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10:04:12 AM
1948年12月22日,華東野戰軍對國民黨第七兵團發起瞭總攻,數萬枚炮彈落在瞭第七兵團最後的陣地上,一時間硝煙四起,火光衝天,屍橫遍野。
黃百韜眼看大勢已去,拿齣一張信紙。用自來水筆在上麵寫道“煥然兩次易幟,承濛校長不計前嫌,多次提拔,如今當盡忠報國”,找到第25軍副軍長楊廷宴,命令他交給蔣介石。
隨後,隻聽一聲槍響,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舉槍自殺身亡。
黃百韜作為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中第一位戰死的兵團級司令,迴顧他的整個軍事生涯,對蔣介石的“忠心”和作戰的“勇猛”遠遠高於其他的國民黨將領,可謂是國民黨的孤臣、悍將。
作為一個“雜牌軍”的將領,他在解放戰爭中獲得國民黨內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勛章。
淮海戰役中,他造成我軍近6萬的傷亡,粟裕為瞭殲滅他的第七兵團,7天7夜沒閤眼。
在後來的迴憶錄中,戰神粟裕稱“一對一不是黃百韜對手”,這樣的評價在其他國民黨將領中幾乎是沒有的。
齣身雜牌,以“戰”獲“信”
黃百韜青年時給北洋軍閥李純當傳令兵,在李純的手下,黃百韜為人機靈,善於逢迎,很快就得到瞭李純的賞識,李純將心愛的婢女許配給黃百韜。
婢女十分有能耐,多方疏通關係,將黃百韜送往軍官學校。黃百韜在軍官學校不僅學到軍事指揮的本領,還結交瞭許多當時的實權人物。
在李純死後,他投靠瞭奉係軍閥張宗昌,在張的手下,從營長乾到瞭旅長。
(奉係軍閥張宗昌)
1928年,他又投靠瞭蔣介石,蔣介石給瞭他第三戰區參謀長的職位,並把他送入陸軍大學學習。
期間,他因為寫瞭一篇軍事論文,得到瞭國民黨大佬何應欽的賞識,調任第25軍軍長,獲得瞭實際的軍權。
在之後的解放戰爭中,他自知不是嫡係,在國民黨軍中,沒有背景、靠山。因此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退卻在後,逐漸贏得瞭蔣介石的信任。
豫東戰役,黃百韜的“勇”
“能則戰,不能戰則死。”這是黃百韜的名言。
在豫東戰役的第三階段,區壽年兵團被華野包圍,黃百韜不顧自身危險前去解圍。
沒想到反而被華野主力團團包圍,25軍堅守瞭六晝夜之後,部隊彈盡糧絕,數萬部隊隻能靠喝泥地裏的泥漿水來解渴。
眼看再這樣下去,部隊就要玩玩瞭,黃百韜苦苦思考應對之策,這時他想起瞭曾國藩的名言,“深陷絕境,當拼死一搏,方有機遇。”
他不顧自己已經受傷的手臂,決定親自駕駛坦剋車嚮我軍陣地發起衝鋒。
他的參謀長苦苦勸說,“從古自今,就沒有司令官親自衝鋒的,衝鋒還是讓我們來吧”,但還是沒能拉住他。
第25軍士兵看到司令官親自衝鋒,已經很低落的士氣受到瞭鼓舞,嚮我軍的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同時,邱清泉的五軍采用大迂迴戰術,成功地繞開瞭我軍的阻擊,來救援黃百韜。這樣一來一迴,黃百韜成功突圍,一萬多尚未被轉移的我軍傷員也被國軍俘虜。
戰後,在南京的豫東戰役軍事檢討會上,蔣介石親自給黃百韜佩戴上青天白日勛章,並頒發瞭直通南京總統府的第17號通行證。
黃百韜當場感激涕零,錶示要誓死追隨蔣介石。
淮海戰役,黃百韜的“忠”
豫東戰役之後,黃百韜得到瞭升遷,就任第七兵團司令官,下轄5個軍,成為瞭蔣介石的心腹愛將,嫡係中的嫡係。
1948年11月,華野大軍一直營造要攻打徐州的假象,劉峙和顧祝同被迷惑瞭,命令黃百韜兵團嚮徐州方嚮收縮。
在撤往徐州的過程中,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讓他等一下海州的第四十四軍,原因竟是因為四十四軍幫劉峙在做私鹽生意,就這樣浪費瞭寶貴的2天。
個人的事淩駕於國事之上,淮海戰役的結局似乎在冥冥之中已經注定。
1948年11月8日,秘密黨員張剋俠、何基灃率領部隊在賈汪起義,造成第七兵團在側翼齣現大片空當。
華野主力迅速直插南下,攻占瞭曹八集,切斷瞭第七兵團與徐州主力之間的聯係。
黃百韜第七兵團一路退到碾莊附近,當時碾莊地區有大量李彌兵團留下的防禦工事。
於是第六十四軍長劉鎮湘就建議固守碾莊,和我軍大打一仗,黃百韜同意瞭。
第七兵團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修建工事,在一個個村莊內構建瞭大量的碉堡群,火力凶猛,使得碾莊易守難攻。
我軍初期傷亡極大,往往攻占一個碉堡,就要付齣十幾個士兵的生命,當時的我軍的參謀就報告“黃百韜真難打啊!100米寬的正麵就有20多挺重機槍,子彈像潑豆子一樣。”
但是,在華野不分晝夜的圍攻之下,黃百韜的部隊漸漸支撐不住瞭。
在堅守瞭8天之後,碾莊外圍陣地已經全部被攻占,形勢對第七兵團大為不妙。
次日,黃百韜召開營以上軍官訓話,給軍官們打氣,錶示要以死報國,決不投降。
華野部隊也在想辦法,對國民黨俘虜采取“即俘即補”的辦法,即今天俘虜的士兵,第二天就讓這些士兵去攻打國民黨軍,大大補充瞭進攻的兵力。
戰役進行到第十三天,第七兵團幾乎被全殲,黃百韜在寫完給蔣介石的親筆信之後,舉槍自戕。
聽到這個消息的粟裕,緊綳的神經忽然得到放鬆,直接暈倒瞭,可見其當時的心理壓力之大,而碾莊戰役也是公認的淮海戰役中最殘酷最激烈的一場戰鬥。
總評: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許多國民黨將領心態發生瞭變化,過起瞭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整天喝酒、跳舞,顧不得管理軍隊。
黃百韜對這一現象非常不滿,常常私下對部下說,“打仗不是兒戲,這樣的國軍焉能不敗?”。
他是一名嚴於律己又嚴於律兵的將領,不抽煙不喝酒,很少參加娛樂活動,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軍隊的建設上,與士兵同甘共苦,很得士兵的擁戴。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黃百韜不計生死,絕對服從命令,有勇有謀,堪稱職業軍人的典範,得到瞭敵我雙方的一緻尊敬。
但是當時國民黨派係林立,貪汙腐敗橫行,並不是黃百韜一個人就能有所改變的。
他就像是國民黨的一個“孤臣”,戰鬥到瞭最後一刻,但最終抵擋不住人民戰爭的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