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7/2022, 8:17:35 AM
互聯網行業存量競爭時代,資本市場如今愈發注重商業模式的可靠性,是否具備“自我造血能力”。
3月24日,騰訊(00700.HK)馬化騰的“過鼕論”刷屏。
他錶示,“過鼕”時要考慮兩點,一是調整姿態,因外界環境變化而降本增效,把子彈用在關鍵戰役上;二是要強化內部協作,而不是單打獨鬥。
最近,各大互聯網公司財報齣爐,也印證這一趨勢。水滴公司(WDH.US)、拼多多(PDD.US)、閱文集團(00772.HK)、BOSS直聘(BZ.US)等互聯網企業,通過降本增效、內部協同、加大研發等措施,在“過鼕”時反而錶現齣韌性,實現瞭扭虧為盈。
事實上,經曆瞭2021年資本市場的變遷,互聯網行業逐漸走嚮存量競爭階段。相比於此前的投入換增長、注重規模與市場份額的模式,資本市場如今愈發注重商業模式的可靠性,是否具備“自我造血能力”。
而業內人士認為,本次財報季幾傢扭虧為盈的互聯網公司頗有典型性,它們身上亦藏有如何“過鼕”的正確姿勢。
互聯網“過鼕”,亦有“寒梅”
“活下去”,萬科(000002.SZ)鬱亮昔日對地産行業的警示,也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寫照。
過往十年,轟轟烈烈的互聯網浪潮,為資本市場貢獻瞭大批的牛股和超額收益。隨著用戶紅利結束、監管政策趨嚴等時代背景,互聯網的退潮傾嚮明顯。
本輪互聯網退潮,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嚴格的監管政策是主因之一,實際並不準確。陸玖財經梳理發現,監管層對互聯網的監管集中在壟斷、遊戲、直播、社區團購等方麵,這些領域都或多或少對社會産生瞭負麵影響。
“互聯網巨頭混戰的社區團購,被官媒批評是和民生爭利,就是典型的無序擴張。”互聯網觀察者楊先生認為,趨嚴的監管政策是對互聯網的颳骨療傷,短期的陣痛,是為瞭長期的良性發展。
這種良性發展,在3月的財報季已經凸顯跡象。不完全統計,水滴公司、拼多多、閱文集團、BOSS直聘等互聯網企業,實現瞭扭虧為盈。
互聯網退潮,卻有部分企業如“寒梅”綻放?仔細梳理不難發現,這些“寒鼕時”實現扭虧為盈的企業,大部分屬於垂類領域的頭部選手,為何在嚴監管下迎來新一輪的黃金期?
其實,原因不難歸結。
第一,互聯網生意迴歸基本邏輯。
前幾年,不少投資人看項目會嚮創業者問一個問題:“如果你的這個生意,騰訊做瞭怎麼辦?阿裏(BABA.US)做瞭怎麼辦?”而他們得到的答案無外乎兩種,一種是“這個生意,巨頭看不上”,另一種則是“他們自己做,不如買下我”。正是這種邏輯,此前“不差錢”的互聯網大廠瘋狂投資,使得項目們就像擊鼓傳花一樣,每一次估值的上漲都讓前一輪的投資人受益。
隨著互聯網的退潮,此前的投入換增長、注重規模與市場份額的模式,都在麵臨是否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靈魂拷問,當“接盤俠”變得審慎,生意也將迴歸基礎邏輯。
第二,互聯網生意要把脈時代命題。
近幾天,釘釘開瞭一場發布會,主題為“科技嚮實,萬物生長”,從幾年前提倡的“科技嚮善”到如今“科技嚮實”,是一種風嚮――互聯網要為社會、為産業辦實事。
拼多多All in農業,是和其他電商巨頭走差異化,也是助力鄉村振興;水滴公司的水滴保、水滴籌在為老百姓解決“看病難”的剛需民生;BOSS直聘則在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方嚮與時代脈絡一緻,在更良性的監管環境下,也正在凸顯各自的價值。
降本增效,節流也是生産力
正如馬化騰所言,“過鼕”時要考慮兩點,一是調整姿態,因外界環境變化而降本增效,把子彈用在關鍵戰役上;二是要強化內部協作,而不是單打獨鬥。
本次財報季中,這些扭虧為盈的企業,幾乎都在市場和營銷進行瞭壓縮,也成為扭虧為盈的關鍵因素之一。換句話說,“過鼕”時,節流也是生産力。
根據拼多多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連續三個季度盈利。拼多多財報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它開始成本管控,特彆是運營成本和營銷費用――第四季度拼多多銷售與市場費用為113.66億元,同比下降23%。
在去年經曆瞭暫停新用戶注冊的風波之後,BOSS直聘相應下調瞭營銷費用的支齣。2021年全年,BOSS直聘的營銷與銷售費用為19.43億元,占收入比下降24%。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Q4季度,水滴公司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下降69.2%,總運營成本和費用下降47.5%,對成本的有效管理,也成為水滴公司提前扭虧為盈的原因之一。
“互聯網公司應該遵循扁平化、便捷化、高效化的運作模式,但前幾年互聯網公司更青睞用資本開道,對所進駐的行業進行資本碾壓。”上述互聯網觀察者楊先生認為,當通過燒錢“跑馬圈地”形成壟斷閉環的商業模式失靈後,互聯網行業正在迴歸依靠科技的精細化運作。
例如,拼多多整體重心發生轉移,從營銷獲客轉嚮技術研發,追求長期的高質量發展,尤其是持續投資農業。
水滴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麵同樣大手筆。2021年,水滴公司研發費用3.79億元,同比增長55.2%。據瞭解,水滴公司重點加強瞭對人工智能的投入,通過不斷完善‘對話機器人+客服+綫上運營’的服務組閤流程,讓其短期保險續保率有瞭大幅提升。
而在2021年全年,BOSS直聘研發支齣達8.22億元,同比增長60.1%,研發增長超六成。
財報中,不少負責人也錶達瞭對科技研發投入的決心。
水滴公司聯閤創始人、董事兼水滴保總經理楊光亦錶示,通過轉變增長模式,有效運營現有用戶,提升長期科技創新能力,水滴保用戶質量和各項效率指標顯著提升。
BOSS直聘董事長兼 CEO 趙鵬也在財報中錶示,“2022 年,我們將堅持科技投資戰略,繼續授權我們的用戶,尤其是有價值的就業群體和企業有限的資源,因為我們努力為股東提供長期價值”。
增強産品力,通過用戶思維做市場
存量競爭階段的互聯網企業,實現增效的另一層麵是戰略差異和用戶思維。如何與友商做齣差異化産品,如何找準用戶痛點,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更通俗的說,越是寒鼕之時,産品力為王也更加凸顯。此前,以淘寶、京東(JD.US)為代錶的電商是互聯網時代的標誌之一。不過,後起之秀拼多多憑藉微信生態的營銷殺齣重圍。當營銷退居其次,拼多多就要像淘寶的零售和京東傢電一樣,找到自己的優勢區――拼多多最終選擇瞭農業。
相對於前兩者的優勢是標準産品,農業這一非標産品還伴隨流通效率、高損耗等諸多門檻,但這種戰略差異瞄準的是萬億市場,對拼多多來說是一種難而正確的事情。
水滴公司的優勢是互聯網基因,但他所麵臨的對手卻是擁有數以萬計地推“鐵軍”的傳統保險公司。如何與傳統保險公司正麵剛?水滴公司也在本季財報中透露瞭“秘密”。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水滴公司的平台上提供364種保險産品,其中與保險公司獨傢定製的産品貢獻超過90%的首年保費。此外,去年約有3.94億用戶通過水滴籌嚮近240萬名大病患者捐贈瞭纍計超過484億元。
水滴公司保險産品,與市麵上流通的諸多保險産品都有差異化,且更符閤用戶的痛點和需求,而水滴籌的社會公益與水滴保形成品牌協同。産品力加公益屬性的組閤,也讓其業務保持高增長性。
去年扭虧為盈的閱文集團,同樣用“內容為王”徵服消費者。2021年,其在綫閱讀業務MAU同比增長8.6%,淨增1970萬人次,以2.486億人次再創曆史新高,這得益於《贅婿》《鬥羅大陸》《你好,李煥英》,以及今年初的《雪中悍刀行》《人世間》等影視劇反響強烈,為提振業績貢獻力量。
“其實互聯網企業過鼕無非是‘三闆斧’,就是削減營銷費用、縮減人力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幾名業內人士總結,在本次財報季扭虧為盈的幾傢企業,基本上遵循瞭這一邏輯。
相對於前兩者來說,提高運營效率顯然更有挑戰性,這是一傢企業科技研發、團隊管理、産品力等諸多因素的“組閤拳”。
“能夠度過‘寒鼕’的互聯網企業,一定是在來年埋下‘種子’的企業。”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陸玖財經,本次的財報季是一個行業拐點,上述幾傢扭虧為盈企業是一個信號,即不需對互聯網企業的未來過度悲觀,現在隻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
未來,主打遊戲、直播等領域的互聯網公司可能會沒落,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保險、就業、農業等互聯網企業則必將崛起――隻要企業的戰略方嚮和商業模式符閤主流價值觀,剩下的隻需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