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6:19:08 PM
釘釘總裁葉軍
低代碼開啓瞭一個技術民主化的時代,來自釘釘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釘應用數增長5.56倍,釘釘上的低代碼應用數超過瞭240萬,釘釘上所有開發者數量超過190萬。
過去一段時間,低代碼革命真切的發生在我們周圍,可能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已經改變瞭不少人的日常體驗,比如疫情防控時填寫的錶單,公司財務發來的報銷流,老師開發的校園信息化應用,人人都能成為開發者,不隻是一句口號。
很多人使用釘釘低代碼開發應用之後,不少業務流遷移到釘釘上,相比以往一個功能就需要一個App的極端條件,在釘釘內完成多個企業業務流,體驗已經大大改善。
但在釘釘總裁葉軍(花名不窮)看來,這還不夠。因為隨著應用數量的增長,釘釘越來越大,不少人開始覺得釘釘變得臃腫,找一個應用加上輸入搜索操作,需要四五次點擊,體驗還是不夠好。
於是酷應用來瞭,這是釘釘在3月22日生態大會上推齣一種新的開放能力,用戶可以在釘釘工作群或聊天窗口中直接調起應用組件,不需要下載安裝應用,也無需跳轉到彆的界麵。
這是一個看起來微小卻又巨大的變化,釘釘首次將關鍵業務場景-工作群等高頻場景嚮生態深度開放,釘釘生態的業務應用可以以卡片的方式推到群、單聊、日曆、文檔等場域,讓業務更流暢,消息流自然而然轉化為業務流。
過去企業花費大力氣,想要加速消息的傳遞、數據的流轉、業務的推進,為此建立瞭多個煙囪林立的信息化係統,釘釘就這麼解決瞭。
釘釘首先是一個IM平台,所以它首先解決瞭溝通信息傳遞的問題,其次它是一個協作平台,協作的基礎是數據能自由流轉且一緻,低代碼讓釘釘成為一個應用開發平台,而酷應用,則進一步為企業應用開闢瞭一個高頻使用的口子。
當我們普遍認為,低代碼隻是開發工具的一個子集,它很好地兌現瞭企業希望應用快速開發的期待,但不止於此,釘釘的消息流與低代碼進一步結閤變為業務流,這讓兩者的想象空間大大增長。
去年,釘釘提齣的低代碼革命是PaaS化的第一步,代錶低代碼作為一種APaaS,能夠提供普惠化的應用開發能力。
今年,在低代碼的基礎上,釘釘提齣要做BPaaS,BPaaS改變的是軟件的研發方式、交付方式和使用方式,讓酷應用得以實現。
不窮認為,未來軟件的交付和使用一定是碎片化的、高頻的。當應用被大量創建,一個企業內部有數十上百個應用,讓應用找人,而不是傳統的人找應用很重要,酷應用解決的是應用被高頻使用和應用之間互相連接的問題。
在BPaaS上,釘釘用酷應用讓業務流程能夠以卡片的形式在群聊中完成和被轉發,同時釘釘充分開放文檔、音視頻等産品能力,比如,讓電子簽可以便捷地插入文檔,讓過去低頻的業務應用在釘釘上被高頻使用;此外,釘釘用主數據和連接器,讓應用和應用之間能夠連接,實現數據的價值最大化。
低代碼嚮前一步,釘釘需要嚮後一步。
在本次發布會上,這個創立瞭七年多的産品,首次對其開放邊界與生態關係有瞭係統性錶達,宣布隻做基礎能力平台,保持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台的定位不變,繼續戰略投入做文檔、音視頻、項目、會議等基礎産品,其他的都交給生態做,包括行業應用,人財物産供銷研等專業應用,並將硬件全麵生態化。
釘釘下沉,生態開放――於己,這一策略符閤操作係統的定位;於生態夥伴,開放的態度和實際行動纔能吸引更多同行者。
由此,阿裏雲釘一體的邏輯也變得愈發透徹。阿裏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此前錶示,很多人把釘釘理解為一個溝通工具,但釘釘遠遠超越溝通本身。浙江100多萬政府工作人員在釘釘上辦公,並在平台上開發瞭1000多個應用,各類事務處理都在釘釘上完成,這就是操作係統的典型特徵,操作係統就是自己做掉一部分事情,可以讓大傢都在上麵做更多的事情。
釘釘越來越接近這一目標。類比Windows操作係統,每一次技術難度的下降,都為更多人提供瞭使用計算機的機會,算力使用量大大增長,軟件産業鏈枝繁葉茂。
同樣地,當釘釘所能承載的內容從圖文視頻消息到簡單業務流,再到酷應用帶來更復雜的業務流,低代碼降低瞭企業開發業務的門檻,釘釘可以理解為業務操作係統,業務的高頻使用也會帶來雲計算使用量的增長,雲釘一體確實達到瞭類似wintel聯盟的效果。
雲釘一體在後,低代碼在前,釘釘攜著一股強大的勢能,但是對於中國傳統産業來說,還遠遠不夠,釘釘如何找尋酷應用的切口,PaaS化如何做,和傳統軟件廠商的關係怎樣處理,所有這些問題,鈦媒體也和不窮仔細聊瞭聊。
以下為訪談實錄,經鈦媒體編輯。
鈦媒體:釘釘低代碼過去這一年有什麼新思考?
不窮: 去年這一年,整個行業都很認可低代碼的趨勢,並且很多廠商跟進,這個賽道拿到瞭非常大的融資額,我覺得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釘釘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有一些新的思考,我們想跟這個産業去講To B是怎麼迴事,也經常被人傢挑戰自己的産品體驗、功能、先進性,反正有誰在哪個點比我們強,客戶就會來找到我們,我們想藉這個機會嚮市場錶達一下對未來的理解。
我們認為,在一個長期發展過程中,持續進步非常重要,從數字化切入,釘釘是一個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産品,我們認為數字化是一種更加進步的方式。另外我們也會堅持開放,因為To B這個賽道,單純從釘釘的角度來講,也很難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我們會強調,開放也是一種進步。
我們國傢的軟件産業多年發展,應該說一直處於傳統軟件的一個階段,沒有做大也沒有做精,很多都在做項目做定製。
釘釘通過一套開放體係,通過BPaaS的能力,從原來的APaaS走到BPaaS,我們認為可以幫助中國軟件産業在開放的大背景下,能夠有新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釘釘也會承擔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我們做好自己的水平創新,支持夥伴做垂直創新。垂直創新和水平創新,對於軟件行業的發展都很重要。
鈦媒體:釘釘提齣PaaS化,好像軟件行業走上瞭類似硬件的道路,背後的思考是什麼?
不窮: 大的背景是釘釘現在用戶量到瞭5億,增長也很明顯。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發現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各行各業都不一樣。我們以前的想法是給大傢做一些SaaS,釘釘就是個SaaS,所以我們做瞭智能人事、智能審批、在綫協同OA等等。乾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認為三百六十行都需要這些功能,早期的時候,這個策略還是比較成功的,陪伴瞭釘釘的高速發展。
疫情之後到現在,釘釘的規模有非常大的增長。 增長的背麵是挑戰,客戶需求越來越多,各種行業的需求很不一樣,我們以前的做法很難深度服務客戶,我們隻能解決企業裏麵的淺層次的需求。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成為一個PaaS,跟各行各業的專業行業軟件開發商,或者企業的IT部門,或者項目公司進行閤作,把我們的PaaS與他們專業的業務know-how結閤起來,形成符閤企業真實需求的解決方案,我們認為可能是解決中國軟件業規模化發展命題的一個有效手段。
我們也做過一些嘗試,在很多企業裏麵我們走下來發現還不錯,所以我們想這值得非常大的投入,越來越像之前癲總(阿裏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講的, 釘釘是個業務中台,其實我是完全認同的,但是我在裏麵做個小小的備注,我說這個業務中台是一個協同的中台 ,它能幫助很多軟件SaaS應用互相之間協同,幫助人和人協同,人機交互界麵能夠變得更加友好,其實我們解決的是這個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是幫助SaaS提供商,行業軟件開發商、企業IT 部門,他們做的數字化垂直類産品,能夠更加方便的被使用,更加高頻的被使用。
所以之前我經常跟團隊講這個觀點,釘釘為中國傳統軟件業找到瞭另外一套解法,就是我們利用高頻的企業傢們來拉動低頻的軟件,從而讓中國軟件能夠被更多的用戶觸達,然後經常可以被接觸到,所以我們就把自己定位到要去PaaS。
我們把與行業屬性無關的共性通用能力,收斂到PaaS上,專業、個性化、定製化的行業屬性能力,交由專業的公司來做。
鈦媒體:酷應用這個事你們是怎麼想起來的?
不窮: 比如我用低代碼開發瞭很多應用,但是使用起來不方便,總是要點到工作台,找到這個應用點進去,大概有四五次點擊,我們覺得很不方便。
而且很多低代碼應用創建完瞭以後,也遇到問題,企業一年下來創建200個應用,根本找不到應用,所以我們就想如何讓應用的使用變得更加高頻,因此就想到瞭酷應用,在高頻的場景消息流、審批流植入進去,這樣馬上可以跟酷應用進行連接。
鈦媒體:低代碼流行之後,我們看到瞭技術民主化的趨勢,研發其實也是一種權利。原來掌握在專業人員和IT 部門手上,通過低代碼技術的進步,溢齣到瞭業務部門和一綫員工的手上,你覺得會給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帶來什麼樣的新影響?
不窮: 我的反應是低代碼給企業和組織內的人,帶去更多創造應用的機會,從而帶來更多的成就感。我認為這是釘釘做這件事情,帶給行業的變化。
以前企業開發的應用或者係統,哪怕是數字化的部門,或者是普通的業務人員,它沒有機會被使用,今天我們讓你能夠簡單、低成本的開發,開發完瞭以後,在釘釘這樣的高頻使用平台上,你就會很容易地感受到,我開發的東西有人用,有用戶,那你就很有成就感,你就激發瞭下一次再進行開發的熱情。
鈦媒體:低代碼的流行也讓我們想起手機的流行,互聯網的使用門檻極度降低,然後帶來一波超過我們想象的巨大變化,低代碼會在軟件領域重演一遍類似過程麼,你覺得他們發生的變化是在你們預期之內嗎?
不窮: 我覺得目前為止,我看到瞭做得比較好的低代碼的一些開發者和應用,總體來說。在我們原先預計之內,首先那些東西我做不瞭,其次,我們認為他應該有興趣做。事實上我們看到瞭很多財務人員、HR、老師等各種角色,自己上來開發瞭這些東西。現在釘釘上每10個低代碼開發者,就有1個是財務、1個是人事、1個是行政。
這就是我們原來預期希望看到的一個局麵。
我經常也跟團隊說這個觀點, 低代碼說白瞭可以類比一下抖音裏麵的剪映,剪映給瞭很多人創造短視頻的簡單模闆,就能創造瞭一個很不錯的小電影,給人感覺很專業,從而對整個抖音的發展起到瞭加速作用。
低代碼其實對於中國軟件行業的意義,也有點像抖音裏的剪映,我們可以做自己的導演,業務邏輯和業務流程由自己來實現,就這麼一個過程。
鈦媒體:對企業內部的IT 部門來說,低代碼減少瞭開發的負擔,其實增加瞭一些另外的職責和工作,你覺得他們要如何適應這個變化?
不窮: 肯定是對IT部門有變化。首先我覺得對於IT部門來講,解放瞭原來的生産力,他原來其實要乾很多天天改需求的活,現在業務部門都可以搞一些事情,那IT部門的人就可以集中精力去乾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無論是底層的模型建設,還是係統之間的這個IT治理,或者頂層規劃。
以前的IT部門為什麼給人感覺比較沒有價值呢?因為他大量的時間被耗在做一些比較沒有價值感的事情上,今天改成這樣,明天改成那樣。
而低代碼對IT部門是非常友好的一件事情,以前的IT治理應用比較少,就是應用豐富性不夠,最傳統的IT治理管硬件、管資産、管權限。
今天隨著我們低代碼或者我們PaaS能力的擴展,企業內的應用會極度地豐富,每個環節都會被數字化。像我們之前講的釘工牌數字化,會議室數字化,包括我們發布的VR眼鏡,將工位數字化,各方麵都數字化以後,IT部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反而變成瞭數據安全、數據策略、數據轉移或者數據交易、數據歸屬等。
IT部門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治理和管理上,齣政策、定標準,而不是去執行很多基礎的活兒,這些要麼給外包,要麼業務部門員工自己用低代碼開發。
我覺得大概率以後IT部門可能會留下一些做架構的人,或者做一些核心代碼開發的人,很多人就解放齣來瞭。
鈦媒體:低代碼對軟件産業影響還是很大的,擴大來說,對整個軟件産業和生態,你覺得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不窮: 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這兩年其實很多時間投在這件事情上,中國軟件産業到現在為止,沒有幾傢大的公司。不像美國,這也大,那也大,感覺做個SaaS市值都很高,能有上韆億美金。
中國軟件産業的幾大問題,第一個就是都在做項目 ,因為客戶要定製,美國沒有這麼多定製,這是個大問題。
第二個是中國軟件産業的銷售和服務體係都是“人肉”的 ,不停地建分公司,然後上門直銷,因為軟件供應商建立跟企業之間的信任關係代價非常大,所以中國還是傳統“關係型營銷”。
雖然現在也有人在說是産品型驅動瞭,但其實很難。大部分中國傳統企業,或者已經成熟的企業的管理層年紀都比較大,他們相信的是我們倆關係好,我看到你,我纔願意買你這個單子,信任關係是中國軟件行業遇到的很大問題,所以對銷售服務體係會有影響。
第三,中國所有軟件都有個通病,就是使用頻率很低 ,就是低頻軟件,偶爾用一下,感覺沒啥價值。第二年續費,老闆肯定挑戰你半天,說到底這玩意兒有多大作用,IT部門也不好證明做的事情有價值。
釘釘做的工作,能不能解決産業鏈的這些問題?我想釘釘的核心價值是一個信任中介,讓SaaS軟件供應商跟客戶之間有一個很好的平台,你在這裏用這些軟件,體驗又好又安全,又有一些可信度,另外,嘗試將這個交付過程從原來的人肉項目交付,變成用低代碼做配置、做擴展。
低頻的問題,我們藉助釘釘酷應用,把軟件打碎成小碎片,在聊天過程中就把這個軟件的組件嵌進去,這樣就可以快速交互瞭。
未來,釘釘做水平整閤,軟件供應商做垂直整閤,水平和垂直連接,對中國軟件行業的發展可能會有一些幫助和加速。
包括以前做軟件要建分公司鋪銷售,現在不用瞭,釘釘的服務商全國各地七韆多個人,都是這些軟件供應商的銷售,可以幫著推給釘釘客戶,他們就不用再自己建一個龐大的銷售體係服務體係瞭。
這些我覺得都是釘釘平台可以去解決的問題。
鈦媒體:對用友、金蝶這樣的傳統軟件,低代碼對他們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窮: 我覺得應該是好事,但是從他們角度講,可能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像簡道雲,現在應該是排名前三的低代碼平台,對他們做軟件交付的公司來講,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軟件架構以前一直提SOA,後來到微服務,一直提各種各樣的方案。實事求是講,無論是SOA 還是微服務,都是在麵嚮開發者解決問題,讓開發者本身的架構變得更靈活,但他沒有解決需求側的問題。
需求的變化是否比架構變化速度頻率要高,低代碼本身解決瞭一個很大的痛點,就是如何應對高速變化的需求。
這倒不是說軟件架構本身不閤理,軟件架構再閤理,也得根據需求改,而需求是今天一個想法,明天一個想法。
To B就是這個特點, To B需求的變化,頻度遠遠大於持續性 。一個需求一年不變是不可能的,經常三天兩頭給你提,這個能不能改成這樣,外麵環境變瞭,企業馬上就跟著變。
所以中國軟件在應對需求變化上,沒有太好的解法,無論是微服務還是SOA,都沒太好的解決。但我們今天通過低代碼,通過APaaS、BPaaS,很大程度上解決瞭需求側的高頻變化。
鈦媒體:酷應用要把軟件徹底打碎掉,這個事情是怎麼做到?
不窮:我們是做增量,不是完全否認以前的開發體係。
以往開發一個OKR係統,領導說OKR進展給我匯報一下,然後下屬給領導發個鏈接,等老闆點擊打開一個新窗口,以前都是這樣的邏輯。但我們認為跳轉帶來的使用者體驗非常差。
現在酷應用解決的不改變獨立的軟件係統,同時站在在聊天窗口使用者角度,在不跳轉的情況下,在聊天窗口內,將發送過來的鏈接解析成一個小組件,聊天的人可以看到這個組件對應的所有內容,還可以直接交互。作為老闆同意這個觀點,或者要寫兩句備注,在聊天過程中就解決瞭這個問題。
我們已經有二十多傢SaaS軟件廠商都接入瞭酷應用,把它的核心模塊碎片化,也不是把整個軟件碎片化瞭,有些模塊適閤在消息流中完成業務流,因為消息流是最高頻的。
中國軟件其實一直沒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無形之中被釘釘給解決瞭,我們解決瞭軟件高頻使用的問題,我們把應用變得更高頻,讓你在溝通過程中,業務流就過去瞭。
鈦媒體:酷應用中的SaaS廠商,他們需要做哪些適配和調整?
不窮: 我們會有一個標準流程,幫助他們申請入駐酷應用的能力中心。
他可以把做好的酷應用小組件注冊上來,釘釘會分配給他這個權限,不是每個人都能開發的,肯定是要經過認證審批,相當於像小程序上架一樣有一套機製,我們要審核內容、界麵都達到要求,纔可以通過。
我們現在正在開發一個新的功能,比如我跟你在釘釘聊天,以前是我@你,你就會收到一個消息,以後我們會增加一個新的符號,比如斜杠“/”,在聊天窗口裏麵輸入“/”,就會把那幾個小組件加載齣來瞭。
我如果寫一個OKR,就把那個OKR 展示,齣來的就是那個小組件,所以他會把交互變得更加友好。
鈦媒體:想要做齣一款流行低代碼應用,你覺得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不窮:我覺得主要是業務抽象能力,這也是程序員和産品經理之間永遠不可逾越的一條邊界 ,産品經理很多東西交給程序員,程序員不一定理解,但是低代碼是自己做,你就知道你想要什麼,一個好的低代碼應用,我覺得你必須首先非常懂你要做的這件事情。
就是畫流程圖,你希望用戶看到第一個界麵是什麼,核心邏輯誰是用戶,看到什麼界麵然後在界麵上要輸入什麼,最後點完以後提交,下一步到哪個界麵。
舉個例子,你要做一個審稿係統,這個東西你一定比我清楚,第一步應該先怎麼樣,第二步第三步怎麼樣,想清楚以後,你自己就把這個界麵搭好瞭,流程串起來,誰有權限來提交稿,誰有權利來審稿,審稿的時候應該注意哪幾個關鍵點,比如有沒有違規,有沒有齣現過哪些詞,這個東西我們不是不懂,而是你們比我們更是專傢。
對於純做技術的人,一個開發工程師想理解這個業務,可能也就理解字麵上的意思,做完以後發現不是這樣,還得反復改。
鈦媒體:低代碼能力是未來數字化企業必須具備的能力麼?
不窮: 肯定是必須的,但絕對不是全部。 它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企業做很多數字化係統,不能隻靠低代碼,它還是要靠全代碼full code,做很多復雜邏輯、復雜判斷。
鈦媒體:從釘釘的後台數據來看,有什麼樣的低代碼數據,比如說你們能不能看低代碼使用最多的場景是什麼,或者說有沒有什麼其他有趣的發現?
不窮: 現在有幾個數據挺有意思的。首先,使用低代碼應用的企業DAU一直處於上漲狀態,每天用戶量都在上漲,從去年一月份發布到現在,一直保持在非常健康的用戶量上漲狀態。
第二個是應用數一直在上漲,每天都會有幾韆個應用新開發齣來,然後部署到釘釘上,釘釘上這個事情一刻沒有中斷。
所以我們對這個行業的很多信心和判斷就來源於數據,他不是像有些業務,今天人多,明天人少,而是一直上漲,說明參與到這個賽道的人越來越多。
應用的類彆我們也有看過,從釘釘搭平台上看,那些基於成熟模闆改造的應用非常多,比如說做CRM、銷售管理,訂單管理等,還有行業化應用,比如安全生産管理,全是高頻應用,所以纔會成為一個模闆。
鈦媒體:釘釘的大客戶戰略,怎麼去和低代碼技術,以及低代碼生態結閤?
不窮: 現在我們基本上每個大客戶都會使用低代碼,我們推給他釘釘的時候,我拜訪的幾傢客戶都會單獨再買一個宜搭,現在是這樣的。
對於新建的業務係統來講,這個結閤沒有問題,就買去自己建就行瞭, 現在結閤最難的在於老係統跟新係統的連接,或者老係統的擴展上,“結閤”是最大的一個難點。
鈦媒體:對低代碼的商業模式,釘釘有一個什麼樣整體考慮?
不窮: 現在低代碼的商業模式,通過免費策略吸引用戶,核心的商業模式就是賣我們的宜搭、氚雲等這些産品平台,平台當然是有數據量限製的,比如說允許100萬條記錄或者1000萬條記錄。
另外一種模式,就是我自己搭一套進銷存的模闆,我把這個模闆整套就賣給客戶,不隻是那個平台,也賣模闆給客戶,平台加模闆,客戶可以在模闆上繼續改,在平台的基礎上做企業定製化的修改。
對釘釘來說,我們去年是做生態,我們做釘釘搭,做連接器,就是為瞭讓更多低代碼能夠跟釘釘對接,今年的話像宜搭這邊,獨立目標就是商業化。因為現在大客戶用宜搭越來越多,基本上買過去一套就是一兩百萬。
鈦媒體:涉及到嚮其他廠商開放生態,這裏麵有一個繞不過去的信任問題,你們準備如何解決?
不窮: 說白瞭我們跟SaaS軟件提供商之間的信任,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數據安全,隻要SaaS廠商數據安全問題解決,我肯定信任他們,然後産品體驗做好一點。
為瞭解決這兩個問題,體驗這塊,我們優化BPaaS裏的人事一體、業財一體,和我們自己的HR界麵一體化,看起來像釘釘做的産品一樣。
另外,數據安全和信任的問題,我們和阿裏雲搞瞭個計算巢,第三方開發的應用,可以把計算巢當成一個普通的阿裏雲,但是部署完瞭之後,我有各種限製和約束,應用開發商都不用操心。但是我確保第三方不會亂拿走數據,確保對客戶來講是一個安全的SaaS環境。這樣的話,企業買SaaS軟件,不用太擔心數據問題,這是我們解決信任問題的第二種手段。
最後,企業買瞭一個SaaS,過幾天要換掉,以往的做法是把數據全部重新填一次,今天因為有瞭BPaaS, 當需要切換到另外一傢同類産品的時候,可以把數據直接帶過去。客戶隻要都跟釘釘對接,釘釘會幫助遷移主數據裏麵的這些核心數據,這樣對客戶來講,他就不擔心說被“綁架”,數據本身更安全且更方便遷移,並且有計算巢的保障。
鈦媒體:對於傳統軟件開發商的阻力和反彈,釘釘有什麼考慮?
不窮: 阻力肯定會有,有一定的成本,我們為瞭解決這個成本,給瞭一定好處,就看開發商能不能平衡。
釘釘不是個流量平台,流量平台通過流量可以分配一切事情,但釘釘是個高頻的入口,是用高頻拉動低頻,我就拿這個來跟開發商交換,看他願不願意改造係統。一旦改造完,就有機會獲得非常方便的體驗,聊天界麵組件的展現、轉發,編輯交互都解決瞭,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采訪 | 劉湘明,作者 | 張帥,編輯 | 蓋虹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