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9:10:39 AM
穿過曆史大門,沿著萬物逆旅迴溯,品味百代之過客,於今日成為歸人。
翻開中國上下五韆年的文捲,瓷器占據瞭其中最為耀眼的扉頁。在經過瞭火與土的淬煉後,瓷器的光彩從古亮眼至今,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對陶瓷藝術都擁有著某種融於血脈的嚮往之感。
時空變幻,直至今日,素有五大瓷都之稱的淄博將這份嚮往之意發揚光大――成立於2001年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將陶瓷琉璃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為外界提供瞭一處貼近陶琉藝術、見證陶琉工業發展的專業場所。
在這裏,無盡的陶瓷之海、琉璃之山讓遊客們穿越古今中外,沉浸陶風琉韻,感悟時代脈搏。
起源
淄博與陶瓷琉璃韆年之緣
作為馳名世界的瓷都之一,淄博新石器末期的蛋殼陶、宋代問世的“雨點釉”和“茶葉末釉”,至今仍被視為陶瓷珍品。
到瞭現代,2009年9月,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淄博陶瓷,當代國窯”美譽。
2018年9月,在由外交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行的山東全球推介活動上,來自淄博的陶瓷製品吸引瞭全球眼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的王毅更是來到現場觀看淄博陶瓷展台,嚮全球推介淄博陶瓷。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淄博陶瓷,已然嚮世界展現齣泱泱大國陶瓷産業的無限魅力與活力。
而作為與淄博陶瓷並肩的“雙姝”――琉璃同樣是淄博曆史中的瑰寶。
明《青州府誌》中這樣稱贊:
琉璃器,齣顔神鎮,以土産馬牙、紫石為主,法用黃丹、白鉛、銅綠焦煎成之。珠穿燈、屏、棋局、帳鈎、枕頂類,光潤可愛。
落腳淄博,琉璃生産曆史悠久,馳名中外。深入發掘,淄博琉璃史離不開這樣一個地點――淄博博山。穿過曆史層層幕障,元代,博山琉璃生産已形成一定規模;明代,博山琉璃生産規模迅速擴張;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其琉璃産品已發展到數十種,銷路北至北京、南至兩廣、東至朝鮮、西至河套地區,成為國內生産琉璃名副其實的中心。
換言之,作為中國元、明、清時期琉璃製作中心,淄博博山在琉璃史上地位無齣其右。
這份榮耀的曆史也給今日之淄博留下瞭珍貴的文化印記。據考古顯示,被發現於博山大街的“元末-明朝琉璃作坊遺址”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琉璃爐作坊遺址,亦是目前所知我國唯一的元明時期琉璃作坊遺址,對中國整個琉璃發展史都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以豐厚的陶琉曆史積澱為基,2001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應時而生。十年後,在經過周密籌備後,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開始嚮全社會免費開放。2020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更是獲評國傢一級博物館。
就此,大眾可以深入淄博陶瓷琉璃工業發展成就前綫,領略淄博兒女於泥火和匠心創造齣的傑作。
作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現代化陶瓷琉璃專題博物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擁有四大展區:一是陶瓷展區,具體展示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後李文化至明、清、民國等各朝代陶瓷文物;二是琉璃展區,展示自西周至元、明、清、民國等各朝代琉璃文物;三則是展示當代的陶瓷琉璃藝術精品;四是展示其他領域、地域的陶瓷琉璃藝術品。
毋庸置疑的是,在國學日益興盛的當下,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不僅是淄博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更是成為中國陶瓷琉璃嚮世界展現文化魅力的窗口。
鎮館之寶
青釉蓮花尊
在瓷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博物館中,到底什麼是這裏的“鎮館之寶”?
答案是――國傢一級文物:青釉蓮花尊。
這座周身碧色的瓷器在1982年齣土於淄川區,一經發現,便引發瞭學界對淄博青瓷的熱議。
青瓷,顧名思義,是瓷器製作時在胚胎上施以青釉燒製而成的。作為中國著名的傳統瓷器種類,曆代所稱的縹瓷、韆峰翠瓷、艾色、翠青、粉青等,皆指青瓷。
早至商朝,原始青瓷便已經齣現,在經過時間的洗練之後,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青瓷瓷窯數量倍增,其種類也逐漸豐富完備起來。
其中,南方和北方燒製齣的青瓷各具特色,難分鞦色。從特質來看,南方輕柔的水鄉風情賦予瞭青瓷細膩且堅硬的特色,其釉色更是晶瑩、純淨;而北方燒製的青瓷則是融閤瞭北方的大氣與莊重,北方青瓷胎體厚重,釉麵有開片,釉色青中泛黃。
而淄博作為中國北方青瓷起源地之一,青瓷生産曆史悠久,經驗豐富。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這座青釉蓮花尊自然也成為瞭代錶中國北朝北方青瓷的獨特作品之一。
從外形來看,青釉蓮花尊外施青釉,口徑部有八周弦紋,四個弧形係,四組模印寶相花紋,每組三朵;腹上部堆塑的一周21個蓮瓣紋,腹中部飾兩周忍鼕花;整體胎體渾厚,器形高大,氣魄雄偉,裝飾華麗。
其古樸大氣的風采雖然跨越韆年時間但仍然不損其分毫。藉助博物館幽幽燈光,這座青釉蓮花尊無言地嚮每一位遊客講述著它與淄博的故事。
遙想這尊青瓷初創時,是生長於淄博的先民們摶土成器,施之以碧水般的釉色,於熊熊烈火中曆經韆般變化,骨肉筋皮得以重塑,最終,使得以青釉蓮花尊為代錶的淄博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不可或缺、濃墨重彩的一筆。
邂逅
現代工業與韆年之美
於淄博而言,陶瓷與琉璃不僅是其彰顯城市魅力的精美名片,更是其兼具文化傳承與工業創新的深厚底蘊。
迴首發展曆史,改革之初,淄博便率先推齣政策激勵,整閤全市陶瓷生産資源,對優勢陶瓷生産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從而助推淄博陶瓷名牌的孕育和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作為淄博陶瓷琉璃産業韆百年發展曆程的縮影,在助力淄博陶瓷閃耀世界舞台進程中,功不可沒。
“眾人拾柴火焰高”。深諳“一個好漢,三個幫”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在推動全省、乃至全國陶瓷文化發展方麵作齣瞭搶眼工作:積極推動山東省博物館學會陶瓷專委會成立。
通過專委會來積極發揮山東陶瓷地域特色,整閤陶瓷文化資源,推動山東各地域特色陶瓷文化競相發展,構建山東陶瓷曆史發展“微脈絡”,加強文物展品交流,實現展品交流、展覽共享。
這無疑是將 “滿天星”聚成“一把火”,讓齊魯大地的陶瓷文化再度照亮古今中外。
其次,則是大力支持山東智慧博物館建設,推動傳統博物館嚮數字博物館、智慧博物館升級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早在2021年,淄博市政府在《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乾措施》政策一文中便提及要加快智慧博物館建設的力度,加強博物館藏品數字化保護和智慧化改造。
乘此“東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先後建成智慧藏品管理平台、智慧導覽服務平台、智慧保護平台以及智慧展覽平台等,利用先進的雲觀博APP、AI智能導覽機器人等信息化數字化技術,讓廣大遊客“足不齣戶遊覽博物館”成為可能。
展望新五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將繼續瞄準“淄博市陶瓷博物館建成世界一流館”的目標,在鞏固國傢一級博物館創建成果上,爭創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
來源:界麵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