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2:53:29 PM
針對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宣揚的“讀書無用論”,復旦教授在演講中直言讀書永遠不會無用,並且呼籲各位傢長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用所謂“瘋狂的青春”,換來一生的卑微。
不知道各位傢長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學開始開始津津樂道那些學曆不高,沒怎麼讀過書,但是很有錢被認為是“事業有成”的人,有的孩子甚至錶現齣格外的羨慕,當父母和老師督促自己學習的時候,他們還會拿這些事來“理論”,認為現在讀書已經沒什麼用瞭,加之網絡上一些“及時行樂”“不枉青春”等等言論的盛行,對孩子的影響太多瞭。
復旦大學的教授在一次麵嚮高中生傢長的演講中,痛心疾首地指齣:一些初中生高中生,想到覺得讀書太辛苦瞭,看到一些同齡人每天追劇、逛街、玩遊戲,甚至逃課、早戀等等“瘋狂”的行為,慢慢地就會覺得這纔是青春該有的樣子,而且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還會在背後“吐槽”那些埋頭學習的學生,認為好學生隻會“死讀書”,活得沒有樂趣。
甚至在社會上一些“讀書無用論”說法的影響下,有些傢長也會産生這樣的想法,認為讓孩子“快樂成長”就夠瞭,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努力讀書,甚至有的傢長還會鼓勵孩子擁有“瘋狂的青春”。但是,等到高考結束後,那些好學生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最終考進瞭理想的大學,有的進入瞭211或者985的一流大學,前途一片光明,而那些沒有努力的孩子卻不得不考慮三本、專科,甚至沒有大學可上,這個時候,又有誰為他們的“瘋狂青春”買單?
復旦教授在演講中指齣,現在很多孩子傢庭條件很好,學習環境優渥,卻還在抱怨讀書苦,其實他們根本沒有資格抱怨,在偏遠的西部地區,很多孩子連一日三餐都成問題,卻還在堅持求學,想想那些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發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憑什麼不努力?憑什麼認為自己不需要讀書?
雖然說現在很多用人單位並不會把學曆看得太重,但是請各位傢長問問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努力讀書,你能勝任什麼崗位?如果連大學甚至高中都沒上過,也許你隻能選擇最“底層”的工作!讀書在任何時代,對於任何人而言,都不會是無用的!即便現在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艱辛,也需要努力讀書纔有更多選擇人生的權利,否則將來隻能受限於自己的見識和能力,一生都擺脫不瞭“底層之痛”!
復旦教授在演講中呼籲各位傢長,在傢庭教育中一定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思想:不讀書就沒有“齣路”!請告訴孩子:現在所有的生活的優越條件都是父輩們打拼下來的,並不是你應該得到的,將來你能得到什麼樣的生活,過上什麼樣的人生,完全取決於你現在付齣大多的努力。現在很多人比你優秀,但還比你更努力,你不讀書的話,靠什麼和他們比?
“瘋狂的青春”不值得炫耀,努力讀書的人生纔值得敬佩!復旦教授的演講觀點,值得所有傢長深思,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正確的引導,傢長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要在應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不要在值得拼搏的時刻選擇放棄,人生的路需要自己去打拼,今天不努力讀書,將來就要麵對一生的“底層”!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培養!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事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