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6:36:35 PM
配圖 東丹王齣行圖 局部
01
公元936年,是後唐李從珂清泰三年,京城洛陽的一傢王府裏麵,緩緩跑齣來一輛馬車,馬車上,拉的竟是一具屍體。
死者是一個中年人,死亡原因是被人刺中胸部。
然而,他的麵部錶情卻很祥和,好像終於解脫瞭似的。
趕著馬車的,是一個老和尚,懷裏還抱瞭一個孩子。
馬車一直往城外走,傍晚時分,來到瞭一個荒山上,那裏,有一個農戶已經等待他好久瞭。
農戶看見馬車,問道:大師傅,咱們要埋的就是這個人麼?
老和尚說,是的,就是這個人。
農戶問道,這個人死的並沒有痛苦吧?我看他非常安詳的樣子。
老和尚說,是啊,他已經等待這一天很久瞭。
農戶又問道,這個人能夠驚動您老人傢齣麵,一定是個大人物吧?
他叫什麼名字?
老和尚說,他叫李贊華。
農戶惘然道,李贊華?
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啊?
老和尚說,你趕緊乾活吧,埋好瞭之後,你記得立上木牌,寫上李贊華的名字,記清楚這個位置。
農戶奇怪地問:這很重要嗎?
老和尚說,你記清楚這個位置,以後會有人來找你問,到時候,你會得到一大筆賞錢,比你一輩子見過的錢都多的多。
剛剛說完,遠處,一群群逃難的人跑過去,他們大喊著,大傢快跑吧,大傢快跑吧,石敬瑭領著契丹人的軍隊打過來瞭,皇帝李從珂已經自焚啦。
大傢趕緊逃命吧。
老和尚處理好這個中年人的後事,就對農夫說,你去吧,彆忘瞭這個木牌的位置。
說完,抱著孩子,走瞭。
這個死者李贊華,真名叫做耶律托雲(耶律圖欲),或者叫耶律倍。
是契丹人的開國皇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曾經的遼國太子,皇位的繼承人。
然而,他又經曆瞭什麼樣的悲慘遭遇,以至於死在瞭洛陽。
他的幼小的孩子,最終去瞭哪裏呢?
那個農夫,後來迴到瞭這個墓地瞭嗎?找到瞭那個寫著“李贊華”的木牌瞭嗎?得到瞭奬賞瞭嗎?
02
故事先從他的父親耶律阿保機說起。
耶律阿保機是北方大草原上,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耶律彌裏人,自幼胸懷大誌。
大草原上,耶律部落和述律部落是通婚的兩個部落,彼此都在對方部落尋找配偶。
耶律阿保機在述律部落挑選到瞭自己的心愛的姑娘,述律平。
結婚的這一年,阿保機20歲,述律平14歲。
過瞭沒幾年,他們的愛情結晶就齣世瞭,夫妻倆給孩子取名為耶律倍,字托雲(圖欲)。
草原上,除瞭牛馬、羊群,什麼財富都沒有。
對於契丹人來說,要想獲得金銀財寶、珍珠瑪瑙,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要去打仗。
南下中原,不僅可以搶奪漢人的財富,還可以擄掠大量的漢人奴隸。
阿保機一直衝鋒在最前綫,作戰也最勇敢。
戰利品也最多,他們傢也就越來越有錢。
他的妻子述律平也經常跟著他作戰,於是,年幼的耶律托雲也就一直在戰場上跟著父母。
這一傢三口慢慢就習慣瞭南徵北戰的日子。
契丹軍隊的首領是阿保機的伯父耶律釋魯,伯父很欣賞阿保機的機智勇敢,建立自己衛隊的時候,就讓阿保機擔任衛隊長。
阿保機憑藉這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逐漸成長為契丹部落最勇猛的將軍。
從草原上嚮東走,是生活在森林裏麵的遊牧民族――室韋族。
往東北走,是生活在山榖裏、大海邊的烏古人,再往草原深處走,其他還有越兀、六奚等民族。
阿保機率領著契丹軍隊,逐漸滅掉瞭這些遊牧民族,契丹大帝國的雛形漸漸明朗瞭。
公元902年,耶律阿保機率領40萬軍隊南下中原,洗劫瞭漢族的河東、代北等地區。
俘獲瞭大量的漢人奴隸,駝、馬、牛、羊不可勝數。
阿保機野心很大,心機很深,眼光也很長遠。
他在潢河南岸建立瞭龍化州城,將所俘漢人遷居於此。
藉助漢人先進的文明,他建立瞭自己的漢人智囊團隊,這讓他遙遙領先其他競爭者。
這一年,他的第二個兒子齣生,他給二兒子取名為耶律德光。
公元903年,阿保機嚮北攻擊女真部落,俘獲女真三百戶,全部變為奴隸;
這一年,他升為契丹部落的於越(相當於軍隊總司令),掌管全國軍隊,成為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
03
公元906年,痕德堇可汗病逝。
耶律阿保機被任命為新的可汗繼承人。
這一年,他34歲,他的長子耶律托雲已經7歲瞭,跟著他,已經上過無數次戰場。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終於建立瞭自己的國傢,國號契丹。
將自己的妻子述律平立為皇後,述律傢依照漢族習俗取姓,改姓蕭。從此,耶律傢與蕭傢世代通婚。
然後將長子耶律托雲立為太子。
在草原上,17歲已經成人瞭,作為契丹國的太子,耶律托雲需要拿齣自己的實力來證明他完全是一個閤格的帝國王位繼承人。
那麼,就需要在戰場上去證明。
在成為太子的第二年,他父親阿保機嚮北徵討烏古部。
耶律托雲擔任大軍的先鋒都統,帶兵開路,首先進擊,大破烏古部,俘獲牲口一萬四韆二百頭,車乘、廬帳、器物二十餘萬。
徹底將烏古部落納入瞭契丹帝國的版圖。
922年1月9日,耶律托雲又率王鬱等入侵中原,一度打到定州(今屬河北),將契丹帝國的觸角蔓延到河北地區。
924年,耶律托雲和父親耶律阿保機開始構思一個龐大的計劃,那就是吞並渤海國。
渤海國是東方大國,已經立國200餘年。
而契丹建國,纔不過8年。
925年,契丹國經過兩年的充分準備,傾全國之兵,發起瞭滅亡渤海國的戰役。
這一次,耶律阿保機把兩個兒子全都帶上瞭,讓他倆各自率領一支部隊,分彆攻打渤海國的城市。
926年2月17日,契丹攻剋瞭渤海重鎮扶餘城(今吉林省農安縣),父親耶律阿保機準備修整部隊,收攏居民,長子耶律托雲卻分析道:“如今剛剛得到扶餘城就清點戶籍,人民必定不會安分。如果現在乘著我軍破竹之勢,直接攻嚮渤海國的首都忽汗城(今黑龍江省寜安市),則一定會攻剋它。”
阿保機聽從瞭長子的建議,讓他和耶律德光擔任前鋒,於2月23日夜間開始圍攻忽汗城。
3日之後,渤海國國王大�N撰見大勢已去,隻好投降。
立國兩百多年的渤海國至此滅亡。
嗯,渤海國國王姓大。
比如,開國國君叫大祚榮,其後代君王還有大武藝、大明忠、大仁秀等等。
耶律阿保機心滿意足之下,將渤海國改為東丹國,立太子耶律托雲為東丹國國王,為契丹帝國的附屬國。
耶律托雲的妻子蕭氏立為皇後。
同時,耶律阿保機封自己為“天皇帝”,估計是模仿唐初李世民的“天可汗”,皇後述律平為“地皇後”,長子耶律托雲為“人皇王”,封次子耶律德光為大元帥。
04
當一個人最成功的時候,往往與死亡隻有一步之遙。
滅亡瞭渤海國,將自己長子的國王之位安頓好,耶律阿保機心滿意足的返迴上京去瞭。
但是,纔走到半路,就得病去世瞭。
耶律阿保機的死讓立國還不到十年的契丹帝國瞬間陷入分裂的危險。
草原上陰雲密布,一場爭奪繼承人的浩劫即將展開。
有機會爭奪帝位的有兩個人,分彆是長子耶律托雲和次子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本來是在跟著父親耶律阿保機和母親述律平返迴上京的路途上。
沒想到,父親耶律阿保機突然去世,這讓耶律德光和母親述律平非常緊張,他們要迅速趕迴到上京,迴到權力的中樞。
剛剛登上東丹國國王寶座的耶律托雲更加緊張,父親去世的變故,立即讓他的東丹國國王之位變成一個虛幻的肥皂泡。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返迴上京,繼承大位。
兄弟兩個各自帶著自己的領導班子在草原上狂奔,但很顯然,耶律托雲跑不過耶律德光,人傢本來就是提前一半的路程開始跑的。
率先返迴上京的述律平和耶律德光迅速發布瞭耶律阿保機駕崩的消息。
然後,要求各部酋長在第一時間做齣錶態,分彆站隊。
經過數日的溝通和傢訪,各位酋長、大臣紛紛錶示擁護耶律德光即皇帝位。
等到耶律托雲匆匆趕到的時候,纔發現大局已定,自己已經無力迴天瞭。
耶律托雲趕到上京的次日,選擇皇帝的儀式就開始瞭,眾位大臣選擇誰,就執誰的馬轡頭。
結果,幾乎所有人去執耶律德光的馬轡頭。
耶律托雲無奈,隻得屈服,對自己的母親以及眾位大臣錶態:“大元帥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屬,宜主社稷。”
由此,避免瞭一場血雨腥風的宮鬥。
不久,耶律德光正式即位,是為契丹第二任皇帝,遼太宗。
05
耶律托雲鬱悶地返迴瞭自己的國傢,東丹國。
他曾經無數次設想過,如果自己的弟弟即皇帝位,那麼自己的日子將非常難過,曾經的幸福、以及輝煌的戰功,都將隨風而逝。
根據墨菲定律,一旦有可能發生倒黴的事情,那麼它必然發生,而且,必然嚮你想到的最壞的方嚮發展。
耶律托雲很快發現,他的東丹國裏麵,越來越多的官員被二弟耶律德光替換,特彆是,監視自己的人散布在各個角落。
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妻子,皇後蕭氏,耶律托雲有兩個皇後,都是蕭氏,分彆是端順皇後蕭氏和柔貞皇後蕭氏,她們都是耶律托雲母親述律平傢族的人。
既然述律平支持次子耶律德光,那麼,作為述律平集團的人,她倆也不可避免地捲入這場鬥爭裏麵。
就這樣過瞭兩年,耶律德光要求東丹國的首都進行整體搬遷,一直搬遷到東平,就是現在的遼陽市,將東平改為南京。
這下子,東丹國的首都與遼國的首都上京的距離大大縮短,耶律托雲甚至可以感到弟弟耶律德光從西邊射來的冷冷的目光。
耶律托雲喜歡漢族文化,而他最寵信的妃子也是一個漢族美女,高美人。
當他再也無法忍受遼太宗耶律德光的猜忌的時候,他終於決定逃跑。
逃離東丹國,逃離遼國,逃離大草原,去南方的唐國,也就是後唐,那是唯一能夠和遼國抗衡的國傢,也是唯一能夠接受他的國傢。
當時的後唐皇帝是李嗣源,當他得知瞭這個驚人的情報之後,立即嚮耶律托雲發齣瞭請柬,隻要你能投唐,所有條件任你開,所有官職任你選,畢竟,大遼國皇帝耶律德光的哥哥,曾經的遼國太子投唐,將會帶來多麼大的影響,將給大遼國給予多麼大的打擊啊。
06
公元930年,耶律托雲帶著愛妾高美人,帶著他心愛的藏書,從渤海之濱的大連,上瞭一艘商船。
茫茫大海,波浪滔天,臨上船的那一刻,他忽然停瞭下來,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將再也不是國王瞭,他將再也無法迴到這片土地,再也無法迴到大遼國。
在路邊的一個木牌上,他寫下瞭一首詩: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
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來到後唐之後,後唐明宗李嗣源以最高的規格在洛陽城外迎接他。
並賜他一個新的姓氏,姓東丹,名慕華。
改瑞州為懷化軍,拜東丹慕華為懷化軍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
不久之後又賜他姓李,改名李贊華,移鎮滑州,遙領虔州節度使。
後唐明宗李嗣源又將自己喜愛的一個妃子賜給瞭李贊華,特意為他建造瞭一個府邸。
讓他安心住在這裏,早晚,這個李贊華會成為自己的一顆棋子,成為進攻契丹的一張王牌。
東丹國王宮裏麵發現耶律托雲已經消失瞭好幾天,兩個皇後-----端順皇後蕭氏和柔貞皇後蕭氏紛紛嚮皇帝耶律德光發報告:你大哥跑瞭,趕緊找找吧。
耶律德光心中冷笑,大哥去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哥耶律托雲再也不可能翻身瞭,對於王位的威脅從此化為零。
耶律德光立即任命端順皇後蕭氏為東丹國攝政王,並派人四處尋找耶律托雲。
07
耶律托雲逃跑的時候,不僅妻子不要瞭,連自己的兒子也不要瞭,柔貞皇後蕭氏給他生瞭兩個兒子:長子耶律阮,次子耶律婁國。
原渤海國王的女兒大氏,也給他生瞭一個兒子,名叫耶律隆先。
而他跑的時候,隻帶瞭一個高美人齣走瞭。
另外,就是他還帶瞭5名自己的親信來到中原,李嗣源給這5個人都取瞭漢族人名字:一曰罕友通,二曰穆順義,三曰羅賓德,四曰易師仁,五曰蓋來賓。
李嗣源待李贊華(曾經的耶律托雲)一直很優厚,每當大遼國派來瞭使者,都會讓李贊華和使者聊一會天,說說傢鄉話,問候在傢的妻子兒女,帶一些親人的書信和衣物。
李贊華是個受漢族文化影響極深的人,非常愛學習,愛看書,早就仰慕中原先進的文明。
如今,來到洛陽,在文人墨客匯集之地,每日談論詩詞歌賦,佛學典籍,實在是一種樂事。
隻是,美好的日子隨著李嗣源的駕崩,再次宣告結束。
李嗣源去世之後,兒子李從厚繼位。
當時,有兩個實力最雄厚的節度使,一個是李嗣源養子潞王李從珂,一個是李嗣源女婿石敬瑭。
就是這兩個人,不僅造就瞭李贊華的悲劇,而且結束瞭李贊華悲劇的一生。
08
李贊華在洛陽住瞭三年之後,後唐長興四年,即公元933年十二月,在李嗣源病死之後,其兒子李從厚繼位,是為後唐閔帝。
李從厚對這兩個最大的節度使非常不放心,他首先對付潞王李從珂,結果,剛動手,潞王李從珂就反瞭。
直接殺瞭李從厚,自己當瞭皇帝。
李從珂坐瞭皇帝位,也覺得不太穩,因為還剩石敬瑭這個傢夥威脅自己,便一心一意收拾他,最終,石敬瑭也造反瞭。
李從珂派遣大將張敬達率領大軍前去攻打石敬瑭。
石敬瑭情急之下,首先安排自己的心腹謀士桑維翰去遼國麵見耶律德光,許諾:
1、石敬瑭當皇帝之後會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
2、割讓燕雲十六州給遼國;
3、每年進貢大量財物。
然後,嚮自己的周邊的部下求救,劉知遠、安重榮,安元信、安審信等大將紛紛來救援。
後唐李從珂這邊,也陸續派遣大將楊光遠、高行周、符彥卿等人加入戰鬥。
張敬達和石敬瑭的部隊交戰瞭一個多月,契丹的鐵騎南下瞭。
這是耶律德光親自率領的五萬契丹軍隊,一舉擊敗瞭張敬達、楊光遠、高行周、符彥卿等軍隊。
自此,石敬瑭在太原稱帝,然後,揮師南下。
耶律德光任務完成,收瞭兒皇帝石敬瑭的禮物――燕雲十六州以及大批財物,返迴遼國。
李從珂的軍隊被消滅之後,他的鬥誌就被瓦解瞭,他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泄到原契丹太子李贊華身上。
眼看石敬瑭的軍隊逐漸逼近洛陽,李從珂知道自己死期到瞭,他心想,我殺不瞭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總可以殺瞭他哥哥耶律托雲泄憤。
反正都是契丹人。
於是,就在石敬瑭軍隊進城的前一刻,李從珂派宦官秦繼�F以及一個叫李彥紳的人去李贊華府邸,殺瞭李贊華。
然後,自己在皇宮自焚。
09
接下來,就齣現瞭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李贊華死的時候,其和高美人生的幼子剛剛1歲。
李贊華在洛陽期間,曾經與一個和尚引為知己,過從甚密。
那個和尚聽到李贊華死亡的消息之後,便前去其府邸,收瞭他的屍體,抱著他的幼子,離開瞭。
埋葬瞭李贊華之後,和尚就走瞭,由於一路隱藏,和尚給這個幼子起名為道隱。
這個和尚一直把道隱當做自己兒子養育。
石敬瑭攻入洛陽,便開始尋找李贊華的遺體,最終,找到那個農夫,將李贊華的遺體重新收殮。
為瞭討好契丹,石敬瑭親自為李贊華服喪,在李贊華靈柩前放聲大哭,並以帝王之禮將其厚葬於洛陽郊外。
不久,耶律德光念及兄弟情分,派侄子、也就是李贊華在東丹國的兒子---耶律阮將其父親靈柩運迴東丹國,歸葬在瞭醫巫閭山。
那農夫也果然得到瞭一大筆賞錢。
10
十年之後。
石重貴即皇帝位,改變瞭其父親石敬瑭與契丹人修好的傳統,重新與契丹人開戰。
耶律德光無奈,再一次禦駕親徵,一直打到後晉的首都――開封,並俘虜瞭石重貴及族人,全部押迴草原上。
耶律德光專門在俘虜中尋找兩個人,很快,就有人把這兩個人找到瞭。
這兩個人分彆是已經升瞭官的右金吾衛大將軍李彥紳以及宦者秦繼�F,嗯,就是當初專門去府邸殺害李贊華的那倆人。
耶律德光抽齣佩劍,親手斬殺瞭這倆人。
然後,耶律德光率部隊返迴草原。
走到一個叫殺鬍林的地方,遭到中原軍隊的襲擊,耶律德光中箭,兩天後駕崩。
隨軍參戰的契丹各部落酋長以及大臣、武將,立即開始商議,如果就此返迴上京。
皇後述律平勢必立其小兒子耶律李鬍為皇帝,大傢一直都很同情耶律托雲,與其讓耶律李鬍即位,不如我們現在就立耶律托雲的兒子,東丹國太子耶律阮為帝。
眾人紛紛響應。
立即宣布,立耶律阮為新的契丹國皇帝,是為遼國第三任皇帝,遼世宗。
這是耶律托雲長子。
那個和尚救迴來的耶律托雲幼子,名為耶律道隱,後來長大之後,也迴到瞭遼國,被任命為上京留守。
後來又被封為晉王。
韆迴萬轉,人,始終要迴傢,迴到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