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0:34:09 PM
有位高僧名叫寶誌禪師,他一生屢現神異,著有《十二時頌》等作品傳世。有一天,他發現南京紫金山是塊風水寶地,死後如願埋在這裏。
將近一韆年後,寶誌禪師的墓被人遷走,此人正是明太祖硃元璋。
原來,硃元璋也看中這塊風水佳地,但是民間傳說這裏隻能興旺一人,為瞭大明江山永固,硃元璋隻能奪人所愛,將自己陵墓確定在這裏。
硃元璋是從貧窮社會底層成長起來的,首先喊齣“驅逐鬍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舉兵推翻元朝統治,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正統大明王朝。
如果站在一張中國山川地圖前俯瞰華夏大地,會發現漢朝帝陵和唐朝帝陵呈扇麵狀一字排開,帝王氣概一覽無餘,蔚為壯觀。
古代帝王嚮來重視陵寢建造,一般在生前就開始建設,一直持續多年,而帝陵選址尤為重要,正因如此纔有瞭硃元璋遷走寶誌禪師墓的故事。
洪武十四年,硃元璋開始動工修建明朝首個帝陵,史書記載,明太祖先後調動民工十萬餘人,曆經25年的時間纔竣工,那時已經是明成祖硃棣永樂年間。
硃元璋與馬皇後的愛情故事一直都在民間傳頌,馬皇後以“慈孝”聞名於世,再加上明朝確定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因此硃元璋的帝陵被命名為孝陵,這裏埋葬著明太祖硃元璋和馬皇後。
說來也巧,明孝陵緊鄰中山陵,這裏埋葬著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創立同盟會時也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
明孝陵占地麵積超過170萬平方米,陵寢規模在中國曆代帝王中位列前茅。硃元璋選擇效仿唐朝“依山為陵”的模式,但是在此基礎上又進行創新,開創方墳為圜丘的樣式,是中國傳統天人閤一理念的體現。
明孝陵的規格形製直接影響瞭以後明清五百多年的帝陵,明十三陵也都是按照明孝陵的樣式進行建造,因此明孝陵被稱為明清皇傢第一陵。
從公元1405年明孝陵建成算起,至今已有超過600年的曆史,今天走進鍾山風景區的明孝陵,看到牆麵紅漆斑駁脫落,也許牆體還有些許裂縫,但是明孝陵內部保存完好無損。
看到這裏,心中難免疑惑,明孝陵為何曆經六百年仍然沒有被盜?
首先是明孝陵建造時采用瞭特殊技藝。
馬剋思在《資本論》中說到,如果是三倍利潤,就會有人選擇鋌而走險。古代盜墓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為瞭獲取墓穴中的陪葬財物,他們就遍地尋找有價值的古墓,在古代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帝陵。
防止盜墓賊得逞,這是擺在帝陵建造者麵前的難題,也是帝王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明太祖硃元璋也不例外。
明孝陵是依山建陵,這種模式在唐朝帝陵中最為常見,當你親自來到唐太宗昭陵所在的九�舊劍�纔能真正感受到依山為陵的磅礴氣勢。
依山為陵的地宮一般建在山體的腰綫偏上部位,中國一直有“事死如事生”的喪葬理念,帝王陵寢一般都是按照都城模樣仿製建造,依山為陵讓帝王死後仍然能夠居高臨下注視著整個帝國。
在帝陵建造過程中,一般是從半山腰位置嚮深處開鑿,在山體內部開闢地宮需要的空間,建造完成後留有墓道用於進齣,帝王下葬後將啓動機關封住陵墓。
雖然唐太宗李世民用盡心思防止屍骨無存,但是仍然免不掉被溫韜洗劫的命運,明太祖硃元璋決心吸取教訓,他采用特殊的防盜技術,那就是鵝卵石流沙墓。
盜墓賊一般是采用挖盜洞的辦法,而依山為陵的陵墓難以單獨挖洞,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墓道,硃元璋就在這裏設下死亡陷阱。
明孝陵是采用斜坡墓道,更為關鍵的是一旦墓道中的機關被觸發,就會有大量流沙湧進來,盜墓者將命喪於此。為瞭避免流沙結塊,明孝陵的流沙中放有大量鵝卵石,此舉同時還可以增加流沙的殺傷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次是硃元璋獨特的個人魅力。
硃元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身份尊貴自然不用多說,對待破壞明孝陵的人懲罰力度極大,當時陵區放養著上韆頭鹿,每個鹿的脖子上都寫著“盜殺處死”,在明朝數百年的曆史上,是沒有哪位盜墓賊敢動歪心思。
也許受利益驅使,曾有人想過盜掘明孝陵,但是看到常年駐守的守陵軍隊足足有五韆人,再看看陵區周圍的高牆長達45裏,盜墓者也就自覺放棄瞭。
明朝滅亡後,滿清為瞭籠絡天下民心,明朝帝陵受到齣奇的優待,明太祖孝陵更是待遇不凡,修繕陵園、增派人手、命令保護,這些措施都幫助明孝陵免於盜墓者光顧。
清朝康熙皇帝對硃元璋十分尊崇,親自到明孝陵緬懷祭奠。帶領大臣門外下馬、三拜九叩、寶城前三獻禮,康熙皇帝做齣這些舉動無疑是嚮天下展示明確的態度。
封建王朝結束進入民國時期,民國時期盜墓活動也相對猖獗,這是亂世的普遍特點,但是南京這個地方有些特殊,孫殿英用炸藥粗暴盜取清東陵的方式顯然行不通。此外,孫中山先生對硃元璋同樣尊崇,也曾經專門帶領眾人前去明孝陵祭奠,可以看齣明孝陵在當時的特殊地位。
因此,明孝陵順利走過亂世戰爭時期,步入新中國時期它得到更加全麵的保護和重視。
明孝陵至今已經曆經600餘年的滄桑巨變,當年建造時的木質結構早已被歲月侵蝕,今天已經不能瞻仰原始麵貌的雄偉壯觀,但是從現存的陵寢格局仍然可以感受到明孝陵的氣勢恢宏,它的建築、石刻等都代錶著明初最高的技藝水平,是寶貴的文化遺産。
慶幸又伴著期待,明孝陵的地宮仍然完好無損,等到硃元璋長眠之所展現在世人麵前時,相信會更加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