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3:40:59 PM
萬博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特斯拉 德國柏林超級工廠 ,終於正式開啓交付瞭。
比原計劃整整推遲瞭8個月,從2020年年初開建至今,用時超過2年。期間特斯拉德國工廠計劃一再推遲、生變。
惹得馬斯剋公開吐槽,在德國辦事太麻煩。
在中國不到1年就能辦到的事情,到瞭德國怎麼就推進的這麼慢?
一再拖延終於交付
特斯拉位於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終於開啓正式投産交付,首批交付30輛 Model Y 。
馬斯剋親自到場,見證特斯拉從此在歐洲市場,進入本土化生産的時刻。
但這個時刻,馬斯剋等得太久瞭。
在此之前,特斯拉柏林工廠每次齣現在公眾眼前,關鍵詞永遠隻有一個: 推遲,推遲,還是推遲 。
根據特斯拉的計劃,德國工廠設計産能為60萬輛/年,今年産能將達到15萬輛,負責特斯拉在歐洲的本土生産任務。
但是原本要在去年7月份就投入正式生産並開啓交付,但期間因為各種審批問題,以及特斯拉生産計劃的變動,交付時間一拖再拖。
德國超級工廠是特斯拉海外工廠計劃的一部分,早在上海工廠開啓投産前夕,也就是2019年11月13日,就已經確定選址,並在2020年年初,正式開工。
但是在這之後,德國工廠的建設,就像特斯拉Cybertruck一樣,陷入延遲泥沼。
先是齣師不利,在剛剛開啓建設之後,工廠建設就遭到當地環保組織的抗議,理由是柏林工廠的建設,需要清理掉原址上2000多畝的林地,會對當地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造成破壞。
隨後,由一片林地引發的各種問題紛至遝來,特斯拉隨後進入與環保組織和政府的拉扯狀態。
而馬斯剋則公布瞭一係列補救手段,包括建設砍伐麵積3倍的林地,降低德國工廠1/3的用水量等等,最終工廠獲準可以在當年7月份正式開工。
原定2021年7月份正式交付的時間點,也被延遲到2021年10月份左右。
不過,這不過是德國工廠萬裏長徵的第一步。
在 審批 層麵,特斯拉仍麵臨長時間的公益訴訟,如果無法審批通過,就算是工廠建成也無法投入生産。
在之後的施工過程中,特斯拉因為當地嚴格的環保審批程序,以及特斯拉建設過程中侵犯工人權益的爭議,幾度被勒令停工。
期間特斯拉和德國當地政府部門,從一開始的甜蜜蜜變成瞭相互撕扯。
去年4月份,特斯拉公開發布一份聲明,認為德國政府的工廠審批程序,有太多的官僚主義,拖慢瞭工廠建設的進度,而當地審批政府,則是指責特斯拉未經允許,就私自開工建設。
甚至連馬斯剋在視察德國工廠建設進度時,都將不滿態度擺在明麵上,發言希望當地審批部門能少些 官僚主義 。
2021年10月,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終於正式竣工,但等待還在繼續,工廠正式投産的最後一道關卡――公益訴訟還未通過。
一直到3月初,在曆經843天之後,特斯拉德國工廠獲批生産。
除此之外,特斯拉原定在德國工廠生産4680電池的計劃,也在來迴拉扯之下,無奈迴到美國本土的德州工廠進行生産。
為此,特斯拉還與德國政府幾十億歐元的科技補貼擦肩而過。
也難怪馬斯剋一再錶達不滿,失去幾十億歐元不說,特斯拉長期在歐洲本土的缺位,導緻長期産能承壓。
特斯拉其他工廠怎麼樣?
在馬斯剋公開吐槽在德國難辦事的時候,他一定懷念 「上海速度」 。
特斯拉第一個海外工廠――上海超級工廠――從建設到投産花的時間,你可能想不到,隻有11個月。
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正式開工,是2019年1月7日,不到一年後,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將上海超級工廠的首批特斯拉 Model 3嚮十五位員工車主完成交付,同時在2020年底,上海工廠迅速投入Model Y的生産工作。
到2020年10月份,上海超級工廠已經承擔起特斯拉嚮歐洲和澳洲齣口的任務,到現在,歐洲特斯拉的主要生産,也是上海工廠承擔。
而上海工廠,也成為特斯拉扭轉命運的關鍵。
上海工廠投産後,特斯拉2020年的全年産量達到51萬輛,交付50萬輛,較上一年增長接近4成。
同時2020年也成為特斯拉成立以來第一個完成的 盈利 年。
到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繼續發揮作用,全年産量達到48萬輛,超過特斯拉本土的加州超級工廠,成為其主要的齣口中心。
同樣是2年時間,上海工廠建成投産拯救特斯拉,柏林工廠纔開始投産,中國製造的效率到底有多高,相信馬斯剋是最有體會的。
除瞭上海和柏林兩處工廠,特斯拉美國本土的 德州工廠 也在最近傳來好消息:
其德州超級工廠已經完成生産部署,第一款生産車型將是Model Y。同時坊間還猜測,被馬斯剋鴿瞭無數次的Cybertruck,將由德州工廠負責生産。
據悉,德州工廠是特斯拉的第三座超級工廠,預計今年産能將達到15萬輛。
也就是說,目前特斯拉所有的工廠都已經具備生産能力,按照特斯拉在2021年財報會議透露的計劃,2022年特斯拉主要的任務是提升産能。
其中,上海、德州和柏林工廠將是主要提升方嚮,特斯拉此前傳齣消息,將在上海工廠投資12億元人民幣,用以擴建生産綫,預計今年4月完工。
屆時上海工廠的年産能將達到100萬輛。
産能提升是一方麵,另一方麵,特斯拉在上海起死迴生之後,隨著柏林工廠的投産交付,也要在今年迎來另一個大事件:
與 歐洲車企 正麵交鋒,還是在以BBA和大眾為首的德係車老窩裏正麵對抗。
不知道這些叱吒車圈一個世紀的老牌豪門,能否在自傢土地上扛住特斯拉的強勢進攻?
畢竟,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去年歐洲銷售的所有電動車裏,有54%的新車掛的都是特斯拉的牌子。剩下的一小部分市場,纔是歐洲本土車企。
one more thing
有意思的是,在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的交付儀式上,馬斯剋還又上演瞭保留節目:
當中跳舞助興,舞姿嘛,可圈可點。
但與上次在上海相比,似乎少瞭那麼點……欣喜若狂?
對瞭,馬斯剋的麵子也確實夠大,就連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也親自到場站台瞭。
不知道馬大人的舞蹈,能否入得瞭總理先生的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