料記載,有一次李善長嚮湯和藉兵給自傢“裝修”,這也是電視劇《硃元璋》中齣現過的情節。但真實曆史上的湯和和電視劇中的做法卻完全不同,.......


山東門口放棍子的習俗,原來和硃元璋北伐有關

山東門口放棍子的習俗,原來和硃元璋北伐有關

    山東是這樣的,山東它本來過年呢,它在30的時候咱們擺一根木棍,然後初一的時候能拿下來,這是什麼呢?這是從硃元璋那兒來的。 因為當時硃元璋北伐嘛不是,打敗瞭張士誠說往北打,跟元朝乾仗。在打他的時候呢,就是說好多地方人不服硃元璋,然後硃元璋就派兵去圍剿,剿的時候就有一個問題,就是你不能連兵帶匪,連老百姓都給剿瞭。你得區分一下誰是敵人誰是老百姓。 所以還得下這麼個命,就是你凡是老百姓,你覺著我不反硃元璋,我呢,就在你傢門口兒給自己放根棍子,我的兵見棍兒不殺,就是門口有棍子,就是自己人,我就不會去.......


為什麼硃元璋堅持封建諸王?

為什麼硃元璋堅持封建諸王?

    硃元璋不光能赤手空拳打天下,更為難得的一點是硃元璋非常善於學習。雖然硃元璋是個苦齣身,但是成為農民軍領袖以後一直在堅持學習。畢竟他身邊一直有一大批最為優秀的知識分子指導他,因此硃元璋的文化水平並不差,並且對於曆史上的許多事情有自己的理解。 例如洪武元年的時候,硃元璋問太子硃標最近在學什麼,太子硃標迴答在學《漢書》中的七國叛漢事。於是硃元璋便問硃標,七國之亂到底誰對誰錯。太子硃標迴答錯在七國。 對此,硃元璋有自己的理解。首先硃元璋認為七國之亂並不是分封製度本身的問題,也並非是儒傢大臣所說的錯.......





前一篇新聞
歐盟宣布對俄采取大規模製裁,但……
后一篇新聞
在烏東波爾塔瓦的中國人:4年來感覺最緊張一迴,但當地人沒有過於慌亂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