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4:01:35 PM
縱觀20世紀的所有大事,似乎都離不開蘇聯這個國傢。最重要的莫過於,世紀初的時候,俄國直接通過
十月革命
,開創瞭一個全新的紀元,給全世界都點燃瞭一盞明亮的燈。
到瞭世紀中期,蘇聯又靠著正確的領導和前人攢下的傢底,成功取得瞭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整整拖瞭美國半個世紀,讓他們沒有過早的統治世界;
蘇聯終於老瞭,一個國傢變成十五個
到瞭世紀的小尾巴,堅強瞭快一個世紀的
蘇聯終於老瞭,一個國傢變成十五個
,俄羅斯繼承瞭蘇聯的主要衣鉢,纔漸漸有瞭現在的局麵。
如果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我們都看到瞭一個不可一世的蘇聯,把時間往前前看,我們又能看到一個同樣脾氣暴躁的沙俄。
最大的共同點是,無論社會製度怎麼變,人還是那麼些人,亙古不變的信念,就是腳踩的那一片土地,而且,他們把土地越踩越大。
在20世紀的80年代,曾經對
戈爾巴喬夫
說,結束過去,開闢未來。
與戈爾巴喬夫
峽榖相逢,中蘇交鋒
因為在此前的幾十年裏,這位曾經的蘇聯好大哥,說翻臉就翻臉,一點空間都不給人留,翻臉也就算瞭,以後各玩各的,誰也不要耽誤誰也不是不可以,然而這蘇聯老大哥是深耕於厚黑學的精髓,又厚又黑,
先是在濛古地區駐紮重兵,滿腦子想著我們的領土;
其次
又是從在南邊支持越南齣兵柬埔寨,
讓原本簡樸的小國變得熱鬧瞭起來;
最後乾脆自己都衝到瞭阿富汗
。當時我國除瞭東部地區是一望無際的海,其餘的三個地方全部陷入瞭蘇聯的包圍圈中。擱誰誰不氣?
中國與蘇聯的關係
在中間,我們跟美國的關係也漸漸正常化,遵循著沒有永遠的敵人的道理。這可讓蘇聯氣急敗壞,想方設法阻撓我們建設自己的國傢。
然而,中國人民的勤勞和勇敢可真的不是寫在紙上的,過去的一百多年裏,我們有多少次差點亡國,都被廣大仁人誌士給救瞭迴來,如今,雖然世界整體趨於和平,大範圍上隻剩下美國和蘇聯天天磨穿擦掌,弄得人心惶惶,不過這些跟我們似乎沒有直接關係。
我們一直以來隻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蘇聯可能是老大哥當久瞭,一時間竟然沒反應過來,曾經的這位小兄弟現在竟然變得如此硬氣,真是讓人颳目相看。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可是,一心一意鋪在發展上的中國也不想節外生枝,當時等領導人已經意識到瞭,
我們要走現代化路綫,改革開放即將提上日程,無論是從改革的角度還是從開放的角度,想要實現這一遠大的目標,就必須要和平。
於是在1982年的時候,專門派齣瞭特使前往蘇聯傳遞信息,希望中蘇的發展能夠步入正常化,不然這麼大一隻北極熊窩在床的北邊,誰又能睡的安穩。
可是戈爾巴喬夫似乎跟預見到瞭什麼一樣,蘇聯的國內不少人已經意識到,這種漫無休止的軍備競賽下,將會是經濟最大的拖油瓶,保障國傢安全十分重要,維係經濟發展一樣非常重要,整個國傢都應該進入一種動態平衡,世界也是一樣。
於是,在1986年的時候戈爾巴喬夫在
海參崴
遛彎的時候,順道發錶瞭一篇講話,說
蘇聯希望和中國認真探討一番睦鄰友好關係,也尊重中國方麵的現代化目標。
到此,我們終於看到瞭頭上的陰影漸漸散去。
戈爾巴喬夫:蘇聯希望和中國認真探討一番睦鄰友好關係
任何國傢的平等交流,都是以實力為基礎的。建國以來,無論是在朝鮮,在中印邊境,在越南還是在珍寶島,我們從未輸過一場戰爭。
在1989年
,兩國的領導人還是在北京相見瞭,他們共同宣布,以後正式進入瞭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新世界。
當聊到瞭中國在列強侵華史中,損失非常慘重,特彆是曆史上的沙俄得利最大,直接侵占瞭中國超過15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這也直接惠及瞭日後的蘇聯。
但中方願意結閤曆史和當下的情況,閤理解決邊境的問題。
其實當時戈爾巴喬夫聽到瞭這些話的時候,臉色都有點不對勁瞭,還反復嚮確認瞭領土問題,這個把土地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蘇聯,當然無法接受好不容易搞來的土地再還迴去。
列強侵華史:沙俄得利最大
在俄國人眼裏,土地大於一切
很多人想不懂,當時的沙俄的麵積已經在世界都數一數二瞭,為啥總還想著去侵占彆人的土地。偉大的恩格斯曾經就說過這麼一句話,一次徵服必然伴隨著下一次徵服,一次吞並也必然伴隨著下一次吞並。
正是這樣,沙俄對於土地的熱愛幾乎已經到瞭發狂的地步,能占的土地,一點都不願意放走。
在
慈禧太後
還在沉浸在“天朝上國,無所不有”的幻想時中時,東北遠遠比現在我們看到的要大,那會
東邊是海,包括庫頁島在內,北到外興安嶺,西北一直在巴爾喀什湖一帶,那是相當的大。
其實從17世紀開始,這頭體型碩大的北極熊就沒閑著,先是通過
《中俄尼布楚條約》
把貝加爾湖以東到尼布楚一帶的平原吃瞭,隔瞭小半個世紀突然胃口大開,又把貝加爾湖東南和葉尼塞河上遊的平原吃瞭。可能這會是吃飽瞭,所以他們休息瞭一百多年。
《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現場
到瞭19世紀,北極熊覺得西邊不錯,於是就率大軍往西部跑,然而
剋裏木戰爭
的失敗,把白熊打成瞭黑熊,秉持著西邊不亮東邊亮的原則,他們突然目光一轉,跑到瞭東邊去。在這裏,他們嗅到瞭甘甜的土地香氣。
因為此時的中國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
已經過去快十年瞭,大清王朝本就是嘴巴很硬身體很軟,這可讓北極熊把西邊失敗的挫敗感都找瞭迴。
於是,在1860年的時候,清王朝終於撐不住瞭,跟沙俄簽訂瞭
《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璦琿條約》
,這一波直接割走瞭中國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現場
在1900年的時候,當時中國正發生瞭扶清滅洋的
義和團運動
,沙俄看到以後,更是直接感覺到機會來瞭,於是派齣瞭十幾萬大軍,趁著八國聯軍到瞭北京,他們順勢占瞭東三省,在此時也發生瞭駭人聽聞的
江東六十四屯大屠殺
。
他們早就意識到瞭東北是塊肥沃的土地,直接占瞭一百多萬平方公裏,依舊不滿足,這也就導緻瞭日本人的強烈不滿。於是,從1904年開始,
日俄戰爭
爆發,第二天沙皇俄國就戰敗瞭,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在啃著東三省的北部,目標就是土地,能吃一塊算一塊。
一直到瞭近代,蘇聯人也是在骨子裏注入瞭視土如命的血液,跟中國關係不好的時候,還是派齣重兵布局在濛古邊境和黑龍江北部,就想著能找到個機會就跑到前麵推進一點,可謂是相當惡心。
其實我們打開中國近代史的資料,主要列強是由西方構成的,除此之外,排在俄國前麵的也該是日本,因為在這些戰爭中,大清輸得最徹底,賠的最多,直接損失最大,俄國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趁火打劫的強盜。
然而,到瞭今天,迴頭望去,其實沙俄是受利最大的國傢。
沙俄是受利最大的國傢
土地,是一個國傢最重要的東西
在列強成群結隊的來臨之際,清政府大多隻是看到瞭他們對於經濟效益的追求,不惜通過發動戰爭的形式解決,確實,國之將亡之際,誰也沒有閑情雅緻去想那麼多。
可是,當二戰結束以後,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再次成功地站瞭起來,我們纔恍然間發現,原來過去失去的一切都能重新牢牢抓迴手中,
被損壞的設施可以再建,經濟垮瞭可以再發展,唯有土地,很難拿迴來瞭。
土地,很難再拿迴來
中國人民站起來瞭,北部的蘇聯也在一係列的改革中成為瞭強大的蘇聯,不可一世,此時,想要推翻所有的不平等的條約,把那150多萬土地重新收迴來,似乎已經變成瞭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就像人需要呼吸,土地對於國傢來說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樣物品。中國過去的幾韆年都是一個農業大國,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清王朝天真的以為,自己已經擁有瞭那麼多土地,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
通過日本的擴張就可以看齣,土地對於一個國傢來說並不隻是意味著上麵能夠養活多少人口,更為重要的是在未來這片地區有多少的發展潛力。
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潛力正在不斷地浮現齣來,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資源。
土地有多少發展潛力
除此之外,由於喪失瞭大麵積的土地,大清的安全問題直接變成瞭重中之重,每往後退一步,危險就多瞭一分。
如果多瞭那150萬的土地,現在的中國,肯定又是一個不一樣的麵貌。更多可以開發的資源,更多平衡地區安全的話語權,更長的北部和東部防綫,以及更多的領海。
現在,第一個侵入中國的英國,對於中國的負麵影響已經隨著時間的消逝漸漸消失,可是俄國人占領的土地,卻成為瞭中國永遠沒有辦法揮斥的痛。
從這種角度來看,土地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世界重大問題,那麼俄國也就是後來的蘇聯,對於中國的得利纔是最大的。
曾有人問,為什麼不能抓住
蘇聯解體
的時候,趁機收迴土地。
蘇聯,對於中國的得利纔是最大的
這也不難理解,在1989年的時候,兩國的領導人已經漸漸達成瞭共識,
中國是個說話闆上釘釘的負責大國,
絕不乘人之危。其次,就算蘇聯變成瞭俄羅斯,
依舊是這個世界強大的軍事體
,硬碰硬隻會讓更多士兵和百姓傷亡;
曆史原因也有不少,畢竟過去瞭一百多年,這些土地有些被俄羅斯繼承,有些被加盟國分走,和平談判幾乎也成瞭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在蘇聯解體後,他們還是會為瞭土地去打
車臣戰爭
,足以見得這個國傢把土地看的是多麼重要。
沙俄及蘇聯得利最大,但這也是曆史的往事,我們現在能做的不是忘記過去,而是要深深記住這段曆史,讓自己的國傢更加強大,在未來避免這些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