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8:03:29 PM
5月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 4月預計完成新車銷量117.1萬輛,環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 幾近腰斬。
“終端的消費需求對車業的影響,短期內可能會大於供應鏈睏難。”早在4月中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接受鳳凰網汽車采訪時就錶示,由於疫情帶來的直接與間接影響, 終端市場也齣現瞭較大幅度的下滑情況。
過去兩個月,在疫情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夾擊下,車企艱難度過産能危機,卻又遭遇消費意願的強降溫。終端反饋,消費者訂車人數明顯減少。 同時,消費者存在降價預期,可能會齣現需求延後的情況。
陳士華預計,如果沒有明顯加碼的促進汽車産業增長的政策措施,今年將難以實現年初預計的5%增長目標。
在疫情擴散之際, 消費疲軟會産生怎樣的持續性影響?如何提振車市?
數據滑嚮低處
5月第一天,造車新勢力相繼交齣4月交付量答捲,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均未破萬。
極氪是最先公布成績的, 2137輛的交付量不算齣挑,但19%的環比增幅還有些欣慰。
橫嚮比較,小鵬、蔚來、理想的交付量分彆為9002輛、5074輛、4167輛,環比跌幅很是紮心,依次是41.6%、49.2%、62.2%。
雖然零跑與哪吒分彆拿到瞭9087輛、8813輛的交付量,還算不錯, 但4月的整體交付基調幾乎被敲定。
其中,理想汽車的下降幅度最大,足超有六成。官方稱, 是由於供應鏈問題影響新車交付。
理想汽車聯閤創始人兼總裁瀋亞楠錶示,疫情導緻位於上海和江蘇昆等地的部分供應商無法供貨, 還有些甚至停工、停運,所以庫存零部件消耗後無法補給維持生産。
公開資料顯示,理想汽車基地位於江蘇常州,其零部件供應商也基本都在包郵區內(超80%), 其中大部分位於上海、江蘇昆山等地。
據瞭解,理想汽車正想辦法恢復産能,力圖將延期交付控製在3周內。
“一輛車差一個零件都沒辦法生産”,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解釋供應鏈的影響,受長春、河北疫情影響,早在3月中旬零部件就已斷供,蔚來汽車是靠著庫存勉強支撐到4月初,卻又遭遇上海及周邊地區疫情,更多的閤作商無論供貨。
據瞭解,蔚來閤肥工廠4月上旬停産達一周時間,這進一步增添瞭訂單壓力。同時,蔚來C6、ES6、ES8陸續於5月發布的宣傳消息,也讓蔚來886的潛在客戶持觀望態度。
“蔚小理”中,小鵬汽車的環比跌幅相對較小 ,如果從同比增幅75%的角度來看,小鵬汽車的錶現還不錯。
有業內分析認為,這與其生産基地的“地域優勢”有關。小鵬汽車四個生産基地分彆位於廣東肇慶、廣州及武漢,均遠離包郵區,受影響相對較少。
中國乘聯會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預測, 疫情或為中國汽車産量帶來損失約20%。
雖然目前尚無具體數據做對比,但在疫情之下,上海、長三角地區、吉林、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的零部件供應商及産品經銷商的供應和成交均受到很大影響,實際損失不言而喻。
銷量滑坡該怪誰?
“3月開始,長春、瀋陽、上海、蘇州、廣州等地發生不同程度疫情。一方麵導緻車企及上下遊企業停工停産,另一方麵,相關城市也進入靜態管理。各商場4S店關門,這為汽車零售造成極大影響”,談及4月銷量時,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如是說。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關於“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的數據顯示, 4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6.4%,增幅超10%。
該數據是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峰值,側麵反映齣此番疫情對車市的影響程度。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的94個城市樣本中,因疫情防控政策規定而關閉經銷商的城市涉及34個。 其中,閉店時間達一周以上的超6成,上海地區的經銷商幾乎全體靜默。
由於上海是中國汽車工業重鎮,國內主要車企均在此地設有經銷店或體驗店。有數據顯示,上海2021年纍計新車銷售73.67萬輛,國內排名第一。
這裏長達一個月的停擺, 其連鎖壓力很難不傳導至其他地區。
值得提及的是,3-5月是新車集中發布期。受製於疫情防控,北京車展延期,不少新車上市采取綫上方式,由於缺少綫下氛圍與真切體驗,營銷效果大打摺扣。
同時,由於齣行自由受限,很多在“可與不可”之間的汽車潛在消費者,購買熱情也趨於疲憊。
此外, 車企自發形成的連番漲價也讓購買情緒日益消耗。
3月的那波漲價大潮剛剛過去,五一期間又掀起新的一輪。
勞動節當天, 極氪汽車宣布因原材料價格上漲, WE版變相漲價5000元;頂配YOU版在指導價上也進行上調,調整幅度達1.8萬元。
同一天,領剋01 PHEV、領剋05 PHEV、領剋06 PHEV、領剋09 PHEV同時宣布漲價,上漲幅度在2000-4000元之間。
阿爾法T653S+、阿爾法T H、阿爾法S 708S+、阿爾法S 603H四款車型,均上調5400元。福特Mustang Mach-E上調7000-22500元。
兩撥漲價潮同是受疫情、物料上漲等影響,但區彆是第一波時,“人抗住漲價的壓力等車排期”,第二波很可能是“有車沒人”。
中國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品牌服務和展覽部部長柳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錶示, 消費意願不足,必然引發銷量下滑。
有調查資料顯示,很多曾有意嚮的汽車消費者推遲瞭購買計劃,民眾對於購買大宗産品的態度已經相當理性和謹慎。
終端消費者對於經濟嚮好缺乏信心,已經不是某個品牌抖機靈、搞節目、做互動就能“哄”好的。
5月車市會好嗎?
有業內分析認為, 接下來車業或將麵臨一段時間的需求冷淡。
隨著復産復工的推進,4月19日-23日,已有包括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等品牌在內的700多輛整車陸續下綫(每天生産不足200輛車,正常水平每天産量可達韆餘輛)。榮威RX5總生産節拍提升至70JPH,産能爬坡3.8萬輛/月。
“5月車企會實現小批量復産復工” ,張翔告訴鳳凰網汽車,特斯拉從4月19號復工到現在,按照每天超2000輛的産能,目前已生産纍計1.5萬輛車,這是其正常産能的50%。
“比較樂觀的預測是,6月車企會恢復至疫情前的正常生産水平。7月,車企或將加班加點地追趕上半年損失産能”,但在張翔看來, 這並不意味著能夠補齊三四月汽車市場的萎靡。
政府正從宏觀調控層麵施力。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瞭《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
主要針對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破除限製消費障礙壁壘、優化金融服務等汽車消費具體問題提齣指導意見。
各地也都跟進齣台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比如廣州宣布,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可獲1萬元補貼(以舊換新,可得8000元),購買燃油車可得5000元補貼(換購燃油車可獲3000元補貼)。
此外,廣州今年欲增加3萬輛燃油車上牌資格。若這三萬輛車均價為20萬,這背後將是近60億元的銷售額。
接下來, 汽車業會迎來報復性銷量增長嗎?
“不大可能”,在張翔看來,疫情對經濟影響之大,百姓的收入在減少,而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計劃是會隨經濟狀況變化的,很多人會選擇取消汽車消費。
雖然北京、香港等政府已經或陸續計劃為市民發放消費券以刺激消費,但根本上人們的消費信心和欲求已遭受衝擊。
“就像在第一天沒吃早餐的人,不會選擇在第二天連吃兩頓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