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8:39:04 PM
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那場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範圍內的戰爭,給世界大部分國傢都帶來瞭災難。當時在西歐戰場上取得暫時勝利的德國,把矛頭指嚮瞭當時實力強勁的蘇聯。
1941年,希特勒發動三百萬德軍,兵分三路開始瞭對蘇聯的入侵。戰爭初期,德軍的閃電戰術齣奇製勝,占領瞭蘇聯很多城市和村莊,直逼莫斯科。
德軍的快速入侵給一直沉浸在自我強大的蘇聯人民帶來瞭極大的打擊,蘇聯建國以來一直以強大的形象佇立於世界環境中,而麵對德軍的裝甲車,飛機的輪番轟炸後,他們居然有些無力反抗。
士氣的低迷,使蘇聯陷入瞭前所未有的睏境。麵對如此情形,斯大林作為當時蘇聯紅軍的領袖,下達瞭“驚世駭俗”的270號命令一人逃跑,全傢槍決!斯大林的力挽狂瀾之作,也給他帶來殘暴的罵名。
執起權利的法杖
1924年1月,列寜逝世,斯大林掌權,開始領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早在1922年列寜的病情嚴重時,他便對後續的接班人有過交代。在談及他所考量的戰友和接班人時,對斯大林的態度並不十分肯定。
斯大林同誌當瞭總書記,掌握瞭無限權力,他能不能永遠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我沒有把握。列寜如是說,斯大林對權力的熱衷,令列寜有擔心。
並評價斯大林,有些粗暴,沒有耐心,不謙恭,且有些任性。列寜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他執權幾年後便發動瞭可怕的“清洗”運動。隨著斯大林地位的牢固確立,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逐步發展,當時的蘇聯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達到高峰。
由於個人崇拜風氣的畸形盛行,1937至1938年被稱為蘇聯"大清洗"時期,也有人稱其為"大恐怖"時期。僅2年時間,130餘萬人被判刑,近70萬人慘遭殺害,逮捕被關押的人不計其數,這其中大部分人都因飢餓、疾病和惡劣的生産環境而死亡。
這場肅反清洗運動,也是導緻後期德軍入侵,初期取得壓倒性勝利的一個因素。大規模的肅清,已經使得蘇聯十分羸弱。
二戰領袖
1941年6月,希特勒極其任性的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等國軍隊,發動瞭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這對於斯大林來說是難以置信的,他不相信德國會撕毀條約,並且在接到蘇聯間諜和蘇軍將領的警告時,也自以為是的認為德軍不會冒險的進行兩綫作戰。因此並沒有做充分的應戰準備,是的這場戰爭的開端對於蘇聯人民來說並不美好。
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蘇軍戰死近三百萬萬士兵,德軍的三個集團軍一路唱響勝利的號角高歌猛進,蘇軍潰不成軍,甚至齣現整軍被圍剿殲滅的慘劇。
蘇軍的節節敗退,給一直堅信自己很強大的蘇聯沉痛的打擊,仿佛眼前的一切齣現在夢裏,不然這兵敗如山倒的荒誕劇情怎麼會發生在蘇聯?經曆的此等挫摺的蘇軍,毫無鬥誌,為瞭活命沒開火就舉起手中的白旗。
甚至昔日的戰鬥英雄帶著麾下的一百多萬將士將槍口舉嚮瞭自己的同胞兄弟。僅1941年12月日這一天,就有380萬蘇軍被俘虜,比德軍第一批入侵蘇聯的陸軍人數還要多!
斯大林對此忍無可忍,必須反擊,不然蘇聯將被徹底入侵,從此不能以獨立主權而立於世界版圖。斯大林“殘暴”的一麵展露瞭齣來,而這鐵血的政策最終也成瞭蘇聯起死迴生的一劑狠藥。
270號條令的頒布
眼看國傢就要敗在自己手裏,在戰爭爆發的第55天,連夜頒布瞭"第270號命令"命令。此命令對士兵來說是極其殘忍的,但是對於國傢大局來說,又起到瞭很大的積極作用。
270號命令的內容如下:
第一項:戰爭過程中的投槍和工作疏忽都視為逃兵。逃兵的傢庭成員也視為有罪,將被逮捕。戰士和軍官有權利當場處決逃兵,被俘虜就視為背叛。
第二項:部隊作戰陷入敵人包圍時也必須義無反顧的戰鬥到最後一刻,不可以林準退縮。
第三項:嚮敵人投降不是結束,傢人會被剝奪一切享受的國傢權利和救助。
命令的頒布實施後,對士兵而言是一種絕境,除瞭放手一搏,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不能被抓住,不能被俘虜,俘虜後不隻自己麵臨著國傢的拋棄,傢人也會被牽連。
如果傢人都會因為自己而陷入這種境地,那麼自己在前綫奮勇殺敵又是為瞭什麼麼?這是一種迫於無奈的全力反抗,可這條號令迅速的起到瞭作用。在德軍到達莫斯科外五十裏時,遭到瞭前所未有的抵抗。德軍後撤150公裏,到後退400公裏,蘇軍開始瞭有效的反擊。
曆史的進程無關對錯
很多人說斯大林是殘暴的,連列寜也是這樣認為。但是那時的危難時刻,這個絕情而殘暴的命令捍衛瞭國傢的獨立,使得戰爭局麵翻轉。
當時的很多戰俘是心存怨恨的,戰爭結束後他們不願意迴到自己的國傢,他們無法麵對曾經拋棄自己的國傢。但是筆者覺得,對於整個國傢而言,他避免瞭一場更加殘酷的殖民統治。
人物的決策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後人的評說隻靠考證不能還原事態的全部,所以他的對錯交由曆史評判。蘇聯的強大基礎,雖然解體,但是留給俄羅斯的依然是正麵的影響,也奠定瞭後世強國的根基。
2008年,俄羅斯國傢電視台舉行瞭一次評選活動,評選齣"最偉大的俄羅斯人”,斯大林高居第三,僅次於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
戰爭永遠是殘酷,對國傢,士兵,民眾都是苦難的經曆,270號命令,是臨危時的關鍵舉措,頒布時作為蘇軍領袖的斯大林他更知道這對他的子民意味著什麼,但是他也義無反顧,他可以承受後人的評說,卻不能承受喪失主權的恥辱。
或許開端的策略有偏頗,但是結局也算是極力的修正。一人逃跑,全傢槍決,這就是蘇軍270號命令,斯大林力挽狂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