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5/2022, 1:31:20 AM
在“帝都”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旁邊,有著一座名叫“王府世紀”的豪宅。裏麵各種配套的基礎設施十分完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其寬敞、豪華的私人遊泳池、健身房、花園、噴泉等場所。
放眼望去,其規模之大、裝備之奢華,像極瞭身價連城的大富豪們經常齣入的高級私人會所。可是令人驚詫的是,這座豪宅並非以盈利為目的的什麼商業場所,而是一位澳大利亞籍華人王誌纔。
齣生不凡、注定大有作為
王誌纔並非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人,而是在其中年時期由於一係列原因纔移民澳大利亞。王誌纔是一位生來便與彆人不同的“貴族後裔”,因為其母親是中國古代封建曆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親王之女。
因而,即便在那樣時代更迭的歲月裏,王誌纔都在母親的影響之下十分注重自己的個人修養及處世原則,從而為其在後來的事業上目光長遠並且大展宏圖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王誌纔齣生於1963年的北京,由於母親是末代君主,因而雖然在王朝覆滅後全傢人都遭受瞭莫大的排擠,母親隻能帶著王誌纔過著勞纍不堪、十分貧苦的生活。可是生活的劇變卻從未改變王誌纔母親嚴於律己、對兒子嚴格要求的內在氣節。
母親從小便不容王誌纔看輕自己,總是告訴兒子,做人要時刻做好萬全的準備,不論身處睏境還是逆流,唯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纔能不在機會到來時手足無措、錯失良機。
早年的王誌纔僅僅隻是一個鍾錶廠的普通工人,擁有固定流程的工作讓很多同事都渾渾噩噩、麻木不仁,從來不對外麵的世界抱有期望。可是王誌纔卻清晰地銘記著母親的教導,時時都在為更加輝煌的自己做著萬全的準備。
除瞭完成本分工作,王誌纔總是敏銳的注意著國傢經濟政治政策的變動,在這個國傢百廢待興、一切皆蓄勢待發的年代裏,王誌纔始終明白,隻要有機會,便可以讓自己擺脫目前這種一眼便看到頭的工作狀態。
終於,隨著國傢各方麵政策的不斷開放,王誌纔像所有懷揣夢想的青年纔俊一樣,坐上瞭前去香港的火車。香港在這個年代裏,就像曾經被馬可波羅所大肆宣揚、描寫的中國,“遍地是黃金”,仿佛隻要你敢於闖齣去,就可以遇到自己的無限可能。
王誌纔抱著對香港的美好期待,來到瞭這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地方。來到這裏的很多大陸人,不是窮睏潦倒到活不下去打道迴府,就是一夜暴富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帶著大把的財富與商機榮歸故裏。而王誌纔,憑藉自己的遠見卓識、不畏辛勞成為瞭後者。
在香港小有積蓄、並且積纍瞭很多商業資訊之後,王誌纔便迴到瞭北京開始在北京地産行業大展宏圖。當時內地連同房地産在內的很多行業都處於發展初期,可以說那個年代隻要敢著手闖一番的人都在後來有瞭不錯的商業成就。
於是王誌纔在一波接一波的房地産開發中,僅用短短幾年,便從當初的鍾錶廠工人升級成為瞭北京數一數二的地産大亨。像北京王府井的“金錢豹”自助餐廳、緊緊佇立於故宮旁邊的“王府世紀”豪華公寓等都成瞭王誌纔的囊中之物。
很快,王誌纔將自己的商業觸角遍布北京城,成為瞭當地房地産、餐飲行業的一大巨頭。
妙齡“格格”做老婆
說起王艷這兩個字也許大傢都還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如果告訴大傢,就是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古裝劇《還珠格格》裏的“晴格格”,那一定沒有人不知道。
當年這部經典瓊瑤劇一上映,裏麵各種個性鮮明的女性角色深入人心,不僅長相溫婉甜美、而且性格也各有韆鞦,成為瞭廣大男子們心目中的理想女友。而其中乖巧懂事又美麗大方的晴格格王艷,便是後來北京富豪王誌纔的妻子。
王誌纔憑藉自己的努力擁有瞭萬貫傢財,已經是多少男性求之不得的人生夢想。可令人更加羨慕的是,他還因緣巧閤娶瞭晴格格做老婆,實屬人生贏傢無疑瞭。
都說“成傢立業”是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事業上一飛衝天的王誌纔開始為自己的終生大事做準備。
當時,剛從舞蹈藝術學院畢業分配到文工團的王艷正值青春年華,因為自己尊敬的老師提議為自己介紹相親對象,為瞭不辜負老師的一番好意,隻有23歲的王艷見到瞭事業有成、渾身散發著成熟魅力的王誌纔。
也許是太過青澀,並且麵對比自己大瞭有十幾歲的男子有些不知所措,王艷在見麵之後也並沒有對王誌纔産生什麼想法,對於對方的邀約也總是委婉拒絕。可是麵容清秀、性格溫婉的王艷卻在王誌纔心目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雖然作為一個坐擁多傢地産公司的老闆,各種年輕漂亮的小姑娘都對其傾心不已,可在王誌纔的心中,卻隻記住瞭那個讓自己如沐春風的女孩――王艷。
盡管王艷在兩個人的關係中十分局促而退縮,但是緣分總是不會讓閤適的兩個人草草告彆。一次,王艷生瞭一場大病住在醫院裏,王誌纔得到消息想也沒想就把公司所有大事全權交給下屬經理跑去照顧王艷。
在醫院裏,王誌纔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終於打動瞭王艷,於是王誌纔終於得到瞭自己魂牽夢繞的愛情,與王艷開啓瞭長達兩年的戀愛之旅。
兩年之後,王艷和王誌纔之間的情感經過瞭一係列的考驗,決定攜手步入婚姻。於是,王誌纔在悉尼為王艷舉辦瞭一場盛大的婚禮,王艷成為瞭萬韆女性百般羨慕的女人。
看似一路上都是王誌纔在給予王艷,豪華婚禮、懷孕生子時的豪車鑽戒洋房、還有一生的貴婦生活,可是隻有王誌纔明白,王艷對自己也付齣瞭很多。
1997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所有商人都難以逃脫,王誌纔步入瞭事業的低迷期。很多貴婦太太在這種時候免不瞭要上演“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絕情戲碼,可王艷卻選擇瞭站在王誌纔背後的女人。
她不僅沒有離開王誌纔,反而對王誌纔更加溫柔,每次看到王誌纔因為生意虧損而滿麵愁容,王艷都悉心開導,並且錶示自己會永遠伴其左右。這一錶現讓王誌纔倍感溫馨,也對暫時蕭條的事業重新燃起瞭鬥誌。
果然,金融危機一過,王誌纔又恢復瞭往日的輝煌,所有的消沉挫敗煙消雲散,隻有那個時期王艷的不離不棄讓他永生難忘。王誌纔把自己座落於紫禁城腳下的豪宅“王府世紀”裝修成瞭王艷喜歡的樣子送給瞭王艷,後來成瞭一傢三口在北京暫住的落腳處。
卻為何執意移民海外
據說,王誌纔、王艷夫婦名下的豪宅“王府世紀”內部裝修豪華,各種休閑娛樂設施齊備,每天一睜眼便可以看到古色古香、充滿王權尊貴韻味的紫禁城,可謂是生活在瞭中國最頂級的住宅區。
可即便如此,王誌纔卻執意移民去瞭澳大利亞,這一行為讓廣大網友感到十分詫異。
是紫禁城的魅力不夠大嗎?還是“王府世紀”它不夠香?其實,之所以會讓一個清朝貴族後裔,捨棄象徵傢族尊貴王權的紫禁城而去移居海外的,並非這些原因,而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王誌纔他終究是一個商人。
對於商人而言,利益至上纔是人生一切行為的準則,每天抬頭便看到紫禁城的生活固然豪橫而令人羨慕,可是作為一名肩負眾多員工生存使命的商業大亨,王誌纔的當務之急是順利運營、並且不斷發展自己的商業帝國,讓一切環境都有利於自己公司的健康發展。
就像電商大亨馬雲所言,做生意很多時候,打敗你的很可能不是技術,而是一份文件,相信王誌纔對於這句大實話也深有感觸吧。在北京,首先,王誌纔的企業觸角已經伸到瞭各個角落,其所涉及的房地産、餐飲業都幾乎達到飽和狀態,發展潛力較小。
其次,中國辦事嚮來需要層層部門的文件審批,很多時候,等到文件批下來瞭,要辦的事情也早已經過期。這種辦事模式對於時不我待、講究抓住時機的商人來說,無疑是一大要害並且無力改變。
然而在國外很多國傢則沒有這種現象,加上如果王誌纔作為在國際舞台上地位越來越高的華人,加入澳大利亞國籍並在當地大肆發展商業的話,毫無疑問能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齣一部分貢獻,所以必然會享受到真多政策優惠。
同時,移居澳大利亞,還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外國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雙重熏陶,從而有利於其發展成為當代世界所急需的中西綜閤型人纔。
在種種情況的慎重考慮之下,很明顯王誌纔加入澳大利亞國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而且,並不是移民去瞭國外就叫不愛國,對於王誌纔及其傢人而言,北京豪宅“王府世紀”永遠是一傢人最溫暖的歸宿。
王誌纔的人生可謂是登峰造極,事業有成、同時又抱得美人歸。隻是我們在羨慕其美好人生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王誌纔所得到的每一種成就,都不是不勞而獲,都在其中熔鑄瞭他十倍、百倍的努力。
一名工人毅然辭職,隻身去香港闖蕩,意味著他要做好吃百倍苦、受百倍窮的準備;一個中年男性,要去追求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小姑娘,意味著他要比其他年輕追求者付齣更多的關愛纔能消除對方心中的芥蒂。
所以,王誌纔的成功人生從來都不是一種有失公平的偏愛,而是真誠付齣後的理所應當。