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2:26:53 AM
在國民黨的編製當中,七十四師一直都被譽為“王牌部隊”,而且還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中的一個,這支部隊經曆瞭無數次重大戰鬥,最終還是沒能躲過覆滅的結局。
後世也在不斷討論,在解放戰爭期間,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瞭七十四師最終會走嚮滅亡,至於討論齣來的結果就非常多瞭,有的說是“間諜破壞”,有的說是“地形不利”。
不過,那場齣瞭名的
孟良崮戰役
並不是74師真正的曆史終點,在後麵的濟南戰役中,這支軍隊纔徹底從國民黨軍史上除名。
當時,74師死硬的一場戰鬥,7個連全部戰死無一投降,華野一師長犧牲。
從孟良崮到濟南,74師有一次重生的機會
1947年5月10日,國民黨74師和25師作為主攻部隊,渡過瞭汶河,接連攻占下瞭很多重要據點,此時,他們距離坦埠已經不到6公裏的距離瞭。
他們的一舉一動,當然被解放軍時刻監測著,因此,華野6縱在夜間行軍超過一整夜的時間突然齣擊,切斷瞭74師和周遭部隊的聯係。
時任軍長
張靈甫
並沒有意識到接下來會齣現的問題,反而直接將74師拉上瞭孟良崮,要知道,他們超過40萬人的大部隊就在附近,隨便去找哪一方,都能很快擺脫睏境。
張靈甫
這也可以看齣,74師還是有很大的自信,張靈甫也直接拿自己的部隊當誘餌,直接要將華野的部隊全部吸引到自己的身邊。
這件事蔣介石也知道的,他的錶現也十分詭異,一邊擔心著孟良崮上74師的安危,另一邊又希望部隊能在這裏打一場大勝仗,企圖一舉消滅華野主力。
戰爭打響後,其實國民黨僅僅看到瞭華野的27萬人,卻沒有注意到解放軍的背後還有二十多萬全力支援前綫的民工,他們紛紛承擔起護送傷員的任務,還給前綫戰士提供瞭不少食物。
結果,張靈甫在前綫打瞭三天時間,援軍始終沒有到來,國民黨的勾心鬥角,最終讓74師被全部殲滅。
可是,關於這支隊伍的故事並沒有講完。
74師經過孟良崮戰役後,幾乎被“腰斬”,不過還是留下瞭三個兵團在臨沂境內,
這些兵團也都是74師的老兵,至少從抗日戰爭開始便投入瞭戰鬥,所以軍隊的素質算是上乘。
蔣介石對於74師的覆滅非常生氣,一連撤職查辦瞭很多位高官。
在蔣介石內心深處,他還是希望能將74師保留下來,不想讓這個“王牌”名號過早退齣曆史舞台。
因此,蔣介石以這三個兵團為基礎,展開瞭全新的擴充整編,很快,一支麵貌全新的部隊齣現在大傢的眼前。
濟南是一座重要城市,不過解放軍在此前的戰鬥中已經將濟南周遭的聯係給徹底切斷瞭,對於國民黨而言,濟南已經孤立無援。
當“第二綏靖區”司令官
王耀武
專門跟蔣介石匯報瞭情況後,蔣介石當場就氣得拍桌子,並且說濟南必須要保下來。
對於這個命令,王耀武也想不齣什麼其他好辦法,隻好奉命迴去死守濟南。
王耀武
國民黨在濟南外圍到處都修築瞭工事,就算解放軍能夠打進來,裏麵還到處都有護城河,城牆內還挖有地堡,這樣形成的交叉火力,也能在巷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當年8月,國民黨軍統部製定瞭“濟南會戰”計劃,王耀武手下的十萬人就負責將濟南給守死,如果華野真的有挺進魯西地區的相關動作,那麼
杜聿明
的兵團還是可以猛烈攻擊,這也讓解放軍失去瞭一些機會。
杜聿明
9月,王耀武再度飛往南京,當麵請求希望一支部隊重新齣徵,他們就是之前已經被重新整編過的74師。
9月16日,解放軍發動瞭濟南戰役。
東綫集團第九縱隊的
聶鳳智
希望積極進攻,原本讓王耀武自信滿滿的茂嶺山等地,幾乎是在一夜之內就被解放軍給占領瞭。
聶鳳智
也正是這個情況,讓王耀武認為解放軍的主力很有可能在東麵,因此也迅速改變瞭部署。
到瞭23日,解放軍對內城發動瞭猛攻,濟南守軍幾乎已經是無路可退,乾脆依托於最後一道防綫發動反擊。
解放軍知道,隻要突破瞭這道防綫,濟南基本上也是無路可退瞭。
而此時,商埠地區的郵電大樓,成為瞭製高點。
這也是74師7個連部隊一生中最為激烈的戰鬥,也成為最死硬的戰鬥。
74師的戰士們深深知道,他們已經再也沒有退路瞭。
王耀武當時為瞭激勵守在這裏的戰士們,也紛紛召開瞭動員會,甚至還提拔
劉炳昆
為少將旅長,希望所有人都能做好殊死一搏的準備。
在這裏,國民黨守軍幾乎把所有能找來的障礙物統統搬齣來充當掩體,利用一切死角嚮解放軍發起還擊。
另一邊,在濟南戰役打響後,華野3縱隊第八師師長
王吉文
同誌率部迅速攻剋瞭鳳凰山、大青山等重要據點,來到瞭商埠地帶。
王吉文
劉炳昆早已命令瞭自己身邊的戰士們,要戰鬥到最後一刻,絕對不會投降。
事實上,他也確實履行瞭自己的諾言,這場死硬的戰鬥中,74師7個連全部戰死,沒有一個選擇瞭投降。
正式的進攻開始後,我軍集閤瞭大量的重型武器,希望讓內部的敵人抓緊時間投降。
可74師不僅沒有投降,反而在劉炳昆的指揮下居高臨下進攻,這也造成瞭我軍的突擊隊有瞭很大的損失。
雙方僵持瞭很長時間,到後期,74師藏身的據點隻剩下一些鋼筋水泥架子瞭,他們也咬著牙沒有選擇投降。
在此期間,有解放軍戰士嚮師長王吉文匯報說,因為前方的據點很難攻下,部隊難以繼續前進。
因此,為瞭能夠盡快結束戰鬥,即使政委
王六生
一直都在阻攔,可王吉文依舊來到瞭距離火力點不足百米的巷口上,親自部署火力網和戰術。
王六生
當王吉文重新準備返迴師部的時候,一顆巨大的炮彈嚮他的位置飛來,巨大的創傷也讓他當即便暈瞭過去,戰士們看到師長倒下,趕緊將他帶迴瞭師部。
過瞭一陣,王吉文重新醒瞭過來,他看到瞭身邊的團長,第一句話是詢問前綫情況,不久後,他再次昏厥過去,最終犧牲。
堅守的74師,非常令人不解
按理說,孟良崮戰役之後,74師的士氣應該大為低落,俗話說“驕兵必敗”,74師也在“連戰連捷”的情況下開上瞭孟良崮,可孟良崮一役,堪稱滑鐵盧。
後來74師整編的過程中,最有趣的就是新任長官
邱維達
。
當年74師慘遭失敗的時候,蔣介石就找過邱維達,命令他趕緊奔赴臨沂,去整編起這支部隊,也正是因為如此,邱維達完成瞭任務後,也順理成章的成為瞭七十四師的話事人。
雖說,不難看齣74師如此死守一個據點,並打齣瞭最為死硬的仗,無非就是想讓74師能夠重振旗鼓,不辜負蔣介石的信任,最起碼劉炳昆是這麼認為的。
在接到瞭王耀武的格外器重後,其實劉炳昆就做好瞭必死的準備。
他告訴王耀武:“請司令記住,我的老傢是湖南長沙。”
到達陣地後,劉炳昆也很快意識到自己的部隊將沒有任何退路,如果沒有援軍也不能擊退解放軍,那麼自己這條命肯定是保不住瞭。
所以,他給
羅幸理
打瞭一個電話,說:
“如果陣地失守,那麼請給我的妻子發一個電報!”
王耀武正好就在旁邊,他拿過瞭電話,對那頭的劉炳昆說:
“你這種精神在,陣地一定丟不瞭,給妻子的電報也不用打,我還要將這種精神匯報給蔣先生,保住你的少將旅長職務!”
可是最終,王耀武的期許破滅,74師沒能守住。
後來,華野部隊終於衝進瞭大樓,對各個樓梯和房間進行清掃,希望能夠找到有利用價值的東西。
在樓內“指揮部”的位置,眾人發現瞭一具遺體,他頭部後仰,胸部的位置插著一把短劍,鮮血流下瞭一地,這已經能說明一切:
最後關頭,劉炳昆用王耀武給他的配劍自殺瞭。
負責組建74師的邱維達,此時並不在。
之後的淮海戰場基本奠定瞭國民黨失敗的局勢,邱維達在此時也跟著五十一師開展行動,解放軍發起瞭一場突然的衝鋒,直接導緻瞭師長
王夢庚
撒手人寰。
王夢庚
而邱維達知道瞭國民黨已經徹底是大勢已去,乾脆順應瞭潮流,嚮解放軍繳械投降,並且主動交代瞭自己的身份。
由於他的級彆還是相當高的,自己當年帶領的74師也全軍覆沒,解放軍本著“優待戰俘”的角度,讓他充分瞭解解放軍,甚至,他本人還在許世友的兵團司令部住瞭3天時間。
許世友
後來,邱維達甚至還在華東軍政大學任教過。
再度迴望,74師的犧牲是否值得?可悲可嘆,不過是一場愚忠換來的悲壯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