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7:56:34 AM
1、跟隨硃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基本都有免死金牌
硃元璋能夠打下天下,主要靠手下一群驍勇善戰的將士。因此硃元璋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給這些跟隨自己 齣生入死 的將士論功行賞,給他們 加官進爵 ,同時還給瞭他們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譽,親賜 免死鐵�� 。
依照功績,硃元璋將鐵券 分等級賜予 。據史料記載,硃元璋 共賜予丹書鐵券公爵六麵 , 侯爵二十八麵 ,後來又 追賜給公爵兩麵 。
洪武三年,硃元璋頒賜瞭一批“丹書鐵券”給開國功臣們。第一次受封賞的是 六公二十八候 ,幾乎 都是武將 ,隻有文官 李善長 是一個例外。
在硃元璋南徵北戰之際,李善長整頓軍紀、管理官員、保障後勤供應,在這些方麵立下汗馬功勞,纔智 堪比蕭何 。隨後,他便被封為 韓國公 ,俸祿四韆石, 賜鐵�� , 免二死 , 子免一死。
徐達 、 湯和 、鄧愈、常茂、馮勝、耿炳文、硃亮祖等33位武將都立下過軍功,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不僅被授予瞭爵位,也都賜予瞭他們 免死鐵�� 。
之後,硃元璋在 洪武十一年 ,發給開國功臣 藍玉 一張,洪武二十年,他又發給東莞伯 何真 一張。
據統計,硃元璋前後共發齣 36張免死鐵�� 。
如何封賞這幫開國功臣,硃元璋其實很為難,一方麵要奬勵他們,另一方麵又要防患這群功臣。
公侯爵位和金銀錢財的賞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硃元璋認為這些封賞 平平無奇 ,而這群功臣大部分又是 淮西勛貴 。
硃元璋決定賜予他們免死鐵�唬�一方麵能讓開國功臣感受到皇帝對他們的 重視 ,另一方麵也是告訴他們不能 僭越皇權 。
2、 免死鐵�壞淖饔糜心男�
免死鐵�揮置�為“丹書鐵�弧保�俗稱“ 免死金牌 ”,最早齣現在 漢朝。
《漢書高帝紀》 記載: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券,石室金匱,藏之宗廟。
這時的“丹書鐵�弧被姑揮忻饉賴淖饔茫�僅僅是象徵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到瞭 隋唐時期, “丹書鐵券”纔具有免死的作用,而且免死的次數也在逐漸增加。
到瞭明朝,關於“丹書鐵券”的製度纔得到 真正的完善 。硃元璋首先從法律上規定瞭“丹書鐵券”的頒發對象,僅僅頒發給立下軍功的將士和被 封為公、侯、伯 的大臣。
其次是明代“丹書鐵�弧鋇� �� 文有很大的變化。一是,除瞭 謀逆罪 和 欺君之罪 ,其他罪 可免死 ,二是相比前麵的朝代,免死的次數也減少瞭。
免死鐵�揮直換�分為七個等級,其中 公爵分為二等 , 侯爵分為三等 , 伯爵分為二等 。
不同的等級意味著可以減免的罪責也大不相同,免死鐵�壞男巫� 類似瓦片 ,裏麵會寫上減免的罪行,外麵寫著功臣的 功勞 。因此,每位功臣的鐵�灰泊蟛幌嗤�。
這樣的製度彈性相當大,因此“丹書鐵�弧彼淙瘓哂忻饉賴墓δ埽�但鐵�� 最終解釋權 終歸在皇帝。
3、免死鐵券為何又失去瞭作用
六公二十八候均獲得瞭免死鐵�唬�然而大部分 下場淒慘 。
李善長雖然沒有戰功,但他在後勤保障上作齣瞭很大的貢獻。因此,硃元璋封李善長為 韓國公 以及其他的一些官職,每年俸祿四韆石,爵位可以 世襲 。最重要的是硃元璋賜給丹書鐵券,可以免去李善長兩次死罪,其子一次。
然而,這份免死鐵�徊⒚揮斜W� 李善長的命 ,甚至還 牽連滿門。
參議李飲冰、楊希聖二人,隻是因為稍微觸犯瞭一下李善長的大權,便被 罷官 ,並且割李胸乳,使其 慘死 ,對楊施以 劓刑 , 緻其殘 。
智者劉伯溫也因他遭受毒手,李善長的行為無疑是對皇權的挑戰,硃元璋本就 疑心重 ,所以對他更是 顧忌 。
加上受鬍惟庸的牽連,硃元璋對李善長已到瞭 無法容忍 的地步。於是,他判決誅殺李善長全傢七十餘口人。即使李善長有 免死鐵券 ,但屢次挑戰硃元璋的底綫,這無疑犯瞭大忌。
其他很多功臣的結局 同齣一轍 。
受 鬍惟庸案 牽連,包括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臨江侯陳德、鞏昌侯郭興、滎陽侯鄭遇春、平涼侯費聚、靖海侯吳楨、宜春侯黃彬、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陸聚等人,即使他們有免死鐵�唬�最終都被以“ 謀逆罪 ”處理,還波及傢人。
藍玉作為涼國公,結局也是如此,牽連緻死者達 一萬五韆餘人 ,史稱“ 藍玉案 ”。
這麼看起來,當初擁有 34份免死鐵券 的人,大部分人的下場都很悲慘。
當初,硃元璋封 湯和 為信國公,賜給他的免死鐵券上麵刻著這樣一行字:“其封信國公也,猶數其常州時過失,鎸之券。”
這意味著免死鐵�槐涑閃� 記過的文書 ,湯和看到後,內心非常害怕,甚至有時候睡不好覺。對於湯和來說免死鐵�瘓褪� 燙手山芋 ,根本不敢拿齣來。
硃元璋是免死鐵券的製定者,也是免死鐵券 規則 製定者。
“免死鐵券”的內容裏規定,並不是所有的罪行都能免死,有個前提條件:“除 謀逆不宥 ,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犯瞭一般的刑事罪可以免死,但如果犯瞭 謀反罪 ,這就不能免瞭,鐵券特權就 自動失效 。
功臣的言行舉止撼動瞭皇權,在封建王朝是犯瞭 君王大忌 的。硃元璋為瞭避免讓功高蓋主的事情發生,就在鐵券上麵做文章,不論如何,一切解釋權歸皇權所有。
險些被順治廢掉的孝惠章皇後為何能得到康熙孝敬並當瞭56年太後?
清朝的孝惠章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是清世祖順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後,雖然在順治時期她是皇後身份,但卻並不受丈夫順治的寵愛,還差點被丈夫順治廢去皇後之位,可是在順治的兒子康熙繼位之後,孝惠以康熙嫡母的身份被尊為仁憲太後,受到瞭康熙的孝敬,並一直在康熙朝當瞭五十六年的太後,那麼孝惠並非康熙生母,為何會被康熙如此孝順?
順治與孝惠章皇後的婚姻其實是一段不和諧的政治聯姻
順治八年(1651年)14歲的順治就舉行瞭大婚,他的第一任皇後也是博爾濟吉特氏,名為博爾濟吉特・額爾德尼布木巴,這位皇後是順治生母孝莊文皇後的親侄女,也是順治的錶妹,但是順治很不喜歡她,主要就由於她生性奢侈,加之這樁婚事還是順治的叔叔攝政王多爾袞和母親孝莊乾預之下結婚,因此叛逆的順治就想反抗。
很快在順治十年(1653年)順治就以皇後乃多爾袞所選,非其所願而將皇後之位廢除降為靜妃,由於順治的第一任皇後沒有被加謚號,因此後世隻能稱其為世祖廢後。
順治在廢除第一任皇後不久,他的母親孝莊又再度乾預他的婚姻,給他選擇瞭自己的娘傢族人也就是順治的第二任皇後孝惠皇後為妻。
孝惠本名為博爾濟吉特・阿拉坦琪琪格,其實她和順治是親戚關係,按輩分來說比順治還低瞭一輩。孝惠的父親綽爾濟是孝莊的親侄子,以輩分而論孝惠是孝莊的侄孫女,也是順治第一任皇後的堂侄女,從父係這一輩論她也就是順治的錶侄女,孝惠的母親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女兒,從母係這一輩論她還是順治的堂外甥女。
當時已經接受漢學教育的順治對母親孝莊隨意乾預自己的婚姻十分不滿,他也對自己這樁無視親情輩分的婚姻很是無奈,順治曾感嘆自己的遭遇就像當年漢惠帝劉盈娶瞭自己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當皇後那樣無奈鬱悶。
而和孝惠一起被選入皇宮的還有她的親妹妹,不過順治十一年(1654年),孝惠被冊立為皇後,她的妹妹則被封為淑惠妃。
順治是極不情願地納瞭孝惠姐妹二人進入後宮,因此順治與孝惠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很不和諧,順治婚後基本就沒寵幸過孝惠,所以孝惠嫁給順治後也就沒生育子女。
順治十三年(1656年)內大臣鄂碩的女兒董鄂氏被選入皇宮為妃,順治終於找到瞭自己的真愛,董鄂氏入宮僅三天就被冊封為賢妃也就成瞭後世著名的董鄂妃,一個月之後又被冊封為僅次於皇後地位的皇貴妃。
隨著順治對董鄂妃越發喜愛,順治心中就有瞭廢掉孝惠的皇後名位,讓董鄂妃成為皇後的想法。很快第二年順治的老媽孝莊身體抱恙,董鄂妃十分賢惠晝夜在床前侍奉孝順孝莊,順治就以董鄂妃如此賢惠,而身為皇後的孝惠居然沒有董鄂妃侍奉孝莊的時間多,順治就想以此為藉口廢掉孝惠的皇後之位。
其實孝惠入宮之後,孝莊由於她是自己的侄孫女,對她非常疼愛,而孝惠對婆婆孝莊的疼愛也是十分感激,她對孝莊孝順禮敬有加,並非是不孝的兒媳。但是孝惠為人謙遜溫和,她知道順治不愛自己,愛的是董鄂妃,所以她對董鄂妃也是關照有加,當時孝莊由於順治冷落孝惠而癡迷於董鄂妃十分生氣,一度對董鄂妃持有很大偏見,因此在孝莊生病時,孝惠故意把錶現的機會讓給瞭董鄂妃,她希望能藉此緩和孝莊對董鄂妃的偏見,結果順治卻想為此廢除她的皇後之位。
不過好在董鄂妃十分賢惠且明事理,她知道孝惠是故意想緩和婆婆孝莊對自己的偏見,所以把侍奉孝莊的機會留給瞭自己,她也很感激孝惠為自己所作所為,因此她在得知順治想為此廢除孝惠的皇後之位時,她日夜在順治麵前哀哭為孝惠求情,並嚮順治錶明,如果順治廢除孝惠的皇後之位,那自己情願齣傢為尼也絕不會當皇後。
但是順治還堅持想廢掉孝惠,那段時期順治與孝惠的關係一度跌至冰點,賢惠的董鄂妃也為此愁眉不展,調和順治與孝惠的關係。
順治十五年(1658年)時,孝惠染瞭重病,董鄂妃衣不解帶的五天五夜沒閤眼在床前親自照顧孝惠,直到孝惠身體康復,這也讓孝惠十分感動,為此她曾私下嚮董鄂妃錶示情願讓齣皇後之位,但是董鄂妃堅持不肯,董鄂妃最後對順治和孝惠明言,以後不管誰再提讓她當皇後,她就自盡以絕此念。
最終在董鄂妃的堅持之下,順治纔打消瞭廢後的念頭,孝惠也得以保全住瞭皇後的地位。孝惠和董鄂妃其實都是十分溫柔賢惠的女人,二人的關係其實比較和諧,也成為後宮中的一段佳話,董鄂妃雖然生前沒能成為皇後,但是在她死後,順治特意下旨追封她為孝獻皇後。
這些都說明瞭孝惠與順治的婚姻隻是奉行清朝的滿濛聯姻政策,再加之順治之母孝莊的安排纔有瞭這段婚姻,順治一生的真愛是董鄂妃,他對孝惠並沒有多少感情,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不和諧的政治聯姻。
雖然婚姻不幸,孝惠卻得到瞭康熙孝順,並成為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後
彆看孝惠的婚姻十分不幸,而且她這一生還沒有生育子女,但是她卻得到瞭順治的兒子康熙的孝順。
康熙的生母是孝康章皇後佟佳氏,不過他的老媽孝康在順治時期隻是不起眼的普通妃嬪而已,論地位不及孝惠,論順治的寵愛度不及董鄂妃。
不過孝惠一直沒有生育子女,加上她本人性格溫和謙恭,所以她對順治的其他妃嬪所生子女都非常好,她也時常關照康熙的生母孝康。
順治去世後,在康熙繼位的時候,清朝一度齣現瞭極為罕見的三宮太後並存的局麵,8歲的康熙繼位之後尊祖母孝莊為昭聖太皇太後,尊嫡母孝惠為仁憲皇太後,尊生母孝康為慈和皇太後。
不過康熙的生母孝康沒有福氣,她在康熙二年(1663年)就去世瞭,年僅23歲,因此康熙也很可憐,8歲喪父,10歲喪母,小小年紀就成瞭孤兒。
雖然康熙10歲就沒瞭母親,但在他生命中卻得到瞭三份母愛,也是他生命中對他最為疼愛的三位女性長輩,這三人分彆就是他的祖母孝莊、嫡母孝康以及孝莊的心腹丫環蘇麻喇姑。
孝莊作為康熙的祖母在他父母雙亡後對他十分關愛,盡心盡力撫育培養康熙成人成纔,而蘇麻喇姑是清朝很特殊的宮女,她是孝莊的陪嫁丫環,她一生未嫁,一直陪伴在孝莊身邊,兩人名為主僕卻情同姐妹,順治幼年時期就曾受到過她的照顧,後來康熙幼年時期罹患天花病也是在她的精心照顧下纔復原,康熙病好之後孝莊更是讓蘇麻喇姑負責教導啓濛年幼的康熙識字,此後康熙如對待母親一般對待蘇麻喇姑。
孝惠為人心地寬和善良,她也十分憐憫自幼父母雙亡的康熙,對他極為愛護,雖然她僅比康熙大瞭13歲,而且按輩分來說隻算是康熙的姐姐,但她卻給予瞭康熙母愛,她代替英年早逝的孝康皇後在康熙幼年時期賦予瞭他缺失的母愛,所以康熙雖非孝惠親生兒子,但長大之後對其極為孝順。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初三是孝惠的40歲生日,這一天康熙特意下旨罷朝一日,這一天康熙沒有工作處理政務,而是帶著兒子太子胤�i給嫡母孝惠慶賀生日,要知道即便是康熙的祖母孝莊過生日時,康熙都沒有為此罷朝不工作,由此可見康熙對孝惠的孝順。
後來隨著孝莊和蘇麻喇姑去世,關愛康熙的長輩隻剩下孝惠一人,康熙對她更是倍加的孝順,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孝惠70歲大壽時,已經57歲的康熙不顧帝王之尊親自為孝惠跳瞭一支滿族的蟒式舞,康熙這一舞也是古代帝王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舞蹈,自古以來沒有哪個皇帝為瞭孝順沒有血緣關係的嫡母能親自為其跳舞,康熙之後也再無帝王如此,因此康熙在孝惠70歲大壽上跳的這一舞是中國帝王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舞,也足見康熙對嫡母孝惠的孝順。
康熙為瞭讓孝惠更好地安度晚年,特意給她修建瞭寜壽宮安置她養老,在寜壽宮落成孝惠喬遷之日,康熙特意率文武百官跪迎孝惠喬遷新居,其禮儀之隆重也能看齣康熙對嫡母孝惠的一片孝心。
康熙還認為孝惠嫁入紫禁城四十多年,從沒有迴過故鄉科爾沁草原,於是康熙特意帶著孝惠和一眾皇子以及王公貴族來到瞭科爾沁草原,到瞭之後科爾沁濛古的王公貴族都來朝拜康熙,而康熙為瞭讓孝惠開心,他對孝惠的娘傢族人封賞極為豐厚,對科爾沁各部王公貴族也賞賜豐厚,為孝惠在傢鄉人麵前掙足瞭麵子。
四十七年(1708年)承德避暑山莊修建完成,康熙便迫不及待地要帶嫡母孝惠去避暑,由於避暑山莊初建,康熙擔心裏麵不夠完善,特意先去避暑山莊安排好一切,然後率人在避暑山莊恭迎孝惠到來。
康熙晚年諸子爭位整得康熙身心俱疲,尤其是太子胤�i不成器,在一廢太子時對康熙打擊最大,康熙一度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之中,於是他把痛苦和無奈全都傾訴給瞭嫡母孝惠,也是溫柔賢惠的孝惠安慰康熙,讓康熙已經幾近崩潰的精神得到瞭慰藉,也使得康熙萌生瞭原諒胤�i,復立其為太子的想法。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i由於仍然不思悔改,結黨營私,因此康熙決定再次將他廢除,在廢除胤�i之前,康熙特意請示孝惠,錶示自己愧為人父,沒有培育好胤�i,得到瞭孝惠的寬慰和同意之後,康熙纔正式頒布聖旨宣布廢除胤�i的太子之位,這也體現瞭康熙不僅孝順嫡母孝惠,在處理廢太子這種國事上還都要先請示孝惠,足見康熙對嫡母孝惠不僅孝順且還極為信任和敬重。
康熙五十六年鼕(1718年)十二月初四,孝惠病重將死,當時已經64歲的康熙身體也不好,由於晚年諸子爭位的事情整得康熙心力交瘁,身體狀況直綫下滑,康熙當時雙腳已經嚴重浮腫到不能穿鞋走路,康熙就命人用手絹裹著雙腳,然後乘金絲軟轎去寜壽宮探望孝惠。
康熙到瞭寜壽宮中就跪在孝惠的床前,拉著孝惠的雙手喊道:“母後,兒臣在此。”
當時孝惠已經病重得說不齣話來,她隻能緊緊地握著康熙的手,然後久久地望著康熙,她的眼裏對康熙充滿瞭眷戀不捨和感激之情。
兩天後初六的晚上孝惠章皇後病重去世,享年77歲,孝惠一生20歲就成為皇太後,實際當瞭快57年皇太後,她也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後。
孝惠去世後康熙悲痛得不能自已,他哀嘆自己 :“當此之時,止有孝敬朕之人,並無愛恤朕之人。”
可見已經64歲的康熙仍然希望能有母親在愛護他,而孝惠作為嫡母所給予他的母愛是康熙的妃嬪和子女們都無法替代的。
康熙後來為孝惠舉行瞭隆重的葬禮,並親自割下自己辮子,而清朝的割辮禮隻用於帝喪,可見康熙對嫡母孝惠的重視和孝順。
在孝惠下葬之後,康熙命人將孝惠的神主牌位升附太廟,並強調孝惠乃順治繼任皇後,其神主牌位理應在自己生母孝康之上,當時大學士王�鎰砸暈�是地認為康熙是做樣子,他還特意勸諫,認為孝康去世已久不應該妄動,可以讓孝惠與孝康並位於太廟之中。
王�鐧奶嵋楸豢滴躚俠韃黨猓�康熙堅持要讓嫡母孝惠的神主牌位加於生母孝康之上,因此禮部纔按照康熙的意思去辦,後來又有人上奏康熙,認為孝惠生前曾失寵於順治,幾乎被廢掉皇後之位,因此再給孝惠上謚號時不加“章”字,要知道“章”字可是順治最終的謚號世祖章皇帝,現在不給孝惠加“章”字,就等於不承認孝惠在順治朝的皇後之位,康熙為此震怒,嚴厲指責瞭這些官員,所以最終纔有瞭孝惠章皇後的謚號。
從這些都能看齣康熙對嫡母孝惠的孝順和敬愛,連她的身後之名康熙都要幫她爭取到位,可以說康熙是孝子的典範,但是想一想,要知道世上任何人沒有平白無故地對彆人好,關心與關愛都是相互的,也是孝惠給予瞭康熙缺失的母愛,她纔能最終獲得康熙如此孝順和敬愛。
寫在最後
其實孝惠一生作為女人是挺悲哀的,她沒有得到丈夫順治的寵愛,甚至順治都不想和她生孩子,無兒無女還正當青春年少之際,卻在21歲時就守瞭寡。
但孝惠又是一個很幸運的女人,由於她心地善良為人寬和,雖然她沒有子女,但她能善待並撫育好幼年的康熙,能把康熙當成自己的孩子,給予康熙缺失的父母之愛,也因此換來瞭康熙對她的孝順和敬愛,她最終也在康熙的孝順下長壽善終,相比於康熙早逝的生母孝康,她又幸運瞭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