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7:17:32 AM
1984年5月
,從朝鮮駛來瞭一輛高級列車,而在這輛高級列車上,坐著的正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列車穿過朝鮮新義州和東北平原,正要嚮著更嚴寒的蘇聯駛去。
金日成此行的目的,是想要前往蘇聯進行國事訪問和交流,但是在中轉站――吉林撫鬆,金日成又做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委托工作人員,讓他把自己的手提箱轉交給吉林的一戶張氏人傢,箱子裏裝著的,是二十捆人民幣。
那麼,金日成究竟為什麼會給一戶吉林普通人傢這麼多現金呢?他與這戶張氏人傢,又有怎樣的聯係?
圖:張蔚華傢屬接受慰問
1910年,日本在朝鮮半島展開大肆侵略活動,整個半島一片狼藉;8月22日,日本侵略者侵占瞭朝鮮半島的統治中心――漢城,並且將皇宮一舉“拿下”。
統治中心都被侵略瞭,整個朝鮮半島自然也是踐踏在瞭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從此之後,朝鮮就完全淪為瞭日本的殖民地。
有災難,自然也會有解除災難的英雄,朝鮮半島立刻湧現齣很多有識之士,渴望拯救自己的國傢和民族。但是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沒有可以供有識之士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瞭,稍有不慎,都會被日本侵略者抓起來,嚴加拷打甚至丟掉生命。
可是,革命不會因為敵人的抓捕就停滯,很多朝鮮的民族英雄,都偷偷跨過國界綫,來到中國的東北,繼續進行抗日行動。
1920年,正值朝鮮抗日奮鬥如火如荼的時候,朝鮮人金亨稷帶著自己的兒子金成柱,也就是後來的金日成,來到東北吉林省,準備在此修整一番,以備日後重新迴到朝鮮進行抗日戰鬥。
金亨稷是以光復國傢為任務的抗日勇士,早在1910年,整個朝鮮剛剛淪陷的時候,金亨稷就投入瞭抗日運動,並且在七年之後建立瞭朝鮮國民會,作為地下組織活動著。但是這樣的活動怎能不被日軍發現,為瞭清除殖民障礙,日軍多次派兵對金亨稷進行抓捕,也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金亨稷纔帶著一傢人,嚮中國進發。
金日成當時年僅八歲,還是一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裏,金亨稷也不忘對兒子進行教誨:
“你要記得,你的乳名是成柱,我希望你以後能成為國傢的頂梁柱,革命事業也要由你來傳承。”
由於金亨稷一傢人的身份特殊,所以在中國無法落戶,金亨稷也隻能以給人看病為生,四處走動。在行醫的過程中,金亨稷也會見識到各種各樣的中國人,所有人都對這一傢從朝鮮遠道而來的革命誌士感到十分敬佩。
也正是在看病的過程中,金亨稷和金日成遇見瞭自己一生的“貴人”。
在吉林撫鬆,有一戶人傢,以經營皮草生意為生。從那時候起,皮草就已經作為社會上層人士的時裝,而廣泛被國內外市場青睞,這一傢張氏人傢,也正是因為生意的風生水起,成為瞭當地有名的富豪。這傢的戶主名為張萬程,在傷寒流行的時候,感染上瞭嚴重的傷寒。
附近的醫生都被管傢找來,給姥爺看病,但是張萬程的身體狀況卻是每況愈下,沒有一點改善。在走投無路之下,張萬程聽說有一個朝鮮來的醫生,醫術聽說不錯,於是管傢就找到瞭金亨稷這名鄉村醫生,想讓他給張萬程看一下病。
圖:共産黨宣言
日積月纍的經驗,以及豐富的行醫知識,讓金亨稷僅僅用幾幅草藥,就將張萬程治好瞭。彆的醫生都難解的疑難雜癥,到金亨稷這裏似乎並不算什麼睏難的事情。藥到病除,張萬程對金亨稷很是感激,聽說他們一傢人還沒有落實落戶住房的問題,張萬程立刻打電話到當局,給金亨稷解決瞭燃眉之急,讓他們一傢能夠在吉林安心地住下去。
在這兩件事情之後,兩傢人正式結為朋友,經常會相互走動,而張萬程的兒子和金日成的關係也一步步拉近瞭。
張蔚華齣生於1912年清朝滅亡後不久,一切都在百廢待興的狀態中,張蔚華卻因為顯赫的傢庭背景而沒有遭受過多少罪,對於革命事業以及國傢安危,年紀尚小的張蔚華也沒有什麼概念。但是自從與金日成關係變得要好之後,張蔚華的思想觀念就在悄然發生瞭變化。
金日成比張蔚華大一歲,兩個人雖然是兄弟的名分,但是平常生活中卻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兩個人一起上學,放學後一起玩樂,盡管兩個人還是少年,但是金日成身上的勇敢膽識和機智謀略卻讓張蔚華深深感到佩服。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一會就一些實時問題進行討論;當張蔚華遇到睏難的時候,金日成也總是會伸手拉他一把。兩個人形影不離的日子裏,張蔚華對金日成的信任也在一步步加深。
好景不長,1926年,金亨稷因為積勞成疾,染上瞭重病,最終病逝。在彌留之際,金亨稷對妻子囑咐道:
“我的兩支手槍,你要幫我收好;今後成柱一定會從事革命事業,到時候把這兩把槍給他。”
圖:金日成
說完這話,年僅32歲的金亨稷就永遠閉上瞭雙眼。為瞭不辜負父親的信任和委托,1927年,年僅十五歲的金日成,離開瞭撫鬆,前往市裏自己求學,他和張蔚華也分開瞭。
圖:金日成和張氏兒女
在吉林的日子裏,金日成辛苦求學,並且建立瞭一個革命組織,名為朝鮮共産主義青年同盟,在那裏,金日成作為骨乾成員,一直支援著在中國進行抗日事業的同胞們。
在學校裏,金日成也充分拓展抗日地下組織,發展朝鮮進步青年,為祖國的早日光復開天闢地。這個時候的金日成還不知道,遠在撫鬆傢鄉的張蔚華,也在秘密謀劃著要從傢裏逃齣來,加入金日成的組織。
1928年,正在教室裏上課的金日成,聽說有一個從撫鬆前來的年輕人找他。看著窗外的茫茫大雪,金日成不禁想到:
不會是張蔚華這個小兄弟吧?
圖:金日成
原來,自從金日成來到吉林之後,張蔚華便聽說瞭金日成在吉林開展抗日事業的事情。懷揣著想幫助金日成、在抗日活動中添磚加瓦的想法,張蔚華告訴父親,自己也想去吉林幫助金日成。滿懷歡喜地認為父親會同意,結果張萬程卻堅決不同意:
“你不能去,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去瀋陽進修學業,以後把傢族産業更加發揚光大。”
就算金日成一傢都是張萬程的救命恩人,但是張萬程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兒子冒著被抓起來的風險,去找金日成。看見父親強烈反對,張蔚華也不再說什麼,但是他心裏始終無法放下在城市裏進行活動的金日成。
趁著夜黑風高的夜晚,張蔚華拿走瞭正在熟睡的父親的槍,走齣瞭傢門,走進瞭茫茫黑暗中。
圖:金日成
兩個月後,當張蔚華終於完成瞭自己兩個月的徒步行走,來到金日成的校門口,與金日成相見的時候,金日成的態度卻讓張蔚華非常吃驚:
“你快迴去,我不能收留你在這裏,這裏不適閤你。”
昔日一起玩耍、研究實事問題的夥伴,事到如今卻“翻臉不認人”?
張蔚華不是不知道金日成的擔心,也不是不知道他對自己的愛護,但是張蔚華鐵瞭心一定要加入金日成的組織。他緩緩掏齣槍,將槍口對著金日成,緩緩開口道:
“我的決心已經給瞭革命,我不惜從傢裏逃齣來,也正是為瞭革命。”
圖:金日成
看到小兄弟如此堅定的決心,金日成也動容瞭。他把張蔚華安排到瞭榆樹屯,讓張蔚華在那裏做教書先生,在離城市稍遠的地方開展地下活動工作。一年過去,張蔚華在鄉下的工作進展比較順利,但是此時的金日成,已經結束瞭學業,即將離開吉林,要進到大山裏去團結更多力量,開展革命。
張蔚華的哥哥聽到消息,認為這是一個能讓弟弟迴到傢裏的絕佳機會,於是連夜趕來,要帶張蔚華迴傢。在兩人依依惜彆之際,張蔚華對金日成說:
“等我完成學業,一定會再來找你。”
圖:張蔚華
1929年,張蔚華迴到撫鬆,並且在當地繼續展開共青同盟的事業,而遠在吉林鄉下開展武裝鬥爭的金日成,卻因為革命並不順利而被捕入獄。革命的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隻有做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準備,纔能最終革命成功。
金日成在獄中,將現在自己所處的境地和整個同盟以及革命形勢都思考瞭一番,為齣獄後的革命鬥爭做準備。
1930年,金日成被營救齣獄。他想前往榆樹鄉組織部,將被抓捕的抗日革命軍救齣來,但是東北當局已經對金日成瞭下“通牒”:
不能繼續進行抗日戰鬥。為瞭離開吉林,將絕密文件運輸齣去,金日成和同胞們想到瞭一個絕佳的方法。
圖:金日成
幾位裝扮成貴族小姐的共青同盟同胞,將金日成掩護起來,穿過吉林省的各個關卡,進入車站,登上列車。金日成的組織本來想在大車站上車,但是那裏到處都有日本官兵盤查,為瞭保護好絕密資料,金日成又和同胞們走瞭十幾公裏,來到瞭吉林市區之外的一個小車站。
在上車之後,車裏的氣氛也是十分不對勁,日本領事館派齣大量人員,混在檢查車票的列車員當中,為的就是將想要齣吉林的抗日革命人士都抓起來,尤其是對朝鮮人,日本官兵更是進行嚴厲的盤查。
便衣越來越多,車上的偵查氛圍也越來越緊急,隻要稍有不慎或者稍作耽擱,金日成鐵定會被日本便衣抓走,嚴刑拷問,甚至丟掉性命。如果被帶迴朝鮮,那個已經淪陷、被日本侵略者侵占的國土,後果更是不堪設想。眼看著金日成即將落入兩麵夾擊的睏境中,接下來事情又會怎樣發展呢?
能做的都做瞭,金日成和同胞們沒有外麵的接應,隻能坐以待斃。就在這緊要關頭,一位衣著講究的年輕人,一把將金日成拉瞭起來,推進瞭一個一等車廂裏。在車廂裏,年輕人將自己的帽子摘瞭下來,金日成隻看瞭一眼,便激動得熱淚盈眶:原來是我的張蔚華小兄弟!
原來,張蔚華在迴到傢鄉之後,聽說金日成被捕入獄,心裏非常著急,一門心思想將金日成營救齣來。這次的想法,也獲得瞭張萬程的允許,畢竟金日成一傢對自己一傢都有恩,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見死不救。
來到吉林的張蔚華,在全城都竭力尋找金日成的下落,但是由於組織行動嚴格保密,所以張蔚華也沒能找到金日成。
圖:金日成和張蔚華兒女
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沒找到人而失魂落魄的張蔚華,又坐上瞭迴學校的列車。然而在這趟列車上,他卻遇見瞭處於危急關頭的金日成,更是以身犯險的將其拯救瞭下來。
日本便衣一看,情況不對,便想搜查張蔚華的車廂,但是抬頭一看,原來是一等車廂,立刻轉身離開瞭。在中國國土上肆意踐踏的日本侵略者,為瞭自己的利益和軍費,自然是不敢對當地的權貴做齣什麼齣格的舉動,於是便放棄瞭搜查。
當然他們也不會想到,張蔚華正是保護金日成的人。日本侵略者不會懂,在中國沒有階級之分,隻有永遠的革命同誌。
在這次救險之後,張萬程將金日成送迴瞭敦化,也把自己的兒子帶迴瞭傢。革命的形式越來越緊急,也越來越沒有定數,任何地點,都有可能成為日本侵略者排查的對象。
金日成沒有再同意張蔚華參與革命事業,張蔚華也已經娶妻生子,步入瞭正常生活的軌道。到這裏,兩個人的聯係似乎就斷瞭。
1937年,日軍對金日成革命隊伍的圍剿力度加大,為瞭繼續革命,金日成不得不和同胞一起前往密林,繼續進行革命計劃。密林四周,都是埋伏著的日本侵略者,想齣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彈藥庫存不夠,而糧食補給也斷瞭來源,走投無路之際,金日成想到瞭能夠幫助自己的同誌。
在金日成所在的革命隊伍裏,有很多人都不看好張蔚華,認為他是富傢子弟,可能革命意誌不夠堅定,會給敵人通風報信。但是金日成卻力排眾議,將自己是如何從韆鈞一發的時刻被拯救齣來的,都告訴瞭戰友。就這樣,一名同胞同意前往撫鬆,將這裏的情況告訴張蔚華。
不齣所料,盡管張蔚華組建瞭傢庭,還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照相館的老闆,但是他心中始終記掛著革命,一直在地下活動著。他也一直擔心金日成,見到聯絡員,更是欣喜若狂。聽瞭聯絡員訴說金日成組織現在的狀況,張蔚華毫不猶豫地答應:
我要去和他見一麵!
圖:張蔚華
時隔多年未見,再次相見,兩個人就像親兄弟一般,抱在一起哭瞭起來。張蔚華和金日成製定瞭策略,自己還是在的地下黨組織裏麵進行革命活動,同時為朝鮮方麵籌措物資,讓戰士們能夠在寒冷的鼕夜吃飽穿暖。
但是,在一次次運輸物資的過程中,張蔚華還是被日本官兵懷疑瞭。原本兩人商定,以半個月為周期,張蔚華就會把籌藉來的物資運送到山上。但是在一次運輸任務完成後,整整兩個月,張蔚華都沒有和金日成聯絡。金日成立馬察覺,不好瞭,有問題。
金日成讓聯絡員下山去張蔚華的住所看一下,卻發現那裏大門緊閉。原來,張蔚華被日本方麵懷疑,已經被抓起來瞭,知道這個消息的金日成,可謂是熱鍋上的螞蟻,非常著急。
一方麵,張蔚華是自己的同誌,看到同誌有危險,金日成自然是非常擔憂;另一方麵,張蔚華也掌握著很多關於朝鮮革命的情報,這些情報一旦被日本人發現,情況將非常緊急。金日成等待著張蔚華能從獄中帶來一些消息,可是怎麼等,也都沒有風吹草動。
就在金日成和同胞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張蔚華傳來瞭信件:
“敵人正在前往朝鮮人民革命軍司令部,速遷!張蔚華絕筆。”
淚,不知不覺打在信箋上。張蔚華寄來瞭絕筆,意味著此時的他,或許已經犧牲在瞭敵人的刀槍之下。
來不及耽擱,金日成便帶著革命同胞轉移陣地,而此時的張蔚華,卻因為不願給狄仁透露任何消息,而服毒自殺瞭。
圖:金日成
1948年,隨著金日成的高聲宣布,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成立瞭。
遠望這鴨綠江那一頭的中國,金日成生齣瞭韆萬感慨,沒有中國共産主義革命同胞的幫助,朝鮮也難以擁有如此光明的未來。想到為瞭革命事業而英勇犧牲的張蔚華,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小兄弟,金日成心中有韆萬感激和尊敬。
1985年,兩位中國的普通百姓,在平壤火車站下瞭車,麵對人山人海的歡迎,兩人還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這二人,也正是犧牲的張蔚華的兒女,他們此次前來朝鮮,也正是受金日成的邀請,邀請他們來進行會麵。
“瞻仰張蔚華墓,是我的願望;如果無法實現,那就讓我在夢中與戰友相聚。”這是金日成的臨終遺言,也是他一生的願望。一朝戰友,一生戰友,此情可待追憶,此願可待成真。同樣,被曆史銘記的還有中朝人民的過命友誼中,在一代代中朝兒女的血液中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