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12:42:26 PM
據報道,今年1月,當微軟宣布以687億美元收購電子遊戲巨頭動視暴雪時,科技和遊戲行業齣現瞭一些令人費解的變化。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錶示,收購動視暴雪是為瞭推進微軟的元宇宙戰略,然而動視暴雪最齣名的卻是《使命召喚》、《魔獸世界》和《糖果粉碎傳奇》等傳統遊戲,而不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其他與元宇宙相關的技術。
然而仔細看來,微軟目前更有可能成為元宇宙和遊戲領域的領先者。Bernstein分析師馬剋・莫得勒(Mark Moerdler)錶示:“微軟在元宇宙領域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不認為,這筆收購純粹是由元宇宙戰略驅動的,微軟還在以更廣泛的方式尋求在遊戲行業的深度和廣度。”
莫得勒原本預計,微軟可能會收購一些規模較小的遊戲工作室,但最終決定“進行一次大的收購,而不是一堆小型收購”。收購動視暴雪是納德拉上任以來微軟最大的一筆收購。
這筆交易還需要獲得公司股東,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傢和地區監管部門的批準。預計交易要到2023年6月纔能完成。
微軟在收購的消息中有意突齣元宇宙的概念。而實際上,從現在到交易完成,微軟正在討論“雙軌模式”。在發送給微軟約18.1萬名員工關於這筆收購的電子郵件中,納德拉錶示:“從微軟成立之初開始,遊戲就一直是微軟的關鍵。今天,遊戲是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娛樂形式。隨著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閤,遊戲將在元宇宙平台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毫無疑問,遊戲是個有吸引力、有利可圖的行業。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ewzoo的數據,2021年全球遊戲市場的營收為1803億美元,而到2024年還將進一步增長至2188億美元。eMarketer估計,去年全球有29.6億人玩過數字遊戲,無論是通過主機、電腦還是移動設備。這一數字到2022年將達到30.9億人,占地球人口的約1/3。
動視暴雪和元宇宙
微軟於2001年首次涉足電子遊戲行業,當時該公司發布瞭Xbox遊戲機。到目前為止,Xbox已經推齣瞭四代,在微軟的第三財季銷售額上升瞭14%。由菲爾・斯賓塞(Phil Spencer)執掌的微軟遊戲部門由23個遊戲設計和軟件工作室,以及數百款遊戲組成。該部門推齣的Game Pass包月服務已經吸引瞭超過2500萬用戶,同時還有近1000萬人使用微軟的Xbox雲遊戲服務。
盡管動視暴雪並不被認為是元宇宙行業的主要玩傢,但關於元宇宙是什麼的定義工作仍在進行中,而動視暴雪的遊戲産品也能很好地說明,該公司將如何參與元宇宙。2004年,暴雪發布瞭《魔獸世界》。當時暴雪還是一傢獨立遊戲工作室,直到2008年纔與動視閤並。
電競基礎設施平台Vindex的首席執行官邁剋・賽普索(Mike Sepso)曾在動視和暴雪閤並之後擔任該公司高管。關於《魔獸世界》,他錶示:“這就是個虛擬世界,你的虛擬人可以與朋友一同行走,建立部落,一起進行戰鬥。”
賽普索也指齣瞭其他幾款融入元宇宙元素的遊戲,包括《羅布樂思》、《堡壘之夜》、《第二人生》以及微軟的《我的世界》。在這些平台上,玩傢可以在許許多多遊戲之間傳送,建立虛擬的社交空間,甚至參加音樂會,還可以購買虛擬物品以增強體驗。這類遊戲大多需要配備虛擬現實頭顯和遊戲主機。這對微軟來說有利,因為該公司已經提供HoloLens和Xbox等硬件産品。
這些遊戲中的虛擬世界可能還達不到元宇宙支持者預測的水平。在他們看來,元宇宙中的用戶可以通過混閤現實技術,以沉浸式的方式開會、看病、度假,以及從事各類商務活動。微軟已經憑藉軟件、雲計算、遊戲和虛擬技術處於有利的地位,而動視暴雪遊戲能力的加入將進一步提升微軟在這方麵的前景。
在交易宣布的一周前,斯賓塞在接受采訪時錶示:“我完全相信,元宇宙是遊戲業務的延伸。”例如,微軟的遊戲開發者正在構想虛擬的工作環境,利用他們在電子遊戲領域積纍的經驗推動人們在綫上聚集在一起,閤作完成任務。
然而無論如何,元宇宙將會由“Z世代”及他們的下一代去普及。他們完全在數字世界中長大,尤其熟悉遊戲。根據RazorFish和Vice媒體集團近期對Z世代遊戲玩傢進行的一項研究,他們在元宇宙中與朋友一起度過的時間是現實生活中的兩倍。超過一半的人錶示,他們希望體驗如何在元宇宙中賺錢。33%的人希望獲得職業發展體驗。未來5年,他們娛樂休閑預算的20%將專門用於遊戲中的購物。
科技股的迴調
盡管美股科技股正在經曆迴調,但在發布第三財季財報之後,微軟仍是錶現最強勁的科技公司之一。市場對微軟雲計算服務和軟件能力的強勁需求是該公司的實力所在,而這兩項也是元宇宙和遊戲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
動視暴雪第一季度業績錶現平平,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最新一代《使命召喚》的需求疲軟。不過,新進入的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近期的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上錶示,他一直在增持動視暴雪的股份。這是一種並購套利的做法,因為他相信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將會成功完成。目前,伯剋希爾哈撒韋持有動視暴雪的約9.5%股份。
隨著科技行業的股價下跌,目前動視暴雪的股價已經比微軟給齣的每股95美元的報價低瞭20%。
MoffettNathanson分析師剋萊・格裏芬(Clay Griffin)錶示,《使命召喚》的銷售數據低於預期不利於動視暴雪的基本麵故事。如果交易失敗,動視暴雪被迫保持獨立,該公司股票的價格可能會跌至60多美元。不過他也認為,這樣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巴菲特說:“有時,我會看到交易套利的機會並且去執行。有時,看起來機會對我們有利,但最後我們會在那傢公司賠錢,損失相當大的一筆錢。這取決於交易失敗後會發生什麼。”
微軟和動視暴雪拒絕對此置評。
未來的主導權
在此期間,動視暴雪現任首席執行官鮑比・科迪剋(Bobby Kotick)的命運還不確定。針對動視暴雪在應對性彆歧視和性騷擾方麵的做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司法部去年發起瞭兩項獨立調查,而科迪剋也成為瞭被調查的一部分。去年11月有媒體報道稱,科迪剋對於性騷擾舉報的處理方式不當。
在交易宣布前,動視暴雪的這方麵問題也引起瞭斯賓塞的關注。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隨著相關新聞越來越多,斯賓塞告訴員工,他對動視暴雪發生的可怕事件和做法感到“深深的不安和睏擾”,同時微軟“正在評估與動視暴雪關係的方方麵麵,並進行積極的調整”。
但事實上,大約就在同一時間,斯賓塞和微軟管理層開始討論與動視的收購交易。
今年1月,斯賓塞在交易宣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錶示:“當這筆交易完成時,按收入計算,微軟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僅次於騰訊和索尼。”當天他還在官方博客中錶示:“在此之前,動視暴雪和微軟遊戲將繼續分彆獨立經營。在交易完成後,動視暴雪的業務將匯報給我。”
莫得勒認為:“在大多數收購中,高級管理層都會離職。在這筆交易中,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
動視暴雪擁有龐大的遊戲庫,月活躍玩傢數接近4億,並且很多人都已經在虛擬世界中花錢。因此,外界對於這筆收購的邏輯並沒有什麼疑問,也沒有人會懷疑斯賓塞的雄心壯誌。
賽普索說:“這筆交易為微軟解決瞭幾方麵問題。首先,這將在短期內為Game Pass業務增加大量的優質遊戲和玩傢基礎。而從長遠來看,這些遊戲可以擴展到元宇宙。在誰將主導元宇宙這個問題上,這將讓微軟處於令人羨慕的地位。”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