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10:40:15 PM
隨著俄羅斯和烏剋蘭衝突的升級,各國也開始紛紛錶態,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傢對俄羅斯提齣瞭製裁,俄羅斯也針對這些製裁一一作齣反擊。
其中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一句警告,讓歐美國傢不敢大意。俄羅斯警告稱: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可能對太空産生嚴重影響。
俄方錶示, 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和位置是由俄羅斯發動機控製的, 如果凍結與俄羅斯的閤作,誰又能挽救國際空間站,使它不至於不受控製地脫離軌道,落入美國或者歐洲境內?
雖然俄羅斯還沒打算對國際空間站做些什麼,但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局勢繼續升級,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空間站的安全運行,而在此之前,國際空間站上的7名宇航員必須要返航地球。
現如今,國際空間站一共有4名美國宇航員,2名俄羅斯宇航員和1名歐洲宇航員,如果局勢升級,那這7名宇航員該如何返航地球呢?
宇航員如何返迴地球?
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在400公裏左右,生活在這裏的宇航員們想要返迴地球,乘坐飛船或者航天飛機是唯二的選擇。
在過去,美國一直使用航天飛機將宇航員運往國際空間站,以及從國際空間站接迴來。但自從“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後,美國的航天飛機在2011年7月正式退齣曆史舞台,卻在很長時間以來,沒有能將宇航員發射到國際空間站的飛船。
好在俄羅斯願意齣售自己飛船的座位,就這樣美國一直租用技術成熟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多年以來,NASA一共租用瞭“聯盟號” 超過70個座位,租金更是高達40億美元,但 隨著美俄關係的變化,“聯盟號”飛船的座位費也水漲船高,而且這還是壟斷行業,如果不買就意味著美國宇航員無法到達國際空間站,以及無法從國際空間站返迴。
美國為瞭擺脫對俄羅斯載人飛船的依賴,開始資助SpaceX公司和波音公司研究商業載人飛船技術,2014年,波音公司和SpaceX分彆從美國航天局獲得42億和26億美元的訂單。
原計劃美國在2018年就能夠將宇航員順利送往國際空間站,但直到2020年美國SpaceX公司纔首次將兩名美國宇航員發射到國際空間站。
2020年8月份,龍飛船又將兩名宇航員從國際空間站接迴到地球上。從這方麵來看,美國擺脫瞭對俄羅斯飛船的依賴,能夠將4名正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的宇航員接迴到地球。
當然瞭,除瞭美國4名宇航員外,國際空間站上還有2名俄羅斯宇航員和1名歐洲宇航員,其中俄羅斯宇航員返迴地球技術非常成熟,畢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宇航員都是租用他們的飛船返迴地球。
至於歐洲的宇航員該如何返航,還要看該國傢要搭乘美國還是俄羅斯的便車。其實早在2021年11月,日本宇航員星齣彰彥和歐洲航天局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凱都是乘坐美國的龍飛船返航地球。
看起來,似乎美國4名宇航員返航地球並沒有太多的阻礙,畢竟他們已經擺脫瞭對俄羅斯飛船的依賴。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矛盾升級,美國宇航員想要返航地球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因為 整個國際空間站都需要俄羅斯推進係統纔能維持軌道高度,以及大規模姿態調整。 如果俄羅斯不配閤,甚至故意搞壞,美國航天員返航地球也有一定的難度。
當然瞭,這並不代錶著俄羅斯就能順利返航地球,因為俄羅斯艙段的部分電力,需要美國艙段提供,如果美國切斷電力係統的供應,俄羅斯艙段也不會好受。但這也有副作用,如果真的切斷俄羅斯艙段的電力,美國艙段也會受到影響,國際空間站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項目瞭,離開瞭誰國際空間站都難以運轉。
所以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上談崩,將會直接威脅到國際空間站以及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也正是因為如此,麵對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警告,沒人敢不聽,美國宇航局更是錶態:“會繼續和我們的國際夥伴們保持閤作關係,這也包括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從而為國際空間站的安全運行作保障。”
而俄羅斯目前也隻是提齣警告,並沒有進一步地行動。
國際空間站退役
國際空間站修建於1998年,原計劃服役到2015年,隨後又延長到2020年,之後又計劃延長到2024年,現如今已經屬於超期服役,設備老化,看起來非常“髒亂差”。
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的緊張,也一定程度上影響瞭國際空間站的正常運行,甚至不排除有提前退役的可能,隻不過退役後究竟是墜落到人類選定好的墜落點“尼莫點”,亦或是國際空間站“失控墜落”到歐美等地,目前還不清楚。
NASA曾經嚮外宣布: 國際空間站至少服役到2024年,在其退役之後,官方不會再建一個新的空間站。
這意味著他們要麼和彆的空間站閤作,要麼資助民間科技公司建立商業化空間站,美國和科技公司展開閤作。
不管怎麼說,現如今的世界局勢已經或多或少影響到瞭國際空間站,雖然俄羅斯隻是拿它當作警告,但由此也說明國際空間站的閤作方內部齣現瞭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