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說,涇河龍王被砍頭是一個天大的陰謀,針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袁守誠泄露天機是天庭某些人和西天授意的,天庭的人和西天閤謀,砍下涇河龍王的龍頭,唯一的目的是嚇唬唐太宗李世民,讓李世民去陰曹地府走一遭,然後自願找到唐僧,派唐僧去西天取經,完成取經大業。
其背後都是天庭和西天如來設計好的,是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後,重新劃分地盤而已,袁守誠隻是這個取經大業的執行者之一,當然不會被鞦後算賬,因此他泄露天機也會平安無事。
欲知其中的詳情,諸位聽我細細道來。
一、如來為何把壓住孫悟空的五行山安在大唐?——勢力劃分
《西遊記》開篇就說瞭,它這個世界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在這四大洲中,聚集瞭無數的道傢和佛傢的神仙,當然,也有無數的妖魔鬼怪。
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道傢是占據主流的,在四大部洲是主宰的地位,即便西牛賀洲是西天如來的大本營,可這裏仍然有地仙之祖鎮元子這樣的道傢大佬。
畢竟,《西遊記》的世界裏,天庭名義的老大是玉帝,而背後的老大是三清,三清的老大元始天尊不經常齣麵,派瞭老二太上老君輔佐玉帝統領三界。
佛傢後來強勢崛起,法力也很厲害,除瞭如來本人,觀音、彌勒這些佛傢的大佬,在三界的地位也急速上升。
問題是,佛傢的實力夠瞭,可勢力範圍和地盤太小瞭,四大洲裏隻有西牛賀洲這一個洲,裏麵還有不少道傢的大佬。
所以佛傢就要爭奪地盤,關鍵是爭哪裏,怎麼爭?
首先,不能跟道傢撕破臉,畢竟道傢的實力太強,撕破臉兩邊都不好看。
其次,爭就要爭一個好地盤。
所以,佛傢的如來化身菩提老祖,暗中培養瞭一個孫悟空,讓孫悟空去大鬧天宮,而且孫悟空的武藝之中帶著很多佛傢的印記,天庭的大佬雖然有很多人能弄死孫悟空,卻不好意思下手。
最終,逼得玉帝找來如來,讓如來親自把自己培養的這個棋子拿下,代價就是給佛傢一塊地盤。
有人就說瞭,不拿下孫悟空不就行瞭,不吃佛傢這一套,就把孫悟空關起來,不讓他鬧事。
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道傢知道佛傢的本領很強,弄瞭孫悟空,關瞭孫悟空,佛傢照樣會再培養一個孫四空,孫六空,照樣跟你鬧事兒。
誰經得起孫猴子老這麼鬧騰?
所以道傢的三清和玉帝妥協瞭,如來要地盤,就給他塊地盤吧。
那給佛傢哪塊地盤呢?
如來說他要南瞻部洲,也就是大唐所在的那一塊,為什麼呢?
當時的四大洲,最繁華富裕的就是南瞻部洲,其次是西牛賀洲,猴子花果山所在的東勝神洲不行,都是妖怪,沒什麼太大價值。
這南瞻部洲當時是大漢朝,人最多,價值也最大。
可是道傢在大漢最是昌盛,連漢高祖劉邦和漢文帝這些人,都搞黃老之術,道傢在南瞻部洲可謂根深蒂固,佛傢鬧得有點灰頭土臉的。
當初,西漢漢哀帝的時候,佛傢就想偷偷占領這塊地盤瞭,卻沒什麼效果,所以如來早就培養瞭猴子,去大鬧天宮,去跟道傢要地盤。
同時,如來又派瞭四個手下最有力的乾將,占領瞭南瞻部洲四座名山,即九華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管領這四座山的,就是地藏王,文殊,普賢,觀音。
一切準備停當以後,就單等著猴子在天宮鬧事瞭,果然,道傢和天庭對猴子一再忍讓,甚至讓他當瞭齊天大聖,讓他看管蟠桃園,猴子仍然是不停的鬧事,最後搞到大鬧天宮不可收場。
猴子大鬧天宮的時候,三清其實都有能力拿下猴子,就算弄不死,也能關押起來,可他們知道如來在猴子背後,在敲打著如意算盤,他們不願意跟如來撕破臉而已。
在這期間,天庭和道傢還對如來試探瞭一番,想看看如來到底有多大胃口。
他們把觀音請到天庭捉拿猴子,天庭和道傢的意思很明白,我們能拿下猴子,但是不知道你們想乾什麼,所以你們來個人對付猴子,我們想知道你們對猴子什麼態度。
結果,觀音並沒有齣手,隻是嚮玉帝推薦瞭二郎神。
觀音的能力,天庭和道傢是知道的,我們讀者在後來也是知道的,以她的法力,不說秒殺猴子,碾壓猴子沒問題,她偏偏不齣手。
道傢這下明白瞭,佛傢的胃口不小,如果不滿足,他們還會任由猴子繼續搗亂鬍鬧。
最後雙方達成瞭一緻,給佛傢一塊地盤,佛傢就選擇瞭道傢勢力最強的南瞻部洲。
所以,如來在降服猴子以後,把這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安在瞭南瞻部洲。
二、殺涇河龍王是為瞭嚇唬唐太宗李世民,一切都是為瞭——取經大業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拿下,鎮壓在瞭南瞻部洲的五行山下,這時候,是西漢末年,王莽新朝時代。
天庭和道傢與佛傢已經達成瞭一緻,南瞻部洲這塊地盤,可以給如來,但是你不能硬搶,因為這裏還有很多道傢的大佬呢。
天庭和道傢當時想,地盤就這一塊,大傢都在這裏傳道,你不能強迫人傢信你的,大傢同場競技,看誰弄得過誰。
意思是,我允許你們佛傢在這裏傳播你們那套理論,但是不能把我們硬趕走。
於是佛傢就開始在南瞻部洲大肆地傳播,然而並不是很順利,雖然南北朝的時候,佛傢有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輝煌。
可是到瞭隋唐,又不行瞭,因為唐朝的李淵李世民父子當瞭大唐的皇帝,他們自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後代,大肆推廣道傢,打壓佛傢。
在這期間,如來的大弟子金蟬子多次化身肉身凡胎的唐僧去取經,都被道傢在暗中破壞瞭,其中九世的金蟬子都被玉帝的捲簾大將沙僧給吃瞭。
而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唐朝甚至齣現瞭大肆破壞寺廟,打壓僧侶的事情,這讓如來不能忍。
於是如來一發狠,讓觀音親自去一趟大唐,去嚇唬唐太宗李世民,去強迫李世民派僧人再次去西天取經,還準備讓大鬧天宮的猴子給唐僧保駕護航。
看過《西遊記》原著的人都知道,涇河龍王被砍頭的時候,觀音已經在長安呆瞭老大一陣子瞭,觀音在乾什麼?在等待第十世金蟬子長大,等到唐僧長大,有瞭名氣以後,堪當大任以後,觀音就開始實施她的計劃瞭。
佛傢的意思很明確,軟的不行,我就給你來硬的。
三、涇河龍王死的冤、袁守誠是觀音的一枚棋子、水德星君叛變——都是為瞭逼迫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當皇帝的第十三年,即貞觀十三年,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兩個賢人:一個是漁翁,名喚張稍;一個是樵子,名喚李定。
這兩個人,雖然一個是漁翁,一個是樵子,卻都是文化人,文化水平還不低,沒事的時候,兩個人就在一起吟詩作對。
這一天,樵子扛著剛砍的柴,又來找漁翁吟詩作對,吟詩作對總得有個主題對吧,詠個山啦水啦花啊草啊的,這一天他們的主題是誰的職業選擇更好。
兩個人當然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漁翁詩詞裏淨說打漁好,樵子詩詞裏全誇砍柴棒,二人都不服輸,一來一去,竟然做瞭十幾首詩詞,眼看著天都要黑瞭,誰都不服誰,他們甚至指責對方在詩詞裏不說好話,互相咒罵。
最後這個漁翁忍不住瞭,他說他做漁翁打漁,比彆人穩定,絕不會空手而迴,每次必能打到魚兒,樵子忙問有什麼訣竅,漁翁忍不住,就對樵子炫耀起來:
“你是不曉得。這長安城裏,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著。今日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定獲滿載魚蝦而歸。明日上城來,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
此時袁天罡正做著大唐朝的欽天監台正,唐太宗李世民對他非常的信任,曆史上記載,袁天罡曾經預言大唐李傢的天下,將來會被武則天給替代瞭。扯遠瞭。
看起來袁天罡的學問是傢傳的,因為他的叔叔袁守誠也是位大預言傢,此時正在長安城擺地攤給人蔔卦謀生,這個漁翁就跟袁守誠攀上瞭關係,所以袁守誠每次都會給漁翁說在哪個地點釣魚不會空手而歸。
令人沒想到的是,漁翁和樵子的對話,被涇河裏巡水的夜叉給聽到瞭,他立刻跑到涇河龍宮,上報給涇河龍王,說長安城有個大能人袁守誠,幫助這個漁翁打漁,長此以往,涇河裏的水族豈不要被這個老漁翁給打光瞭。
這涇河龍王一聽心中很是憤怒,又很焦急,涇河龍王是個莽撞的人,這就要乘著風駕著雨去長安城找袁守誠算賬。
旁邊閃過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一齊啓奏道:“大王且息怒。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聽信。’大王此去,必有雲從,必有雨助,恐驚瞭長安黎庶,上天見責。大王隱顯莫測,變化無方,但隻變一秀士,到長安城內,訪問一番。果有此輩,容加誅滅不遲;若無此輩,可不是妄害他人也?”
這涇河龍王一聽有道理,便化妝成白衣秀士,踅摸到長安城,找到袁守誠的卦攤,就跟袁守誠攀談,袁守誠就問涇河龍王要算什麼,涇河龍王就說要算算明天的天氣雨水,袁守誠就說瞭,“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這涇河龍王是來找茬的,便對袁守誠說,你要是說對瞭,我送你五十兩銀子,你要是說錯瞭,我就砸瞭你的攤子。
然後涇河龍王就迴到瞭龍宮,龍宮裏的那些大神小神就問龍王瞭,大王見到這袁守誠瞭,怎麼樣啊。
涇河龍王卻覺得袁守誠是個大騙子,袁守誠說什麼時候下多少雨水,他不肯相信,因為他是這長安城附近的八河總管,負責給附近下雨,下多少雨,什麼時候下,他能不知道?所以他跟手下的人說,這袁守誠是個掉嘴口討春的先生,就是說袁守誠是個耍嘴皮的神棍。
結果涇河龍王話音剛落,天庭就派人傳下下雨的旨意,跟袁守誠說得一模一樣,這下乖乖不得瞭,涇河龍王竟然給嚇暈瞭,他沒想到袁守誠算得這麼準,長此以往,那涇河的水族真得要被漁翁打光瞭。
這時候龍王手下的鰣軍師給龍王齣瞭個餿主意,讓龍王改一點時間和雨數,這樣袁守誠算得就不準瞭,就可以砸瞭袁守誠的招牌瞭,就可以保住涇河的水族瞭。
這涇河龍王一聽,竟然采納瞭這個建議,可見他也是個沒頭腦的龍兒。
結果第二天涇河龍王就氣衝衝地去找袁守誠算賬,袁守誠卻沒那麼客氣,直接說涇河龍王犯瞭天條,要上剮龍台挨剮瞭,涇河龍王一聽慌瞭,趕緊求袁守誠給個保命的計策,袁守誠自然按照計劃跟他說去求唐太宗,因為唐太宗的寵臣魏徵是人曹官,正負責斬龍頭。
結果這天夜裏,涇河龍王提著龍頭又來找唐太宗瞭,唐太宗在睡夢中嚇個半死,涇河龍王對唐太宗說,你不是答應我替我求情瞭嗎,怎麼還讓魏徵把我斬瞭,唐太宗說,我哪裏知道那老傢夥夢裏把你斬瞭,涇河龍王說,我不管,反正你答應過我,我以後天天提著龍頭來鬧你。正在這時,觀音齣現,把涇河龍王趕跑瞭。
經涇河老龍這麼一鬧騰,把唐太宗嚇得天天睡不著覺,不得已,徐茂公諫言,派兩大武將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恭尉遲敬德在皇宮門口把守著,阻擋老龍,然而,這兩個大將也得吃喝拉撒也得睡覺啊,最後改成瞭畫像,這就是門神的來源。
即便這樣,唐太宗也已經嚇得快死瞭,這時候魏徵就跟唐太宗說,我在那邊有個好朋友,做著判官,你去瞭那邊找這個崔判官,他會讓你迴來的。
於是唐太宗就去瞭那邊,十殿閻羅親自迎接,結果唐太宗去那邊的時候,遇到瞭他爹李淵和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他弄死的竇建德王世充等等一大堆人,拉著他不讓他迴來,唐太宗就找到崔判官。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觀音早就埋伏在瞭長安城,他聽說唐太宗找到瞭金蟬子唐僧,便現身長安城瞭:
觀音故意讓木吒在長安鬧市賣寶貝,遇到瞭唐太宗的大臣蕭瑀,通過蕭瑀,觀音和木吒順利地見到瞭唐太宗,然後說服唐太宗唐僧去西天取經,觀音還把一件錦襴異寶袈裟、一柄九環锡杖賣給唐太宗。
說到背叛,水德星君也背叛瞭道傢。我們前麵講到,觀音設計瞭涇河龍王的死,要天庭配閤的,這個配閤的人就是水德星君,因為他是天庭裏掌管下雨的,是龍王的頂頭上司,如果他不配閤觀音,袁守誠說的那個雨點說和時辰,怎麼能那麼準?
無論如何,涇河龍王的死,是為瞭嚇唬逼迫唐太宗就範,為瞭取經大業,為瞭佛傢得到南瞻部洲的地盤。
唐僧取經的過程中,帶著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降妖除魔,慢慢的他們取經所過的地盤,都成瞭佛傢的瞭。
我們看唐僧取經的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妖怪,都是道傢的,結果被猴子他們一鬧騰,都被道傢收迴來,相當於道傢把這些地盤讓給瞭佛傢,比如太上老君青牛精占領的地盤,紅孩兒占領的地盤,等等。
既然袁守誠是配閤取經大業的,自然不會受到懲罰,即便他泄露天機,那也是觀音讓他泄露的,隻是這涇河龍王上瞭剮龍台,被砍瞭頭,死得有點冤枉。
話說迴來瞭,誰讓西遊記裏龍族地位低呢,在天庭,也隻是一盤菜,龍肝鳳膽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