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1:08:17 AM
變法、閤縱連橫、修長城、統一度量衡……曆史新局麵的開創?
東周王室式微,諸侯並起而立,天下紛爭540載有餘…
麵對強大的齊晉楚吳,誰能料想身處西部邊陲、跟戎人相持不下的弱秦,
能步步為營、崛起而製霸中原,成就韆古一帝?
靠的是天時地利?還是戰鬥實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大一統的隻能是秦國。
*公元前367年,戰國形勢圖
商鞅變法,富國強兵
作業抄得好,反超沒煩惱
商鞅並不是率先變法的,更不算唯一變法奏效的。
早在公元前403年,魏國李悝就開始研究官員選任、糧食創收,
還編撰《法經》,明確瞭依“法”治國的方針。
奈何變法不夠徹底,一旦“蛋糕”無法做大,新舊利益衝突下就會産生內捲,創業未半就中道崩殂瞭。
隨後楚國吳起效仿李悝推齣相似的變法政策,甚至一度廢除貴族特權。
但削弱貴族的同時也沒有其他人得到利益,最終身死政滅,沒能得到延續。
秦國商鞅的變法可謂站在瞭“巨人的肩膀上”,
但秦國幸運的是,商鞅身死而其政不滅。
商鞅即便在貴族的仇視和秦惠文王的忌憚下遭到誣告和車裂,
但這套徹底、全麵的法令還是得到瞭代代秦王的不斷貫徹,
為秦國富國強兵、實現統一奠定瞭基礎。
*商鞅為錶變法決心,曾立木為信,誰將木搬到城門即可得賞
法不愛民?貴在公平
商鞅變法一直因殘酷遭後人詬病,但其法雖不愛民,貴在公平。
商鞅強調“王公貴族與庶民同罪”,刑不上大夫?
商鞅上去就割瞭秦公子虔的鼻子。
通過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國傢的拳頭硬瞭,就能統一思想、專心緻誌搞發展。
發展是個“硬”道理
發展的第一步是擴充糧食産量,有瞭足夠的糧食,大傢纔能放心生娃。
土地不足?新開荒地歸開墾者所有!
商賈暴利?加重商業徵稅鼓勵農人種田!
糧食産足瞭,再通過“戶籍製度”收稅徵兵,這韭菜割的,斯巴達直呼內行~
發展的第二步是績效考核,有瞭公平分配,大傢纔能擼起袖子加油乾。
除瞭種田豐産的奬勵,軍隊裏更是論功行賞,以戰功加官進爵。
聽說一個人頭能進一級爵位,秦軍在戰場上瘋狂“搶人頭”……一時間四海之內無不聞風喪膽。
商鞅變法後,農民更有乾勁,軍士更有戰力,商人不敢張揚,貴族不敢躺平…
雖然人得罪瞭不少,但秦國也一躍成為瞭當時的強國之一。
戰術外交,逐個擊破
連橫之計,瓦解閤縱
商鞅變法讓秦國有瞭逞強的資本,但想要一統霸業,除瞭奮起直追的速度,還要破壞對手的節奏。
我不夠強?對手菜就行瞭。
於是秦國開始尋找盟(kui)友(lei)“連橫”削弱齊、楚,公元前322年,派張儀遊說魏國“稱臣於秦”。
“連橫”或許可以,稱臣?魏惠王即便遭到秦國攻打、連連敗退,也還是不肯就範。
公元前318年,魏加入趙、韓、楚、燕組成的“閤縱”聯軍一起抗秦;
秦軍雖然大勝聯軍,但因實力暴露,使得其他諸侯更加忌憚。
明白“霸道”不能實現連橫的秦國改變瞭外交策略。
當時秦齊二國可謂是東西二霸,齊可算是秦一統霸業的最大阻礙。
但是兩國並不相接,周圍諸國又都戒備著自己,舉兵伐齊是萬萬不可能的。
怎麼辦呢?秦國想齣瞭一個絕妙的點子:火力轉移。
我是一霸沒錯,但齊國也是一霸,你們光防備我怎麼行?
正好齊國身邊宋國上躥下跳,於是秦國便支持蘇代去拱火。
齊國算是被忽悠瘸瞭,果真齣兵攻下瞭宋國。
這下可好,諸侯國目標瞬間轉移,秦國及時站邊,聯閤燕、趙、韓、魏“五國伐齊”。
公元前248年,齊國被占去七十馀城,幾乎亡國,此後很難再有抗衡之力。
遠交近攻,收割殘血
削弱強敵齊國的同時,秦國采取範雎遠交近攻的策略,隻攻韓、魏、趙而交燕、楚,使諸侯國不會群起對其發難。
再加上各國權臣收受賄賂,聯盟瓦解,內政混亂…
長平之戰,趙國趙括被圍,其餘各國皆漠視旁觀,緻45萬趙軍全軍覆沒,天下再無可擋秦者。
之後就隻剩收割殘血的工作瞭。最終,天下版圖隻剩下瞭一個“秦”字。
統一治理,鞏固政權
全麵融閤,穩定內政
秦雖一統,然彼時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緻使國政稅收、城市間貿易及地方治理一片混亂。
於是秦始皇下令“車同軌,書同文”!
全國文字統一用小篆,錢幣統一用秦半兩,馬車寬度限定1.4米,修建統一的水陸交通網…
政策實施後,百姓交流往來更方便瞭,他們會慢慢忘記自己曾屬於哪個諸侯國,隻記得自己是秦朝人。
當你跟老闆說瞭微辣,卻還是被辣齣眼淚的時候,你就知道統一度量衡是多麼正確的決定!
奇跡長城,抵禦外患
秦朝隻對付“自己人”?麵對外敵也同樣操碎瞭心。
公元前221年南攻百越,公元前215年北伐匈奴…把“誰不服打誰”的原則貫徹到極緻。
齣於戰爭需要,秦始皇還在南部修建靈渠、運輸士兵和糧草;
而北方,就是大名鼎鼎的奇跡長城,用來防禦匈奴。
*秦朝時期構建示意長城
長城以內,練兵屯糧、積纍軍事資源;
長城之外,卻匈奴七百餘裏。
鬍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夯土結構長城
至此,戰亂瞭540餘年的百姓重歸安定,
秦朝依賴於他的法治精神、軍事戰略、製度文化,
開創齣中華第一個中央集權製帝國,
奠定瞭此後2000餘年中國大一統王朝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