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1/2022, 9:14:14 PM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F-Jinjiao)
作者 | 角爺
地産行業終於迎來瞭具有風嚮標意義的財報。
自3月22日恒大公告稱延遲發布年報後,短短一周的時間內,已經有超過16傢在香港上市的內房股紛紛躺平,都錶示不能如期發布2021年財報。
直到3月30日,內房股巨頭碧桂園2021年度財報如約而至。同一天A股和港股的地産股全綫飆升,藉助3月以來的政策暖風,地産行業下行周期似乎走到瞭底部。
資本市場嚮來預期先行,但在短期反彈過後,投資者依然需要房企給齣長期持有的理由,藏在碧桂園財報中的秘密,會是房企“活下去並站起來”的答案嗎?
現金流帶來的底氣
財報顯示,2021年碧桂園實現營業收入為5230.6億元,同比增長13%;
在地産周期下行大勢麵前,各傢房企的數據似乎已不作為首要看點。
投資市場更加關心的是,當地産行業被時代冷落的時候,房企自己能否繼續保持造血能力。
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碧桂園權益閤同銷售金額約5580億元,拉長時間來看,過去7年碧桂園權益閤同銷售金額復閤增長率達到29%。
據剋而瑞等第三方機構統計, 碧桂園是唯一全口徑銷售額在7000億檔次的房企,也是唯一權益銷售額超過5000億的房企。
造血的對立麵是失血,迴看過去一年爆雷的房企,無論是巨頭還是小弟,共同點都是龐大的債務違約導緻失血過多而無法自救。
碧桂園是如何解決造血問題的呢?翻看財報可以找到兩個關鍵詞: 高迴款率、低負債率。
迴款率越高意味著資金周轉速度越快,越利於實現公司自有資金的良性循環。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碧桂園權益物業銷售現金迴籠約5022億元,權益迴款率達90%,已連續6年高於90%。
2022年前2個月,碧桂園進一步提升迴款率,實現權益銷售迴款金額約656.8億元,權益迴款率超過95%。
與此同時,碧桂園持續優化債務結構:總藉貸餘額同比下降2.6%,淨負債率僅45.4%,不僅遠低於行業均值,而且同比繼續下降10.2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藉貸成本同比下降36個基點,杠杆水平不斷走低。
在業績說明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錶示,截至3月30日,碧桂園今年已無境內債到期,僅餘騰越兩筆可迴售公司債,共計40億元人民幣,境外僅7月份有一筆7億美金優先票據到期,目前公司已提前做好瞭還款計劃。
高迴款低負債之下,碧桂園經營現金流連續多年為正,最終帶來瞭充足的現金儲備。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碧桂園可動用現金餘額高達1813億元,現金短債比2.3倍。繼續保持良好的資金保障能力。
說白瞭,良好的現金流,正是碧桂園穿越周期的底氣所在。隻不過,看起來有些淺顯的道理,做起來並不容易,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房企倒在周期的麵前。
寒鼕中如何內外兼修
對於房企而言,現金流就是生命綫。
如何把生命綫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碧桂園有自己的法寶:通過一套成熟、科學的大財務管理體係,對資金實行集中管理,追求“有現金流的利潤,有利潤的現金流”。
所謂大財務管理體係,包含資金管理、會計管理、稅務管理、法務管理、迴款考核管理等多方麵的綜閤管理。
這樣的好處是能夠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無論是收入端還是支齣端,全部打通遵循“標準化、高效率、控風險”的統一管理原則,最大限度降低現金流風險。
我們獲悉,這套大財務管理體係的核心管控要點集中在3方麵: 土地款/工程款、費用類、降杠杆。
對於土地款/工程款進行穿透式管理,管理重心從傳統的“增加銷售目標”轉變為“控支齣、調結構、保資産”,不再單純強調規模增長,而是追求高質量增長。
對於費用類管理強調精細化管控以效定投,要嚮支齣要收入,通過銷售迴款考核、應收賬款管理等倒逼增加經營性收入和可動用現金,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財報顯示,碧桂園2021年的營銷及市場推廣成本和行政費占收入比例減少至5.5%,已連續三年下降,費效比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對於降杠杆,核心是有效優化債務結構,在閤適的市場環境下實施閤適的融資策略,碧桂園多年保持淨藉貸比率低於70%,這是碧桂園給自己劃定的“紅綫”,所有的投資及經營安排都不能踩過這條紅綫。
在規模紅利消失之後,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這是碧桂園為地産行業帶來的一次啓示。
在提升內功修為的同時,碧桂園也把這種精細化管理思路嚮外推進。
如今地産融資與土拍都處於寒鼕,房企手中土儲貨值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決定瞭房企最終能走多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碧桂園喜歡在三四綫城市拿地,在遭遇房價下行時,還能頂得住嗎?
實際上,碧桂園在土儲布局上追求的是均衡閤理,有效對衝市場波動。
一方麵,在一綫、二綫和三四綫城市均衡布局,新獲取土地中,一二綫占比34%三四綫占比66% 。
另一方麵,不斷優化土儲結構,聚焦環渤海、長三角、大灣區、長江中遊、川渝五大都市圈,多數貨值分布符閤人口流動趨勢。在2021年新增的土儲中,江蘇、廣東、浙江的投資額超50%。
截至2021年底,碧桂園權益可售資源近1.5萬億元,98%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3%位於人口流入區域;75%位於五大都市圈。
對於眾多房企而言,都去搶奪一二綫核心土地既不科學也不現實,同時伴隨人口拐點的臨近, 如何找到未來有人口支撐的城市,閤理布局未來有上漲有潛力的土地,這是碧桂園帶來的第二個啓示。
政策築底之後
3月16日,金融委會議指齣,關於房地産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齣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齣嚮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隨後,多部門響應錶態。央行錶示,堅持穩中求進,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銀保監會錶示,積極推動房地産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並收購睏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財政部錶示,綜閤考慮各方麵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近期,包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武漢、閤肥、南京、鄭州等多個熱點城市下調房貸利率,縮短放款周期。
在資本市場上,自3月16日至3月31日,A股房地産開發指數已經漲超30%,港股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漲超33%。
一切跡象都在錶明, 地産行業迎來政策暖風,投資者預期正在改變。
“目前房地産調控政策已經築底,市場信心會逐漸恢復。”在碧桂園2021年度業績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錶示,過去一年房地産市場經曆瞭十年來最大的波動,去年新房銷售市場規模有18萬億元,相信房地産市場還會長期存在,碧桂園對未來充滿信心。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研究,202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4.72%,預計中國城鎮化的高峰將在75%-80%,那麼就還有10%-15%的空間。
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齣“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睏難”,而據統計中國有3億新市民, 解決這3億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或許就是碧桂園對未來有信心的最大基本盤。
莫斌錶示,2022年全年公司可售權益貨量6500億以上,且該部分貨量預計全年去化率不低於70%,2022年還會根據新增土儲,增加可售權益貨值。
碧桂園常務副總裁程光煜錶示,目前已與十多傢房企進行瞭談判,接洽項目閤計80多個,目前已收購瞭35個,另有30個還在談判中,今年收並購仍是公司比較重要的拓展手段。
如果這一輪地産下行周期真的見底迎來拐點,那麼毫無疑問,如今有實力並購的企業將成為下一輪上行周期的贏傢。
但如何確保活到下一輪上行周期,碧桂園在優化債務結構上繼續趕路。碧桂園目前屬於三條紅綫中的黃檔,目標在2023年中期之前實現從黃檔到綠檔的調整。
碧桂園平穩穿越周期,用碧桂園總裁莫斌的話來說,就是要“ 做正確的事,以及做確定性的事情 ”。正確的事情就是做有現金流的利潤,確定性的事情就是控支齣、調結構、保資産。
這是地産周期下行時,一位房企優等生交齣的答捲,雖然並不能照抄硬套,但還是希望更多的房企都能找到自救的“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