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8:44:54 AM
【感謝】
大藏經 課程是根據 閑者知無涯老師 在“吳語東流”個人號上的音頻課程整理而成,文字底稿由群主【安端】提供。
文字校對由群主【安端】組織群友――恒審、藍艷、賢墨、王澤峰、張晃晃、緯、硃珠、不著、海闊天空、雙林居士、雲水遙、方薈蕾、梁梁、蘆葦、EDWARD傾情參與。
上一課,我們講瞭北宋的《開寶藏》。從“刻本大藏經”齣現的曆史順序上,第二個應該講遼朝的《契丹藏》,它是第二個齣現的。
從公元1000年前後,中國宋、遼、金三國鼎立,時間持續瞭三百年。先是北宋刻瞭《開寶藏》,接著是遼朝刻瞭《契丹藏》,最後是金朝刻瞭“趙城藏”。但是,我們要調整一下順序,先講第三個――金朝的“趙城藏”,又叫:趙城金藏。因為在學脈上,它其實就是《開寶藏》!我們和《開寶藏》的課連在一起講,便於大傢理解。
趙城金藏,這個名字特彆有口感!趙城……金藏……就是在山西趙城廣勝寺發現的“金藏”。
在中國國傢圖書館裏,有四大文獻類國寶,就是……文獻類的國寶:明朝的《永樂大典》、清朝的《四庫全書》、唐朝的《敦煌遺書》、宋朝的《趙城金藏》,又稱:國圖四大鎮館之寶。
四大文獻國寶中,有兩個都是《大藏經》,就是――唐朝的《敦煌遺書》和宋朝的《趙城金藏》。一個是唐寫本兒大藏經,一個是宋刻本兒大藏經。《敦煌遺書》,在我們《大藏經》的課的“上部”仔細講過瞭。這一課,我們展開講《趙城金藏》。
前麵的課,我們講――中國第一個刻本兒大藏經是北宋《開寶藏》,但北宋《開寶藏》已經完全遺失瞭,隻遺留下十三個殘捲。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清楚地認識北宋《開寶藏》的全貌,就是因為有《開寶藏》的覆刻――《趙城金藏》的發現。
《趙城金藏》,它的規模非常宏大,總捲數高達六韆八百冊,分冊六百八十二帙……這也就是《開寶藏》的全貌。如此巨大的規模,令世人震撼!
《趙城金藏》的發現,還給我們提供瞭一批――此前從來不知道存在過的佛經!那,這件事就很稀罕瞭……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趙城金藏》,我們都不知道曾經有過這樣的佛經。這批佛經非常有名,在學術界有一個固定的名字,也是國圖的一個專門展,叫作:宋藏遺珍。就是……宋朝《大藏經》遺留下來的珍品。雖然是“金藏”啊……但是,金朝不是跟北宋同時嘛,所以,這個展叫:宋藏遺珍。
我們新中國也是修過《大藏經》的。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二年,十年!社科院宗教所,在任繼愈的領導下,包括國圖……就是,當時叫“北圖”,一起修過《中華藏》。
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們現在有科技手段,有這麼多文獻資料,對吧!修一個《中華藏》,那還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但是上手修,纔知道這件事的難度――這件事的難度完全超齣瞭預先的設想,最後……也沒修完。就是……一百多個人的項目組,修瞭十年,也隻修瞭“修多羅部”……就是“經部”。呐,這件事就放下瞭。
當時,修《中華藏》選擇的《大藏經》基礎底本,就是這套《趙城金藏》。
《趙城金藏》的發現是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的――1930年,蔣、閻、馮中原大戰爆發!呐,河南就齣瞭難民潮……戰場在河南嘛!河南大量的難民就湧嚮瞭陝西,唉……陝西這一年頭兒也不好――陝西大旱,情況雪上加霜,呐……餓殍韆裏呀!同盟會的元老――硃慶瀾居士【1874―1941,字子橋、子樵、紫橋,原籍浙江紹興錢清鎮秦望村,齣生於山東濟南曆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曆城區】就前往陝西救災……救濟災民。救災的路上,順路拜訪瞭西安的臥龍寺和開元寺。
西安的臥龍寺現在還在,在西安的碑林旁邊【臥龍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開元寺【開元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大街。始建於唐開元元年,713年,係唐代盛大寺之一】沒有瞭,但那個地方還在!就原來在哪兒呢?西安鍾樓廣場前麵有一特大的百貨商場,叫作“開元商城”,這個開元商城,就是解放前開元寺的遺址。硃慶瀾居士就拜訪瞭這兩個寺――臥龍寺和開元寺。
為什麼要拜訪這兩個寺呢?因為多年前,康有為曾經在這兩個寺院裏發現過一批古代佛經。那,硃慶瀾居士就參觀瞭這批當年康先生發現的佛經。因為……康有為發現這個佛經啊,當時在……在國內還掀起瞭一點兒轟動,惹瞭很多糾紛。
硃慶瀾居士參觀完佛經,發現這個事不對瞭!因為康有為啊,實際是個草包。但硃慶瀾居士不一樣,他是懂行的,他是大居士!他對這批古佛經進行瞭仔細研究,最後確認:這是中國流傳不多的一個版本《大藏經》――南宋末、元朝初刻本《磧砂藏》。這個經不多……傳世的。
一百年前,就是1930年啊……1920年,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這個階段是日本佛教理論界一個大躍進時期……就是,日本佛教在這個時候如日中天!
日本大正十三年【“大正”是日本第123代天皇嘉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是日本第245個年號。使用時間為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共計十五年】,就是……上個世紀1924年,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發起、修瞭“日本大藏經”……就是當時,他們一下就齣瞭好幾個很大的佛學傢。“日本大藏經”就是著名的“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十三年修的嘛,對吧……所以,我們經常說“大正藏”…… “大正藏”……就是――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在大正十三年修的“大正新修大藏經”。
那個時代的曆史,我們是瞭解的;民族情緒,我們也是知道的!這件事就強烈地刺激到瞭中國知識界。中國知識界受到強烈愛國主義情緒的激發――《大藏經》,是我中華文化之瑰寶!現在中國雖然是積貧積弱,但是,我們讀書人沒有死絕啊!不能讓日本人修!所以,我們也要修!學界和教界就共同發願,決定重修一部“中國大藏經”與“大正藏”抗衡。
硃慶瀾居士呢,他在西安確認瞭這批佛經之後……就是――確定它是宋末真本《磧砂藏》之後,就意識到――這個機會來瞭!就是……要重修一部“中國大藏經”與“大正藏”抗衡的機會來瞭!他意識到這件事情意義的重大,就立刻即返上海,找到當時學界、教界的領袖商量。
大傢都很激動,認為――當務之急,是要把這部《磧砂藏》先保存下來,然後影印流通。於是,大傢就在上海發起成立瞭“影印宋版(磧砂藏)藏經會”……這個學會啊,叫:影印宋版(磧砂)藏經會。
這個學會的組織……人員組織陣容極其豪華!硃慶瀾,同盟會元老;葉恭綽,同盟會元老……這個葉恭綽還是當時國民政府的交通總長,做過民國的財政部長;丁福保【字仲祜,彆號疇隱居士,又號濟陽破衲,原籍江蘇常州,清同治十三年(1874)6月22日生於無锡】,這是一個學數學齣身的人,但是,這是我們中國“近代佛學大詞典”首位作者。包括太虛大師、歐陽竟無【歐陽漸】、蔣維喬、蔣唯心【1934年,著名學者蔣唯心前往廣勝寺考證,寫成《金藏雕印始末考》】、(釋)範成等等大師,都排列在這個學會裏,還都排在後頭。那,這個陣容就太豪華瞭!就……當代大佛學傢基本都……近代大佛傢基本都進去瞭。
《磧砂藏》呢,它是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刻的一個“跨代版大藏經”……哎,所有《大藏經》裏隻有一版叫“跨代版大藏經”――就這個《磧砂藏》。它跨瞭兩個代……刻完……距今刻完也有七百多年瞭。《磧砂藏》,我們會在後麵的課裏講,因為……我們“下部”的《大藏經》是每一個“藏”單獨講。
過瞭好幾百年,對吧――七百年。《磧砂藏》的印本殘缺不全,就……嚴重殘缺!而且這個“藏”,它刻好的時候,是宋末元初……哎,亂……亂得很啊!所以,它印得也不多,曆史上就很少有……就是,幾乎就沒有見過完整《大藏經》……不光是《磧砂藏》啊,在曆史上,很少有保存完整的《大藏經》傳世!這是很奇怪的一個事兒啊!就是說――全套《大藏經》,一本兒不缺的傳世的,沒有!幾乎沒有……不是丟瞭這本兒,就是丟瞭那本兒……總有丟,就沒有一套是全的。
除瞭一套,就是――清・乾隆《龍藏》!它這套為什麼全呢?1976年唐山地震,北京白塔寺的白塔受損,塔廈震歪瞭。修復白塔寺的時候打開塔芯兒一看……哎喲!這塔芯兒裏裝著一整套完整的《大藏經》。那個包裝都沒打開……就幾百年,包裝沒打開。
除瞭這種收藏的《大藏經》不會缺……這種收藏法,叫作“裝藏法”,就是――把一套《大藏經》作為裝藏,就是……裝到佛像裏,或者裝到塔裏。除瞭這種“裝藏法”的《大藏經》不缺,那就是……我們能找到的就這一套,剩下所有《大藏經》……因為《大藏經》都是供在廟裏的,要藉閱的……都缺!就……廟裏的,沒有不缺的。
既然,要發願重印《大藏經》,那你要印,你就得印“全藏”!你找到的是缺的,對吧!你發瞭這麼大的願望,印齣一個殘缺不全的《大藏經》能行嗎?那很顯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