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2:43:34 AM
福康公主與李瑋的婚姻就是一場悲劇,嚴重傷害瞭兩個傢庭。福康公主的一生,可以用幼時閨中可愛、齣閣可恨、晚景可憐來形容。宋仁宗給他選擇的夫婿李瑋,是母親傢族子弟,其人絕不平庸,隻是長得醜不中公主心意。
源於對母親的懷念之情,仁宗將兩個最愛的人捏閤在一起,豈料婚姻不是算術題,被強扭在一起的二人,最終釀成瞭婚姻悲劇。
極盡恩寵,閨中可愛的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受到宋仁宗的寵愛,曆陳數韆曆史難有匹敵。可以用簡單一句話概括:類比皇太子。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進封福康公主為兗國公主,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戊辰,淑妃苗氏為賢妃,兗國公主之母也。”
關鍵詞是“備禮冊命”,即舉辦瞭隆重的冊封典禮。古代男權社會,冊封公主下一道詔書而已,從來沒有給公主舉辦冊封典禮的舊例,福康公主打破瞭這個規矩。在自己受到冊封的同時,她的生母苗妃,也以“母以女貴”,被晉升為賢妃。
當然這不是全部,宋仁宗還比照太子,贈東宮三少宮,於南郊花費數十萬貫建公主府邸,一應待遇直追太子:
“初令皇太子料錢韆貫,無公主料錢例。宋次道雲:李長主在宮中請十韆,晚年增至七百韆。福康齣降後,月給韆貫。”
福康公主憑什麼這麼寵女兒,曆來皇傢多薄情,難道宋仁宗要立皇太女?如果世俗允許,保不齊宋仁宗會這麼做!原來他一直沒有兒子,福康公主就是他那十幾年間的“獨生女”。
趙宋皇帝有傢族遺傳病,這是不爭的事實,趙弘殷、趙匡胤都死於心血管病,趙元佐發瘋、宋真宗發瘋,後來宋仁宗也發瘋,後代還有好幾個精神病患者。宋仁宗不是沒有生過兒子,他一輩子生瞭三個兒子,十三個女兒,兒子全部夭摺,女兒長大成人的隻有五個,福康公主下麵七個妹妹全部夭摺!
彆人當皇帝是兒女多得心煩,仁宗可憐巴巴地守著一個女兒,父愛聚焦,福康公主豈不是萬韆寵愛於一身!
關鍵是,福康公主小時候確實可愛,不光聰明伶俐,而且很懂得“惜愛”,父親給瞭她超乎尋常的愛,她也還瞭父親一片深深的情:
“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
宋仁宗健康狀況不佳,經常有病,福康公主常常侍奉左右,父親病重時,她就光腳跪求上天,願意以己身代父。請注意,古人都是信天命的,不像現在某些人,拿這玩意騙自己玩,古代可以把這種行為等同於自殺祭天。
有這麼個女兒,哪個父親不拿她當命根子!
福康公主直到十九周歲纔齣嫁,這個年齡在古代無疑是大齡剩女瞭,這裏麵恐怕飽含的是宋仁宗滿滿的不捨,和慎重的選擇吧。那麼,他又為愛女選擇瞭一個什麼樣的如意郎君呢?
兩愛相親,宋仁宗失敗的“算術婚姻”
從宋仁宗為女兒選駙馬的理由,揭開瞭一段前代人的辛酸往事。說李瑋平庸其實不妥當,人傢也是名噪一時的大纔子。
1.李瑋其人李瑋是當世著名的書畫傢和書畫收藏傢,他的《竹林燕居圖》流傳至今,大書法傢米芾稱贊李瑋的書法水平是“法書水平第一”。
宋徽宗時期,由官方齣資,徽宗趙佶親自主持,蔡京、米芾執筆,編撰瞭一部《宣和畫譜》,將自西晉以來收藏的畫作整理編錄。這本畫譜一共收錄瞭231名畫傢的6396件作品,其中李瑋的兩幅畫,收錄在第二十捲墨竹緒論裏。能進入大藝術傢宋徽宗的法眼,李瑋水平絕不平庸。
另外李瑋還有一個身份:宋仁宗的錶弟!怎麼把女兒嫁給自己的錶弟?這裏有一段淒苦的往事,即民間傳言的“狸貓換太子”。
2.宋仁宗的悲苦身世宋仁宗的生母,並非皇太後劉娥,而是李宸妃。李宸妃原本是劉娥身邊的侍女,劉娥因為不能生育,便讓李宸妃代自己侍奉宋真宗,生下瞭宋仁宗。按古代規矩,宋仁宗齣生後,以劉娥為母。
不過,劉娥與李宸妃關係良好,二人一直默默守著這段秘密,所以宋仁宗在劉娥去世前,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劉娥死後,宋仁宗受到燕王趙元儼的挑撥:你不是劉太後所生,您的生母李妃被劉娥害死瞭!到這時候宋仁宗纔知道侍奉多年的娘,竟然不是生母,他:
“號慟頓毀,不視朝纍日,下哀痛之詔自責。”
耿耿於懷的宋仁宗,下令打開生母的棺材,驗視遺容,結果發現被趙元儼騙瞭。李宸妃雖去世多年,但神態安詳,沒有任何受虐的痕跡,且一切葬儀都按照皇後的規格辦理。這說明生母生前受到瞭劉娥的善待。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真實版本,沒有血淋淋的殺戮。
3.宋仁宗的“算術婚姻”不過,宋仁宗還是傷感於未能在母親生前盡孝,一心想給舅傢更多的恩寵,以彌補那份缺憾。在古代,與皇傢結親就是最好的恩賜。
將自己的最疼愛的女兒,嫁給母親傢族,兩愛相親,自己可以把所有的愛傾注到這一對新人身上。這就是宋仁宗最樸素的思維方式,也是古人慣用的方式,就像做數學題1+1=2這麼簡單。
李宸妃有個弟弟叫李用和,李瑋就是李用和的次子,也就是說李瑋其實是宋仁宗的親錶弟。按理來說差輩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年齡放在那裏瞭,而且古人差輩婚姻比比皆是,不算違禮。
早在福康公主九歲時,宋仁宗就將她與十三歲的李瑋定親,十年後,二人終於步入洞房。
恃寵失德,齣閣可恨的福康公主
從福康公主抬起嬌羞的雙眼,看到李瑋的那一刹那間,世界崩塌瞭:新郎太醜瞭!
李瑋雖然富有纔華,可惜長相醜陋,老天不給她圓滿,有個貌美如花的姑媽,自己卻被改造成醜八怪。
遇到這種情況,女人們隻能認倒黴,誰讓古代婚姻就是這麼殘酷呢!但是福康公主不乾,她被宋仁宗嬌寵得心比天高,滿以為隻要自己開口,老爹就能給她一切。
1.欺淩李瑋不知道新婚之夜,老實巴交的李瑋是不是捲縮在院子角落裏度過,“燕於禁中”(洞房花燭的歡樂)肯定是沒有的,而是“常庸奴視之”。把李瑋當成奴僕,呼來喝去,如何有“燕”?
恐怕李瑋還不如他們傢的奴僕:
“兗國公主下嫁李瑋,為傢監梁懷吉、張承照所間,與夫不相中。”
福康公主寜願相信傢奴梁懷吉和張承照,聽由兩個奴纔在他們之間挑撥是非,仿佛李瑋纔是這個傢的奴纔。這麼說一點不誇張,仿佛二字幾乎可以去掉!
2.喪失婦德司馬光在他的《涑水記聞》裏,記載瞭一件事:“公主常與懷吉飲,楊氏窺之,公主怒,毆楊氏。”
福康公主與梁懷吉二人對飲!這件事放在今天不算什麼事,但是古代那可是瞭不得的大事!
其一,梁懷吉是奴僕,奴僕與主人對飲,那就是嚴重違背禮法的事,一般這種事奴僕不齣意外會被殺,主人因為“自甘墮落”,會顔麵丟盡。
其二,福康公主是女主人,連男主人都不能與僕人對飲,男女授受不親的宋朝,發生這種事,幾乎等同於現在的“齣軌”!
其三,一個“窺之”,說明公主也知道這不是光彩的事,他們是偷偷摸摸掩人耳目的行為。不難想象這頓酒後麵還有什麼!
3.不敬公婆更狠的是,自己做瞭醜事,被老婆婆看破後,福康公主竟然毆打婆婆!古代彆說毆打婆婆,一個眼神一個臉色對婆婆的不尊敬,都可以作為被休掉的理由。
福康公主自從踏進李府,從來就沒拿楊氏當婆婆,對楊氏從來不行姑舅之禮。
4.“大鬧天宮”事情敗露,福康公主毆打楊氏後還不甘心,竟然連夜闖宮,開禁門嚮父親惡人先告狀。
皇宮夜間開禁門是件大事,是一件嚴重違法事件。福康公主的這個舉動,將自己置於輿論的風頭浪尖,大臣們紛紛上疏,要求宋仁宗嚴懲公主。宋仁宗被迫拿梁懷吉等人開刀,結果福康公主不依不饒,以自殺、縱火等極端方式抗爭。
她的這個舉動,惹怒瞭朝中大夫,紛紛要求皇帝采取必要措施,懲治公主,為李傢爭門風。“諫官楊畋、司馬光、龔鼎臣等皆力諫,上弗聽。”宋仁宗愛女心切,跟大臣們打起太極拳。
苗貴妃甚至請求宋仁宗下旨,毒殺李瑋!好在宋仁宗雖然偏袒女兒,但是不糊塗,拒絕瞭這個荒唐的建議。
一邊大臣們不依不饒,一邊是女兒尋死覓活,宋仁宗兩邊妥協,他下旨降瞭福康公主的品稚,同時又為她召迴梁懷吉等人。但是事情並未平息,福康公主依然如故,繼續“大鬧天宮”,把自己的德行毀得一塌糊塗。
最後,宋仁宗被迫再次遣散梁懷吉等人,同意福康公主搬齣李傢,同時將李瑋貶官到衛州。這個舉動讓大臣們還不滿意,指責宋仁宗:
“主恃愛薄其夫,陛下為逐瑋而還隸臣,甚悖禮,為四方笑,後何以誨諸女乎?’
你如此偏袒違禮,都鬧成天下人的笑話瞭,將來怎麼教育其他女兒?宋仁宗無話可說!
這就是福康公主可恨之處,兒時的可愛全然不見,變成瞭一個道德低下,不顧大局,鬍作非為的悍婦!不光毀瞭她自己,也毀瞭李傢,更讓宋仁宗濛羞!
鬱鬱而終,晚景可憐的福康公主
五年後,在李傢的提議下,宋仁宗同意雙方解除婚約。但是僅僅過瞭幾個月,宋仁宗走到生命的盡頭,臨終前的他,既放心不下愛女的婚姻,又對母傢愧疚不已。於是,他再次為愛,延伸瞭悲劇:宋仁宗下旨提升公主品稚,令李瑋迴京,二人復婚。
隨著宋仁宗的去世,福康公主身後的大樹沒瞭,她的悲慘命運開始瞭。
繼任的宋英宗是個神經病,兼薄情寡義之徒,他把宋仁宗的幾個女兒全部趕齣宮,給自己的兒女們騰房子,福康公主被迫迴到李傢。
宋神宗即位後,取消瞭福康公主的特權,從此,福康公主再也沒地方鬧騰,也沒人能替她把麻繩絞成“麻花理”瞭。受盡她欺淩的李傢人,也不再小心翼翼地拿福康公主當祖宗瞭,一副不理不睬,隨她自生自滅的架勢。
熙寜三年,年僅三十三歲的福康公主鬱鬱而終。她的死訊傳來,宋神宗親臨李府,看到福康公主的淒涼景象,勃然大怒:
“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虱,至自取炭生火,炭�遼嗣�......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
福康公主臨終前,基本的衣食無人過問,想求醫問病,也被阻撓,衣服上長滿蟣虱。因為無人伺候,自己生火把臉都燙傷瞭!過去拿李瑋當下人,這會兒自己真的連下人都不如,真是報應!
雖然福康公主是自作孽,但是李傢確實也過分瞭些,宋神宗憤怒之下再度貶黜李瑋。
故事到這兒還沒結束,如果再說齣一個事實瞭,也許你會對福康公主心疼不已:她就是個精神病患者!
前麵講過,趙傢有精神病遺傳史,福康公主早年就有顯現。當年未齣閣之前,有一年宋仁宗發病,鬍言亂語,說皇後要謀害他,嚇得皇後都不敢靠近他。福康公主作為唯一一位在身邊伺候他的親人,不幸也發病瞭,一度根本意識不到父親病瞭!
難怪福康公主齣嫁那麼晚!與李瑋婚姻鬧齣矛盾後,她幾次發病,尋死覓活,縱火燒宮,都是發病的徵兆。
這一刻,心痛心碎!
結束語
原本,人們還把目光糾纏於這場亂點的願望普,責難於宋仁宗教育的失策,痛心於福康的失德。可是到最後,我們什麼都不能怪,這是一場沒有贏傢的爭執,遍地都是傷心人,在疾病麵前,人類什麼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