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8:25:53 AM
自左良玉率師東下而後,更促進瞭南明弘光政權的敗亡。清兵既攻陷南京,便西趨進攻蕪湖。這時左良玉早已死去,他的兒子左夢庚擁有左良玉所遺留下來的三十六營和隨從的親軍共有十餘萬人,本可以在蕪湖、安慶一帶抵擋清軍。但他們率師東下,是為著搶物資、打內戰,禦史黃澍提齣來的“清君側”也不過為瞭報自己的私仇而已。南京的弘光王朝既已垮台,他們認為已無利可圖,就計劃對他們更有利的辦法。於是左夢庚率領他的部將金聲桓、王得仁等投降清軍。
當左良玉東下之時,九江總督袁繼鹹反對這種主張,左夢庚就把他扣留起來,送到清軍,藉以邀功。袁繼鹹卻不肯嚮清軍屈伏,慷慨就義而死。左夢庚隨清軍北上,金聲桓等甘於為虎作倀,自請齣徵,殘殺同胞來對他們新的主子獻媚。清朝政府便派金聲桓、王得仁等引導著清軍進入江西,經九江攻陷南昌;
又另派一支軍隊由葉臣和漢奸張天祿等進攻安徽的徽州。長江中遊的江西、安徽各地不戰而為清軍所有。漢奸金聲桓等導緻清軍進人江西,慘無人道地燒殺擄掠,緻激起大江南北的人民無比的憤怒。於是西至湖廣,東達江南,全都揭起抗清的義幟。
早在一六四五年的四月史可法在揚州殉國後,人民認為像史閣部這樣熱血丹心,保衛祖國的英雄人物是不會輕易死掉的;人民希望殉國揚州的噩耗是謠傳;希望史閣部仍舊能領導群眾,北定中原,恢復故土。於是有好些地方的義師就打著史閣部的旗號,起兵抗清。這年的夏天,皖北的義士馮宏圖、侯應龍等,也假托著史閣部的名義,起兵霍山,連剋英山、六安等地,作為根據地。大江南北的人民都盛傳著說:“史閣部重新領導人民來抗清瞭。”
由於人民抗清鬥爭的情緒極為高漲,又加上英霍的三尖諸山“西連豫楚,南極英霍,綿亙數百裏”,建立瞭山寨,有險可守。繼馮宏圖之後,在英山便有張福寰、傅夢鼎所領導的起義軍;在霍山便有以餘化龍為首的起義軍;在湖廣附近英霍的地方,還有進士王煽和周損、王光淑、易道三等起兵蘄水和麻城,建立瞭有名的蘄黃四十八砦。
其中有農民起義軍,有地主紳士所辦理的武裝,因為缺乏記載,已不容易辨彆清楚,但他們互相聯閤起來奉著明宗室石城王硃統綺為共同的領袖,以英霍山中最險要的飛旗寨,作為中心據點。他們率師東進,與江北的義師並肩作戰,連剋句容、高淳、溧水、太平等縣,進逼南京的近郊,幾乎收復瞭南都。
他們又北齣光山、固始,與河南的農民軍,緊密地聯係起來,成為抗清的一支主要力量。這些義軍,彼此之間,訂立規約,山寨裏紀律十分嚴明。他們穿著明朝的衣冠,很少與外間來往,耕田織布,自給自足,並且還有教育子女、醫藥治療的設備。蘄黃四十八砦由於組織嚴密,地勢險要,堅持抗清達十多年之久,一直到鄭成功北伐時,還期待著他們聲援。
在皖南的徽州一帶,水路可以通江右、兩浙,陸路可以到寜國、太平。徽州處於萬山叢中,“重巒疊險,踞江南極高之地,據有居高臨下的形勢。而地方經濟也非常富足,齣外經商的人特彆的多。“徽商”北上燕京,南走聞海,足跡遠至越南等地,所謂“新安賈”,在明代商業經營中占瞭極其重要的位置。至於徽州所齣産的紙墨以及雕刻圖籍,更是名聞天下。
在這樣優良的經濟基礎上,徽州和皖南各地,在明末齣現瞭不少飽學的政治思想傢和文學傢,像休寜的金聲,就是其中之一。金聲字正希,明崇禎間翰林,官至都禦史,素負經濟長纔,熟習韜略。他在崇禎時,看到內政敗壞,外患日深,曾上疏建言,未得崇禎皇帝的采納,他就辭去官職,迴到休寜,積榖囤糧,和他的門生江天一教練鄉兵,作萬一的準備。
還有貴池舉人吳應箕、劉城等,在少年時期就“以天下之事為己任”,參加瞭復社。那時候一般人的習慣上叫安徽做上江,蘇鬆做下江,在崇禎年間吳應箕等便與鬆江的陳子龍、蘇州的楊廷樞,互相策勵,堅決地與閹黨惡勢力作鬥爭。當時的人士認為復社的言論和風格是繼承東林黨的,因而就叫他們是“小東林”。及至乙酉清兵攻陷南京之後,他們就“同毀棄身傢,上滅宗祀,斷頭碎骨,浩然不顧”。上江的忠義之士,也不讓於蘇鬆,不謀而閤地一同起來作抗清的鬥爭。
當清兵進入安徽時,金聲和他的門生江天一立即起兵於休寜。他們認為績溪是往徽州的要道,應當駐著重兵把守,於是金聲自己駐紮在績溪城外的叢山關,以當咽喉的重任,其他徽州四周圍的六嶺,另派重兵把守。同時徽州推官溫璜是一個愛國誌士,他毅然起來擔任徽州的防守工作。徽州的商人們大都毀傢紓難,捐助軍費。還有退職的山東巡撫邱祖德、舉人錢文龍、諸生麻三衡等起兵寜國,他們聽從金聲的領導,號稱“七傢軍”。
由於金聲素來負有氣節,聲望很高,皖南各地的義軍都紛紛起來響應。徽州四周圍的地方,首先是復社的領袖之一吳應箕起兵建德,諸生吳漢超、尹民興等起兵涇縣,諸生吳源起兵廣德州,在皖南、華陽山區分布瞭好些抗清據點。金聲擔當瞭聯絡各軍的工作和轉餉的任務,開始與清軍在叢山關作戰,共打瞭十三次大仗,雙方的傷亡約略相當。他們軍容整齊,士氣堅強,作戰勇敢,可與閻應元之守江陰前後輝映,相互比美;而孤立無援、睏守一地、糧餉缺乏、無法接濟的情況,也和江陰同其艱苦。
終於在清軍源源而來猛烈進攻的情勢下,寜國、貴池、涇縣、廣德都先後失守,吳應箕、麻三衡等壯烈地犧牲瞭。漢奸張天祿由新嶺移兵進攻績溪,金聲和江天一堅守孤城達三個月之久,清兵競不能取得城池,最後就用最卑鄙的詐騙詭計派漢奸黃澍僞裝義軍,假稱前來救援績溪。金聲並不知道黃澍業已降清,在歡迎援軍的情緒下,把甘心為虎作倀的黃澍軍隊引進城來,因之城陷被俘。
他的戰友江天一也同時被捕,一齊解送到南京。金聲對江天一說:“你有祖母在,可以不要死瞭。”江天一迴答金聲說:“我們一同起事,怎能不同死呢?”於是他們兩人就被漢奸洪承疇斬首於金陵,完成瞭捐軀衛國的大節。同時溫璜也被黃澍所賺,徽州不守,犧牲瞭生命。但是皖南的英勇戰士們並沒有被清軍所嚇倒,繼金聲等之後,仍有瞭悟和尚與赤腳黑先鋒所率領的農民軍奉著明宗室四王子,以建德山區作為根據地,起兵抗清,進攻江西的饒州、永豐,展開瞭英勇的鬥爭,支持一個相當長久的時期。
當漢奸金聲桓等引導著清軍攻陷九江和南昌後,不久袁州、臨江、吉安等城,也相繼陷落,清軍節節進攻,其勢非常凶猛。一六四五年六月,撫州僉事曾益、禦史揭重熙、舉人王秉乾等,首先在臨川起義。接著建昌的諸生鄧思銘、義民孔徹元等看見明朝官軍萎靡不振,清兵快要進攻建昌,他們很氣憤地說:“秀纔就不可以救國嗎?”於是組織起一支隊伍來,民眾叫作“庠兵”。還有艾命新和舉人艾南英也投筆而起。
艾南英,字韆子,是明末江西最有名的文學傢,著有《天傭子集》。他與蘇鬆人士所創立的復社作風不閤,因之曾為復社的領袖張溥所屈辱。這時國難當前,他放棄瞭前嫌,與復社的愛國誌士連轆並進,倡導起義。這些江西的義師都擁護益王由本為領袖,起兵抗清。
艾南英等召集瞭英勇的戰士劉琦、楊獨龍、僧丹竹等三十六人,在艾南英傢中歃血會盟,招集瞭隊伍,約有七八韆人,當地的富紳都捐資納餉。不久南豐、東鄉、都昌、廣信等地,都紛紛起兵響應;還有滇軍總兵趙印選部也和義軍聯閤作戰,因之聲勢極為煊赫,成為在江西抗清的一支勁旅。
結語
但是益王年少柔弱寡斷,又素不知兵,把軍事大權委托於永寜王慈炎及羅川王某,又不能提高警惕,以緻被已降清的保寜王某混瞭進來,做清兵的奸細和內應。清兵開始進攻時,漢奸保寜王某從後方督兵,射擊與清兵作戰趙印選的象陣,義軍自相擾亂,清軍乘勢掩殺,明軍大敗,益王由佛旗堂逃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