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5:45:00 PM
看小說時,讀者往往不知不覺被情節吸引,沉浸在小說中,隨著人物的經曆而心情波瀾起伏。人物笑,我們笑;人物哭,我們哭。為什麼?我們的感情被小說帶走瞭。很多小說能夠緊緊吸引住讀者的感情。金庸的小說就有這個特點。讀金庸小說的時候,讀者的情緒無形中就被情節牽著走而心潮起伏。這是為什麼?
01 金庸是寫情高手
到《崖頂疑陣》一章,《射雕英雄傳》的故事還沒有進入真正的中心地帶,郭靖與黃蓉還沒有相遇,中心情節還處於等待發生的階段。即便如此,已經可以感受到金庸寫齣來瞭濃濃的真情。
以本章為例,金庸寫梅超風這個魔頭時,展示瞭她作為一個孤苦瞎老婆子的愛情感受。她在愛人銅屍陳玄風被郭靖碰巧刺死後,一直都處於孤獨之中。她經常想念陳玄風。金庸怎麼描寫她的呢?
他讓梅超風在崖頂練習瞭一陣武功之後,就開始想念愛人。書中這樣寫: “一片寂靜之中,但聽得她幽幽嘆瞭口氣,低聲道:‘賊漢子,你在陰世,可也天天念著我嗎?’”
這簡單的一句話,已經把梅超風對陳玄風的深情清晰描述齣來瞭。首先梅超風對陳玄風深深想念,一句“賊漢子”就完全顯示瞭這個心情。此外,她還念著陳玄風在陰世裏是否還天天念著她。這就意味著梅超風天天在念著陳玄風。
讀者在這裏會意識到,雖然梅超風的陰狠很可怕,但在愛情上也是比較堅貞的,也比較濃情。但可惜,他們已經陰陽兩隔,而且因為走入邪道,所以他們的愛情必然不可能有好的結果。一邊是好的嚮往,一邊是壞的結果。這中間無可迴避的矛盾,使讀者讀到這裏,內心必然産生一陣哀嘆甚至是淒楚。
金庸在這一章裏不僅描寫愛情,還描寫瞭友情。紮木閤在與鐵木真絕交時,把自己珍藏的與鐵木真結義時的東西,交還給瞭鐵木真。而鐵木真也把自己的東西拿齣來瞭,還把兩個東西埋在土裏。鐵木真的動作很緩慢,但是連郭靖都能看齣來,“鐵木真所埋葬的實是心中一份最寶貴的友情”。
此外,李萍在郭靖獲封金刀駙馬之後的錶現,讓人感覺到友人之間有諾必踐的真情。這個時候,即使李萍不顧及以前的指腹為婚,也沒有人會怪她,畢竟情境已經發生瞭很多變化。但是,她仍然堅持丈夫對兄弟的承諾,這個時候簡直就是患難見真情啦。
不僅描寫愛情、友情,還有基於義氣的政治豪情。郭靖知道完顔洪烈他們謀害鐵木真的陰謀以後,就趕緊匯報給師父們。後來騎上小紅馬去追趕鐵木真。鐵木真在郭靖的幫助下,最終脫離險境。這體現齣政治鬥爭中的豪情與大義。無疑,郭靖不顧個人安危,在急難中拯救鐵木真的行為,會感動無數讀者。
看金庸的小說,會感覺到無處不是情,讀者看小說時會有一種時刻被真情包圍的感覺。所有衝突都由情而發生,同時激發齣更多的情感,會引起相應的情感互動。讀者無形中就被感動,被吸引。那麼,寫情是不是寫小說所必要的?這就涉及到,為什麼要寫真情。
02 為什麼要寫真情
人是情感動物,隻有情感纔能真正打動他們的心靈。情感帶來內心認可和接受。隻有感情被激動瞭,讀者纔能真正愛上所看的小說,纔會堅持看下去,並且纔可能嚮其他人推薦。
做一個假設,小說中寫的人物之間缺乏真情,或者有些真情但是並不飽滿,結果會如何呢?讀者讀小說,就剩下一堆錶麵的人物互動,他們之間的互動技術等等。這樣的小說,無疑顯得乾巴巴的,一點都不好看。
那麼,使小說顯得好看或者有看頭的關鍵因素,就是感情飽滿。之所以如此,因為小說實際上就是描寫行為和感情的作品。首先,行為激發感情。郭嘯天被段天德等人虐殺的行為,激發齣郭靖要報殺父之仇的強烈仇恨。其次,感情激發行為。正是因為有瞭強烈的報仇雪恨的感情,郭靖雖然愚笨,也要拼命練習武功,纔要返迴中原。其他的行為和感情,都是內在互動的,都是類似的。
可以說,行為與感情實際上是一體兩麵,不可分割的。缺乏感情的行為,是沒有靈魂的。而缺乏行為支撐的感情也是空泛的。所以,沒有無感情的純粹行為,也沒有無行為的純粹感情。更何況,感情與思想還內在關聯。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産生與之相應的感情,這兩者內在一體。實質而言,感情、思想、行為三者是共同體,是人作為人不可分離的三大因素,也因此成為小說寫作的三個基本方嚮。把三者融閤起來,是小說創作的基本要求。
符閤這三個基本方嚮要求的小說寫作,就是好的。金庸深刻體現齣這三個方嚮一體化融閤的方嚮,因此多部小說成為經典,他自己也由此從成為武俠小說界的一代宗師。集中到感情這一視嚮,讀他的小說,會感覺到字裏行間流動著各種深深的情感。
小說中描述的諸多情感,深刻地讓讀者感動。被感動的讀者,就不想再離開小說所描繪的場景。他們想追隨著主人公,與小說裏麵的諸多角色一起體會悲歡離閤。所以,大傢會感覺到金庸小說是情感小說,而金庸本人也是當之無愧的寫情高手。
金庸小說中,對感情的描寫並不是簡單的、片斷性的、淺層的描寫,而是對深刻的真情的描寫。小說寫作中感情描寫的基本取嚮,是描寫真情。能否寫齣深情,或者能否寫好真情,是判斷小說作傢是否成熟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成熟的基本標誌。
03 什麼是真情
顧名思義,真情首先是真實的感情。所謂真情,它是真實發生瞭的感情。這一點來不得任何作假。因為感情可濃可淡,可厚可薄,但是它一定要真實發生瞭。如果小說中的人物沒有産生某種感情,反而去裝著發生瞭某些感情,這樣就不可能感動彆人,裝齣來的感情也持續不瞭多長時間。
其次,真情一定要是真誠的感情。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意願,是發自內心的,不是被任何人脅迫,也沒有被利益誘導,純粹是發自內心的感應。比如一個女子愛慕一個男子,不愛他的錢,也不摻雜任何其他非情感因素,這樣的感情就是比較真誠的。
真誠要體現齣,對彆人真實的認真的情感。比如李萍堅持要履行對楊傢的婚約,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真情,對自己的真實,也是對彆人的真實。
再次,真情往往意味著它是濃重的長情。如果今天愛你愛得死去活來,明天就把你拋之腦後,這樣的感情就算發生的時候,完全是真實的也很真誠,但是它能算是真情嗎?當然不能。因為它太短瞭,還沒有綻放就可以枯萎。這算哪門子的真情呢?
所謂真情,一定要是能夠可持續的,這也纔是真正的真誠。所以,真情一定會體現為長情。長情是可持續的,持久的,甚至可以是一生的情感。如此,纔能穿透歲月的各種洗禮而讓人體現齣高度保真性。唯有如此的感情纔是真情,否則這種真就不是真正的真,也就不足以打動讀者的心。
復次,真情往往是麯摺的情感。麯摺纔會有考驗,纔會鑒彆齣感情的真實度。如果遇到一點睏難就退縮,就消散,這樣的感情也隻是普通的情感,不可能叫作真情。真往往意味著要從假或者雜質中脫身而來,本身就是一個齣真的麯摺過程。而唯有麯摺,纔能真實地考驗齣來,纔能讓真情的含真量顯示齣來。
這個過程中,要體現齣諸多外界對抗性,即外來因素會凸顯齣來,削弱真情甚至要消滅它。能不能被削弱甚或被消滅,將考驗真情的牢固程度。不論愛情或者友情等等,都要經曆這樣的被考驗和被甄彆的過程。驗之於諸多經典小說,這個對抗外界削弱因素的過程,無疑是最吸引人也壓迫人的。
由上可以總結齣,真情的實質,就是堅持對彆人好,不論對方身處何時何地。那些隨利而轉的感情,那些很快被歲月摧殘湮沒的感情,則是假情或者薄情。真情由此也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深度付齣。真情意味著付齣,而且往往需要付齣很大,需要深度堅持為對方付齣。江南七怪韆裏迢迢追到大漠,就是為瞭尋找郭靖母子,救助英雄後代。他們兄弟七個,耗費瞭最好的青春,長居苦寒之地,就是為瞭培養郭靖。這是非常深度的付齣,也讓人不由得不動容。這樣就意味著,展現真情需要剋服比較大的睏難。
第二,堅守信念。真情意味著堅守某些信念,比如對俠義的信念,對真正愛情的相信。這些信念很難堅守,但它代錶著人類未來的方嚮。有信念比較容易,年少時通過模仿都可以獲得信念感。但是堅守信念卻難乎其難。這需要堅定的意誌力。真情必定暗含著真情人堅守的某個或者某些信念。李萍在郭靖獲封金刀駙馬時,仍然堅持要履行對楊傢的指腹為婚,難道不是信念感的錶現嗎?
第三,長期堅持。在時間信念上,真情意味著長期的堅持。也隻有在長期的堅持中,纔能體現齣堅定的信念和真實的情感取嚮。楊過經過十六年漫長的等待,依然對小龍女深愛如初堅持如一。真情需要長情和長久的堅持去體現。長情實際上是很難的,要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小說和電視劇去錶達這種情感,以激發讀者或者觀眾的淚水啦。在情感演進過程中,長期堅持,實際上意味著孤獨和寂寞,也容易讓人動容。
第四,堅韌厚實。真情是厚情。真情必厚,否則不足以抵擋歲月的侵蝕,更難以在萬韆繁華的對比中堅持初心。必須厚,纔能形成自足的重量,纔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顯現齣對彆人的真誠。六歲時的郭靖,在不知道結果如何的情況下,就拼命救助哲彆,這份情誼難道不厚實嗎?他麵對都史的豹子的威脅,仍然堅持去拉齣華箏,難道這份情誼不厚實?不厚實的情感,很難說它就是真的。
厚實的情感,比如濃鬱。所謂真情就是深情,也就是濃情。什麼是濃?以濃湯來比喻,就是含料量高。濃情就是含情料多。什麼是情感的料?就是情感的因素,情感的錶達等等這些情感。總之,所有真情和深情,都需要情濃。
04 怎麼寫齣真情
在知道需要寫齣真情並且瞭解什麼是真情以後,如何在小說中寫齣真情?不是所有深情都能感動人,隻有錶達好的深情纔能打動人。所以,錶達方式也至關重要。
第一,作者要飽含深情。作者作為整個小說的唯一主導者,必須自己飽含深情。就像歌唱傢充滿感情纔能演唱好歌麯一樣,小說作傢充滿感情纔能寫齣充滿真情的作品。
作者必須得多情,他們要對行為和感情保持敏感。如果不會傷春悲鞦,那麼怎麼來的情呢?如果對什麼都比較遲鈍,那也就沒得寫瞭。所以,作者要多情,筆下的人物也要多情。
作品中的人物,他們的情感關係,他們的感情錶現到什麼程度,都由作者來設定和完成。這要求作者能夠用情去催動齣足夠的情感要素。隻有作者自己包含深情,他的筆觸纔會流淌齣情感,遣詞造句的方嚮纔能以情為主,情感飽滿度纔會真正高起來,必要的情感纔會流動起來。
作者要想充滿深情,首要的是認真對待寫作。不論寫什麼主題,什麼人物,都要認真對待。而作者這種認真的態度,纔會真正激發內心隱含著的深情。
有人以為隻有在麵對主角時纔需要認真對待,其他配角可以套路化地模糊對待就可以瞭。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如果作者對配角就漠視,那麼這種慣性一旦形成,最終會反噬到作者對待主角的態度。應該對任何角色都認真對待,可以有所詳略,但是不能輕視。
其次,作者要有屬於自己的深情模式。作者如果長期寫作,最好有自己的深情模式,即在心中形成一個無形但作者能夠確切感受到的深情製造模型。隻要開始寫作,就能夠及時啓動這個模式,就能進入寫作所需要的深情狀態,就可以隨時寫齣深情的作品。這要求作者內心一定要形成深情寫作的基本狀態。
第二,要有主有輔地去寫。情感錶達上,主輔匹配至關重要。如同需要主題一樣,一部小說也需要有一個主要感情,其他感情再好再動人,也要符閤這個主要感情的需求,在它的要求範圍內來寫作。錶情主綫,就是全部小說錶達什麼樣的感情,比如愛而不得的哀傷,比如為國傢奮鬥等等。瓊瑤小說錶達的主要情感是愛情,輔助的是人際交往以及傢國環境;而金庸小說錶達的主要情感是俠義,輔助的是愛情等。
在確定主要情感之後,接著需要確定感情基調。悲調還是喜調,這個在寫作以前也要確定好。因為感情基調一旦確定,所有文詞就要比照它來設定和排列齣來。如果小說要錶達俠義豪情,則不論環境還是個人交往,都要錶達齣這個基調。即便是在迷茫與悲壯的環境中,人物用詞也要體現齣豪壯。
在確定主要感情的基調以後,還需要找到最能打動人心的細節化感情。如果追求整個武林的星辰大海,就需要俠客們付齣無數努力和心血。這些努力和心血要從細節化感情中體現齣來,如去尋找和保護武林秘籍過程中,麵臨的種種生死考驗等等。
第三,群式錶達。如果確定要錶達某個感情,那麼就需要群式錶達它。如主要是錶達愛情,則不僅男女主角之間要充分體現愛情,還要有其他人的愛情來輔助。《射雕英雄傳》中,不僅要錶達郭靖黃蓉之間的愛情,作者還讓楊康穆念慈,甚至陸冠英和程瑤迦、老頑童和瑛姑等人都要來作為愛情綠葉來映襯。
同樣,如果錶達愛國改革的情感,如《大秦帝國之裂變》中,不僅秦孝公和商鞅有這樣的情感,甚至景監、車英以及子岸等人都要有此類感情,他們共同為國傢興亡奔波勞苦,展現齣大男人之間的義氣和以身許國的悲壯。
因為主題情感很重要,所以必須群式錶達來凸顯它的重要地位。否則錶達就顯得過於孤單,就達不到錶達主綫情感的基本目的。
第四,拉開真情架勢。在寫作小說的時候,確定主綫情感以後,就應該隻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拉開真情架勢,營造深情氣氛。拉開真情架勢,就可以使筆下詞句有歸位奔湧的方嚮感,讀者看到小說的詞句就會很快被吸引住。
要想拉開真情架勢,隨時隨地融入所要錶達的真情,就需要全息錶達,哪怕是環境中的因素也要錶達齣或者映襯齣這種真情。隻有這樣,纔能全息錶達。類似需要拉開感情架勢的,還有感情切入點、說話的柔和度,感情的深度等等都要把握好。
第五,有包裹地去寫。直白地說話,有時候人傢不愛聽。同樣,直白去寫,讀者也不一定愛看。他們需要的,往往是麯麯摺摺與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麵地那種感情錶達和感情達到。
否則,過於直白就不容易得到讀者的認可。我愛你,你愛我,然後我們在一起瞭。這樣的愛情小說,有什麼看頭?為瞭實現真情,要受到很多阻礙甚至反抗力量。這就是復雜的感情的錶現。比如一個人愛另外一個人,但是因為受到阻礙,所以沒辦法錶達齣來,隻能把深深的愛情藏在心底,長期受到煎熬。這樣被悶著的愛,實際上最動人心弦。如果很直白,反而失去真實性,也缺乏深度與力度瞭。
為什麼需要裹著寫?因為根本上,現實中因為各種阻礙力量的存在,每一種真正的情感都不容易實現。這種客觀上存在的不容易,要反映到小說中的各種麯摺阻礙,纔能得到讀者的共鳴。同時,隻有經過阻礙的感情,纔顯得更加珍貴。如果得到所付齣的成本太小,那麼人心就容易看輕這樣的感情。
不僅愛情,其他感情的錶達也需要裹著寫,總之就是不能讓感情輕易達到目的地。否則,小說也就沒有意思。不能反映來自現實的各種不如意的情感,也就當然不能得到讀者的共鳴。
要想裹著寫,最重要的手段,是設置足夠障礙去激勵實現。沒有阻礙就沒有故事,也就沒有足夠的感情互動。這一點至關重要。
第六,抓住利益去寫。利益是最能打動人的,也最能看齣真情的程度。利益越大,由此體現齣來的感情取捨,纔更加動人。比如武俠小說中,一個男子愛一個女子,為瞭她可以拋棄很多很在意的東西,最後甚至可以用神功和生命為代價去救這個女子,那這樣的感情無疑更加值得感嘆和投入。
郭靖為什麼能得到黃蓉的愛慕?為瞭她捨得花錢,而且是不求迴報地為她花錢,錶麵上看是有點傻,但最終卻很打動人。後來他們一起多次齣生入死,郭靖為瞭愛黃蓉,堅決不去做什麼金刀駙馬,諸如此類的為瞭愛情漠視利益的做法,就很能打動讀者。
第七,圍繞感情問題針對性地寫。讀者需要什麼,他們遭遇什麼感情問題,作者就要在小說中圍繞這些問題去寫。
比如犯錯誤後如何自我救贖,人這一生如何幸福地度過,這些問題很多讀者都會遇到,如果作者在小說中提示齣這樣的追求感和價值感,那麼小說對讀者來說就會産生強烈的代入感,讀者的情感會因為能夠找到對應點和共鳴,而被作者緊緊拽住。這樣的感情描寫,比普泛地寫感情即便是深情更能打動人,更有針對性。
第八,錶達讀者的感嘆。小說作傢一定不要忘記讀者,因為讀者纔是小說寫情的最終接受者。所以,要時刻注意替讀者錶達,錶達齣他們想要的東西,寫齣他們的內心世界最想要的感情,卻又最難得到的感情。
怎麼幫助讀者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反映讀者心中的感情。他們所希望得到而得不到的,哪怕是虛擬滿足,對他們來說也是必要的。讀者往往身處現實社會,缺乏真情感。可以說,他們對真情是飢渴的,所以內心特彆希望得到滿足。
即使不能在現實中滿足,他們也希望在小說裏麵得到虛擬滿足。這個道理,類似於愛玩遊戲的人,往往在虛擬的世界裏,能夠滿足他們對強大力量感的渴求,以及各種虛榮心。畢竟,人的心靈緊張和乾渴需要安慰、滋潤和緩解。能夠緩解讀者的心靈飢渴和緊張,小說的重要作用就達到瞭。
主角遭遇的情感問題,要是讀者在現實中遭遇到的。如果把主角寫得太高大上,就會離普通讀者太遠,雖然可以崇拜他們,但是總覺得離自己很遠而缺乏親近感,難以代入進去。
現實中人際關係的冷漠,主人公也要遭遇到,但是要給齣齣路,比如在冷情的世界中熱情地活著,這就顯得很重要。再比如,現實中人往往有很多內心的隱秘,不宜對外人講的牽掛,如果小說中也能夠錶達齣來,就會很有吸引力。
當然也要錶達理想。但是所錶達的理想要是可以實現的,即可以從普通人逐漸走到理想狀態。因為這樣的理想就是可以追求到的理想,這樣讀者們看到這樣的前景,就會深受感動。
第九,遞進錶達。真情寫作要有遞進性,如此纔能增加讀者的感應性。這就像剝開多層的花朵一樣,一層一層地剝開它們。
主人公往往都是要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長的。這個過程中所體現齣來的感情,纔是真正的深情。如郭靖在《射雕英雄傳》整個小說中,從連楊康都打不過到華山論劍天下第一,具有麯摺的成長性。文似看山不喜平,麯摺通幽纔好看。主人公剛開始沒有希望得到,後來經過艱苦努力得到瞭想要的東西,達成瞭想要達到的目標,纔會給讀者帶來深刻的情感滿足。
描寫愛情,也要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這樣纔符閤現實,也纔能一步步把讀者的情感帶動起來。如果今天上午認識,十分鍾以後就上床,一個小時以後就分手,這樣顯然不是愛情,也不可能引發讀者的愛情代入感。
第十,寫齣最深情的點。真情分為不同層次。作者寫小說最好寫齣層次感,特彆是要寫齣最深情的點。
如愛情也分為三六九等,小說作傢要想真正打動人,不能描寫淺薄型愛情,而要寫深刻的愛情。把愛情最後升華到自我實現的層次上,把愛情與傢國情懷高度融閤起來,這樣就顯得能夠齣小情而入大情懷。這樣的愛情,就是被升華的情感。如不能實現的愛戀,不論付齣多少最終可能都無法與愛人攜手的無奈的痛苦,這樣符閤客觀規律的情感痛苦,是最能打動人的。也是作者應該體會、思考和錶達齣來的。寫平常難以實現的感情,纔叫有情感寫頭。
同樣,友情與親情也可以寫齣不同的層次感。比如理解深情與事業之間的爭奪與相互成就,需要寫齣情感掙紮。沒有掙紮的情感,是不真實的,類似於天上的星星,不可信。越掙紮,越令人動容。如果能夠寫齣最深情的點,那麼就可以寫齣深刻的真情。
寫齣最深情的點,最難的是要在宏大敘事中寫齣最深情。宏大敘事中,融入真情實際上是很難的。如果進入個體化情感敘事,就會削弱宏大敘事的曆史感。這一點,金庸做得非常到位。
首先是,如何錶達齣真情。其次是,如何把真情錶達融入宏大敘事結構。不能過於真情,那樣就是言情小說瞭,會顯得婆婆媽媽,男同胞們就不愛看瞭。拿捏好這個尺度,就顯得特彆重要。怎麼把兩者結閤起來,需要作傢結閤自己的需求去仔細考量。
上麵所總結的十個寫情方法論,即用都做到瞭,而且做得非常嫻熟。也因此,他的小說能夠産生強大的深情氣氛,使讀者深陷其中,甚至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