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2:32:40 PM
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擲地有聲地說:“今後在解決國民黨剩餘部隊的方式上,不外乎天津、北平、綏遠這三種。”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北平方式,這是一種迫使敵人采用和平的方式,迅速按照人民解放軍的製度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從最初的談判到後來成型,這其中經曆瞭多少艱難睏苦也不難想象,傅作義當時手上握有25萬大軍,若他們拼死抵抗,則會極大拖延全國解放進程,古都北平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那麼,平津戰役中,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後,25萬大軍去瞭哪裏?
傅作義
從談判到改編
遼瀋戰役結束後,華北地區“剿總”司令並沒有將這一帶的國民黨部隊嚮南撤退,而是在一韆兩百多裏的狹長地帶四處設防。
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為傅作義並非蔣介石的嫡係部隊,他屬於受製於蔣介石的軍閥,占地為王便足以,可現在解放軍的勢力逐漸擴大,蔣介石帶著嫡係嚮南跑瞭,自己跟過去說不定要被暗算。
而且,傅作義也認為,自己手握25萬重兵,無論誰來瞭,自己都有談判的資本,如果真要打起來,誰輸誰贏還真的說不準。
中央軍委根據傅作義的部署,很快采取瞭相應措施,毛主席指揮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的部隊密切配閤,將國民黨部隊分割孤立在5個據點之內。
然而,到瞭1949年年初,5個據點中的新保安、張傢口的守敵已經被全部殲滅,傅作義在北平的地位已經産生瞭變化,此時,纔稱得上是真正和傅作義有瞭閤作的前提。
之所以說是“真正”,是因為此前傅作義也派齣過人和解放軍不斷試探,可是在這些初步接觸中,傅作義的思想並不算堅定,還有很多幻想,提齣的籌碼也過高,比如,傅作義曾要求解放軍放齣被圍睏在新保安的三十五軍,還要求建立華北聯閤政府。
這些要價實在是不能被滿足,所以這也一度導緻瞭談判無法順利進行。
後來,傅作義漸漸失去瞭自己的主力,麵對解放軍再次拋來的橄欖枝,他的心態也平穩瞭很多,於是重新開齣瞭談判條件。
其中前三條都好解決,關鍵是傅作義提齣的第四條:軍隊不能以投降的方式,要調齣城外采取整編的方式解決。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關鍵中的關鍵,如果處理得當,那麼古城則可解除被破壞的風險。
而中央軍委也明確瞭談判的基本方針:
傅作義若能接受使得解放軍和平接受平津地區,那麼便允許傅作義的部隊編為一個軍,他本人也可以赦免戰犯罪,私人財産也可保留。
這個時候,解放軍也在懷疑,不知道傅作義能否在關鍵的時刻控製住蔣係的中央軍。
傅作義也主動提齣瞭,要把部隊齣城整編的方案,解放軍就順勢答應瞭下來,關於國民黨這些軍隊內部的事情,就讓傅作義自己去處理。
1949年1月9日,軍委考慮到平津的安全問題,隻要傅作義不要提齣什麼過分的要求,能答應的還是答應下來瞭。
可是,按照原本雙方簽字確認的消息,傅作義應該在1月14日作齣最後的答復,可他卻一直拖著,隻能說,他看到瞭解放軍想要保護城市的想法,卻並沒有意識到解放軍堅決攻城的最壞打算。
於是,經過29個小時的戰鬥,天津守軍被全殲,司令
陳長捷
被俘。
天津丟掉瞭,塘沽便沒有瞭繼續守備的必要,三萬多國民黨部隊倉皇逃竄,北平也從此刻開始正式成為瞭一座孤城。
這下,傅作義無論從任何角度考慮,都必須要談。
1月22日,傅作義正式決定接受所提齣的條件,並決定接受改編。
改編傅部,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
傅作義最初的想法是“平津塘綏”一並解決,可現在發展到這個局勢瞭,已經不是他說瞭算的,他也隻能靜靜等待結果。
1月31日,傅作義的主力部隊全部開齣瞭北平城,解放軍隨即進城開始接防,這也宣告著北平獲得瞭和平解放。
而傅作義的部隊齣瞭城便開到瞭指定的地點聽候改編,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蘇州有一位名叫
麯萬增
的老人,北平和平解放的那一年,他也僅僅隻有18歲。
根據他的迴憶,在改編傅作義部隊的時候,大傢主要采用的是宣傳戰術,嚮這些國民黨部隊宣傳共産主義,很多戰士都是農村齣來的,走錯瞭路不要緊,迷途知返就可以,更何況不少部隊都是在抗日戰場上立下過大功的。
所以,
先要撤銷掉起義部隊原有的兵團與軍隊建製,化繁為簡,以師為單位開始改編,如果不願意留在解放軍中工作的,也沒有問題,發放路費開張條直接迴傢,願意留下來的,就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所以,改編工作有三個側重點:其一,為多做爭取工作,爭取讓對方産生思想轉變;其二,為針對性工作,主要也是思想教育;其三則是全麵改編,當時解放軍拿下北平後就已經準備揮師南下,所以韆萬不能讓被改編好的部隊齣瞭亂子。
這次麵對的改編數字異常龐大,所以改編的過程中也格外講究方法。
最開始的時候,不少基層軍官和少數士兵對於解放軍都懷有敵意,而且傅作義這25萬人的派係鬥爭也非常復雜,
有些是“蔣陳派”,有些是“傅作義派”,甚至還有西北“馬占山派”的人,這些人改編的過程中,還會因為派係不同而翻臉爭吵。
比如,在傅作義究竟是不是起義這件事上,手底下的將領們都能吵作一團。
“傅派”的人肯定說將軍是起義,而“蔣陳派”的人則說傅作義是投降,吵著吵著,甚至連子彈都會上瞭膛。
然而,留給解放軍改編他們的時間並不多,大軍馬上就要揮師南下,如果在改編部隊這種事上浪費瞭太多時間,那麼絕對是無益的。
因此,改編傅作義部隊的殺手鐧是:先調離,後改編。
在弄清楚大緻的情況後,解放軍決定將那批最為反動的軍官調走集訓,隨後將那種思想變通快的戰士先改造。
結果,這些部隊中也經常齣現逃跑的情況,有的甚至開始一個班一個班的齣逃。
通過一個師改編的縮影,便能感受到這次改編的辛苦程度。
1949年4月24日,是正式改編269師的頭一個晚上,所有政治部的同誌們都高度戒備,睡覺也不打算脫衣服,隨時都有可能進入戰備狀態。
有些傅作義麾下的軍官還有汽車,他們會去參加晚宴,防範就是為瞭他們會在思想上有波動,再藉著酒勁揮發齣來。
第二天早上,傅作義269師全體官兵來到大廣場上集閤,第一個講話的是269師的副師長,他講瞭二十多分鍾,可全程沒有提一句“改編”,唯一能讓戰士們感受到變天瞭的,也僅僅隻有一句“蔣介石沒有執行好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給廣大戰士們作瞭鋪墊以後,解放軍的科長站到瞭台上,問大傢:“知道今天為什麼叫你們來嗎?”
戰士們還都一頭霧水,並不知道來廣場做什麼。
科長聲音洪亮地迴答道:“按照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現在就是來改編你們!”
這次改編,不僅是一次軍事改編,還是一次政治改編,意義重大,絕非改旗易幟那麼簡單。
很多人對於政治上的事情都不瞭解,隻知道一股腦地跟著自己的長官衝鋒陷陣,現場也有人問:“為什麼要改編我們?”
科長立即迴答道:“為瞭解放全中國,打到南京去,不改編你們,會牽製大軍南下。”
隨後,科長又把傅作義起義的詳細經過和不起義的下場說給瞭大傢,隨後宣布:
“人槍分開,根據你們自己的要求,願意留下當解放軍的,編入連隊和機關各個部門,思念傢鄉的,發足路費和起義證明,保證你們一路暢通無阻。”
25萬大軍中,絕大多數起義官兵最終決定接受瞭改編,大部分散入到東北野戰軍的各個縱隊以及華北軍區之中,還有小部分此前已經叛逃,或者選擇返迴傢鄉。
這些官兵在編入解放軍後,也得到瞭平等的對待,很快和周圍的戰士們搞好瞭關係,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後,隻要不問,也很難分清哪邊是過去國民黨的部隊。
另一邊,傅作義也沒有休息,他也知道自己的部隊在改編的過程中會齣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解放軍自然是有辦法的。
他腦海裏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綏遠。
在他一路顛簸來到綏遠後,馬不停蹄地見到瞭很多人,並展開瞭深入的交談,很多老部下在見到他後都非常吃驚,他嚮大傢闡述瞭全國形勢的發展,消除瞭很多人的疑慮,也提齣瞭共産黨的寬大政策。
由於傅作義的到來,綏遠和平起義中的很多障礙也因此消失。
1949年9月19日,傅作義完成瞭他在這一年的第二件大事,領銜孫蘭峰、劉萬春等人發齣通電,宣告脫離瞭蔣介石、李宗仁、閻锡山等多集團,堅決走嚮人民的一方。
可以說,北平和平解放,也極大加速瞭全國的解放進程,這是在心靈上給予國民黨反動派的重擊。
傅作義曾經的部隊在南下作戰、解放西南、剿匪、抗美援朝等戰役中同樣發揮齣瞭很大的作用,隨後,絕大多數幸存下來的戰士都參與瞭新中國的建設。
參考
[1]畢建忠.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大決戰(連載)――對三大戰役中國民黨軍起義、投誠、被俘和改編的解讀[J]. 祖國,2018(19):37-40.
[2]陳廉. 北平方式 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J]. 神州,2009(01):55-58.
[3]韓春陽. 從舉棋不定到棄暗投明――傅作義與北平的和平解放[J]. 軍事史林,2019(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