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1:07:28 AM
七歲的劉弗陵被立為太子,他的母親鈎弋夫人卻被送到監獄。夫人痛哭哀求,漢武帝卻說:“你活不成瞭。”果然,沒多久,夫人死於非命。
最是無情帝王傢。前幾天還被漢武帝韆寵百愛的美人,突然間就成為黃泉之下的魂魄。
有人問漢武帝:“為什麼要除去鈎弋夫人?”漢武帝說:“從古至今,國傢內亂的原因大都是因為君主年少而母親年壯。母親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後的故事嗎?”
錶麵上看,漢武帝殺鈎弋夫人隻是因為“子弱母強,必亂天下”。可是,這是唯一的原因嗎?
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背後可能還隱藏著不能公開的秘密。
01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的痛
漢武帝與皇後衛子夫相伴49年,衛子夫的兒子劉據7歲被立為皇太子,在太子位置上坐瞭31年。
後來因為巫蠱之禍,劉據自刎,衛子夫自縊。
雖然當時漢武帝對他們怨恨之極,可是後來卻追悔不已。他修建思子宮以寄哀思。又在湖縣修建瞭一座歸來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來歸。
巫蠱之禍雖然看似並沒有鈎弋夫人直接參與其中。可是如果從頭到尾細細想來,鈎弋夫人在巫蠱之禍中,就像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推動著事情的發展。
鈎弋夫人大概在公元前95年入宮,一年後生下兒子劉弗陵。巫蠱之禍發生在公元前91年,劉弗陵三歲。
當時,漢武帝久病不愈,寵臣江充跟漢武帝說,有人行巫蠱之術詛咒天子。
漢武帝一聽,這還瞭得。馬上命江充去查找行巫蠱之術的人。江充仗著漢武帝的支持,從妃嬪到皇後的宮中,全部被他搜查瞭一遍。
最後,他聲稱在太子宮中找齣瞭木偶人。
劉據百口莫辯,嚮自己的老師石德求教。石德說:“皇帝在甘泉宮養病,皇後和你都無法見到他,皇帝的生死存亡現在都不知道。我建議你先將江充誅殺再說。”
劉據聽從瞭石德的建議,當街誅殺瞭江充。江充一死,其黨羽趁機為非作亂。
劉據看到這樣混亂的局麵,更加相信漢武帝已經病死,朝政被奸臣把握,因此決定起兵。
混亂中,太監蘇文逃脫,見到漢武帝後,汙衊劉據在長安城造反。
漢武帝起初並不相信,派使臣招劉據覲見。沒想到使臣因為害怕,連長安城都沒敢進,就撒謊說太子謀反要殺他。
漢武帝大怒,派兵追殺劉據。劉據倉皇齣逃,在逃亡途中自殺而死。
衛子夫聞聽兒子的死訊後,一根白綾帶走瞭香魂一縷......
一年後,漢武帝氣消瞭,也漸漸察覺齣劉據起兵之事有冤情。於是,他將一堆構陷劉據的大臣全部誅九族,血流成河。
在整個事件中,仔細理清脈絡,一群特殊人物浮齣水麵。他們就是最接近皇帝的人,服侍皇帝吃喝拉撒的太監。
江充誣陷太子的消息,通過太監散播齣去,太監在其中添油加醋,傳到劉據耳中。
劉據本欲見到漢武帝澄清自己,可是太子和皇後竟然無法見到皇帝,派人前去問候漢武帝,也得不到任何消息。
這纔讓劉據和衛子夫以為皇帝已經被人控製,甚至已經死亡。無奈之下起兵,從而兵敗身死。
那麼,到底是誰在阻止太子和皇帝見麵?皇帝身邊的太監當然難辭其咎。
太子在長安城中起兵,不知名的使臣和太監蘇文是極其關鍵的人物。正因為他們扭麯事實,纔造成漢武帝派兵追殺劉據。
史書上並未記載這位使臣的姓名,可以知道的是,他是漢武帝身邊的親隨,非常可能是一位太監。他沒有進入長安城,寜可承擔欺君之罪,也要誣告劉據造反,很明顯是有意為之。
太監蘇文不僅在劉據殺掉江充後,汙衊造謠。而且在此之前,他就多次尋找太子過失,添枝加葉地嚮漢武帝進行匯報,離間瞭漢武帝和劉據之間的父子感情。
史書上記載瞭這樣兩件事:
1】太子劉據進宮謁見衛子夫,時間稍微長瞭點。蘇文嚮漢武帝報告說:“太子調戲宮女。 ”於是漢武帝將太子宮中的宮女增加到200人。
《漢書)中記載:上與諸子疏,皇後希得見。太子嘗謁皇後,移日乃齣。黃門蘇文告上曰:“太子與宮人戲。”
2】漢武帝感到身體有點不舒服,派蘇文手下的太監常融去召太子,常融迴來後對漢武帝說:“太子麵帶喜色。” 太子來到後,漢武帝觀其神色,見他臉上有淚痕,卻強顔歡笑,漢武帝感到很奇怪,再暗中查問,纔得知事情真相根本不似常融所說,於是殺死常融。
《漢書》中記載:上嘗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
這些太監為什麼要對劉據進行構陷呢?他們意欲何為?
這一切的最大得利者就是劉弗陵,操縱者很可能就是鈎弋夫人。從《漢書》中可以找到些許端倪。
《漢書》中是這樣記錄鈎弋夫人的身份的:先是,其父坐法宮刑,為中黃門,死長安,葬雍門。
原來,鈎弋夫人的父親曾是朝中官員。因為犯罪被處以宮刑,擔任瞭中黃門的職務,也是宮內的一個太監。
鈎弋夫人當時已經有瞭三歲的兒子劉弗陵,太子之位被劉據占據。要想推舉劉弗陵上位,勢必要搬掉劉據這塊絆腳石。
這些太監與鈎弋夫人的父親曾經是舊相識,互相勾連順理成章。一旦劉弗陵上位,太監們將有從龍之功,在舊有的交情和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太監們自然會傾嚮於劉弗陵。
做為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帝王,常年浸漬在充滿危機的權力鬥爭中,疑心重重本就是常態。
漢武帝並不需要拿到100%的證據纔能治罪鈎弋夫人,而是將這些疑點串聯起來,就可以在心中對鈎弋夫人産生巨大的不信任。
更何況漢武帝非常清楚,鈎弋夫人的入宮本就是一個圈套,她就是一個心機女。
02 鈎弋夫人不是簡單的女人
公元前95年,61歲的漢武帝在河間府武垣城(今河北滄州)一帶遊玩。
隨從中有一位術士,突然滿臉喜色地對漢武帝說,此地祥雲環繞,氣息非凡,一定有奇異的美人。
漢武帝一聽有美人,立即派人去找。果然找到一位十六、七歲的美女趙氏。趙氏有個奇怪的毛病,她的雙手握拳,無法張開。
漢武帝輕輕撫摸瞭一下趙氏的雙拳,她的雙拳竟然張開瞭,裏麵還握著一隻小巧的玉鈎。
眾人立即恭維,天子的神威治愈瞭美人的怪病,實在是天賜吉兆。
漢武帝當時非常享受這樣的奉承,樂嗬嗬地將趙氏帶迴皇宮,封為婕妤。大傢也叫她拳夫人,鈎弋夫人。
鈎弋夫人很得漢武帝寵愛,生下瞭兒子劉弗陵。這個孩子的齣生也頗為稀奇,據說劉弗陵與上古堯帝一樣,都是懷胎14個月纔齣生的,於是鈎弋夫人的宮門被稱為“堯母門”。
《漢書・外戚列傳》中記載:拳夫人進為婕��,居鈎弋宮,大有寵。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鈎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鈎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門曰堯母門。
62歲的漢武帝老年得子,覺得自己仍然龍精虎猛,自然對鈎弋夫人更加寵愛。
漢武帝雖然年老固執,喜歡聽人阿諛奉承。但他並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即使事發當時他被迷惑,過後細細琢磨,當然也能明白其中的關竅。
鈎弋夫人的獻美過程是一個“局”。劉弗陵14個月纔齣生,與堯帝相媲美,也是精心設計好的彩頭。目的是為瞭得到漢武帝的寵愛,接近那個天下至尊的位置。
鈎弋夫人的人脈和心機都讓漢武帝清楚她絕不是一個單純寬厚的女人,與人閤謀做齣“巫蠱之禍”這樣的大局是鈎弋夫人完全有能力、也有可能做齣的事。
可是,漢武帝為什麼不讓人追查鈎弋夫人在“巫蠱之禍”中的行為呢?這還有個不能說齣口的原因。
03 不能說齣口的秘密
衛子夫作為皇後39年,口碑極好。而劉據在太子位置上待瞭31年,皇後和太子的勢力都非常大。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不免讓漢武帝擔心外戚勢力會影響到王權。
漢武帝想打壓一下外戚勢力也無可厚非。實際上,最初的巫蠱之禍是從公元前103年開始的,那時候劉據並未被捲入進來。
當時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利用職位之便,挪用軍餉,事情敗露後被捕下獄。
公孫賀為瞭救兒子,便嚮皇帝請求去追捕一個潛逃已久的罪犯硃安世,以求對公孫敬聲能夠輕判。
沒想到硃安世被抓後,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漢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並讓巫師在漢武帝所經過的馬路上埋木偶人詛咒天子。
在硃安世所說的地點,漢武帝派去的人果然挖齣瞭木偶人。於是漢武帝勃然大怒,命人逮捕公孫賀,導緻公孫賀父子冤死獄中。
辦案的官員趁機公報私仇,連坐瞭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衛子夫的侄子衛伉及衛長公主之子曹宗(衛子夫外孫)亦在連坐之內,皆被處死。
這件事有很多疑點,讓宰相去抓捕衛尉都抓不到的逃犯,而且還抓到瞭。而這個逃犯居然還知道“宰相和公主私通,給皇帝下蠱”的隱秘事情,實在不閤理,不能不讓人懷疑這是一個陰謀!
事情最後的結果就是,衛子夫傢族受到巨大創傷。公孫賀是劉據的大姨夫,也是當時劉據在朝堂上最大的依靠,經此一事,被漢武帝一舉剪除。
在接下來的更為慘烈的太子巫蠱事件中,或許漢武帝的本意隻是想藉巫蠱之事進一步打擊外戚勢力,但是沒有想到太子會反抗,最後事情朝著不可預料的方嚮發展瞭。結局太慘烈,脫離瞭漢武帝最初的設想。
也有一種說更陰暗的說法是,漢武帝本就想廢瞭劉據太子之位,其中的依據如下:
1】劉據與漢武帝政見不同,漢武帝熱衷開疆拓土,殺伐決斷。而劉據卻為人寬厚仁慈,不為漢武帝所喜。
2】劉弗陵齣生後,鈎弋夫人的宮門命名為“堯母門”,堯是一代賢帝,將劉弗陵比作堯,暴露瞭漢武帝想將劉弗陵立為太子之心。
無論如何,漢武帝在太子和皇後慘死後,深為後悔。於是,他殺瞭涉及此案的所有人員,其中也包括鈎弋夫人,目的是為妻兒復仇,也是為自己贖罪。
而漢武帝是巫蠱之禍的幕後黑手,當然是不能言說的秘密。
四、結束語
鈎弋夫人是個心機深沉的女子,對權力有渴望,與太監勾結在一起,正是王權穩固的大忌。漢武帝“立子殺母”,一定是有“為瞭避免太後乾政、外戚亂權”這一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為自己逼迫兒子劉據和妻子衛子夫自殺而深感懺悔,用犯事者的鮮血來報仇和贖罪。
宮廷權力之爭充滿著血腥和鬥爭,怪不得後世有南朝皇帝臨死前說:“願永世永生不再生在帝王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