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1/2022, 1:37:09 AM
2021年1月30日《 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其中非常明確提齣“兩翼齊飛”。
“以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為核心加快東部開放創新功能闆塊建設,以虹橋商務區、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為核心加快西部綠色開放闆塊建設, 依托軌道交通強化東西聯係,延伸深化延安路-世紀大道發展軸,拓展“東西聯動”空間格局。
可以看齣,以上海的臨港和張江為城東一極,虹橋和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為城西一極,當中通過延安路-世紀大道發展軸聯通,形成“啞鈴狀”的發展格局。
2021年3月2日,上海再度公布瞭支持5大新城發展的“1+5”係列政策,強勢支持五大新城的發展。
在兩大政策之中,臨港新片區被頻頻提及, 無論是作為“兩翼齊飛”的其中一翼,還是五大新城之一,這個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區域,都被公認為上海最具潛力的區域。 如果把上海樓市比成一個股市,那麼臨港就是其中的價值藍籌股。
1
浦東版“虹橋樞紐”
世界級的臨港正在崛起
臨港新片區建設,交通問題至關重要。可以說,自貿區新片區之所以選址臨港區域,交通是先決條件。
海港(洋山深水港)+空港(浦東國際機場)兩個全球樞紐港,再加上隨著滬通鐵路二期建設而落地的上海東站,一個“海陸空”聯運的浦東版“虹橋樞紐”呼之欲齣。
根據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將完善過江跨海通道布局,規劃建設“滬舟甬”(上海-舟山-寜波)跨海通道。
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整閤高速公路、高鐵等綫路,從上海臨港經大洋山、經舟山直達寜波北侖,不僅連接洋山港與舟山港兩個世界最大港口,更串聯上海、寜波、舟山形成最短的陸路交通,從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最大的跨海橋梁群。
而在這個被業內稱為港珠澳大橋之後的超級交通工程中,上海臨港成為最重要的“黃金節點”。
臨港到舟山本島段的高鐵差不多百公裏長,按照250時速建設的話,30分鍾以內即可到達舟山,一小時以內到達寜波。換句話說,居住在上海臨港的你,未來可以直接坐高鐵南下,一小時後就可以在寜波喝茶、逛街、吃海鮮。
軌道交通方麵,與主要麵嚮長三角的虹橋火車站相比,上海東站服務半徑更大。 根據《上海浦東綜閤交通樞紐專項規劃方案》,上海東站將成為上海四大鐵路主客站之一。
作為長三角沿江廊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未來的浦東樞紐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樞紐,將以高能級連接起長三角鐵路和國際航運的無縫銜接。 未來臨港將不再是上海死角,是中國東南沿海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超強“産-城-人”運營閉環
臨港進入城市規劃兌現期
在過去的2021年,臨港新城6023套新房入市,雖是海量供應,但熱度始終如一。從被3.1人纔包圓到積分製度的觸發,這背後摺射齣的是區域價值受認可!
臨港強有力的規劃兌現能力和執行力,振奮瞭購房者的置業信心。
2021年,臨港新片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 1010.9億 元, 同比增長 約62% 。新片區揭牌成立以來,纍計新簽約産業項目和新開工城市功能建設項目涉及總投資已 超過8000億元, 纍計簽約項目 1065個, 2022年安排政府財力投資項目 180億元, 新開工項目涉及總投資 超過2500億元。
超強的投資力度,項目投資額度,可以看到臨港對於片區打造的信心和理想,這對購房者來說絕對是“強心劑”!
臨港鳥瞰圖
很多人會覺得産業和買房沒啥關係,對於市區住宅可能如此,而在新開發片區卻完全不同。 正如張江、大虹橋的崛起,産 業為先導,吸引常住人口湧入,進而形成廣泛住宅需求,從而擎動住宅闆塊價值的飆升 。所以,從長遠來看,産業的發展,是片區價值、住宅升值的重要前提。
根據臨港新片區發布的2022年工作要點,今年內將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及投資類企業 100傢, 資管機構 20傢, 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300傢、 專精特新企業 200傢、 重點産業所得稅優惠企業 100傢、 企業研發創新機構 50傢、 科技創新型平台 6傢。
臨港效果圖
企業的入駐,帶來的是廣泛的就業機會和持續的人口湧入。 根據規劃,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386平方公裏範圍國民生産總值將達到3500億,常住人口將達到90萬人,年均人口增長10萬人。而到2035年,整個新片區常住人口將達到250萬左右,這相當於從現在開始, 未來15年每年將有超過10萬的人口導入,相比與其他四個新城規劃的100萬人口,臨港新片區的總人口是其約2.5倍。
目前來看,臨港依舊有較大供應,但伴隨著巨大的人口導入帶來的巨量住房需求與城市開發規模,更多的購房者將會加入到臨港的“搶房大戰”中,未來臨港或將齣現“有市無價”的熱像。
來源:臨港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