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5:18:53 PM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僞軍被改編為國民黨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浴血奮戰,抗日戰爭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正當全國人民沉浸於喜悅之際,身處在西南大後方的國民黨蔣介石卻想獨吞抗戰勝利果實。
蔣介石命令日軍隻能嚮國民黨軍隊投降,不允許他們嚮堅持敵後抗日的八路軍、新四軍投降,更令人憤慨的是:蔣介石收編為虎作倀的僞軍,他把蘇中僞軍改編為國民黨陸軍新編第二路軍,任命大漢奸、僞蘇北綏靖公署兼第二方麵軍司令孫良誠為新編第二路軍的總司令。
8月17日、24日,中央指示蘇中部隊:“首先集中力量解決僞軍,或迫其投降、繳械”,“力爭占領中小城市及鄉村,迅速設法占領運河沿綫及串場河沿綫各城市,將蘇中、蘇北、淮南、淮北打成一片”。
不久,蘇中軍區嚮拒不投降的日僞軍展開瞭猛烈的進攻,收復瞭掘港、馬塘、黃橋、官莊、分界、蘆莊等重要據點,控製瞭高郵至淮安180裏的運河綫。
抗戰時期的僞軍
盤踞在興化城的僞軍氣焰囂張
盤踞在興化的原僞22師師長劉湘圖得到蔣介石的指令,搖身一變從漢奸變成國民黨軍第6師師長,他洋洋得意,竭力討好蔣介石,效忠國民黨反動派。
他命令部下:“與日軍互幫互賴,達成守土安民之任務”,“固守防地,防匪侵犯”。他們積極反共,與人民為敵,頑固到底,死不改悔。孰可忍孰不可忍,我軍決定強攻興化城,敵人不投降,就堅決消滅他們。
蘇中區黨委和蘇中軍區報請中央軍委批準,決定集中兵力解放興化。劉湘圖得到新四軍要準備攻打興化的消息後,放棄瞭城郊小據點,收縮兵力,糾集5000多人,固守興化縣城。
抗戰時期,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曾經遷省政府到興化這個易守難攻的水鄉城市,他在城內修築許多永久性的防禦工事。修建碉堡170座以上,其中許多是暗堡,城的四周是10米高、3米多厚的城牆。僞師長劉湘圖狂妄地宣稱:“興化城固若金湯,新四軍缺少火炮,將在興化走麥城。”
敵人修建堅固的工事
新四軍搶占灘頭陣地
蘇中軍區調兵遣將,集中8個團、7000多兵力來攻打興化城。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藩擔任戰場指揮。
興化戰役分為兩個階段:先肅清城外據點,後圍攻興化城。軍區新1旅擔任主攻,攻打敵人設防嚴密的西門;2分區特務1團、特務2團佯攻東門;蘇中特3團、特5團及洪化獨立團分彆攻打南門和北門。其中,1旅2團擔負前衛團的重任。
團政委趙則三給部隊作動員報告,團長林輝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3營。3營營長陸明生、教導員陳本奎率全體指戰員擔當起前衛的“前衛”。譽為小老虎連的七連成瞭前衛營的突擊隊,擔任突擊登上城牆的任務。
8月28日晚,肅清外圍據點的戰鬥開始,2團戰士分乘200條舢闆船,以第3營為先鋒,經三垛河北麵一條小河,飛速駛嚮興化城西門外陣地。午夜時分,突擊隊七連駛入興化城西門前的下官河。
敵人在下官河邊依地形建築瞭強固的工事:離水邊二尺是一條很深的壕溝,後麵是3個大碉堡,碉堡四周均有壕溝,壕溝與大碉堡旁邊還有隱蔽碉堡,1個營的兵力分守在這幾座碉堡內。
興化縣委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準備瞭大批糧草、船隻,動員瞭1萬多民兵、民工配閤主力部隊作戰。他們錶現很勇敢,冒著槍林彈雨運輸部隊。
指導員程德清在9班的船上。9班是7連有名的“小鬼班”,戰士們平均年齡16歲,戰鬥中有8個人先後中彈。程指導員帶領尚存的兩個戰士,不畏艱險,奮力劃船嚮前,這時敵人的槍彈把船打瞭許多洞,無法劃嚮前瞭,指導員帶著他倆嚮岸邊遊去。
灘頭前衛營的指揮船上,團參謀長茅健群不幸中彈犧牲。29日淩晨1時,突擊連的17條小船終於在河邊強行登陸,攻占瞭灘頭。陸營長猛地躍身上岸,高舉駁殼槍,大聲喊著:“同誌們,衝啊!”這時,渡口南、北河灘的敵人見抵擋不住,紛紛逃跑,更多的是跪在地上,舉手投降。
7連張連長立即清點人數:齣發前一個一百幾十人的主力連,隻剩下瞭40來人。張連長和突擊連活著的戰士顧不上悲傷,投入搶占灘頭陣地的戰鬥中。
英勇的新四軍衝鋒
攻下興化城,紅旗插上城頭
8月29日18時45分,前敵指揮部下達瞭總攻興化城的命令。擔任主攻的是1旅1團,目標仍然是西城門。1團長張宜友立即命三個爆破組同時動作,在火力掩護下搶占城門拱口,但炸藥包卻沒處放。三個爆破組連一個缺口都沒炸開,垛口內的敵人射齣密集的槍彈。
張團長下令放棄爆破計劃,采用第二方案:―麵清掃暗堡,一麵架起雲梯,強行登城。他組成瞭一支由12人組成的突擊登城隊。突擊隊員每人攜帶一支衝鋒槍和若乾手榴彈,在參謀長的率領下登城。
城下,張團長親自指揮重機槍火力掩護,壓製敵人的火力。第一組兩個隊員登上瞭雲梯,可是勇士剛剛露齣牆頭,牆垛上敵人的刺刀就指嚮瞭他們的咽喉,兩名隊員墜落下來。
第二組隊員繼續登梯,前麵一個隊員在距垛口還有一米多高處,把幾顆手榴彈扔進瞭垛口,牆頭上發齣“轟,轟,轟……”一聲聲巨響,登城戰土隨即躍上牆頭。敵人的機槍手射齣子彈,牆頭上的另一個敵人摔下的手榴彈,在後一個隊員的頭頂爆炸,登城戰鬥異常慘烈。
攻城戰鬥激烈
2分區政委陳時夫指揮特1團在東門與小東門之間發動佯攻;興化獨立團在北門發起佯攻;南門也展開攻勢。因敵人工事牢固,火力網強,四個城門的戰鬥皆未能得手。
戰鬥僵持到30日,攻城總指揮部移至西門外,經反復研究,確定強攻西門;東門部隊設法占領製高點――文峰塔.31曰晚進行決戰。
我軍指揮部又派軍分區警衛團增援東門,敵人的手榴彈拼命往下扔,部隊很難接近城牆。團長胥金城決定從敵人防守較薄弱的東門北側,打通瞭民房與民房相連的內牆,悄悄到瞭文峰塔下,從地下鑽齣,與敵人短兵相接,打的敵人措手不及。這時,在西城牆上,勇士們與守城之敵展開瞭激烈的白刃戰,終於打開瞭城門,戰士們高喊:“衝啊!”大部隊潮水般地湧進城。兩隻鮮紅燈籠在城牆上高高掛起,這是破城的信號,終於打開進城的通道。
北門,興化獨立團的指戰員們在團長柴榮生、政委戴為然的指揮下佯攻。就在北門口的敵人都慌著去增援西門時,幾百發炮彈、榴彈飛嚮北門。抓住這個機會,20多部雲梯一溜邊擺開,戰士們快速登梯衝上牆頭,敵人抵擋不住,投降瞭。
彭團長想到瞭擒賊先擒王的辦法,偵察得知,劉湘圖的指揮所設在城西東北角,他帶三營從西嚮東北方嚮斜插過去擒賊王。
劉湘圖的指揮部就設在城西東北角一個大院內,他得知新四軍大部隊進城瞭,他知道大勢已去,正準備逃跑,門突然被推開,傳來戰士們的聲音:“不許動,放下武器,新四軍優待俘虜!”
劉湘圖低下頭,不說話,雙方僵持。突然,十幾個荷槍實彈的僞兵衝瞭進來,拉開槍栓,將彭團長等人團團圍住。劉湘圖心中狂喜。可是,彭團長的警衛員上前一步抓住劉湘圖的衣領,用槍頂住他的太陽穴,大聲喊道:“誰敢動,我就要姓劉的性命。”
貪生怕死的敵師長劉湘圖連連求饒:“有事好商量!有事好商量!”就在這時,3營長肖瑞先帶著一個連前來接應彭團長。戰士們繳瞭僞軍的武器,劉湘圖見大勢已去,隻好命令司號員:“吹號,停止戰鬥。”
興化攻堅戰,共斃、傷僞軍700餘人,俘日軍4人、敵師長劉湘圖及其以下官兵4200餘人,繳獲各種口徑的炮64門,輕重機槍122挺,槍支3324支,大批彈藥,電台 4部,汽艇4艘。
敵人當瞭俘虜
新四軍戰鬥瞭三天四夜,解放瞭興化城,震懾頑固不化的日僞軍,給瞭國民黨反動派一個有力的迴擊。此次戰鬥,打齣瞭新四軍的威風,新四軍真不愧是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