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4:09:50 PM
沒什麼能阻擋馬剋・紮剋伯格的元宇宙布道,他沒“缺席”MWC,當然也不會放過西南偏南(SXSW,South By Southwest)。
經過 30 年,西南偏南從一個德州奧斯汀的小眾音樂節,發展成一個前沿極客們的聚居地,每年三月,科技、互聯網、藝術、音樂、電影在這裏交叉碰撞。大會長達十天,狂歡承包整個奧斯汀。
往屆盛況丨Photo by David Brendan Hall,圖片來源官網
奧巴馬曾在這裏“呼籲用科技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西部世界》曾真的在此建瞭一個 Sweet Water(甜水鎮)接待遊客,伊隆・馬斯剋也是那年的一個驚喜,跟喬納森・諾蘭同台論道;曾經,Twitter、FourSquare、Snapchat 都在此成名。
明年 SXSW 時間丨Photo by Dusana Risovic,圖片來源官網
在經曆瞭疫情下的一屆停辦和一屆“綫上”之後,今天的 SXSW 正式迴歸常態,紮剋伯格是這屆科技闆塊最大咖的嘉賓。
當天一大早,我一路小跑著來到預告中紮剋伯格會“登台”的主會場,奧斯汀市會議中心。不齣意料,距離開場還有一個多小時,會場外早已排起“Z”字形的長隊,放眼望去,這可謂是幾天以來最熱鬧的場次瞭。
等到我刷卡進場的時候,會場前半場已經座無虛席。半個小時之後,檢票人員停止瞭入場,隊尾的觀眾隻能在旁邊的小放映廳通過屏幕觀看主會場。(之後你會知道,這是多麼離譜。)
主持人開瞭個玩笑,說紮剋伯格的名氣,根本不用他來介紹。隻是這時,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觀眾還留有一絲期待,希望很多媒體爆料紮剋伯格會以遠程連綫是官方放齣的煙霧彈,也許他會在最後一秒空降現場。
伴隨著觀眾席的陣陣唏噓聲,紮剋伯格齣現在大屏幕上。失望歸失望,大多數人選擇留下。大概是因為“元宇宙”,“NFT”等熱詞頻繁切入過去幾天的各種討論,明顯令人略生倦意。好奇和期待明顯有瞭另一種“我倒是要看看你還能講齣什麼?”的意味。
SXSW app 裏輸入 Metaverse,session 刷不到底丨SXSW app 截圖
於是,大屏幕上的紮剋伯格認真地解釋起元宇宙來,盡管這真的太不“元宇宙”瞭。
元宇宙的核心是打破物理空間限製
Roblox 是元宇宙嗎?不是。Fortnite 是元宇宙嗎?也不是。那麼 Meta 呢?有點那意思吧。
現場座無虛席丨作者現場拍攝
這不是我說的,而是紮剋伯格說的。他認為,前兩個平台以遊戲為核心,且孤立存在。而 Meta 以社交為核心,計劃跟其他平台聯閤形成可以互通的網絡,用戶在平台之間輕易跳轉。“Meta 並不是要創建元宇宙,而是要建設能夠實現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礎技術和基礎設施。”
SXSW 的常駐嘉賓,紐約大學未來實驗室教授 Amy Webb 也在前一天的演講上說,Metaverse 在未來真正有核心價值的部分恰恰是其所搭建的基礎設施。
Amy Webb關於Metaverse的觀點丨SXSW
被主持人問在元宇宙裏如何社交,紮剋伯格開始為自己的 Horizon 平台打廣告,稱用戶已經在創建以社交為主的各種有趣場景,脫口秀,藝術傢辦展,遠程協作。是比從 2D 的 Zoom 裏直視紮剋伯格的交互感好,而體驗過的人知道,“也就那樣吧。”
他舉瞭一個例子,齣生在非洲貧窮山莊的人能通過 XR 這樣的技術,進入美國一個優質大學,實現成為醫生的夢想。(從現在的技術來說,確實是夢想。)但這些例子都錶達紮剋伯格所說的元宇宙的一個優勢,打破物理空間所造成的限製。
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基於“物理上自由”的平台,多瞭很多自我錶達的途徑。他們在遊戲、平台之間創造,交易、變現,而這又要依托 Web3 和去中心化技術。
與主持人的一問一答逐漸讓人倦怠。直到紮剋伯格說,Instagram 近期的一個動作是將 NFT 引入社區,會場頓時響起激動的掌聲,對於西南偏南上不少見的“先鋒藝術傢”們,至少是一種安慰。
現場地圖丨SXSW
其實離紮剋伯格交流的一個街區外,就是 Doodles(一個 NFT 項目)搭起的臨時畫廊。觀眾能掃碼直接購買 NFT,也能把 NFT 打印在指甲上。
你永遠不知道 NFT 用來乾嗎!丨Twitter @Angel
元宇宙一定比現實有更好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Avatar 還不能達到“照片級”的真實,但至少能先實現多種可能的交互。紮剋伯格說我們的 Avatar 會因場景的變化(從社交、購物、再到工作),而發生變化,不局限在現實生活中的單一外錶。
紮剋伯格想促進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他是這樣說的),Meta 曾邀請不同群體坐在一起,討論如何包容多樣和更加舒適地錶達自我。Meta 正在引入輪椅、助聽器等無障礙需求的設計,讓個人特性在元宇宙中顯示齣來,也讓大傢拋棄“這跟 QQ 秀到底有什麼區彆?”的疑問。
今天明顯大傢對於元宇宙的推進和討論是“多維度”的。大傢熱烈討論近期大火的紀錄片 The Tinder Swindler,一個詐騙犯在約會軟件上僞裝成富二代招搖撞騙的故事。Facebook 等社交媒體遺留的問題,又一次擺在紮剋伯格麵前。但這一次,Meta 無論主動或被動,已經在製定“虛擬社會”這一全新係統的規則時,加上瞭對於技術倫理的討論。
一個小時的交流中,還是很多人願意舉著手機拍下“虛擬”的紮剋伯格,作為彼此的第一次會麵。很多技術問題隻能在“仍在努力”的過程中慢慢得到解答。比如,Avatar 能否達到“照片級”,如何實現實時渲染技術讓彼此之間的互動更加真實?AR 眼鏡在價格上何時能更加親民?既然 VR 的渲染還受硬件限製,能否完全實現雲端渲染,擺脫對於硬件的依賴?
沒有吃透紮剋伯格演講的人在離場之後,直接跑到交互區。親身體驗會給他們最直接的判斷。
一傢科技公司展示瞭一套名為 HARITORAX 的全身追蹤産品,270 美元。它可以與 Oculus 搭配使用,還記得 Horizon Worlds 裏麵的半身小人嗎?如果戴上,HARITORAX 就能實現腰部、腿部等身體部位九個維度的追蹤。聯想一下,“二次元”在 VRChat 裏麵“鬥舞”,就知道它都能用來乾嗎。
試玩女生屢次被絆倒丨作者現場拍攝
另一邊“搔首弄姿”有過之無不及的人正在體驗 PROTO 的全息投影産品。你站在傳感器前,被立體化投影到對麵的屏幕上,還可以切換到多種應用場景,演唱會、健身、舞蹈等。在當時的氛圍烘托下,確實有些沉浸感。
PROTO 産品展示丨作者現場拍攝
體驗完兩款産品,希望如紮剋伯格所言,不久以後,他就能通過全息投影或其他更加“真實”的方式齣現,而不是將 Zoom 遠程會議也等同“我在虛擬世界給大傢帶來演講喲。”
小放映廳的觀眾也沒有遺憾丨作者現場拍攝
作者:吳越
編輯:瀋知涵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