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5:12:37 PM
抗戰時期,皮定均是一員虎將
皮定均,1914年生於安徽省金寨縣代傢嶺貧苦農民傢庭。幼年父親早逝,母親改嫁,與祖母相依為命,討過飯,給地主放過牛。13歲參加當地農民協會,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入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擔任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
1942年5月1日,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岡村寜次調集重兵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發動空前規模的大掃蕩,實施殘酷的“鐵壁閤圍”,齣動飛機、大炮、坦剋、鐵甲車,企圖消滅八路軍,摧毀抗日根據地。
6月初,八路軍129師機關和直屬隊在黃岩村陷入1.5萬名日軍閤圍中,情況萬分危急。
日軍掃蕩
日軍大掃蕩,鎮定自若練習書法,等李參謀長到來
一天夜裏,劉伯承師長率師部機關從一個牧羊小道突齣瞭重圍,但師直屬部隊仍在閤圍圈裏。師參謀長李達率領小分隊返迴閤圍圈內尋找直屬隊。
第二天早上,李達通過電報嚮皮定均聯係:“我準備嚮五分區所在地西達城靠攏,請你在原地等我們。”
此時,皮定均部隊情況也很不妙,被敵人重兵閤圍:北麵,一股敵軍沿大路逼近;南麵,敵軍已從對麵的大山上壓來;西麵,半山腰上都可以看見戴著鋼盔的鬼子兵瞭;東麵,敵軍的前鋒接近瞭沿河平地。敵人的閤圍圈就要閤攏瞭。
皮定均早已命令第五軍分區主力部隊轉移到外綫作戰,自己身邊隻有200多人人的分區機關和警衛連,敵眾我寡,如果不及時跳齣去,很可能被敵人包瞭餃子。
參謀長高體乾請示皮司令:“現在怎麼辦?”皮定均迴答:“等!”
他們從早上7時等到9時,不見李達參謀長的身影。偵察員不斷報告敵人的位置,情況緊急,再不撤退,必遭敵人包圍。皮定均命令軍分區參謀長高體乾帶人先走,自己留下一個班。
軍令如山,高體乾懷著沉重的心情,帶著隊伍走瞭。皮定均把僅有的一個班人員兵分四路,在村裏村外布下地雷,他自己坐鎮中央。院子裏,隻剩下他和馬夫段修德,還有一匹青騾子。
突然,四周槍聲像爆豆似的響起。 馬夫雖然身經百戰,但也沒遇到此種危險情形,心裏有些緊張。
皮定均把一張大麻紙鋪在桌上,他緩緩地磨墨,然後提筆端坐,一筆一劃地寫起毛筆字來。寫瞭半張麻紙時,北麵的地雷先響瞭,接著其他方嚮都響瞭爆炸聲,槍聲大作。皮定均遲疑片刻,又接著寫下去。寫滿一張麻紙時,地雷已在村邊炸響。警衛員劉忠英衝進院子:“首長,撤吧!”
“再等一會。”皮司令鎮定地說,接著寫他的大字。
過瞭一會兒,他想:“李參謀長應該不會來瞭!”他把毛筆往地上一扔,把麻紙一搓,下令:“嚮北山轉移。”然後,走齣院子,騎上青騾子,左拐右拐,消逝在老爺山的叢林裏瞭。
後來皮定均纔知道,李達參謀長找到129師直屬隊後,與敵人相遇發生鏖戰,他們突圍齣去瞭,情況緊急來不及通知他。
八路軍首長觀察敵情
王山突圍,不費一槍一彈,險象環生
王山是一個小山,隻有400多米高,卻是豫西箕山的群山之首。1945年1月,豫西七個縣的7000多日僞軍突然圍著箕山,企圖閤圍、消滅我軍。
開始,這裏僅有皮定均率領的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部和特務連,總共纔200人,但皮司令卻並不急於“跳齣去”。
1月19日,敵人完成瞭閤圍,包圍圈共五層,在敵人完成閤圍的前一天,皮定均竟然下令把在外麵活動的三十五團調迴瞭網裏。敵我兵力對比是十比一。皮定均到瞭山上,許多人擔心,但皮定均仍下令:“繼續後撤!”
夜晚,部隊撤離到瞭離王山山頂隻有一裏遠的王保莊,無處退瞭。敵人就要收網瞭,皮定均帶著部隊小村莊住瞭一天一夜。
20日早上,偵察員孫化永迴到瞭王保莊,嚮皮司令報告日僞軍封鎖綫的情報。皮司令決定部隊晚上突圍!
600人齣發瞭,敵人在封鎖綫上燃燒起一堆堆篝火,哨兵走來走去,皮定均帶著孫化永等幾個偵察員走在隊伍前麵,一位牛倌給他們帶路。
牛倌領著他們貼著山脊走,貼近山脊,人的身影不會暴露,一旦發生情況,大隊人馬不會被壓在山溝裏。
部隊走到離最近一堆篝火僅十步的一個哨所時,被僞軍哨兵發現瞭:“站住,你們是乾什麼的?”
牛倌應著:“買煤的。”“過來檢查。”皮司令悄聲說:“去,把他抓來。” 特務連排長上去,一手抓住敵哨兵,一手端著手槍,僞軍嚇得戰戰兢兢,當瞭俘虜,一個戰士身穿僞軍服成瞭“哨兵”。大隊人馬隨即從哨位旁邊快步走過。
日軍包圍圈
天亮後,日僞軍開始“閤圍”,空無一人,他們到處搜查,結果一無所獲,隻得灰溜溜退兵。
皮司令一身虎膽,善於掌握敵人指揮官心理活動,與敵人鬥智鬥勇,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年代留下一段傳奇故事,如今,當地百姓還在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