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11:16:13 PM
#曆史故事#
寜戚,就在�p山等著齊桓公,而他也確實等到瞭。
那是一個春天,萬物復蘇,氣象清新。齊桓公親率大軍討伐不聽話的宋國,他派齣管仲為先鋒,率軍齣東門而行。
管仲行軍至�p山時,寜戚正牽著牛在飯牛呢。對瞭,前麵我們講飯牛,就是喂牛吃飯的意思,而牛其實吃的是草。
寜戚眼看著軍隊到來,他知道,機會來瞭。
在激動中,他唱起瞭《浩浩白水》,“浩浩白水,縧縧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傢未立,從我焉如。”並用手裏的竹簡敲擊著牛角用以打拍。
管仲何許人也?他見一放牛小哥,遇到大軍居然不驚不慌,不躲不避,反而氣定神閑,一麯高歌那是悠揚動聽。
纔高八鬥的管仲也從《浩浩白水》中聽齣瞭這位小哥的用意。他便命部隊停止前進,專心聽這小哥唱。
不聽則已,一聽便感覺到此人非凡,絕非普通草根歌手,更不是一般農民,而是風雅人傑。
作為相國的他,選賢薦能是他的本份,於是便派侍從請寜戚到自己的戰車跟前。
“你叫什麼名字?哪裏人士?”管仲問。
“大人,小民叫寜戚,姓姬,來自衛國,現居於齊國。”寜戚恭恭敬敬地迴答。
“哦,你姓姬?”管仲非常高興。是的,能夠姓姬的,說明齣身非同一般,那可是王姓!
這個王姓後人雖然看似窮睏沒落,那談吐不俗,尤其是那首歌更是唱得好聽,詞也寫得非同一般。
於是,管仲便當場考察瞭一番寜戚的學問。這一初步考察,管仲立刻感覺到,這位叫寜戚的放牛小哥,是一位藏於深山裏的人纔。
隻是由於自己軍務在身,不敢多耽擱,便對寜戚說:
“我就是齊國的相國管仲,看你齣身顯貴,又滿腹經綸,你就彆在這裏放牛瞭。
我給你寫封推薦信,過幾天,國君親率大兵經過此處,你直接去找他,相信一定會得到重用的。”然後,管仲將寫好的推薦信給瞭寜戚。
寜戚是滿心歡喜,多年以來的懷纔不遇之鬱悶,此刻得以煙消雲散。而政通人和、國力強盛的齊國,正是他所希望輔佐的對象。
齊國,給我一個機會,我還你一個更加強盛!
過瞭幾天,齊桓公親率大軍經過�p山。而寜戚,就按照管仲的吩咐,這些天,一直在�p山等著。
寜戚遠遠看見大軍到來,便又高聲唱起他的飯牛歌。歌聲�t亮,遠遠傳入齊桓公耳朵。
齊桓公非常奇怪,心想,寡人這些年來,功績顯赫,齊國更是大治,怎麼這裏有個傢夥唱的歌卻好象在諷刺自己?
於是,齊桓公便叫衛兵將寜戚叫來。
齊桓公闆著臉問寜戚:“寡人率領諸侯徵戰天下,現在中原百姓安居樂業,可謂是草木沾春,論功績,舜堯這樣的明君也不過如此。
你倒好,說什麼不逢堯舜,長夜漫漫什麼的,你小小一個放牛的,居然敢諷刺朝政,到底是何居心?”
寜戚心想,壞瞭,齊老大有些不高興。他本想將管仲的推薦信拿齣來,但又想,不在齊老大麵前露兩手,以後豈不是被小瞧瞭?
再說,反正身上揣著管相國的推薦信,這便象是罩瞭一層護體能量罩一樣的,有什麼好怕的。
於是他直瞭直身子,對著齊桓公說:“小民乃貧賤之人,哪裏敢諷刺國君呢?
不過,小民聽說想當年堯舜時代,天下是風調雨順,老百姓有田耕有糧吃,天下大定,諸侯臣服,中原太平,夷敵不敢來犯,這樣的日子,也隻有堯舜纔可以給的。
而現在國君您呢?一會兒魯國違背瞭盟約,一會兒宋國又不聽您命瞭,三天兩頭打仗,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荒廢,哪裏來的百姓安居樂業啊。”
這下把齊桓公氣得不輕,心想他姥姥的,今兒個齣門觸到這麼個黴頭,被白白奚落瞭一通,而自己的口纔又偏偏說不過這放牛的。
算瞭算瞭,直接砍瞭得瞭。於是命令兵士將寜戚斬於馬前。
寜戚此時已是麵不改色心不跳,隻是仰天嘆道:“想當年桀殺龍逢,紂殺比乾,想不到我寜戚成瞭第三個被殺的人��!”
此言一齣,眾皆愕然。
公孫隰朋立即對齊桓公說:“主公先息怒。臣看這傢夥雖然狂妄,觸犯瞭主公威風,主公現在是奉王命而號令天下,這傢夥區區一放牛的,居然敢觸犯您。
殺瞭倒也罷瞭,隻是臣擔心萬一傳齣去,老百姓會說主公肚量太小,容不下一放牛的。從此以後不再尊重主公瞭,這可就虧大瞭哦。”
齊桓公看瞭看公孫隰朋,氣呼呼地說:“那依你看,該怎麼辦?”
公孫隰朋說:“臣聽說以前那些有德先王,在用人上,隻要是人纔,便不拘一格地使用。
比如商湯的伊尹,父母都是奴隸,自己隻是農夫,最終因為有纔有德,當瞭丞相。還有商武丁時的傅說,隻是一個泥瓦匠,後來也當瞭丞相。
現在是諸侯爭霸時代,人纔難得,隻要有點用的,我們都要用起來。
臣看這個放牛的,絕對不是普通的耕牧之士,從他的歌裏也足可以看齣他有遠大的誌嚮。
這樣的人,如果我們齊國不用,那如果被彆的諸侯用瞭,我們可就要後悔瞭哦。”
齊桓公一聽,有道理哇,再說,剛纔也隻是一時之氣,真要殺一個放牛的,也確實不明智。
再加上公孫隰朋又搬來瞭這麼一個好台階,於是便尷尬笑瞭笑,對寜戚說:“好瞭,剛纔隻是試試你的膽識而已,現在看來,年輕人錶現不錯麼。”
到瞭此時,寜戚覺得自己錶演也夠瞭,便從懷裏掏齣管仲的推薦信遞給齊桓公。
齊桓公一看,闆起來臉說:“你啊你,既有仲父的書信,為何不早呈上?”
寜戚正色道:“賢君擇人為佐,賢臣亦擇主而輔。如果主公您惡直好諛,那小民是寜死也不願報效的”。
齊桓公聽後非常高興,當場便封寜戚為大夫,讓他與管仲一同參與國政。
從此,齊桓公時代又多瞭一位賢臣,寜戚。
好瞭,寜戚先生,從此希望展你所學,輔佐偉大的齊桓公,在轟轟烈烈的春鞦史上,留下你濃厚的一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