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裏,晁蓋都是個憨厚的老大哥:奪取生辰綱後不但沒賺錢,還把自己的傢底都賠進去瞭,對野心勃勃的宋江更是毫無防範之意,以至於在短時間內被架空,成瞭“空頭老大”。
但是晁蓋能夠在江湖上博得偌大名聲,能夠讓阮氏三雄心悅誠服,說明他並不缺心眼,而且也具備一些梟雄的潛質,當然不會對宋江的“權利蠶食計劃”沒有一點覺察。
事實上麵對咄咄逼人搶班奪權的宋江,晁蓋也及時地進行瞭一次反擊,隻可惜這次反擊相當無力,反而令宋江心生警覺:“晁蓋已經開始迴收權力,看來得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來對付他瞭!”
讀者諸君都知道,宋江之所以上梁山,是實在沒有退路瞭——反詩已經被坐實,朝廷會天涯海角地通緝他,要想保住性命就隻能落草為寇,並通過冒險走偏門兒來博取一場大富貴: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在任何朝代,朝廷都有江湖色彩,同樣,在任何朝代,江湖也都有朝廷色彩:都是等級森嚴,掌門(幫主)之下是堂主舵主,最底層的是雜役,就連丐幫中人身上的口袋,也有類似軍銜的作用,一望而知誰是底層弟子,誰是長老、掌門。
在梁山之上,同樣是等級森嚴,除瞭居中而坐的山寨之主,上麵還三四個人,前期是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後期是宋江盧俊義吳用,這三四個人屬於梁山核心決策圈,基本相當於什麼,讀者諸君自行腦補。
公孫勝後來給趕下來跟其他人一起坐,所以他變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乾脆既不打魚也不曬網,留下一封信就走掉瞭。
除瞭核心三人組,其他一百零五人也分成瞭兩個階層,那就是天罡地煞。不管地煞武功多高功勞多大,都要受天罡壓製,每次朝廷封賞,地煞都比天罡少很多。
朝廷招安梁山一百單八將,聖旨中也把梁山好漢分成瞭兩等:“金牌三十六麵,紅錦三十六匹,賜予宋江等上頭領(天罡);銀牌七十二麵,綠錦七十二匹,賜予宋江部下頭目(地煞)。”
“頭領”、“頭目”,這兩種稱呼是有差彆的。最後徵方臘的二十五名幸存者滿心渴望朝廷論功行賞,但是朝廷連功勞簿都懶得看,直接按天罡地煞區彆對待:“正將十員,各授武節將軍,諸州統製;偏將十五員,各授武奕郎,諸路都統領。”
既然身份排名如此重要,那麼誰掌握瞭排座次的權力,誰就是梁山實際上的老大。這一點宋江看得很清楚,晁蓋也未必不明白,於是他們之間就有瞭一次錶麵波瀾不驚,實際暗潮洶湧的權力爭奪戰。
當晁蓋等人冒著生命危險把宋江從江州法場救迴來時候,宋江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盯上瞭梁山座次分配權。
晁蓋按照江湖規矩推讓瞭一番就大馬金刀地坐在瞭頭把交椅上(這個應該),然後一個個往下排:宋江坐瞭第二位,吳學究坐瞭第三位,公孫勝坐瞭第四位。
接下來就該是林衝坐第五位,花榮或秦明坐第六位,這時候宋江站齣來阻止瞭繼續排座次:“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齣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宋江越權,晁蓋也不好當眾掃他的麵子,於是左邊的“舊頭領”隻剩下瞭九個,右邊的“新頭領”卻坐瞭二十七個,妥妥的一比三,而真正能以一敵三的“舊頭領”,一個都沒有——林衝也打不過花榮秦明聯手,剩下就更不用說瞭。
讀者諸君請設想一下,如果您坐在晁蓋的位置上,看著自己這邊稀稀拉拉,宋江那邊摩肩接踵,心中會是什麼滋味?
更為可氣的是花榮秦明清風山三盜等人,原本已經是“老手”,現在卻變成瞭“新人”,這擺明瞭是要替宋江站台。
宋江這點小心眼兒,稍有頭腦的人都看得清,晁蓋豪邁,但並不缺心眼兒,他當然要尋找機會壯大自己的隊伍。
梁山分完舊新兩派,或者說晁宋兩派不久,李逵就替梁山帶迴瞭兩隻活虎:青眼虎李雲和笑麵虎硃富,晁蓋很熱情地擺酒慶賀(李逵之母被吃,他開懷大笑)。
喝酒之後,晁蓋根本就沒給宋江機會,而隻直接給他們安排瞭位置:“兩個新到頭領,晁蓋便叫去左邊白勝上首坐定。”
睿智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瞭:李雲和硃富是真正的新人,怎麼坐到老人那一邊去瞭?宋江此前定下的規矩不算數瞭?
您猜對瞭,晁蓋這樣安排,就是要打破宋江定的規矩,讓梁山好漢知道誰纔是老大。
晁蓋這一安排,等於是嚮宋江宣戰,當然會引起宋江的警覺:這哥們兒已經開始收權瞭,如果大傢發現晁蓋纔是那個最終拍闆者,我這邊得有不少人會跑掉,我還得一個更好的辦法,跟大傢建立更加穩固的關係。
做瞭多年押司小吏,在官場泥塘裏打瞭無數的滾兒,宋江當然知道什麼是“四大鐵”,也知道最鐵的關係就是一起扛過刀槍。
於是宋江承包瞭梁山所有徵戰任務,讓跟隨他齣徵的好漢賺瞭個盆滿鉢滿。要論武功,十個宋江也未必是晁蓋對手,但是隻會三腳貓的宋江寜願冒險也要帶兵齣徵,卻把武藝高強的晁蓋放在梁山喝酒吃肉養膘,這就是宋江應對之策的高明:酒肉朋友,哪比得上過命兄弟?
等到晁蓋發現宋江此計高明,再想應對之策已經來不及瞭:大寨主晁蓋要替二寨主齣徵曾頭市,居然沒有一個好漢主動請纓,這跟宋江齣徵眾人都願同去形成瞭巨大反差。
悲催的晁蓋隻帶著有一半是戰五渣的二十個頭領和五韆人馬去打有五七韆人馬的曾頭市,兵力不占優,就是頭領們一擁而上混戰,也未必能打贏史文恭、蘇定以及曾傢五虎。
曾魁能跟豹子頭林衝大戰三十迴閤不分勝敗,五十迴閤纔顯齣劣勢。後來宋江帶著梁山好漢傾巢而齣打曾頭市,小溫侯呂方在三十迴閤被曾塗擊敗,賽仁貴郭盛上去倆打一個也不行,要不是花榮暗放冷箭,呂方當場就掛瞭:“曾塗卻好掣齣槍來,那兩枝戟兀自攪做一團。說時遲,那時疾,曾塗掣槍,便望呂方項根搠來。花榮箭早先到,正中曾塗左臂。”
倆打一個還暗放冷箭,看來小李廣花榮比較不講江湖規矩,而且也比較喜歡暗箭傷人,這不能不讓我們懷疑此前晁蓋臉上那一箭是不是史文恭射的——筆者能在花榮箭頭上僞造史文恭的名字,他自己也能。
不管怎麼說,在權力爭奪戰中,晁蓋輸瞭,而江湖上的權力爭奪,失敗者隻有死路一條。要是在朝堂上,失敗者晁蓋或許可以貶官流放,但梁山是江湖,江湖的規矩就是勝者生,敗者死,宋江管殺還管埋。
宋江埋掉瞭晁蓋,然後還收拾瞭青眼虎李雲: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座次,跟硃仝武鬆上山前職位一樣,武功跟李逵不相上下的青眼虎李雲,卻隻排在第九十七位,還在徒弟笑麵虎硃富(第九十三位)之下。
宋江亂點鴛鴦譜,就是給李雲臉色看:硃富的哥哥是硃貴,坐在左邊情有可原,你一個徹頭徹尾的新人,跑那邊湊什麼熱鬧?
看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發現宋江剛上梁山開始奪權,晁蓋也及時進行瞭反擊,最後為什麼還是輸瞭?
這答案其實很簡單:宋江雖然隻是小吏而不是高官,但畢竟也是官場中人,他的厚黑功夫,能甩晁蓋八條街。在權力爭奪戰中,每次都是宋江搶先齣手,晁蓋見招拆招總是慢半拍兒。即使沒有曾頭市那一箭,晁蓋也活不到招安那一天——他是宋江“殺人放火受招安”計劃的最大絆腳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